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嫁给摄政王> 分节阅读 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5(1 / 1)

了燕王府,不过之后又撤了人手,没有继续追究这件事。”贺渊对此并没有太意外,当初薛冲在去江南之前就与太后碰过面,太后到现在才发觉他的失踪已经算后知后觉了,不过薛冲毕竟是戴罪之身,本就不该有乱跑的自由,死在流放的路上都不稀奇,太后与他非亲非故,自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追查,也不可能为了一个与他闹翻了脸的薛冲跟燕王府直接对上。既然太后已经放弃了追查,贺渊也就不打算多做什么,只交待道:“康大人不久之后就要回江南,你多安排一些人手在路上保护他们的安全,江南也盯紧些。”薛冲与太后闹翻了脸,太后又是过了许久才发现他的失踪,可见那次薛冲谋害康兴为的事太后并不知情,但太祖遗诏在康兴为手中的事太后肯定知道,这次薛冲被燕王府抓了,康兴为又到青州住了一段时间,太后应该猜到燕王府也知道了遗诏的事,想必顾忌着燕王府,不会轻举妄动,但凡事小心为上,他们已经忽略了一个晋王,不能再忽略太后。宋全作为贺渊的心腹,自然清楚太后与薛冲之间的瓜葛,忙郑重领命:“属下一定妥善安排,确保康大人一家平安无事。”贺渊点点头,对此并不太担心,毕竟硬实力摆在这里,而且他归政就藩没多久,影响力还在,江南知府又已经换成了自己的人,想保护康兴为一家并非难事。宋全没有急着离去,又向薛云舟禀报道:“通往平城的路已经全部铺好,地下的电报线路也已铺设完成,接下来是不是就要挑一些人出来接受培训了”作为一个纯粹的古代人,宋全说到“电报”、“培训”等词的时候依然觉得有些费解,好在他适应力较强,也对如今的燕王发自内心的忠诚与信任,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些新鲜古怪的东西。薛云舟一直在负责电报的事,当即点头:“可以安排了,挑一些年轻聪明的,最重要的是足够忠心,先把人挑好,二三十人暂时应该够了,剩下的事后面再安排。”说完顿了顿,又道,“我明天就过去做测试,确定电报能准确收发之后,第二条线路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到时跟着后面的道路一起铺设。”电报收发的事宋全也早就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并不疑惑:“是。”薛云舟看看墙上被自己标了几条线路的地图,又道:“下个月开始,再修两条路,一条通往江南,另一条通往云城。”这是他跟贺渊商量过又摆到小朝堂上讨论过才决定下来的,通往江南是为了方便将来的大量粮食蔬果运输,算是商业用途,通往云城是为了方便运输粮草通往离云城不远的边关,算是军事用途,两条道路的修筑工作齐头并进,工程量可想而知。宋全有些诧异:“两条路一起这恐怕人手不够”薛云舟一脸豪迈:“这有什么难的成功的例子就摆在前面,流民啊全国有多少流民无家可归赶紧出去宣传,全都召到咱们青州来,我们有的是银子,就缺人手了。”贺渊坐在一旁,被他这种暴发户的语气震得眼角直跳。宋全也噎了片刻,连忙点头:“是,属下这就去安排。”宋全一走,贺渊立马将薛云舟搂住,目光深深地看着他:“我们继续。”薛云舟正在想电报的事,心不在焉地抬起头:“嗯”贺渊见他虽然目光看着自己,却明显有些神游天外的样子,心里顿时不爽,皱着眉头低头在他唇上咬了一口:“继续。”薛云舟骨头一酥,心口一跳,彻底回神,忍不住笑起来,眯着眼伸出舌尖在他唇上舔了舔,意味不言而明,正准备使出手段好好挑逗一番,还没来得及动作就被贺渊打横抱起,顿时囧了:“别别别公主抱啊”贺渊抱着他大步走到屏风后面,连扔带压地与他一同倒在软塌上。薛云舟彻底享受了一把“胸咚”,狠狠咽了咽口水,忙伸出手去扯贺渊的衣带,哑着嗓子说:“继续继续”贺渊最近都比较忙,两人已经好几天没有亲热过了,贺渊看向他的眼神几乎要着火,迅速低头将他吻住。第二天,两人是在书房里醒来的,薛云舟早已在古代这种没有隐私的环境中练就了比现代还要厚三寸的脸皮,在余庆的伺候下洗漱完用过早饭之后,笑嘻嘻地在贺渊嘴唇上亲了亲,春风满面地出门去了。贺渊目光含笑地看着他的背影,见他都是个当爹的人了,还是走路没正形的浑样子,忍不住心神恍惚了片刻,似乎两人回到了现代,每天柴米油盐过着普通的小日子,吃过早饭互相道别,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心里踏实而温暖。他忽然想,不管这一世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如果将来两人还能回到现代,他一定主动戳破这层窗户纸,再不刻意用严厉的表象压制掩盖自己的真实念头。薛云舟出门之后直奔王府内的电报收发点,用自创的密码向电报线路的沿途几个接收点发去消息,那几个点已经提前安排好人看守了,没多久就陆续给出了回应,测试结果都在薛云舟的预期之中,全都没有问题。薛云舟高兴坏了,赶紧一连串命令下发下去,一方面加紧挑选人手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征集劳工跟着修路大队铺设新的电报线路。正如薛云舟所料,第一批流民因为参加修路工程获得了对普通百姓来说算是很丰厚的报酬,一部分工头甚至开始自建房子准备安家落户了,这件成功前例迅速挠中青州百姓的痒处,以至于征集劳工的通告一发出来,衙门口很快人满为患,不过考虑到还要留下一部分人种地,通告里的征集条件定得较为严苛,以至于许多没有被挑中的人扼腕叹息。青州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瞒得过各路人马的窥探,其实早在第一条路修到一半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传到京城了,那时皇帝气愤难忍,直接写了封信过来,责问贺渊为什么私自修路,为什么把手伸到青州以外的地方。贺渊轻描淡写:修路是为了方便运输粮草对付北方野心勃勃的突利,谁都知道青州荒凉,青州将士为朝廷驻守边关、征战沙场,总不能粮草什么的都要青州自己解决吧平城是交通枢纽,无论哪里运送粮草到青州都要经过此地,修一条从平城到青州的路有什么不妥难道等突利打过来将士们饿肚子上战场再说了,修路至今,要朝廷一两银子了吗皇帝看到回信被噎个半死,又实在没胆量真正与燕王府叫板,最后只好咬碎牙齿合着血往肚子里吞,心想忍一忍就算了,等路修好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吧。没想到这一忍就忍了将近两年,好不容易路修完了,皇帝松口气了,青州这边又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继续修路不说,还一修就是两条,皇帝看到折子,气得当场青了脸色。折子是贺渊递上去的,贺渊这次没搞先斩后奏的把戏,横竖事情已经摆到台面上,干脆在动工之前向皇帝报备一下,用的还是同一个理由。朝堂上毕竟还有许多原摄政王的党羽,这些人不谈心里对原摄政王是否满意,至少他们与燕王府的利益早已捆绑在一起,面对如今这局面,自然要替贺渊说好话。皇帝让这些大臣气得心肝肺都疼,摔了折子怒声斥道:“他口口声声说青州穷,那又哪里来的银两修路”众大臣揣着手沉默许久,心里想的都差不多:燕王殿下如同恶鬼,他一声令下,谁敢不给他修路能用得着多少银子再说他当初在京城一手遮天了那么久,口袋里还能没点银子他用自己的银子修路,朝廷还真没办法追究,毕竟这种事还不曾出过先例,律法上也没个明确的说辞。皇帝发完怒冷静之后也想到了这点,顿时有些颓然,如今燕王的所作所为已经摆明了野心昭昭,可又没有真正的谋逆,他实在没有给贺渊治罪的理由,即便他想拿捏一番,也暂时没有这么足的底气,想来想去,竟是除了作罢别无选择。不说皇帝那边如何愤怒纠结,青州这边倒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入秋之后,康兴为动身返回江南,到了那里立刻就给贺渊当起了说客,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凭借康兴为的人品和影响力,贺渊的名声陡然间好转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青州政府顺利与江南各大粮商订立契约,之后燕王府将公文挂出来,贴上告示,给青州百姓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有了这颗定心丸,再加上之前薛云舟推广开来的红薯,青州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很快就响应了种植瓜果的号召,一时田地间忙得热火朝天。、第83章 大发展有了贺渊与薛云舟这两个现代人坐镇,青州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尤其是百姓响应燕王府的号召种植瓜果之后,青州百姓的生活水准几乎是直线上升。燕王府为了鼓励这些果农,头一年专门给他们发放了补贴,这种前所未有的好事令果农们热情高涨,促使他们在种植瓜果上面下足了功夫,事实证明青州的确特别适合种植瓜果,这里阳光充足、雨水少,结出来的瓜果比其他地方的都要甘甜味美许多,再经过燕王府的官方组织运往江南,不需要特别宣传就很快获得了追求享受的高门大户的青睐。这完全在贺渊与薛云舟的预料之中,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强制性要求将瓜果的价格定高一些,有些果农原本还担心卖不出去,现在见自家田地里长出来的果实成了江南富户竞相追捧的高价美味,全都喜得见牙不见眼。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后面的事燕王府就没有再多加插手,贺渊将这些南北商业往来全权交给青州的商人,而王府仅仅在关键时刻掌握大方向、进行宏观调控。有了商人的参与,青州瓜果很快就名扬大江南北,就连京城都出现了青州瓜果遭万人争抢的夸张景象。有了“青州瓜果”的名声,青州果农的日子陡然滋润起来,原本面朝黄泥背朝天忙碌一整年种出的粮食上缴之后剩下的仅仅够吃饱,如今竟然可以轻轻松松赚来足够三年日常花销的银子,这些老实本分的古代人也体会了一把用银子买米的奢侈日子,而且这买来的江南的米比他们青州种出的不知要好吃多少倍,这样的日子对于本就要求不高的普通百姓来说简直是神仙过的。青州百姓有了钱,自然家家户户欢喜,如今谁再说燕王不是个东西,估计都能被他们的唾沫星子淹死。不过最感激燕王府的恐怕还是青州的商人,自古重农轻商,商人虽然富有,走出去却低人一等,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想自家孩子走上从商的道路,但这次燕王府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颁出的许多政令都是对商人有利的,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对商人放宽了很多限制,而且燕王夫夫还亲临商会,对青州的商人表达出极大的善意与重视,这让许多看尽世情的年迈商人激动得几乎老泪纵横。百姓们对燕王府心生感激,后面的政令自然就执行起来非常顺畅,几乎每一次有告示贴出来都会引来全城围观和讨论,因为许多百姓不识字,燕王府还特地安排人在一旁耐性讲解甚至答疑解惑。这些改变仅仅用了一年时间而已,最近一次颁布政令时,薛云舟特地去城门口看了看围观告示的百姓,回去之后又开始琢磨办学校的事。当初在玉山时他就有过这个念头,只不过那时候他们根基不稳,面对的又是一群不知会不会留在青州的流民,所以没有将这个计划放在心上,如今燕王府在青州树立了绝对的威信,俨然已经时机成熟,办学校的计划也就可以摆上来了。他将计划对贺渊说了:“我去当老师,教拼音,推广普通话,全民普及,不分男女老幼,怎么样”贺渊默默看着他,脑子里几乎能想象到听说燕王妃亲自授课后万人空巷的场景,虽然这有点让他不痛快,但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而且薛云舟毕竟是个男人,放在现代也是应该有自己的事业的,他没有道理阻止。“行不行啊二哥”贺渊:“”道理谁都懂,可他还是不怎么痛快。薛云舟凑到他鼻子跟前对着他眨眼:“夫君”贺渊:“”薛云舟笑起来:“你怎么啦”贺渊妥协:“可以,不过你只教一届,后面让你的学生教,挑出一些学有所成的培养他们当老师。”薛云舟隐约看出来他似乎是有那么点吃醋的迹象,心里美不滋的恨不得飞起来,面上却正经得很:“哎呀放心放心我没那么闲,我也没耐心当老师,这不是没办法嘛”贺渊神色不变:“嗯。”薛云舟立刻跑到书案后面拿起毛笔:“来来来,我们好好计划一下。”贺渊正准备跟着走过去,外面宋全求见。宋全带来的是京里的消息:“太后病倒了,据说病得很重,什么人都不见,就连皇帝想要侍疾都被拦下来了。”贺渊这次着实意外了下,动了动眉梢,面露思索:“什么病”“不清楚,太后那里布防很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