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奉旨重生> 分节阅读 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1 / 1)

,他现在已经能一口气扎上俩钟头不带动的,当然,其实再长他也能扎下去,只不过怕吓着别人,殊不知这样已经够让人吃惊的了。别说是五岁多的小娃娃,就是体格健壮的成年人也没几个能一口气扎俩钟头的。受了玉帝帝威的压制,早已在心底埋下臣伏种子的赵东和他的一众小弟,这段时间令认识他们的人大为称奇,他们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不但改掉了以前那些胡作非为的习惯,还开始认真学习了。连带着天天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混的林宇飞也有样学样,除了放学之后的时间外,其他时间全都拿来认真学习。嗯,虽然说一年级的课程非常简单,但是对于一个大半学期啥也没听过的娃来说,这已经是深奥得紧了。好在他的班主任,那个有明显暴力倾向的老师李宗璧看到了他的改变,欣喜之下专门给他补了一段时间的课,因此他的进步也是非常大的。第十六章 回忆更新时间20101049:40:18字数:2068时间一晃一个多月就过去了,萧逸天结束了他的小学一年级生活,在期末考试轻松拿到双百的成绩之后,顺利的升上了二年级学校的事情不值一提,他在贺子敬处的学习倒是有了不少改变。先是贺子敬见他扎马步的基础已经打牢,便转而开始让他学习吐纳,练习一些简单的基本动作。而后又给他规定了每天必须完成的长跑任务,如果说之前让他扎马步是锻炼他的静态耐力,那么长跑就是锻炼他的动态耐力了。萧逸天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难的。吐纳之术他有九天玄诀在那里打底呢,世上还有什么功法能强过它去所以他轻而易举的就找到了气感,并迅速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内家真气实际上这只是他原本就有的先天真气,经过吐纳之术的改造,拟态成为后天真气罢了。至于说长跑,在遇上贺子敬之前萧逸天就每天坚持长跑,风雨无阻,只不过那个时候因为是在江滩锻炼,没法测距离罢了,现在换成在体校跑,一天一万米的任务显得很清松。倒是他天天跑一万米的事让那些平均大他十岁左右的体校学生为之侧目,跑一万米他们也行,但在五岁多就天天跑一万米还不大喘气的,萧逸天是独一个儿。经过一个暑假的锻炼,贺子敬认为自己这个关门小徒弟已经完全具备了列入门墙的资格,因此在萧逸天开学前一周的时候,专门将他一家子请到体校,在几位武林同道的见证下正式行了拜师大礼。从这一天起,萧逸天就真正成为太玄门第若干代弟子了,得赐名字萧宝天当然,这个新名字打死他都不会随便用的,实在是太土太宝气了。这天下午,刚从体校滚回家的萧逸天很意外的发现父母都没有回来,只有外婆一个人在家,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见他们神秘兮兮的从外回来,虽然有些奇怪,但他并没有多问什么。晚上睡觉的时候,隐约间听到父母在说什么教育、改革、副校长、教导主任之类的字眼儿,萧逸天的心头猛的闪过一道灵光,睡意顿时远去。他清楚的记起了在上一世中,似乎也就是在这一年,老爸跟老妈。的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动。先是萧石屹被调到县商业局下属的商业技工学校担任副校长一职,而后薛慕云被调到东风北路小学担任教导主任一职。说起来俩人都算升了职,但实际上萧石屹由于某些原因,在被调入商技校之外主动辞去了副校长一职,只担任了普通教师的职务。就是在这一年的五月十五号到二十号,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研究和部署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具体讨论中央提交会议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五月二十七号,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二是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三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四是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五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根据决定的精神,中央和国务院开始着重抓教育体制的改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形势的发展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六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地方省、市、区教育厅局也相应改为教育委员会。在学校内部,逐步推行校长负责制,在教师专业职务聘任上也实行了相应的改革。二是把教育发展纳入法制的轨道。到一九八六年四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重要法律。三是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和中等教育的结构。四是由教育主体包办向以政府投资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方向转变。五是制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萧石屹没有担任副校长之职的原因,萧逸天是非常清楚的。这一点就要从萧石屹的家庭说起。出生于西晋省省城原州市的萧石屹,随父母进了首都燕京定居,十六岁那年赶上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身为中国第一批红。卫。兵和知。青,萧石屹被分到了北蒙省哲里木盟科佑中旗插队。年轻时代的萧石屹其实是个敢想敢干的人,他的梦想是从政,在国家这个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一身本领。在插队的时候,一些京、津、沪过来的知青觉得自己受了当地人的气,便打算联合起来搞个知青联盟以增强自己的话语权。要建立联盟就要找一个有魄力的领导人,而当时燕京过去的知青都只听萧石屹的,津、沪两地的知青却推举不出一个强势的头领,所以便打算让萧石屹牵头来搞这个联盟。这事儿听上去是好事,但实际上却是件蠢到不能再蠢的傻事。如果真的建立了这样一个联盟,在当时来说那可就是跟政府作对了,你想那还能有个好颇有政治能力的萧石屹自然是看穿了这一点,并未同意,三番五次之后,便被一些热衷于此的人怀恨在心。这些人里有几个是萧石屹家的邻居,借着回京病休的机会,在萧石屹的母亲面前散布谣言,说是萧石屹在北蒙省狂得不得了,想抓谁就抓谁,想斗谁就斗谁。这话听在他的老母亲耳中,那可是非常严重的。虽然无从辨别真假,但有道是三人成虎,又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萧石屹的母亲抱着宁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暗自做了决定。在与自己的哥哥联系上之后,便找人给萧石屹带话说自己得了重病,让他回京探病。第十七章 去燕京更新时间20101049:40:30字数:2137萧石屹是个大孝子,听了消息自然不敢怠慢,心急火燎的赶回家一看,老太太好着呢,只说是想儿子了才骗他回家。萧石屹自然不会跟母亲计较什么,更何况当时北蒙省大多数地方还是苦寒之地,哪有京城待着舒。服所以他也顺水推舟的在家歇了一个多星期。哪知在他准备返回北蒙省的头一天中午,刚从同学家回来的萧石屹在饭桌上被老太太轻飘飘的砸了一句:“吃了午饭你就收拾一下东西,去西蜀看看你舅舅去。”萧石屹有些奇怪老太太这是怎么了,只好说是还没买车票,谁知老太太当场掏出一张火车票递给他。原来在他窜门子的时候,他的大哥萧石清已经在老太太的授意之下买了火车票。不愿违背母亲意愿的萧石屹便这样上了南下的火车。在临走前老太太给萧石屹下了一个死命令哪怕一辈子受穷受苦,也不许回燕京来,到了西蜀省不许当官,不许从政,不许经商,哪怕当一辈子老农民也不许抱怨大孝子萧石屹无奈之下,只得独自一人带着五块钱上了火车,然后几经波折找到了在人民饭店当经理的舅舅,从此便在阳平扎下根来。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是萧石屹时刻牢记母亲的命令,这么些年来放弃了无数次当官从政的机会。身为首都来的知青,在八十年代之前,是非常容易得到提拔的,更何况他本身又是能力相当出众的实干派,兼之能说会道,为人处事又好,如果不是有那个限制,他早就当了官从了政,说不定这个时候已经是县委成员了。上一世的萧石屹,直到临退休前,为了给刚上大学的萧逸天多挣几个学费钱,这才同意担任学校的副校长之职,四年之后萧逸天大学毕业后他便办理了内退。萧逸天每每对此耿耿于怀,一部分为父亲鸣不平,一部分也为自己没当成小衙内而遗憾。所以今晚听到父母讨论的声音,他便忍不住竖起了耳朵,功凝双耳,认真的偷听起来。“老萧,你就真的不再考虑考虑”薛慕云很不甘的问道,听上去之前已经被萧石屹拒绝过了。萧石屹沉默半晌,这才叹息一声,“没办法啊,你是知道的,我妈他”说到这里倒没有说下去,无论如何,这都是他心中的痛。薛慕云自然知道丈夫的心思,也沉默了下来。而在一旁偷听的萧逸天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不由得坐了起来,嘴里喊了一声:“不好”被他吓了一跳的萧石屹夫妇连忙打开灯,却见儿子一脸尴尬的坐在门板床上看着这边。“怎么回事啊天儿”薛慕云下了床,走到儿子面前,温柔的问道,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是不是做噩梦了”正琢磨该怎么解释自己古怪行径的萧逸天一听,连忙打蛇随棍上,大点其头应道:“是啊,妈妈,我做了个很奇怪的梦我梦到奶奶跟爷爷站在一起,朝我招手呢。”一听这话,萧石屹脸色大变,虽然属于无神论者,但是一些传统的说法他还是颇有研究的,一听儿子这话他就意识到不好,连忙问道:“你确定没认错”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儿子还从来没见过他的爷爷奶奶。萧逸天点点头,“不会。虽然我没见过他们,但是他们长得跟照片上一模一样,还能叫出我的名字,不会错的”萧石屹脸色难看起来,坐在被窝里沉吟不止,把薛慕云弄得莫明其妙,连问两遍才让他清醒过来。“是这样的”面对妻子诘问,萧石屹便说出了自己担心的事。原来,按传统的说法,如果子孙辈梦到健在的老人跟逝世的老人一起向自己打招呼,就意味着健在的老人离去世不远了。而萧逸天的爷爷萧汉东早在萧逸天出生前就已经因心肌梗塞而过世,所以在听了萧逸天的梦之后他便不寒而栗。薛慕云虽然是党员,但也听说过这种说法。本想安慰一下丈夫,忽然又想起刚才俩人在谈论的事,她眼珠儿一转,计上心来,“老萧,你先别着急,明天我帮你请个假,你买张票回燕京一趟,看看咱妈去吧。”萧石屹毫不犹豫的同意了,父亲过世的时候他就因为身在外地没有见到最后一面,他不想连母亲最后一面也见不着。所以,虽然这么些年来他一直遵照母亲的命令没有回过燕京,只通过书信跟家人联系,但此时却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了。一旁的萧逸天可怜兮兮的说道:“爸爸,妈妈,我也想去燕京看看奶奶。”萧石屹看了他一眼,“也好,反正你不用怕耽误学习。”说着又转头看看刚钻进被窝的薛慕云,“要不你也请个假得了,跟我一起回去看看老人吧。”薛慕云身体一滞,随即恢复了正常。都说丑媳妇怕见公婆,她虽然是个美媳妇,却也一样有这样的情结。不过既然丈夫都发了话了,于情于理她都不会拒绝,便答应下来。第二天一大早,薛慕云便去教委给自己夫妇二人都请了长假,说是要回燕京见老人最后一面。这个理由自然不会有人为难她,教委本就有意提拔他们,哪里会在这种小事上驳他们的面子,更何况孝之一道是中国自古的传统美德,谁也不会在这上面挑刺。托在火车站工作的朋友弄到两张火车票,萧石屹一家带着简单的行李就上了火车。这时候从阳平到燕京的火车最快也要三天两夜,心急如焚的萧石屹恨不能长出一对翅膀直接飞回母亲身边。实际上,昨天晚上萧逸天并不是做了什么梦,而是突然记起自己那从未谋面的奶奶就是在今年下半年去世的,当老爸得知噩耗之后,直接就昏了过去。为了防止再出现这样的事,也为了见见自己的奶奶,更为了让老爸提前解除奶奶命令的束缚,所以他才假借梦到二老,利用老爸对这类传统说法的研究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火车上很拥挤很闷。好在并不是后世那种全封闭式的空调车厢,虽然人多,空气中的味道也怪怪的,但至少还不会让萧逸天觉得想吐。忍受了三天两夜的摇晃与拥挤,一家三口总算是来到了燕京。第十八章 老爸回家更新时间20101049:40:44字数:2184转了两趟公交车,萧石屹一脸激动的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自己家住的地方。老爷子萧汉东是汽车兵转业,建国后分配到了燕京的运输十二场当调度员,那可是个位高权重,油水十足的岗位,可惜老爷子为人清正,从不捞取好处,所以家人一直住在单位分配的宿舍楼里。好在有两套六十平米的小两居,不然老萧家那么多人还真住不下。萧石屹的二哥、四弟、小妹都结了婚搬了出去,跟老人住在一起的是他的大哥萧石清一家四口,另外一套房子是他六弟跟小弟在住。都说近乡情怯,这话一点不假,萧石屹站在家门前,抬起的手哆嗦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