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慢春风> 分节阅读 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1 / 1)

它确实在赵子朔手中。”“一言为定。”夏苏淡然一礼,就走。“不拿着这幅画么莫非赵四公子的屋子夏姑娘可任意进出”吴其晗这话就是讽刺了。“此画太次,与真作相去太远,不可参照。至于我如何看得到真迹,住在同一屋檐下,总有办法。还是一个月交货”“十五日。半月后,吴某要去都城,所以急些。”见夏苏在门口转回头来,这是要跟他加价了果真人心不足“义兄回家,我出门恐怕不似从前方便,请吴老板派人来取,最好是兴哥儿亲自跑一趟,以免他人冒混。”她不会忘记防备。吴其晗默然,点头。一眨眼,那道细巧的身影不见了,只有竹篾帘子,有一下没一下,无精打采拍着屏画梨木缘。他再反身听戏,身后无人,对着伶官儿抛来的媚波情眼,竟觉无趣之极,居然想到赵青河这个人。义兄义妹,本是暧昧之称,但赵青河在苏州混棒圈里最出名的,是他对心上女子轰烈追求,可剖心挖肺,连他老娘留给的全部家财都奉给了对方。赵青河的心上人,不是夏苏。夏苏快出广和楼的时候,伙计追送上来一个食盒。她都有点恨上这两屉小笼包了,怎么就能答应下来楼外,天沉青,烟浸雨,一地叶黄。灰袍布衣的那人,靠墙立檐下,微微仰着头,好似看雨出神。也许是雨愁染得人愁,侧面神情竟有些孤单寥落。但等他瞧见她时,就堆起笑来,十足皮厚的模样。眼花了。夏苏又想,这人也怪,说等还真等,而且别说当着外人,在赵府里又几曾提过他有个义妹。她不过是仗他养着的家里丫头,今日却来义妹义妹,说得那么顺口。她将笼屉往他凑来的身上一推,不管他接不接得住,腾出手来撑伞。笼屉直坠,正好让他拎着。她这点小伎俩,从前他是不会容忍的,一定要跟她吵一架,这时却笑得白牙乱闪。“好险好险,妹妹你手下留情,打我两下没什么,万万不能拿美食出气。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没听夏苏回他话,赵青河抬眼笑看,却见原本似要冲进雨中的身姿顿在阶下。夏苏回过头来,玉白玉白的面颜皱眉皱鼻皱嘴,完全组成一只特白肉包,“你摔到头了”赵青河突然愁苦了脸,却有“你怎么那么聪明”的表情渗出。感谢大家帮聆子冲新书榜,么么、第9片 非奸即盗赵青河语气夸张,“对啊,摔得很厉害,出一大滩血,马上闭气止脉了。昏迷几日再醒来,看到大驴,以为陌生人要谋财害命,还打青他一只眼。不止认不出他,以前的人和事忘得七七八八,连娘的模样都记不起。大夫瞧不出所以然,只说能活就该烧高香。”那双刀目,既不凶蠢,也不空洞,细雨淅沥沉入他眼底,不起涟漪,亦不见底。泰伯说得是,雷雨时赵青河失足,从陡峭山坡滑摔,命断当场。事情起因于赵青河和泰伯大驴护送赵氏的另一房远亲出行,回途中出了事。但远亲却坚持归期不可耽搁,泰伯只好接着担负护师之责,留大驴买棺运遗体。“什么都不记得了”夏苏回想起昨夜,他对着她真是彬彬有礼,如同初次见面,只是疑点也不少,“既然不记得,你还能背诗还能说出赵子朔房里有岁寒三友”大驴个性毛躁咋呼,但说夏苏聪明这话倒是不夸张。能让吴其晗这只狐狸看重,又能很快抓住他话里错漏,赵青河不再抱着打哈哈的心态。“我是摔成失忆,不是摔成傻子,虽然不记得过往人情和家里人事,反而从前读过的书都慢慢想起来了,生活仍可自理,道理还很分明。至于赵子朔房里的画,因是名家古画,属读书此类,所以记得。只是,所谓记得,也不过一个画面赵子朔房间东墙挂着岁寒三友。仅此而已。”看夏苏愈来愈龟壳化的脸,他好心添问,“妹妹听不明白”“你的意思是,你的脑袋分为两大块,摔没的是过往人情,但读书常识道理那一块,原来塞得不是草包,而是堵住,如今疏通了。”胡说八道谁不会赵青河彻黑眸底一闪即逝的明光,笑得微微仰合,“看你在吴其晗面前温婉得很,对我这个哥哥反不如外人,冷言冷语外加拳打脚踢。”“对外人客气理所应当”一不留神将他归了自己人,不过,失忆这事若不是赵青河混说一气,倒能解释他从外到里的古怪异样,不过到底脑筋摔通没摔通,仍不可掉以轻心,银子还是要在自己口袋里安稳。夏苏心思似转风车,很快打定主意,随他失忆,诈尸,还魂,还是脑子开窍,从前怎么对付他,如今仍怎么对付。于是,不甚在意他的“抱怨”,夏苏敷衍应付过去。赵青河却从夏苏手里拿过伞去,“我帮你撑着。”夏苏没再多说,静默转身,往来路上走。他说,帮她撑着。看来他是真忘了从前旧事。干娘弥留之时,让他帮她撑着家里,他嘟囔他是一家之主,凭什么听一丫头的。干娘没听见,一旁服侍的她却听得一字不漏。只有脑里空白了,如今才能说出这样气定神闲的话,做出这样大相径庭的事。不过,她还相信一句话,叫做“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再怎么丢了前尘往事,若无目的,他为何到广和楼来等她昨夜之前,他已经不认识她;昨夜之后,一日不到,他和她没说几句话,如同生人。而这份自来熟,不可能无缘无故。只是,她不开声,等有奸盗有缘故的的人开声,又任他将油伞都给了她,冷眼看他提起笼屉,拿袖子抹脸上雨珠子。长到这个年纪,她已经明白,但凡不是她求来的,带有别样意图的好处,实在无需半点感激。“今晚要去赵府吃饭”开声了。夏苏眉角轻轻一挑。“我就两套护师的衣物替换,泰婶说不太合适,非让我来找你,问能否买一身新秋衣。”他的衣物据说都进了当铺,一套最光鲜的,代替他本尊,葬入地下。赵青河拿眼角还她的眼角睨光,“不买也没关系,我觉得不妨事,可泰婶要问起,我已经跟你开过口的。”夏苏知道赵青河没说谎。在投奔赵家的亲戚当中,赵青河的待遇不错,管着一小队护院,八两的月俸也算高了。正是因为他总是衣着光鲜,出手大方,显得家里还有一些值钱物什,赵府里的人都给着面子。至于六太太刻薄他们的事,是赵青河“死”了之后。所以,泰婶紧张自家少爷今晚穿什么,情理之中。赵青河则从大驴口中听说,夏苏对钱两十分计较,又对他无甚好感,因此,他不过将答应了的事做到,回去能向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婶交待。然后,他跟着她,进了一家钱庄,看她拿出一张银票,取出铜板和银子,她的褡袋到了他肩上。接着,又进了一家成衣铺子,听她吩咐店家给他量身,置办了一整套新秋挺雅挺贵的行头,他才缓过神来。自己这是当上小白脸了么为了力证不是吃软饭的,赵青河指着铺子摆列出来的一身秋裙,直夸好看精致云云,最后说得自己都真心觉美,一句结语万分中肯。“你今日要是穿它见吴二爷,他可能立马就许亲了。”他老兴奋地回头接赞,却发现她一人打了伞,已走到街上,直接导致店家看他的眼神有点不对。他以前得多恶劣,令这位姑娘厌烦到不肯多看一眼,多说一字,多处一刻的地步大驴是忠仆,泰伯泰婶也是,他活着,就够他们喜出望外,即便跟他说起从前,多挑选好字眼好事情。但他看得出来,比起担心他的失忆,他们更似松了口气。不了解过去,就不能解开谜底,那么对于夏苏,这个毫不掩饰厌恶他的人,他得厚着脸皮打交道。眼皮底下的捷近,以他如今的性格,一定要抄的。当即,赵青河兴冲冲跑进雨里,全然不介意夏苏的白眼,将伞抢了过来,提笼屉,扛购物袋,还有装着价值十五两但超过十五两重,银和铜的褡袋,甘之如饴当着义兄,兼小厮,兼苦力,兼保镖,兼小白脸。捷径,捷径,马屁最近。新书冲榜期,大家喜欢聆子的话,看完文后请帮忙投一下推荐票,也别忘了收藏哦,留评聆子也会很高兴地回复滴,就是不剧透哈。哈哈谢谢大家、第10片 年少轻狂赵青河和夏苏一到家中,泰伯就说齐管事已坐等了一盏茶的工夫。齐管事是赵大老爷的得力人,他见赵青河果真活着回来了,不惊愕,也不怕诈尸,居然眼泪双爬神情激动,好半晌才道赵大老爷请青河少爷尽快过去一趟,今夜原本的家宴也因此延至三日后。齐管事直催,赵青河只好带上泰伯进府。夏苏懊恼得却是家宴延期,一拖就三日。这么一来,十五日的交货期实际就成十二日,本来就紧张的时间就会很赶。她在今晚行动和不行动之间犹豫再三,终让胆小占了上风,决定等上三日。“你说齐管事哭个什么劲啊”在外颠簸了四个月的大驴又黑又瘦,捏着刚蒸熟的小笼包,一口一个,烫得他口齿不清,张嘴哈气。衣服买早了,小笼包白要了。本来对这种容易烫舌头的点心无感,夏苏却有点赌气,夹了小笼包,咬破面皮,将肉汁吸得差不多,就整个放进嘴里,让腮帮子鼓鼓的。这是她宣泄心气的方式,在他人眼里却叫斯文秀气。泰婶敲敲大驴的脑袋,“学学苏娘。每回都能烫到,这毛躁性子跟着少爷,怎让我放心”大驴接着吞,仍呜哩哇啦扇风,“我又不是姑娘家,吃东西都得讲究模样漂亮。而且啊,兴许就是我毛躁,少爷才回魂。”泰婶呸呸两声,“什么回魂不过是你们误以为少爷断了气。阿弥陀佛,多亏菩萨保佑,不然真当作死了殓棺,怎么得了”家里人的闲聊让夏苏放松,不由插嘴,“那么高的陡坡滑下去,又没有脉搏,自然当成死了。只是他如今什么都想不起来,性子也大不一样,看着很是怪异。”大驴道,“岂止是大不一样,根本就像不相干的两个人,说诈尸我也信。少爷这才回来半日,等你们看上三个月就明白了。”泰婶对回魂和诈尸这类词突然十分过敏,狠赏大驴一个毛栗子。几日后。夕阳透过西窗,映入一屋子晚红,又飞快地消了暖意,渐渐昏沉。已被劈劈啪啪声吵醒好一会儿,夏苏还知道,不起不行了。进赵府虽容易,进赵子朔的院子却不容易,错过今晚良机,恐怕要大费周章。她起身,抹了把寒凉的水,穿上薄袄夹衣旧儒裙,随便梳几下头发,将它扎成一束了事,走出屋门。院中,黄昏还拖曳着不肯离去,大片挥洒暮色,照得某个大汗淋漓的人如涂一层金身。吵醒她的罪魁祸首果然在练武。空气是冷的,人却是热的,雾氲蒸蒸。暮光一照,竟生霞烟,那么近的身影有些朦胧。手中一柄剑,黝铁铜纹,一抖一片沉夜。他不但性格变了,大概脑袋开窍,连功夫都更上层楼,只不过剑柄上那串铃铛太吵。夏苏不打招呼,自顾进厨房觅食。赵青河当家的时候,成天往外跑,而她足不出户。没有主人的院子,并没太多活做,她就在屋里作画,画完了烧,烧完了画,越夜越精神,作息日夜颠倒,还时常犯困。开窍,是泰伯泰婶认为最贴切的,符合少爷变化的词。两位老人家还征引许多赵青河小时候的聪明事迹,说夫人老早就教他读了很多书,还象模象样跟名师学过书画,是深具书香门第传承的,后来因习武才荒废了文道。既然开了窍,把圣贤书都记起来了,人自然变得和从前不同。这说法,让大驴恍然大悟,而夏苏照例持着谨慎态度。她对赵青河没高要求,只要别打她银子的主意,去填他爱得心肝疼的无底洞,他变好变坏,与她并无太大关系。干娘过世后,夏苏就要走的,让泰伯泰婶劝着,又同样要去江南,便跟了来。不料赵青河投奔赵家之后就没少惹事,一年里居然“死”了。看老夫妻俩沮丧伤心,她不好提离开,还担起养家的责任。如今,正主回来,倒是自立门户的时机。苏州片,桃花坞,她或可有一番小小作为。“有吃的么”赵青河往自己头上狠命揉着一条大巾子,又往脖子里来回摩擦,隔着门槛,问夏苏。夏苏从锅里拿出一碗白饭一个糙面馒头,却没有分享的意思,“等会儿就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