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无法发还,户部折变了银子给阿布鼐。现在他们把园子没买下来。”徽之听了有些诧异的说:“我记着那个宅子占地很广,当初我阿玛也不是一下子就修建起来那样好的一个园子,我阿玛是个喜欢山水的,他对着江南的园林很羡慕,也就一点点的自己修建。我记着我阿玛是一点点的买地皮,一点点的修建。听着额娘说,我阿玛可是求了我玛法,折变了京城几处地产才凑出来的钱修建园子。在杭州做将军的那点收入也都花费在了园子上。后来那个园子越来越大也不知道是谁,这样大手笔就把那个园子给买下来。”徽之心里诧异,阿布鼐虽然仰慕精巧的苏州园林,他今天见着这个园子的亭子好,于是在自己家里也照样来一个,明天见着这家的戏台精巧,于是也在家修建一个,就这样蚂蚁搬家一样,等着他出事的时候,那个园子已经被阿布鼐修成了个巨无霸不少一般人能买得起的。是谁买下来她家的园子,还大方的献出来给皇帝做行宫康熙听着徽之的话,心里无端一动,微微蹙眉:“大概是扬州盐商。”日子一天天过去,畅春园的夏天很凉爽,徽之在园子里面没了那些琐事烦人,也能享受几天难得清静。胤禩的身份不同以往,明惠成了太子妃。徽之和康熙去畅春园避暑的时候,徽之干脆把宫内的事情交给了明惠,叫她跟着宜贵妃学习。这些事情迟早是要交到她的手上,尽管明惠是个精明能干的家庭主妇,但是管理王府和管理后宫还有很大的差别,明惠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呢。而且宜贵妃是明惠的姑妈,自然会尽心尽力的教导,明惠跟着宜贵妃学习也没妨碍,姑侄两个好说话。徽之听着宜贵妃派来的人说起来这段日子太子妃用心学习,她笑着说:“我就知道太子妃是个要强的性子,肯定会尽心学习不肯叫人取笑。这大热的天气难为她了,我和皇上请旨了,叫太子妃伺候着宜贵妃来园子里住几天。眼看着就要到了一年最热的时候,在宫里那么热,还是出来散散的好。”徽之这几天已经想好了对策,需要和宜贵妃商量下。最要紧的是很多事情要九阿哥去办,但是九阿哥忙着在京城衙门里面筹集军饷,督办武器,不能时常过来。宜贵妃到了畅春园,胤禟就能经常来给母亲请安。徽之传递消息也方便了。虽然那些眼线暴露了不少,可是十四一点动作没有。看样子他们是想使反间计,传递假消息,叫徽之上当。或者十四在谋划给大动作,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前脚宜贵妃的人刚走,后面逸云就进来了,她脸色有些古怪,徽之只看一眼逸云的脸色,心里就明白了,肯定是有事情发生徽之扫一眼身边的人:“我也累了,都在这里怪热的,你们也出娶歇一歇。”打发走了人,徽之才看一眼逸云:“出了什么事情”“是方夫人,她要见主子娘娘。”逸云无奈的看着徽之:“她也是有诰命在身上,已经递牌子请见,不能没道理驳回。主子要不要见她若是主子不想见,奴婢亲自出去打发了方夫人回去。”春儿来做什么自从出了顾杏儿的事情,春儿再也没单独见和徽之说过话。尽管春儿也是个诰命夫人,像是皇后册封典礼,年终的朝贺,徽之生日,宫里要紧的日事情,外命妇都要进宫来行礼。可是春儿都是跟着那群夫人们一起行礼如仪,和大家一起行动再也没单独来过徽之的宫里和她说话。徽之知道春儿心里还是有疙瘩,而且皇帝也不喜欢看见徽之和春儿走的太近。因此徽之也就随着春儿了。算起来她们很久没见了,前些日子不是明月才说春儿和方承观关系缓和。怎么今天她忽然来了徽之想了半天,实在是摸不到头脑:“她到底是我妹子,既然她来了,就她进来。”春儿气色不错,看她眼角眉梢别有风韵,不再是以前那种没精打采,仿佛对生活没乐热情的样子。徽之就知道春儿和方承观却是和好了。方承观没了是仕途,但是收获了爱情 ,这个结果也不知道是幸福呢还是不幸呢春儿来,难道她是来和自己示威的正在徽之猜测着春儿的来意,春儿已经给徽之请安行礼。看徽之对着身边的人使个眼色,逸云立刻明白,悄声无声的带着服侍的丫头都出去了。只剩下紫英和青萍在这里服侍着。看着跪在地上的春儿,徽之笑着说:“起来,难为你这样热的天气还想着我。搬个椅子来给春儿妹妹。”紫英笑着上来扶着春儿起来。春儿笑意盈盈,对着徽之笑着说:“多谢皇后娘娘,这几天热,额娘惦记着我,接了我来这边住几天。昨天刚过来,想着应该拜见皇后,因此今天就进来给娘娘请安了。娘娘赏赐的东西,已经收到了,妹妹谢谢姐姐”说着春儿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徽之身边的两个丫头。徽之明白了春儿的意思,她笑着说:“一点东西,我想着你喜欢关外进上来的土产,就多留下来些给你。家里情形如何听额娘说你家里一家平安,我也就安心了。对了,看看西瓜在井水里面怎么样了,你喜欢吃西瓜,尝尝”青萍和紫英答应一声就转身出去了,屋子里安静下,春儿脸上闲适轻松的表情顿时没了,她紧紧地皱着眉,不放心的四处看看。“你有话只管说,我这里还算是安静。是不是方承观又欺负你了”徽之察觉出来春儿吞吞吐吐,仿佛是在犹豫着什么。“这个事情,我在心里憋了几天了。本来我想和大哥和阿玛商量下。可是这几天大哥不在京城,去郊外巡查河防了,阿玛的身体又不好,阿玛是个宽心的人,再也不会为了这个事情掀起来以前的旧事。姐姐,他发现了那个人,他说不管如何都要报仇雪恨,昭雪当日的冤情我心里担心的很,那个人来头不小,我担心不仅会牵连了他还会牵连到姐姐和太子。”春儿拧着手指,一脸的担心。徽之听的半懂不懂,春儿说的那个人是谁仔细一想徽之明白了,当年方家出事,,是有人告发,说方家的老爷子,也就是方承观的父亲做事诽谤当今朝廷,还纠集了一些江南的文人,术士在一起,收买人心,诽谤朝廷这个罪过和谋反差不多了,当时又碰上了朝廷对江南加强思想统治和钳制的时候。方家成了典型案件,方承观的父亲和几个叔叔都被押进京城判了斩立决。全家抄没,不是流放就是发卖为奴可怜方承观从众人捧着的凤凰变成了一个罪奴。方承观见了哪儿当初害了他全家的人,岂能善罢甘休。就是徽之也曾经是心怀怨恨。曾经徽之和瑚柱问起来是谁把他们全家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瑚柱则是说:“都是我和你阿玛连累了你,咱们家出事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坑害了的。我做事不谨慎,你阿玛耽于虚名被人利用,才是咱们家招致祸端的根源。就算是你一报还一报,也不过是制造出来一样的悲剧罢了。冤冤相报何时了,且放手吧。”徽之也认同了祖父的话,放开了心结。但是方家和徽之家里的情形不一样。方家的老爷子没有掺和任何政治斗争,也没夹在明珠索额图两大权臣的争斗中。他安心在江南读书,做学问,提点后辈为朝廷推荐人才。方承观的父亲在江南声望极高,是个最清高的人。就这样的人却被一个虚无的罪名害的丢了性命。只是这个人是谁呢方承观绝对不是个傻白甜。当初在上书房行走,方承观绝对有权利调看当日的案卷,里面是谁告状,自然有状纸和告密信在,那上面就有告密人的名字。怎么现在方承观才说找到了仇人徽之看一眼春儿:“这个话奇了,我记着当初方承观还在刑部行走,我就不信,他难道真的没看过当日的案卷。上面自然有告密的名字。怎么都是这些年过去了,他才想起来报仇”“告密的只是被人蛊惑罢了姐姐难道不知道,方承观和那个写信的人和解还成了一桩美谈吗”春儿一提醒,徽之才想起来,是了方承观刚进入上书房的时候,就有人拍马屁,给方承观说当年告密方家的人就在刑部做个小小的刀笔吏。后来方承观调为刑部侍郎,成了那个人的顶头上司。那个人吓得几乎要崩溃了。谁知方承观却是没有为难那个告密的人,别人要整治那个告密的人在方承观面前买好。谁知方承观却出面阻止了,他说:“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追究。他当时那样做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不管是他什么动机,只要他能走正道,坦荡为人,不要做哪些蝇营狗苟的事情,一心为国家办事,我愿意原谅他。”这些话传到了告密的人耳朵里,那个姓季的小吏痛哭流涕的跑到方承观面前,对着他磕头求原谅。方承观也就原谅了那个人,一时间京城都说方承观心胸开阔,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我记着后来那个小吏回家去了按着你这样说岂不是他是被人指使的”徽之想起什么,看着春儿。“正是这样,我也曾问过他。他说那个人不是元凶,那个姓季的说过,当时自己觉得被老爷子歧视打压,姓季的觉得自己很有才华,却得不到方家老叶子的推荐,因此心里怨恨,有个人趁机教唆者他做那样的事情。当初哄他是叫方家脸上无光,叫老爷子没面子罢了。谁知事情却闹得那样大,姓季的自己先害怕了,他这些年一直心里愧疚。至于那个教唆他写信的人是谁,姓季的却死也不肯说。”春儿眼里都是心疼,和徽之抱怨起来:“那个呆子,瞒住了所有的人。可是我知道,他心里一直放不下。这次他找到了真凶岂能轻易放开。只可恨。这个人背景极深,不少好惹得。”“到底是谁,方承观是怎么知道的当年咱们家出事,若只是祖父的事情,咱们家还不至于一败涂地。结果阿玛牵连进了方家的案子”被春儿提起往事,徽之苦笑一下,有些心疼的对着春儿道:“这种滋味你不知道。只是方承观能确认就是那个人”“看姐姐说的,我虽然没经历以前的好时候,可是现在我过的是什么日子,以前在关外是什么日子,若是当初没这个事情算了不提那个了。只是我们放下了方承观放不下。姓季的死了,他临死前写了一封信,把他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因此他才知道那个人是谁。”春儿忽然握住了徽之的手:“姐姐,我担心那个呆子为了报仇不顾一切。你可要想个办法。那个人是十四阿哥身边的一个幕僚师爷”作者有话要说:钱师爷到底是谁,大家明白了吗、第218章 犹豫不决“皇阿玛”胤祎小脑袋出现在帷幔边上,康熙抬眼看看儿子,笑着放下了手上的毛笔,对着儿子招招手:“你不好好的念书,怎么跑来了你额娘也不管你。”胤祎最喜欢的就是来畅春园避暑,在宫里他每天都被先生给逼着念书,来园子里面,按着额娘的话就是:“怪热的天气,也该好好地放松下。每天只念半天书剩下的时间叫孩子自己支配”胤祎于是有了半天宝贵的闲暇时光,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于徽之这个安排,康熙则是不以为然,不过虽然皇帝不满,可是也坚持反对,胤祎跑到了康熙身边,一脸无聊的说:“弘昫和弘暾都回家去了,也没人和我玩。我去找弘晟。谁知他也嫌弃我,我只好来找皇阿玛了。皇阿玛我做了一条小船,我们去湖边看看我的小船吧。只要遇上顺风跑的可快了。”胤祎对着动手做手工很有兴趣,虽然孩子年纪不大,却能做出来精致各种模型了。康熙捏捏儿子的鼻子,胤祎不是自己最小的孩子,但是却是比小儿子还要娇宠,如今加上徽之成了皇后,胤祎成了皇后嫡子,在各位皇子里面身份地位仅次于胤禩。康熙甚至破例给了胤祎贝勒的爵位。“你的算学朕看了,很有天分,但是你坐不住的毛病需要好好地改一改。整天就想着鼓捣你那些东西,仔细着玩物丧志。难不成你也想做个木匠王爷不成”康熙心里明白这都是徽之的纵容,也知道的她的心思。胤祎和胤禩是一母同胞,胤禩已经很优秀了的,而且现在胤禩是储君,不管对于太子还是皇帝,都不需要一个太能干的亲弟弟。胤祎黏在了康熙身上,摇晃着康熙的胳膊:“皇阿玛,额娘说了能把一件事做好也是了不起的,不要小看了木匠。没有木匠我们就没房子住,没有桌椅板凳。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本来我想叫额娘和我去湖边的。谁知额娘忙着见人走不开”胤祎觉得还是皇额娘说的对,行知合一才能做大事,之坐着读书不成了纸上谈兵了这都是徽之的道理,朕的儿子怎么能做个手艺人康熙漫不经心的道:“不知道你额娘是心疼自己的孩子呢,还是专门坑儿子的。也罢了,你喜欢做什么便随着你罢了。这个时候皇后见的是谁一定是你宜母妃吧。她们两个到底有多少的话要说” 徽之心疼孩子,每天都抽出来不少的时间陪着孩子们。能叫徽之扔下孩子不管的,也就是宜贵妃了。宜贵妃来了,她们两个哪个黏糊劲恨不得整天在一起,形影不离,康熙看着徽之和宜贵妃相处的情形,心里会有种宜贵妃和徽之是一对恩爱夫妻,自己是小三的错觉。康熙忍不住对着儿子抱怨起来。“不是宜母妃,是姨妈来了。”胤祎对着康熙桌子上的一个西洋新进上来的座钟感兴趣,盯着那里面不断运动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