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额娘带我去夺嫡[清穿]> 分节阅读 24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49(1 / 1)

现在是太子啊太子是干什么的皇帝的备胎皇上,你可不是个年轻小伙子了,动不动的就要弱柳扶风的晕一个我们还敢把太子给放出去张廷玉马齐真的担心康熙万一真的有个什么,京城里面不要乱了那个时候太子远在千里之外,京城里面岂不要乱了。康熙不满的哼了一声:“朕知道你们是忠心办事,担心有个什么仓促变故,你们是想着到时候另立新君呢还是等着迎候太后回来继位呢”康熙的话把张廷玉和马齐给吓得脸色都变了,赶紧磕头:“皇上春秋正盛不要做此不吉之语。”康熙是在指责他们存了别的心思。康熙看着张廷玉和马齐吓得面如土色,心情稍微好了点:“朕是信得过你们的,京城有你们主持大局,朕才敢安心的把太子派出去。自从胤礽悖逆失德,被废黜了太子之位,朕一直在想,对于胤礽,朕已经是尽了全力,请了德高望重的先生教导他,每天都要亲自叫胤礽到身边教导他。结果”康熙眼里闪过一丝黯然,对于胤礽,康熙可是花费了最多的功夫和心思,一心一意的想把皇位传给他,叫他做个明君圣主的。结果却是这个下场张廷玉刚想着安慰下皇帝,谁知康熙语气一变:“都是朕太宠溺胤礽的缘故,胤礽从生下来就在朕的身边,加上从小就是太子,这个身份自然他比别的皇子们尊贵些。臣子们多事对他奉承,更有些小人处处讨胤礽的喜欢,带坏了胤礽在温室里面养大的花草不能经受风雨的锻炼。胤禩从小懂事,办事认真不畏辛苦朕也是个做父亲的,不忍心看着儿子吃苦,但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也只能狠心叫胤禩去历练下。你们不要说了,自己的儿子,朕清楚。胤禩心地仁厚,朕担心他性格过于宽仁,今后治国怕是不能决断。因此才狠心叫他到战场上历练下”听着皇帝的话,张廷玉和马齐也就不说话了。这个时候方苞出来对着康熙说:“两位中堂是老成谋国,他们的担心也是情理之中,皇上对太子一片爱子之心,也是叫人动容。不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太子是储君,不宜深入险境。不如这样,把太子的行营设在四川。这样安全些。打仗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朝廷又不少的将军,正是他们为国效力的时候了。”康熙听了点点头:“大营不要设在成都,虽然很安全可是军前的消息传递过来需要耽搁几天。太子是代朕亲征的,他躲在离着战场千里之外算是什么代朕亲征”这确实是个问题,若是叫胤禩把大军的指挥部放在四川,战况瞬息万变,等着情报到了大营做出决定再送出去肯定就晚了。其实康熙的意思大臣都明白,太子是代替皇帝亲征的,叫太子躲在后面,他是安全了,可是消息不通,前方的将士们怎么看那些将军们还会听胤禩的调度吗一个没有微信的统帅怎么协调三军但是刀剑无眼万一太子有个什么在场的人都沉默了。马齐低头想了想,对着康熙说:“不如叫几位皇子一起出征,身为太子的兄弟,正可以一起匡扶太子。像是五阿哥和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除了太子,再派几个皇子,前方的将军看见皇帝派来了自己几个儿子,也就明白朝廷和皇帝的态度了。他们不敢不经心,太子爷安全了些。他居中调度指挥,兄弟们在外面带兵打仗“皇上,外面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求见”马齐没说完,就听着外面通报进来,。康熙表情没变,只淡淡的说:“他们倒是来得快叫他们进来”多了几位皇子,暖阁里面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三阿哥为首给康熙请安之后,笑着说:“儿子本来在府上跟着几位先生们校对图书,谁知被几位弟弟给拉过来了。皇阿玛,儿子在领兵打仗上不怎么在行,不过儿子有几个人选推荐给皇阿玛。”康熙知道胤祉是来帮着弟弟们说话的,他没理会看了一眼四阿哥:“胤禛,你呢”四阿哥和是哪个对视一眼,一齐跪下来:“皇阿玛,儿子们推荐五弟十三弟和十四弟跟随太子去平叛”这个时候五阿哥出来表示准噶尔欺压哈萨克汗国,五阿哥的福晋是现在哈萨克汗王的侄女,五阿哥自己也跟着康熙参加过对准噶尔的战争,对着那边的环境比较熟悉。五阿哥愿意去联络哈萨克汗国一起夹攻准噶尔的叛军。十三阿哥则是表示自己认识了以前的错误,这次要用军功来洗刷自己的错误。康熙听着五阿哥和十三阿哥的话脸上露出来些笑容。“很好,古人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们能如此朕心甚慰。”康熙的回复叫十三眼里闪闪发亮,他以为皇阿玛不会再给他机会了,今天他在府上正在犹豫的时候,却被四哥给硬拉着进宫。十三心里对于能去西北战场根本不抱希望,又不忍心拂了四哥的好意,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进宫。谁知皇阿玛竟然一口答应了十三激动地眼圈都红了。康熙看着十三说:“你这些日子身体修养的如何了不要哭了,你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男子汉不能流泪。你能主动为朕和太子分忧这样很好。胤祺率领西路军和哈萨克军,你就在中军大营里面帮着你八哥太子的安危朕交给你了”十三没想到皇阿玛给他样重要的任务,十三忙着抹掉脸上的泪水,重重的对着康熙磕个头:“儿子绝对不辜负皇阿玛一定保护八哥的安全”眼看着五阿哥和十三阿哥都被皇阿玛点将,十四心里着急起来。五阿哥的差事,是因为他有先天的优势。谁叫他和哈萨克汗的侄女婿呢,十三竟然能在中军大营跟着太子这可是个好差事十四忙着对着康熙跪下来,刚要请战。谁知康熙一摆手打断了十四:“朕知道你的心思,但是你要留在京城。你这些年执掌兵部,大军出征最要紧的是钱粮调配,这个重任还要你担起来”听着康熙还是很器重十四的,掌握着大军的粮草,这个差事其实很重要。要是自己手上稍微紧一点,就能拖延大军的进度,叫胤禩不能成功或者,干脆把胤禩和大军困死在西北荒凉的戈壁滩上皇帝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十四竟然是没一个字反驳尽管没实现自己的冤枉,可是事情还是对自己有利的,十四脸上神采慢慢地消退了,他只能底下头,有些沉闷的称是。谁知接下来康熙的话更叫他的心一下子沉进了不见天日的冰窟里面:“九阿哥一向是善于经营,四阿哥办事细心,雷厉风行。你们和十四一起留在京城协调大军粮草的事情吧”四阿哥没想到康熙还给他派个差事,赶紧谢恩。可是这个话听在十四的心里,却不是滋味。皇阿玛是担心自己派人看着他妈有了九阿哥和四阿哥插手,十四根本是个无足轻重的影子罢了。钱师爷说的没错,皇阿玛太偏心了为了叫八哥能在前线没有后顾之忧,特别叫九哥和四哥来帮着筹集粮草。九哥是不用说了,肯定会拿出浑身解数来帮着大军筹集粮饷,四哥呢,即便是有什么别的心思,可是十三在八哥身边呢。他也只能一心一意的为了大军效力了。看着皇阿玛的意思,他是对自己有了戒心了。这个想法叫十四心里一激灵,莫非那些事情被皇阿玛知道了十四忍不住偷眼打量着皇帝,可是却没从康熙的脸上看出来任何端倪皇家的孩子都是敏感的,十四还是隐约的感觉到皇阿玛对他不像以前了。以前在皇阿玛心里最要紧的是二哥,现在成了八哥自己永远是个无足轻重的棋子十四心里想就算是自己领兵到了西北成功地平定了叛乱,在皇阿玛的心里也比不上八哥一个指头吧。十四想到这里心里顿时凉了,自己以前的种种努力都是白费劲,至多不过是叫皇阿玛认为自己能做个可以帮助太子的弟弟罢了。自己要是等着皇阿玛回心转意,发现自己是最适合的皇位继承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你们都不看好我,我也就不用温良恭俭让的装样子了,想要什么,自己伸手拿看着眼前花纹精美的地毯,十四握紧了拳头。他回去是要和钱师爷好好地商量下。现在他只需要耐心的等待,等着上天赐给他机会的那一天。今天是太子正是册立的日子,徽之一早上起来就梳洗装饰一番,等着胤禩过来给她请安。穿着全副武装的皇后朝服,徽之觉得有些喘不上来气,领子是不是太紧了这些日子她竟然开始发胖了徽之有些难受得在宝座上挪动了下,伸手试图要解开领子上的扣子,结果耳边传来逸云的咳嗽声,逸云压低声音对着徽之说:“这会太子已经从乾清宫出来了,要来给皇后请安呢”言下之意,今天是你儿子的好日子,你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徽之不满的哼一声,郁闷的放下手,像是身上爬了毛毛虫一样扭着:“我这个娘是吃闲饭的好吧,我再坚持下等着胤禩来”话音未落就见着胤禩穿着皇太子的朝服进来了。看着胤禩进来的一瞬间,徽之忽然想起来这些年坎坷经历,心里一片酸热,眼圈红了。胤禩眼睛亮闪闪的,整个人就像是被精心打磨出来的钻石,散发着迷人夺目的光彩。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各种的艰辛也只有他们母子最清楚。胤禩跪下来,认真的给徽之行叩拜之礼,徽之压抑着心里的激动,等着胤禩给她请安之后忙着说:“起来吧,从今后你更要敬天法祖,时刻不能放松自己。”“儿子能有今天都是额娘辛勤养育的结果。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地孝顺额娘”胤禩心里有无数的话要和徽之说,但是他满心的酸热,半天才挤出来这一句。见礼之后,徽之从宝座下来,拉着胤禩进到里面大家说话,环视下自己熟悉的寝殿,胤禩忽然放松下来。他深深地吸口气,撒娇的跪在徽之的膝前,把头枕在徽之的膝盖上:“额娘,我没叫额娘失望。我们总算是等来这一天了”想起来从小被人诟病的出身,自己的隐忍,为了给额娘和自己争口气,为了在深宫里面活下去,胤禩忍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这些只有他们母子最清楚。“起来吧,还是和小孩子一样。今天是你的好日子,可是额娘却要说你不爱听的话。你大概认为,既然皇上册立了你做太子,已经祭告天地祖宗,明昭天下,你的位子就很稳固了。可是对于你来说,你未来的日子比以前更辛苦”徽之心疼的抚摸着胤禩的脸庞,叫胤禩坐在自己的身边:“前头胤礽就是你的前车之鉴你身边不少的人,还有那些曾经拥戴你的官员,他们大概都是得意忘形,想着自己千辛万苦总算是站对了队伍,押对了宝。有了拥戴之功,就要升官发财了。你回去要严格约束他们,那些恣意妄为的,你不能留情也不能手软,一定要明白公正的处置了”听着徽之的话胤禩愣了一下,他没想道正式做了太子第一天,额娘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胤禩愣了下,随即明白了徽之的意思,他郑重的点点头:“额娘放心,我明白。”徽之温柔地看着胤禩:“额娘不过是提醒下你,你素来是个有分寸,知道轻重的人。还有一样,你以前和胤禟做的那些生意,都抽出来你是太子,不需要那些私产”徽之知道小八和小九小十三个做了不少的生意,要不然胤禩怎么能经常搜罗来天下珍奇的东西给自己。而且胤禩也需要不少的钱,靠着内务府拨下来的那点银子,也只能是维持生活,根本不够用。要知道胤禩不只要生活,还需要办很多的事情。没想到徽之提出来这个,胤禩愣了下,随即笑着说:“是,儿子记住了”徽之点点头:“不是我不近人情,可是有前车之鉴在哪里摆着,你今后的日子只怕是以前更难了。我也会嘱咐小九和小十,叫他们严格管束手下人,不叫他们打着你的幌子出来招摇。”“额娘真是想的周到,我好幸福”胤禩扯着徽之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对着徽之撒娇,徽之无奈的点点胤禩的额头:“不管到什么时候,我都是你额娘你在我的眼里总是个孩子。想着过几天你就要出征,我实在是放心不下。”“额娘放心,也不用我亲自上阵,横竖是伤不着我而且有十三弟和诸位将军在,对了,额娘也该去安慰下宜母妃,五哥也要上战场,她心里肯定也很担心。本来,我是劝五哥不要去的,可是他心意坚决,也只能如此了。其实这都是因为五嫂子的缘故,她的父汗就是死在了准噶尔的手上。自己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五哥是个有情义的人。他身上也流着太宗的血液,不想在京城无所事事,希望能建功立业。只是以前五哥没机会,也不想掺和罢了。”说起来五阿哥胤祺,胤禩感慨一声。五阿哥是在太后身边长大的,性子温和谦让,这些年五阿哥一直没掺和进去夺嫡之争,反而是和自己的妻子关起门来过小日子。谁知战事一出,第一个跑来和胤禩说要去西北评判的人竟然是五阿哥。都是皇子,五阿哥的心里也有个建功立业的梦想。“我会去安慰宜贵妃的。十三在你身边,我也放心。这个孩子憋屈的太久了,你要看着他一点,别叫十三涉险。他立功心切,不要冒进了。”徽之嘱咐着胤禩,从战事安排到生活小节。“额娘放心,我自己会调停好的。我倒是不放心京城,虽然小九和小十留下来,可是我总是有点担心。额娘要好好保重身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