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额娘带我去夺嫡[清穿]> 分节阅读 24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47(1 / 1)

佛是愣神的样子,别是皇上有什么要紧得政务吧。”徽之知道康熙在回忆往事呢,在康熙身边时间长了,她对康熙的一切小动作了如指掌。刚才皇帝虽然脸上没任何表情可是他却把手上的佛珠越抓越紧,徽之知道这康熙在生气的表现。皇帝一定是想明白了什么。长长的舒口气,康熙眼里最后的一丝阴沉都消散了,他忽然冷笑一声对着徽之道:“朕忘了告诉你一件事,佟国维没了昨天晚上的事说是忽然病势沉重不能医治了。朕看不是什么老迈疲病,是他心里有鬼,加上看着你正位中宫,看着胤禩成了太子佟国维想起来以前办的龌龊事担心被曝光出来,心病难医,吓死了吧”佟国维死了,徽之心里升起淡淡的喜悦,佟家的势力还在,但是现在掌握着佟家势力的不是隆科多而是和胤禩亲近的鄂伦岱和法海他们。隆科多被爆出来宠妾灭妻,抛弃嫡子,这个品行上的污点,叫他再也不能在官场上飞黄腾达了“人都不在了,皇上还不要追究了,也算是全了大家的体面。”徽之劝着皇帝不要追究,其实康熙也没打算追究。到底佟国维是他的舅舅康熙拉着徽之的手摩挲着,眼里都是温柔:“怎么净说以前的旧事,你说的老了才喜欢回忆过去。我们说点未来的打算如何。”康熙眼神越发的温柔:“等着行了皇太子册封典礼,朕预备着叫胤禩监国,我们出去走走如何”你这是预备要坑儿子吗叫胤禩来处理政务,自己跑去游山玩水徽之的心在出去玩和心疼儿子之间来回犹豫着,康熙仿佛看穿了徽之的想法,只含笑等着她的回答。最后徽之想出去玩的愿望战胜了一切,她做出壮士断腕的表情,咬着牙:“我们去哪里玩啊”康熙嘴角的笑意越来越大:“我们先去江南然后去黄山,去庐山,再去看海没准还去广州看看西洋人带来的新鲜东西。”康熙对着徽之规划着旅程,徽之越听眼睛越闪闪发亮,那个表情恨不得现在就收拾东西,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皇上西北六百里加急军报策妄阿拉布坦反了”李德全脸色难看的抱着个奏折盒子进来。徽之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玩鸟,我的旅游计划啊作者有话要说:让谁做大将军王呢、第212章 左右为难轻松的气氛顿时没了,康熙双眉紧皱接过来李德全递上来的军报,徽之知道这是出大事了,忙着出去对着服侍的人吩咐:“军报的事情若是谁说出去一个字,就自己到慎刑司去领板子吧。”那些服侍的人忙着答应了。等着徽之进来,康熙已经是看完了军报,正默默沉思。皇帝是在思量对策,她忽然想起来自己读过的历史,策妄阿拉布坦造反进攻西藏,康熙不能任由着准噶尔做大,先打破了西北的平衡接下来就要重演蒙古铁骑进攻中原的历史了。这个乱肯定是要平定的。但是真的要按着历史那样叫十四阿哥做大将军王徽之在心里下意识的否决掉了这个想法,一个大将军王的含糊封号,给雍正朝添加了多少的不稳定因素。虽然现在胤禩成了太子,胤禩和徽之也不想看见十四成为一个军功在身的皇子。有康熙在一天十四还能安分守己,若是康熙真的不在了,徽之知道按着十四的脾气和野心,不扯旗造反已经是客气了。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徽之对着十四的为人和心性有了深刻的了解,若是说四阿哥的执拗性子像极了德妃的话,那么十四的野心和心机十足十的像极了德妃。徽之看着康熙有些为难,心里就知道康熙是在筛选着能领兵打仗,去平定叛乱的人选。一般的武将,徽之在脑子里面吧当今能用上的武将一个个的过了一遍,不是能力欠缺点,就是资历不够。在军中带兵打仗,可不是随便谁能随便胜任的。首先这个人要有声望,有威信说话有人听,这样才能调动的了军队。你就是孔明再生,没什么威信和资历,谁会听你的话要知道,打仗可是拿着性命去拼的,谁知道你能不能带着大家大胜仗,别是遇上个夸夸其谈的赵括,把大家都给坑了这样的话岳兴阿那些人就欠缺了点,而且这些年承平日久,武备松弛,要重新动员可要花费一番气力,不选个能运筹帷幄的人,大军就不能出发。清朝对着西藏的控制还很弱,这次难得西藏王上书求朝廷出兵,正好趁着机会进军拉萨,彻底控制西藏广大的地区。康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徽之心里打定了主意,她对着康熙说:“皇上,事出紧急要不要请几位上书房的大臣来商量”康熙想了想,对着徽之说:“张廷玉他们未必不知道,只是天色晚了他们不敢贸然进来。”话音未落,就听着外面小丫头说:“八爷来了。”已经是宫门下钥的时候了,胤禩怎么来了康熙听着儿子来了却是脸上露出来欣喜之色,对着徽之笑着说:“还是胤禩明白朕的心思,不怕辛苦。”徽之一下子想起来,虽然胤禩还没正式册立,可是康熙把太子该有的东西都给了他了,胤禩有进宫的腰牌,能随时进宫。他现在监国,紧急军报虽然直接递给了皇帝,可是胤禩也得到了消息。已经是深夜,外面上书房的大臣们也不敢贸然进宫,倒是胤禩能凭着腰牌进来。胤禩没有拖延,反而是急着进来,这个儿子勤谨,是个有责任心的。胤禩带着一身的夜色寒气进来,徽之心疼的握住胤禩的手:“你这会出来也不说多穿点,手上凉冰冰的。快点拿了热热的红茶来。”胤禩对着徽之送去个安慰的笑容:“额娘放心,我身体结实着呢。皇阿玛,儿子听见”胤禩一进来从康熙的脸色上就知道,自己的担心发生了,准噶尔真的反了。“你说的对,上次是朕轻视了准噶尔的狼子野心。策妄阿拉布坦真的反了,朕考虑的是要如何应对。你来说说自己的意见。”康熙拍拍身边的位子叫胤禩坐下来。徽之知道这对父子怕是要商量大事了,她站起来对着康熙道:“到底是时间不早了,我看看小厨房,给你们父子预备点宵夜。胤禩固然是年轻,禁得住熬夜,可是皇上还是不要熬夜太晚了。”说着徽之带着屋子里的丫头们出去了,只剩下了李德全守在门口,听着里面的呼唤。徽之先去小厨房叫人预备了点吃的东西,又看着泡了红茶给康熙父子送去。她站再廊檐下,一阵冷风吹来,徽之忍不住身上打个寒噤。逸云拿着一件披风来给徽之披上:“娘娘,夜里冷了还是回去吧。这会皇上和八爷正在说话呢。看着那个意思怕是还要说一会呢。”逸云担心的看着徽之:“娘娘,这次战事怕是要比以前更艰难吧”诧异的看了逸云一眼,徽之好奇道:“你怎么这么认为”逸云笑着说:“我虽然没什么见识,可是在宫里的时间长了也能慢慢地琢磨出来些门道。上两次也是西北闹事,皇上都是立刻召见了上书房的那几位大臣们,什么决断都是自己乾纲独断。可是这次呢,皇上看了战报一语不发,按着皇上的性子怕是早就要起驾回乾清宫了,可是皇上还是留在了娘娘这边,只叫了八阿哥来一起商量。皇上是上了年纪,越发的瞻前顾后了。”“没想到,你才是真正的心细如发。你放心,皇上心志坚决,至少到底上了年纪,你也知道朝廷这么多年都是平安无事,那些军队怕是训练松弛,未必能立刻成军去平定叛乱。而且西藏那边,环境恶劣,气候严寒,有些地方人呼吸的空气都不够。你想那样的地方,可不是随便派人就能平定了。准噶尔部一向是能征善战,上两次平定准噶尔,咱们已经和他们结了深仇。这次怕是连着何谈的机会都没有”徽之有些担心的说:“我担心皇上叫胤禩西北平叛”“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咱们八阿哥是太子,若是军权在手也是名正言顺的。”逸云认为胤禩代替皇帝征伐准噶尔,不仅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还可以趁机掌握兵权。前头胤礽就是因为皇帝的猜忌和没有兵权才落个那样的下场。徽之苦笑一下:“你只想到了兵权,可是你想过没有,西北离着京城千里万里,若是京城有什么突变胤禩能赶得及回来吗”康熙的身体看起来不错,可只有徽之清楚,康熙的身体绝对没有外表看起来那样好。徽之真的担心万一康熙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太子来不及赶回京城,那个时候可怎么办呢“既然是那样的话,娘娘顾虑的也对,咱们朝廷里面将军不少,叫皇上派个有威信的将军就是了”逸云认为问题很简单。要是能那样就好了,徽之叹口气,望着天空。今天晚上是阴天,天上黑漆漆的,没有一点星光。忽然徽之想起来了什么,她对着逸云说:“我们在这里白操心了,就算是胤禩想去,他未必能去的成。你看着吧,明天等着皇上透露出来叫胤禩去领兵的消息,底下的大臣们肯定会一起来反对。”徽之对着逸云一笑心情好起来。“这是为了什么咱们八爷可是文武全才,当年跟着皇上亲征的时候”逸云立刻不满的皱起眉,逸云是看着胤禩长大的,对着胤禩的感情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自己的孩子总是最好的,反正在逸云的心里,胤禩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徽之一笑:“大臣们也担心出事呢。你想想若是真的出了我们担心的事情,是谁最为难”若是胤禩真的代皇帝出征,京城忽然发生变化,剩下的皇子趁机作乱,那些大臣们要怎么的自处,表明什么立场往大里说他们是担心政权更迭出现波折,叫国家陷入动荡。往小里说,他们是想避免可能会发生逼着自己表态的情形发生。他们十年寒窗熬出来不容易,还想安稳的做个官,回去光宗耀祖呢。逸云才明白过来,她笑着说:“也是外面的事情哪里轮到了我操心,奴婢去看看厨房的宵夜好了没有。”等着徽之亲自送了宵夜进去的时候,康熙脸上已经没了刚接到军报时的凝重,看起来轻松了不少,胤禩见着徽之进来,忙着站起来:“额娘,我这就要出宫了。”徽之不满的哼了一声:“外面冷的恨,你给我老实的吃一点再回去,我知道你回去怕是也不能好好地睡觉了。吃一点,能休息的话抓紧时间躺下休息。有个好身体才能为国办事。”说着小丫头已经把宵夜摆上来,康熙看着碗里面的粥笑着说:“好像的粥,那不成是鳜鱼的朕也觉得饿了,正好”徽之忙着过来说:“皇上,太医吩咐了晚上不叫皇上吃那些油腻的,我预备了山药粥,皇上喝那个吧”什么自己被区别对待了,康熙立刻哼了一声,像个孩子一样开始耍赖,他根本不理会徽之径自拿起来胤禩的粥开始吃起来:“你就偏心你儿子”胤禩看着皇帝这副嘴脸也只能识相的悄悄的推出去。等着胤禩走可,康熙才放下手上的粥,看着一脸不高兴的徽之说:“你怎么了朕不过是和你开玩笑的,朕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没那么不中用。”徽之明显是在担心自己的身体,其实康熙明白他的身体确实不如以前了。太医曾经和他很隐晦的说过,不能生气,不能受太大的刺激,一旦情绪激动和可能伤及心脉。康熙严令太医对谁也不要透露出来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自己还整天表现的和没事人一样。没想到徽之却这样担心自己的身体,康熙忽然生出个想法,按着徽之现在的地位和朝局情势,自己死了,胤禩就能上位。她却依旧是担心自己的身体,自己死了,不是对他她最好的吗想到这里康熙握住了徽之的手,稍微势力捏紧了手心里柔滑的小手:“你放心,朕没那么容易被打到的。你和胤禩都是有良心的,他还和我说要去亲自领兵到西北呢。”胤禩真的要上战场徽之顿时紧张起来,她担心的看着康熙:“皇上真的要胤禩去”康熙忽然为难的叹息一声:“朕也不想胤禩去,但是眼前也只有胤禩是个合适的人选。那些将军们西北之战怕不是个小事。准噶尔部一直以来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朕三次亲征,却只能暂时压制了准噶尔的势力。他们这些人,逐水草而居,人人都是可以骑马上战场的战士。可是我们呢,一个士兵要花费多少的粮饷朝廷的家底不厚实,怎么能和他们持久战更不能彻底消灭了朕叫胤禩去,其实心里没想着胤禩能一句彻底消灭了他们,只是做个态度罢了。你不知道,最近朝廷里面颇有些厌战的声音。”徽之明白康熙现在的处境,别看这那些大臣们上折子满嘴里面都是些颂圣的话,什么康熙盛世叫的山响,其实国家的底子没那么厚实,四阿哥追讨欠债,闹个鸡飞狗跳的,但是借钱容易还钱难。就算是真的去抄家,也未必能把钱都要回来。更何况这个事情,不是凭着一股子勇猛就能办好的。胤禩后来接手也是叫那些官员制定出来还款的计划,堵上了借钱的口子罢了。虽然这几年胤禩和胤禟想尽办法的经营,但是国家大,事情就多,不能把全部的钱放在战争上。还要留下些预备日常开支,应对那些忽然发生的天灾。因此一些官员不想危及自身利益,更不想过苦日子,忽然都变成了和平主义者,一个上书的说希望皇上要珍惜和平,现在老百姓的愿望就是世界和平云云。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