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和自己打招呼,想给安怡脸色看却要顾忌永昌侯夫人的面子,但要不给安怡脸色看,又着实咽不下那口恶气去,索性无视安怡,只管和永昌侯夫人说话。其余几个命妇本就与阮氏交好,见她如此,也不好贸然和安怡亲近,都各找借口躲了开去。安怡也不见尴尬,静静地站在一旁,只当是全了永昌侯夫人的面子。果然永昌侯夫人生了气,也不和阮氏多说,不咸不淡地道:“看来我是老了,懂不得这些人情世故。原本想要让年轻姑娘跟着你们学学,你们却要藏私。”阮氏赔笑道:“夫人这是说什么笑我们还要和您学呢,您倒这样的谦虚。”说话间,又见安怡轻飘飘一眼瞟过来,目光里的不屑与轻蔑露了个十足十,不由气得一阵内伤,语气也干涩勉强起来。永昌侯夫人察觉到了,越发不高兴,安怡适时把她拉走,拿话去宽慰她,永昌侯夫人冷笑道:“不知死活的东西,等会儿看她们还笑得出来么”话音未落,就听兵器撞击在铠甲上的声音骤然响了起来,一队羽林卫快步走了进来,当头的正是谢满棠。正文 第368章 倾城安怡贪婪地看着谢满棠。真正的美人就应该是他这样的,浓妆淡抹总相宜,穿着儒衫就能扮得斯文如玉,着上戎装就能妆得英武不凡。谢妖怪就有这样的本事,永远都能让人在人群里第一眼看到他。他们有些日子没见面了,她有很多心里话想要和他说,例如坤宁宫的大火,例如高尚仪的死,例如昨晚的刺客,例如黄昭,例如她和他。谢满棠察觉到安怡的注视,抬起头来看向她,漂亮的脸上冷若冰霜,不怒生威,唯有眼眸深处才暗藏了那么一丝暖意。二人匆匆对视一眼后,他转过头来和相熟的宗室长辈们客气地点了点头,扯直入了内殿去拜见连太后。在场的命妇们很少有不认得他的,有人为他的英武不凡的扮相所迷惑,忍不住低声感叹:“听说昨夜就是他带着人把叛党击退了,没想到这样的英勇年轻,郑王妃真是养了个好儿子。”不好意思说他长得如此好看,便换了个角度理所当然地夸赞。有和他熟悉的人忍不住冷笑:“英勇是英勇的,冷血也是足够冷血的。”就有关于谢满棠的各式传说流传起来:“新晋的京卫指挥使,临危受命,没有铁血手腕如何当得起”“他有二十好几了吧,这个年纪还不成亲,也不知是为了什么,郑王妃看着是个明理人,居然也由着他胡来。”“为了什么野心勃勃的,郑王死得冤枉,按理他也该承爵为郡王,却才得封了个国公,如何能满足虽是龙子凤孙,棠国公府也不过是个空壳子撑着,他又是出名的睚眦必报,性情又古怪,霸道刻薄,能得什么好亲这回就不同了,这京里许多人家都要争着抢着把女儿嫁给他,若能在圣上或是太后面前求个恩典赐婚,不是一般的风光”安怡听得无聊,索性走开,相比较这些八卦,她更关心谢满棠跑到这里来做什么。忽然她就听到有人提起了她的名字,她迅速回过头去瞧,看到几个年轻些的命妇凑在一起看着她这个方向低声说笑,见她看过去,那几个命妇就都把脸转开了去,笑得极不自然。永昌侯夫人也听见了,却只当不曾听见:“听说皇后娘娘还没找到皇后娘娘是个好人,我这么多年就没有见过比她更和气聪慧的人。”也是最狠的。为了复仇和拉拔家里人,不惜与仇人同归于尽。这样的狠当真难得一见,即便就是她这个死过一次的人,哪怕就是恨不得张欣与田均立刻就去死,她也不会把自己命填进去换仇人的命,因为她觉得不值得,梁皇后却做得毫不犹豫。安怡现在想来,其实很怀疑梁皇后是否早就猜到黄淑妃会去找她,所以早早就布了局,只等黄淑妃自投罗网不然如何能做到这一步永昌侯夫人感叹了一回,又把话题转到还未找到的黄昭和黄淑妃身上:“淑妃也真是心狠,为了儿子连女儿都不要了,也不怕将来无颜面对七公主都说黄家小郎力大无穷,杀人如麻,你家算是把他家给得罪狠了,你们可要小心些。”安怡随口应了,途经蜀王府女眷身旁时,忍不住又看了眼朱侧妃,恰逢朱侧妃也抬起头来看向她,二人目光相汇之间,安怡迅速别过了头,朱侧妃却是若有所思,一直盯着她的背影看到被别人挡住了才为止。说话间,谢满棠见毕连太后,大步流星地从殿内走了出来,威风凛凛地在台阶上站定了,目光森寒地在众命妇身上扫视了一圈。目光所到之处,众人自然而然地停下说话并绷紧了神经,更有人紧张地往其他人身后缩。谢满棠很满意众命妇的识趣,冷冰冰地道:“黄氏逆贼谋反已是事实,圣上已发讨逆檄文,有那与黄氏逆贼勾连的,自己站出来,该认罪的认罪,该伏诛的伏诛。圣上和太后娘娘仁慈,或可网开一面不祸及亲友。”安怡听见低低一片吸气声,有宫人低声道:“棠国公即便是这样冷酷也这样好看”接着就被人捂住了嘴,没能把后头的话说出来。安怡低沉的情绪就又被拔高了几分,她的妖怪美人当然是最好的,谁也比不上。这样想着,她的眼里就情不自禁带了几分骄傲和欢喜。谢满棠如同在脑后长了眼睛似的,她才看他他便知道了,倨傲地转过头来,状似不经意地瞥了她一眼,再漫不经心地指着她身后的一位夫人冷冷道:“杨夫人,得罪了。”最先被揪出来的是黄氏姻亲,黄昭未来的丈母娘,户部杨尚书的夫人。杨夫人虽然早就预料到了,却始终没能挺住,谢满棠才刚点到她的名,她便双眼往上一翻,倒地晕厥。她的长媳杨大奶奶见状,吓得大哭起来,一边扶住杨夫人,一边大声向以往相熟的夫人们求救。这是什么时候正是人人自危之际,众人躲尚且来不及躲,又怎会去接这烫手山芋呼啦一下,杨氏婆媳身旁的人便退了个干干净净,突兀地留了她婆媳二人在空地上。杨大奶奶没有办法,只好向自家小姑、也就是张欣的长嫂杨氏求救:“姑奶奶,打断骨头连着筋,帮我们说句话吧。”杨氏于心不忍,转头偷瞟婆婆,只见阮氏黑着一张脸,站得要有多远就有多远,便叹了口气,低着头悄悄后退,装作不曾听见看见。杨大奶奶绝望地大笑起来:“你们也不会有好下场的”谢满棠无动于衷地轻抬下巴,就有人上来将杨家婆媳二人带了下去。接着又有几家女眷被点名带走,府里都是位高权重的,其中甚至有宗室。每个人的情态都不一样,有直接扑到谢满棠跟前苦苦哀求的,也有和杨夫人一样当场晕厥在地的,更多的是沉默着无声无息地被带走。“众位夫人可以回家了。”谢满棠抓够了人,先不动声色地扫了安怡一眼,再看向众人漫不经心地一笑。朝日升起,暖暖的日光落在他身上,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所谓一笑倾城便是如此,有几位夫人盯着谢满棠看了又看,觉得这样的人品和权势也可以抵得过其他的缺点去,做女婿也还是可以的。正文 第369章 补汤谢满棠被那几位夫人打量得不耐烦,索性露出一口白森森的牙,不怀好意地道:“诸位夫人还不走,莫非是有话要说”众人顿作鸟兽散。谢满棠斜睨了安怡一眼,自顾自地去了,连头都没回过,更别说和她眉目传情。啧,生得好了不起啊连个笑容都欠奉。安怡撇撇嘴,也转身入内去瞧是否还有活计给她,顺便打探一下她需要呆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里的好消息告诉给安老太和薛氏他们听,好让她们俩的病快些好起来。连太后在小憩,高尚仪已经被抬去和其他受伤的宫人一处将养了,江姑姑带着宫人在小厨房里给连太后准备吃食。见安怡寻香而至,便将一个龙眼小肉包塞到她嘴里:“我嘴淡,尝不出味道,你来替我尝尝咸淡。”又以同样的理由把厨房里备下的吃食每样都捡了些喂给安怡,见安怡吃得整个人都透着饱足感了才停下手:“想回去了”安怡喝了一口浓茶:“担心家里。”江姑姑略一沉吟,语重心长地道:“不急在这一时。先等一等吧。”说不定等会儿皇帝过来看望太后,会召见安怡,到时候封赏是一定少不了的。安怡默了片刻,鼓足勇气道:“姑姑,我想接高尚仪去我那里养伤。”她不行,还有吴菁可以,吴菁一定能把高尚仪治好的。她没什么朋友,前辈子一个张欣害惨了她,这一生算得朋友的有一个是昌黎县的曲媛媛,可惜曲媛媛回了老家后就和她断了联系。高尚仪也算是一个,高尚仪不想活了,她却不想要高尚仪死。江姑姑怜爱地拍拍安怡的肩膀,叹道:“她若知道你这样尽心尽力,会很高兴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的。”言下之意是爱莫能助,高尚仪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厨房里的气氛一下子低沉起来,幸亏小宫人脆嫩的声音很快打破了尴尬:“圣上要过来。马总管让咱们准备吃食,圣上要陪着太后娘娘用午膳呢。”江姑姑站起身来大声招呼宫人:“都动起来去瞧瞧还有什么地方没擦干净的干净收拾干净,和面备菜,圣上一准儿要吃这边厨房里做的猫耳朵。”安怡静悄悄地退了出去。一个宫人拿着抹布过来,飞快地擦拭着围栏,擦到她身边时,压低了声音道:“金鱼巷一切安好,已经知道安县令回京了。”安怡回过头去瞧那宫人,那宫人埋着头飞快擦着围栏,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去了老远,她连脸都没能看清楚。想必这时候把守在家里的士兵们也已经撤走了,安怡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大半,老老实实地又去了连太后的寝殿外头守着,跟着听了满耳朵的消息。黄夫人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坤宁宫的大火被扑灭,宫人在梁皇后寝殿的位置上找到了几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其中一个身量尚未长足,腰间有被烧坏了的玉牌证明是五皇子,又有一个怀中的玉佩被宫人认出是皇后日常佩戴的龙凤佩。接着没有多久,又从旁边的一间宫室里找到了黄淑妃,黄淑妃的情况稍好一点,留了一只脚和几样金玉首饰,经过惯常伺候她的宫人确认,那就是她。于是该抓的都抓了,该死的都死了,除了黄昭。黄昭的危险性太强,整个皇宫都被翻了一遍,就是找不到他的影子,宫妃们害怕得不得了,莫贵妃让人把皇子和公主们全都集中在一处,里三层外三层地着人看着,就生怕给黄昭钻了空子。安怡忍不住阴暗地想,俗话说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只篓子里,防的就是被人一锅端了。莫贵妃把皇子和公主们全都集中在一处,是巴不得黄昭向梁皇后学习,一把火把该烧的人都烧光了吧也不知道她亲生的皇子和公主们有没有和其他孩子放在一处。忽听有人怯生生地在一旁道:“小安大夫,烦劳您帮我瞧瞧太后娘娘可以用这个补汤么”安怡回头,只见张婕妤穿了一身素淡的衣服,人比黄花瘦,手里还捧着一个精美的瓷盅,瓷盅里的鸡汤散发出的味道又香又鲜。安怡当然知道她是冲着谁来的,不就是听说皇帝要来看望太后,所以才眼巴巴地弄了这么一盅汤给皇帝看,表示她有多温柔娴淑孝顺么最好皇帝还跟着喝一点,想起她这个可怜人是真可怜,被黄淑妃压迫得走投无路只能依附太后过日子。安怡一本正经地揭开盖子,再一本正经地问张婕妤用了些什么药材。张婕妤说了,不忘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安怡拼命拍马屁:“小安大夫真能干,医术又高明,人又聪明勇敢。”安怡笑眯眯地听完了,将汤盅的盖子盖上,一本正经地道:“这个汤和太后娘娘用的药相冲,不能用。”张婕妤的脸陡然垮了下去,哑然无语。让你装好人装贤良,让你跟着旁人陷害我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是因为没有机会。这会儿机会既然送上门来了,那还客气什么安怡心情愉悦地看着张婕妤,问道:“婕妤娘娘不信我的话么”张婕妤磨牙,她是特意问过连太后身边的宫人才精心准备了这盅汤的,之所以问安怡不过是为了表示自己足够虔诚小心,却没想到吃了这样大的一个哑巴亏。“做什么呢”马师曾走进来,目光在二人身上打了个转,最终落在那盅汤上。一脸倦容的皇帝紧跟着走了进来,张婕妤可算是见着救星了,颤巍巍,可怜又委屈地行礼下去,好比风中的一朵娇花,一声“皇上”叫得荡气回肠,余音绕梁。皇帝恍若未闻,面无表情地往内殿里头去了。若不是安怡这个该死的堵了她的路,这会儿她就该捧着鸡汤跟着进去,并伺候连太后和皇帝用膳了。张婕妤恨得心头滴血,阴沉沉地看向安怡。安怡无辜地看了她一眼,自去和马师曾打听:“马总管见着家父了吗”正文 第370章 夸赞马师曾不答,自往里头去了。哼,让你张狂,还不是一样没人理。张婕妤总算是舒服了些,又凑上去和安怡讨教:“都说药补不如食补,依着小安大夫看来,太后娘娘用什么样的汤比较好”作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