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而自己无能为力更痛苦的呢还有什么能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被火焰吞噬而无处可逃更恐惧的呢张欣用力抓住被子,眼睛亮得不正常:“你可和他们说过,不要让她就这么容易的死了我要她知道死不是最痛苦的。”这一次,她一定要亲眼看着安怡魂飞魄散。那边的火光虽然把半边天都映红了,但是也很快就灭了桂嬷嬷其实还有半句话没敢说出来,闻言就更不敢说了,忙着道:“说了的,老奴说了的。”“送消息的人来了再喊我。”张欣心安理得的重新躺回去,仿佛看到没有安怡的美好生活再次向她招手。桂嬷嬷走到外间靠在榻上打了个盹儿,一觉醒来天边已经发白,觉着办事的人差不多是时候来回话了,便起身开了门要出去。才要回身关门,就觉得几滴粘稠的东西滴在脸上、头上、身上,湿哒哒的好不难受。伸手一摸,又腥又滑,又是几滴东西滴下来,桂嬷嬷抬头看上去,不由肝胆欲裂。晨光里,门框上头依次挂着两只面目狰狞的头颅,其中一只头颅眼睛还大大地睁着,就仿佛那地狱里来索命的恶鬼一样,那粘稠的东西正是头颅滴下的血。桂嬷嬷看看头颅,再看看自己手指上的血,发出一声惊恐到了极致的尖叫声,双眼往上一翻,整个人直挺挺地往下砸了下去。张欣被这声恐怖的尖叫声吓醒,心跳得“突突”乱响,颤着声音道:“怎么回事”值夜的丫头闻声跑将出去,才拉开门就双手捂住嘴瞪大眼睛歇斯底里地尖叫起来。一会儿的功夫,院子里的人全都涌了出来,又都呆在了原地不敢动弹。张欣小心翼翼地走出去,看到门框上滴下的鲜血聚集在桂嬷嬷的身上,染透了桂嬷嬷身上那件淡青色的绸裙,凝固起来的地方好像最鲜艳的朱砂一样,红得刺眼。“报官快去报官”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院子里的人潮水一样的朝着一个方向涌了出去。不行,绝不能这样报官张欣定定神,拼尽全身力气大喊了一声:“站住”正文 第357章 二十六任是谁家门框上挂了两个血淋淋的脑袋都不是小事,这就好像是某种警告。田均压下心头的惊恐,用看“祸水”的眼神盯着张欣不高兴地道:“真的不报官这么大的事情只怕瞒不住。”张欣看到他那种眼神就恨得慌,冷声道:“我不是在和你商量么。”田均冷笑:“不是我惹来的祸事,却要我豁出去帮着遮掩,连实话都没有一句,你倒是把我当成什么人了”顿了顿,带了几分恶意道:“总不能等到明日你被人杀死在床上,你家里人又来要我偿命,我还什么都不知道吧”这满京城里,行事如此阴毒又嚣张的,除了谢满棠不会有其他人。他既然能把这两个人头挂在她的门上,必然也能悄无声息地将她杀死在床上。张欣又气又怕,有心要将事实说出来,又深觉田均不能信,本来两个人应该同仇敌忾一起除掉安怡,但谁能说清楚这破男人是否会在下一刻为了利益就把她卖个干干净净呢。这事儿牵扯大,是一定不能将把柄落在他手里的,至少她不能亲口承认。田均等不到她开口,深信她是不会和他说实话了,便冷冷一笑,道:“你不和我说,我也不问,但这事儿我委实按不下去,你这就使人回娘家一趟吧。”怎么弄都是张家的事,和他没有关系。张欣没忍住,嘶声道:“你难道不怕她,不恨她她只要活着,我们俩就都不会有安稳日子可过。”田均笑笑:“她被关着呢,我能怎么样安保良已经成了这个样子,她也没多久的好日子可过了。到时候我再动手,轻松又简单。”他太了解张欣了,从前还不知安怡是谁时,张欣就不能容忍安怡,现在既然安怡露出了端倪,张欣还能容忍么既然有张欣在,何必污了他的手两人彼此了解太深,一个眼神就能出卖了彼此,张欣看得真切,愤怒地抓起瓷枕朝田均砸了过去,声嘶力竭地道:“滚”田均站起身来就走:“是你赶我走的,不是我不伺候你。”张欣气得大哭了一场,哭完还是只有去找娘家来处理这事儿。当然不能动真格的查找这两颗人头的来处,假意说是底下奴仆因为偷盗被拿住,所以心生不满用柳树人头浇了鸡血来吓唬主人的,糊弄着结了案,这事儿就算完了。但张欣是不敢住在这里了,折腾着要换院子,桂嬷嬷更是被吓得大病了一场,这是后话,暂且不表。转眼间便到了二十六,太后寿诞之日,整个京城张灯结彩,就连牢里的犯人也分了一块肉和一碗糙米饭。大约是因为知道今日特别重要,安怡从早上起来就心神不宁,直到晚饭时吃上香喷喷的红烧栗子肉才高兴了点。上次的火烧事故,她算是因祸得福。由于原来住的那个院子被大火毁坏了部分院墙,于是她们集体搬到了更大些的主院里,祖孙几个住进了安老太从前所居的正房里,又宽敞、条件又好。也不知谢满棠给顾将军灌了什么迷魂汤,黄鹂被抽过来帮兰嫂做过一次事之后就再也没回去,而是留下来帮着照顾安老太,可算是减轻了安怡许多负担。安老太的药改由谢满棠的人从外头送,崔如卿和她恢复了联系,源源不断地把外头的消息传进来。例如黄老将军病好之后披挂上阵,势如破竹一般连接收回几个城镇,黄家军威信大涨,黄家风光无限;例如莫天安帮着陈知善找到了他的父母亲,又帮着陈家租了个院子安身;例如刘有润联合了几个人试图替安保良鸣冤,被皇帝骂了一顿,勒令他回家闭门思过、非诏不许上朝等等。谢满棠在那之后又来看过她一次,两人没见着面,就是隔着窗子说了几句话,说的都是关于安保良的安危,又提到了吴菁和叩真子也已经平安入京,并得到了妥善安置。安怡认为谢满棠短短的几句话虽然说得不够明白,其实已经暗示了她,安保良找到了,并且还活着。一切备齐,只欠东风。安怡凑在门缝里往外看,真心祈祷今夜皇帝等人能够大获全胜,她们也好平安脱身。身为人犯是不配点灯的,将近黄昏,所有的人都趁着还有点亮光忙着收拾盥洗,准备安歇。热水是没有的,安怡笑嘻嘻地看着被冷水激得直打哆嗦的安愉,鼓励他道:“男子汉洗冷水澡身体才好。”安愉冷得上牙磕下牙,仍然坚强地把白嫩如小鸡脯子一样的胸脯挺起来,夸张地张着嘴“呵呵”笑,表示他真不怕啊真不怕,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安老太也看得生了几分意趣,微笑着眯了老眼看乖孙洗冷水澡。正热闹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了起来,所有人便都紧张地停下来,竖起耳朵细听。一股冷风卷了进来,四五个妇人打开门气势汹汹地走进来,当头一人冷声喝道:“谁是安怡”安愉原本已经害羞地躲了起来,闻声立即跑过来紧紧抓住安怡的袖子,两只大眼睛里瞬间汪满了泪水。安怡坚定沉缓地将安愉的手掰开,再将他交给兰嫂,起身看着来人道:“我是。”当头的妇人冷淡挑剔地审视了她一回,道:“出来”薛氏匆忙赶出来,悲苦地紧紧抓住那妇人的手,拼命将自己所剩无几的钗环首饰往那妇人手里塞,苦苦哀求:“这是要她去哪里”那妇人皱了皱眉,坚决不收薛氏的东西,冷声道:“谁知道呢上头要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谁敢多言”薛氏无奈,就又道:“让我替她去吧。”那几个妇人就都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来,却没有人动手推搡辱骂薛氏。这是个好现象,虽然安怡很不放心把他们留下来,却也只能握住薛氏的手安慰她道:“兴许是好事呢。若是要坏事,早就坏事了。”言罢把薛氏一推,当头往前而去。正文 第358章 复出安怡跟着那几个妇人一起出了内院,眼见着那几个妇人要将她往正堂里带,便故意放缓脚步,走得再慢不过。当头的妇人面上露出焦急的神情来,冷声道:“若是耽搁了贵人的事,没有你的好果子吃。”安怡套着了话,便软着声气道:“对不住,我被关得太久啦,身上有些发软没力气。”说着加快了脚步。那妇人见她不再耽搁,也就没有再多言,闷不作声地将她引到正堂里,谄媚地对坐在正堂上喝茶的内侍道:“贵人,您要提的人来了。”那内侍盯着安怡上下打量了一回,见她衣着整齐,头发也梳得很好,就又凑过去闻了闻,没闻到异味,很是满意地道:“还好。这就随咱家走吧。”安怡也不多言,埋头跟着那内侍走了一截,将要登车之极才将一个藏了许久的锦袋塞过去,面带惶恐地道:“贵人这是要带我去哪里我是不是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那内侍仿佛嫌烫手似的匆忙将那锦袋扔回去给她,左右看看无人,便压低了声音道:“小安大夫你且把心安放着,是好事。”生怕安怡再拉着他多问,匆忙爬上马背不敢再回头。安怡看向来接她的车,很普通的青幄小车,走在京城里的暮色里毫不起眼,可是很清洁整齐。结合这些人的态度和今天这个日子的特殊性,她觉得应该是她囊中的金针被某些人有所需要,很有可能就是宫中的连太后。安怡打起车帘正欲上车,突然间觉得有些不自在,就好像被一只危险的野兽盯上了一样。有人在窥探她,安怡迅速回头,却只看到金鱼巷深处暗影重重,暮色苍茫。内侍已经等得不耐烦,催促了又催促,安怡低下头钻入车中,紧紧攥住汗湿了的手掌,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并告诉自己,她是安全的,安老太等人也是安全的,谢满棠从未让她失望过,这次也不会让她失望。马车一路疾驰,透过窗外飞掠而过的景色,安怡的心越来越沉静,这是去皇宫的路,她再熟悉不过。在安保良没有出事之前,她经常行走在这条路上,熟悉到就连哪个地方有棵槐树,哪个地方铺的石板坏了她都知道。马车一路畅通无比地到了宫门前,宁寿宫刘太监的徒弟郑长寿急匆匆赶上来一把扯开车帘子,火烧火燎地道:“小安大夫,您倒是快些啊。”安怡不慌不忙地下车,规规矩矩地给郑长寿行礼:“犯官之女见过小郑公公。”郑长寿给她气得笑了:“我的姑奶奶,太后娘娘等着你施针呢,外头还有那么多命妇等着太后娘娘去了才能开席,你倒在这里端上了”安怡这才站直了身子,故作震惊地道:“太后娘娘怎么啦”谢满棠这个坏人,一定把吴菁入京的消息压下来了,不然太后再怎么生病都没她的事儿。郑长寿扯着她就往前走,“见了您就知道了。”安怡一路前行,果然看到宫中真如之前皇帝宣告的一样,四处张灯结彩,就连光秃秃的树上也用彩绸扎了各式各样的花出来,似乎还熏了香,到处香喷喷的。宫人来往穿梭其间,每个人都穿得簇新。郑长寿在耳边喋喋不休:“太后娘娘早起接受朝贺,下午带着命妇游园,约莫是太累了些,故而晚宴时突然就犯了头晕之症。周老太医又恰好病了,陈院判下了药却没那么快”所以想起了她的金针之技,希望能借她的金针,风光完满地出席这一场盛宴,好把这场大戏轰轰烈烈地唱下去。安怡忍不住阴暗地想,不知连太后是真的生了病呢,还是姓谢的妖怪又在里头使了手脚说话间到了宁寿宫,宫内灯火通明,暗香浮动,四处陈列着平时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宝,便是安怡这个从前看惯了好东西的人也被晃得眼花缭乱。盛装的内外命妇们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或多或少都带了些细微的焦虑和不安。安怡很理解她们的心情,若是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她们应该已经领过宴回家歇着去了。今日不但拖到这个时候,主角连太后却迟迟不露面,加上那位突然间又顺风顺水,高调复出的黄淑妃像条疯狗似的逮谁咬谁,莫贵妃又老僧入定一样的垂着眼不管事儿,这日子不要太难过。连太后蹙着眉头仰卧在八宝榻上,江姑姑跪坐在一旁替她捏着手脚,小声和她说着话,说的都是些高兴事儿,连太后微闭了眼睛,许久才“嗯”一声,表示自己没有昏睡过去。听见郑长寿禀告的声音,江姑姑松了口气,轻声道:“太后娘娘,安怡来了。”连太后睁开眼睛,将手伸给江姑姑。江姑姑忙帮着她翻了个身,让她以睡美人的姿态侧卧着面向安怡。安怡将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低沉而清晰道:“罪臣之女安怡奉诏入宫,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连太后沉默地看着安怡。安怡身上的衣裙已是半旧,但是很整洁平顺;头上半点簪钗全无,头发却梳得光洁整齐;若不是背上的肩胛骨微微凸起显得要比从前瘦了几分,任谁也看不出这次磨难在她的身上留下了什么痕迹。整个人沉静而温和,就像是一块天然玉石,历经打磨之后更加美丽温润。江姑姑适时低声提醒道:“娘娘,时辰不早了。”想起外头还等着的命妇和今夜的压轴大戏,连太后收回思绪,曼声道:“你瘦了。”安怡挤出几颗鳄鱼泪,表示自己很感激连太后还记挂着她,同时还表示自己有个犯错的爹很惭愧,辜负了连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