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了,之前他只是怀着淡淡的敬畏,并非真正的感受到这里的佛光普照,也许真的是因为他的心真正自由了吧,不再有太子的枷锁束缚着他。胤祥时不时的观察着胤礽,不见胤礽有丝毫的不同。如果不是那天他亲眼所见,恐怕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如今的二哥已经恢复了。胤礽自然也觉察到了胤祥探究的眼神,但也只能装作丝毫不知,他能确定的是,即使胤祥知道了什么,应该也是与他能达成共识的。祭天仪式繁琐庄重而隆重,胤禛带领着众人,俨然已经成为了众人的领导者,细心的人也会发现,胤禛周身更是散发着一股王者之气。祭天仪式结束,五台山主持派小沙弥给胤禛他们几位皇子一人一个竹筒,传达主持的话,他们看完便会明白。胤禛打开竹筒,上面只写了一句,缘起轮回,随心畅达。胤禛心里一惊,竟是高人么,看完之后,他心中已然明了。风一吹,纸上的墨迹彻底风干,便一点点的消失了,一点痕迹都不曾留下。看了这一句话,胤禛的心里也轻快了很多,心里越发的坚定了,他想做的,定都要做到。其他几人看完竹筒里的字条之后,都神色各异,好似被人彻底看穿了心事,但终究都没有做什么。离开五台山之时,胤礽回头望了一眼,突然想到,如果有一天,当四弟胤禛不再需要他的时候,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历时几个月,康熙一行,结束了以祭天为主的五台山之行,着礼部择一黄道吉日,安排好所有事宜,于前一日晚,将胤禛传到乾清宫,遣退所有人,进行了一场秘密的两父子间的谈话。谈话内容只有他二人知晓,众人只知道,到第二天的朝堂之上,康熙便宣旨向天下宣布了康熙退位胤禛即位,并即日登基的消息。宣旨之后,康熙便将朝堂留给了胤禛,带着一干人等搬入了畅春园,闭园谢客,彻底与世隔绝了起来。对于登基等一干事宜,胤禛已经轻车熟路,从容不迫的安排一切事宜,顺利登基,改号雍正,是为雍正帝。康熙退位之后便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只退位不放权,而是彻底不理朝政,在畅春园中修养,有心情了,还会带人出去放松一番。而胤禛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行事果断但不激进,一切有条不紊。皇子中最有实力的胤祥和胤祯自然都对胤禛即位没有任何异议,一心拥护新帝,整个朝堂上难得出现了欣欣向荣之向。好景不长,尽管胤禛早已有所防范,因为新皇登基,还是让有心人钻了空子,一向对清帝俯首称臣的西部高原部落出现暴动,急需派兵镇压。胤祯胤祥都是一心想为胤禛分忧,第一时间便想到该是自己发挥作用的时候了。结果,还是胤祯早了胤祥一步,率先站出来请命出兵。他已经错过了一次,这一次他不会再错过,等这一天,他已经等得太久了。他胤祯,应该是翱翔的雄鹰,驰骋沙场,马革裹尸,才是他的归宿。胤禛对上胤祯的眼神,也被胤祯严重的坚定所感染了,准了胤祯的奏请,择日出征。出征在即,胤祯异常忙碌,除了与其他将领一起与胤禛一同讨论部署外,竟再不曾私下见面。转眼便是出征的日子,胤祯请指见胤禛,走之前他还是想跟他说说话。“四哥,尽管你是当今皇上了,我私底下还是叫你四哥,这你不反对吧。”胤祯想活跃下有些凝重的气氛,玩笑着说道。“这是自然,我永远都是你的四哥。”胤禛感慨万千,到了这时候他竟也不舍这个一向让他操心的弟弟上战场了。“嗯,我知道,你每次就会说这么一句,下次换个新鲜的。”说着,胤祯突然上前抱住胤禛,坚定有力的说道:“四哥,相信我,弟弟我定当凯旋”作者有话要说:又更新了哈,四爷又当皇帝了,四爷,雍正帝,最有魅力了、第128章 离京“皇上”苏培盛接到小太监的传报,急忙禀报胤禛,想到事情的严重性,脑门上冒了一层冷汗,心里不禁犯怵。胤禛见苏培盛急躁的样子,沉下脸来,皱眉问到:“何事如此慌张”“皇上”回话间,苏培盛的声音明显有些颤抖,“理亲王府失火了”苏培盛话未说完,胤禛猛地起身惊道:“什么”好好的怎么突然失火了,见苏培盛似还有话要说,便命其把话说完。“皇上,据王府来人禀报,火势已被控制,只是”苏培盛偷瞄了一眼胤禛的脸色,硬着头皮说到:“王爷王妃公主失踪了。”说完便头伏在地上,不敢再抬头。听到这话,胤禛松了口气,失踪总比找到尸体的强。当务之急是赶紧找人,便吩咐下去,秘密寻找三人的下落。当然,胤禛还是第一时间宣胤祥入宫,商议此事。胤禛越想越越担心,越想就越怕胤礽三人被人所掳。王府守卫森严,却都可被人得手,就越显得来人的可怕。胤禛当局者迷,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是胤礽自己的金蝉脱壳。胤禛潜意识里始终认为胤礽还是跟以前一样,痴痴傻傻的,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也就是这样,胤礽瞒过了胤禛,一瞒就是一年。胤礽的清醒,胤礽自己也很清楚,恐怕是他二人都不想面对的。如此自欺欺人一辈子也好,让他活得有个念想。原本离开紫禁城,离开胤禛不在胤礽的计划之内。胤禛登基之后,便在暗中借胤祥的名义帮助胤禛处理些事情。想等一切步入正轨之后,再去找胤禛,告诉他,他已经好了。可胤礽却没有想到,一切都太迟了,只要回想起那一幕,便心如刀绞。他看到了,看到了胤禛与胤祥如胶似漆,情意绵绵,两个人的眼里只有彼此。他从胤禛的眼里看到了他从未看到过的风情,从未给予他的依恋。如此,他便明白了。他胤礽,早已输了个彻底,从十三弟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便已经输了。他原本就知道的不是么,只是不愿承认罢了。胤礽本不想以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把心思用到他身上的人彻底死心。因为胤禛登基后的一系列动作已经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也对一些人造成了威胁,那些人开始蠢蠢欲动,如果不是因为他这个前太子始终痴痴傻傻,未有一丝好转的迹象,恐怕那些人早已按捺不住了。尽管他的离开会对胤禛造成影响,但胤礽相信,有胤祥在,一切都会好的,希望胤禛好,是他和胤祥的共同目标,这点他们早已达成共识,有了默契。胤祥被急召入宫,听说了是因为胤礽的事情后,脸色变了变,他知道事情一定不是像胤禛所想的那样。可他如果说了,四哥一定会怪他一直瞒着他吧,对于这点,他的确有私心。一入养心殿,胤祥便通的一声,跪在胤禛的面前,“四哥,十三有件事一直瞒着你。”说完抬头看向胤禛,眼底一片晦暗,神色复杂。胤祥的这一跪,惊得胤禛急忙起身要扶起胤祥,听到胤祥的话,胤禛的动作顿了顿,但还是上前将胤祥扶了起来,有些生气的说道:“十三,我说过无论何种情况下,你都无须向我下跪。”而胤禛对外也是宣了这样的旨意,怡亲王胤祥免跪拜之礼。“四哥,十三有私心,我一直不想让你知道,二哥他”胤祥握住胤禛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四哥他知道了定会怪他的吧,会不会厌弃他,会不会去找二哥,这些都是胤祥所害怕的。胤禛恐怕永远都无法体会胤祥心中的惶恐不安,尽管和胤禛已经表明心意也确立了关系。可胤禛如今已经是大清的皇帝,这在胤祥心里便成了一条巨大的鸿沟。一个是帝王,一个是臣子,君臣始终有别,而他对胤禛的感情更是多了一层敬畏之情。虽然胤禛从未在胤祥面前表现出他是一个帝王,而且给了胤祥在外人看来最大的荣宠,免避讳皇帝之名,免跪拜之礼等等,但胤祥还是深感两人间的不可逾越的距离。为了能更有资格站在胤禛身边,能够让胤禛依靠,胤祥只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政务之上,忙的几乎脚不沾地,形容憔悴。只有这样,胤祥才能安心些。“二哥”胤禛心中一怔,问道:“二哥他,怎么了”胤禛心里似乎隐隐猜到了一些。“二哥他已经好了。”说完胤祥心虚的不再去看胤禛的眼睛,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别处。“你什么时候知道的。”胤禛静默了片刻,声色平静的问道。但胤禛的内心却不平静,他一方面期盼着这一天,一方面又逃避。如今,却是在这种情况下知晓的。“五台山祭天的时候。”说完胤祥看不懂胤禛的神色,急忙抱住胤禛,慌乱道:“四哥,我不该一直瞒着你的,你要怎么怪我罚我都行,就是不要不理我。”胤祥只要一想胤禛对他会冷冰冰的,不再跟他亲近,便不可遏制的心悸。“竟这么久了。”胤禛自言自语道,他自然是不怪胤祥的,胤祥发现了而他却一点都没发现,他又如何去怪其他人呢。仔细想想,二哥有时候看他的眼神便已经说明了问题,只是被他下意识的忽略了。“四哥,二哥他们应该还没有走远,现在追应该还能追上。”胤祥见胤禛不说话,提议道,而且他要亲自去追,也算是有个交代。“不用了,派人暗中保护就可以了,不要打扰他们。”胤禛如今也是明白胤礽的心意了,既然他什么都知道了,不愿再面对他,那这样也好。无论如何,他都无法回应胤礽,他胤禛也不想再伤他一次了。“这”胤祥还想再说什么,被胤禛摆摆手阻止了,只好说道:“四哥,那既然如此,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处理好了,你好好休息休息。”胤祥不想留下胤禛一个人,可他也知道,这时候胤禛需要时间来消化。给了胤禛一个紧紧的拥抱,在胤禛额头上印下一个轻吻,便离开了。理亲王府突然失火,理亲王一家葬身火海。这消息一传出,震惊朝野,自然也有矛头暗中指向胤禛,但胤禛因理亲王过世,忧思过度,三日不朝,怡亲王胤祥又雷厉风行的处理了一批人,此事便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野。胤礽一边慢悠悠的赶路,一边探听着朝堂上的消息,听到他成了别人口中的谈资,淡淡的笑了。在外人眼中,他这个前太子的确活的憋屈,一无是处。肯定了胤禛并没有派人来寻回他,他心里又一阵苦涩,终究他心里还是期盼着胤禛能来吧,看来如今便是对大家最好的结局了。胤禛他现今已经知道了他已经好了吧,所以胤禛他也可以放心了,离开京城,没有皇子身份的束缚,他会更好的活着吧。可是不是真的能更好呢,恐怕也只是胤礽的一厢情愿罢了,他的心永远都在牵挂着那个远在紫禁城的人,无论他身在何方。目的是江南,胤礽几人一路南下,终到杭州,停下了脚步,将落脚点选在了杭州。来到杭州,胤礽也并不是真正的隐居,而是做了胤禛在江南的一双眼睛,时刻注意着江南的动向,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帮助胤禛。胤禛接到从江南来的密折,心里轻轻了松了口气,道,看二哥在江南生活的也不错,他便放心多了。不像他,就是个劳碌命,两辈子都是个劳碌皇帝,虽然帮手不少,但还是总感觉时间不够,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尽管他自己也清楚,整个大清的闭塞和落后,已经是积重难返,可是事情总还是要做的,即使终究不能改变历史进程,也希望他的子孙后代不再向前世那样被外界欺凌。“皇上”苏培盛急切而又夹杂着兴奋的声音传来:“八百里军情急报,捷报”“念。”听到如此振奋的消息,胤禛连日来有些阴郁的心情终于一扫而空,尽管他相信胤祯和年羹尧岳钟琪的能力,但已经有一月不曾有消息传来,还是不免担心,如今总算有了消息,还是捷报,还是难免有些激动。“遮。”苏培盛大声的念了简短的捷报,心中同样激动不已。捷报中说大清军队与反叛军队连日来进行了一场恶战,大清得力于武器上的优势和部署上的有力,一举击溃敌军,敌军战败悉数投降,胤祯上奏请求一月后班师回朝。“苏培盛,拟指,准奏。”二哥走了,十四要回来了,在胤禛心里还是希望他们兄弟能一直聚在一起的。作者有话要说:更了哈,二哥还是走了,么么二哥s:大概再一两章完结吧,至于番外,有想看的就写吧,没有的话就不写了、第130章 隐瞒经过连日颠簸,胤祯的身体已经明显有些经受不住了,但为了不拖慢整个大军的行军速度,还是咬牙坚持着。近乡情怯,离京城每近一步,胤祯的心情越发的无法言喻。他的亲人,爱人,家人,想见,却又不敢见,又更加是不得不见。因为吃了药,咳嗽好不容易压制一会,但也只能让胤祯舒缓两个时辰罢了。每次咳起来,似乎都要将肺咳出来一般,他的病拖到如今这般,很大程度上也是他自己的原因。开始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的身体好,只是一般风寒而已,并未在意,可未曾想到这场病一拖便是一个多月,越来越严重。连续咳嗽了一个多月,军医已经无法可施,只能派人向京中报信,可未曾料到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