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连声夸赞道:“金瑶,你的小脑袋瓜里都是些什么,怎么总是有这样的妙想。”陆金瑶道:“二叔,这里的连接处,待会儿还得用小竹条固定一下。用钉子钉住连接处就行了。”“小菜一碟。”按照陆金瑶的想法,管道应跟烧炕的炉灶相连起来。所有的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端通向烟囱,一端设有炉灶。原本陆家穷困的时候,有一个厨房跟堂屋在一起,炉灶紧挨着的墙过去就是卧室,这样烧饭的时候就可以暖炕,省去许多柴禾。夏天就在院子里另有个土坯房作为厨房,里面也有灶台。直到房屋院子翻新、建新的房子之前,陆金瑶用的都是这个厨房。后来盖了新房子,就把厨房挪到了另一个单独的屋子,只在烧炕的地方砌一个小灶台,烧水煮茶煮粥用。这次,为了符合暖气管道的走向,在屋顶上重新开了个洞,来建一个新的烟囱,旧的去掉就行了,不然一个屋顶上有两个烟囱多难看。也亏了一开始就设计的好,动起手来其实非常快,管道很快就架好,烟囱也安好,陆炳文上房顶把旧的烟囱用陆寒枫的宝剑给削了去,最后堵起来,就算大功告成。陆金瑶急忙点起灶台,热气很快传了出来,没过多一会儿,整个屋子里的温度全都提了上去,热的陆金瑶真想把自己身上的棉袄给脱了。“哈哈哈,大功告成哥,我去请咱娘和嫂子过来这屋暖和暖和。”陆寒枫一脸兴奋,跑着去请了云氏来。其实,这按理说,陆氏兄弟侍母甚孝,陆金瑶也很孝顺,暖气这样的好东西应该先给云氏的屋子里安装才对。但是,陆金瑶也好,陆氏兄弟也好,都担心这事可能成不了,或者有问题,不敢冒险,就先安在了大屋里。没想到一次成功,接下来,休息之后就是给云氏的屋子里架设管道了。云氏抱着陆立群,连素素领着陆银玲,一进屋子,全都被这温度吓了一跳。方才陆寒枫说有惊喜在屋里,婆媳二人猜了半天也猜不到是什么,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神奇的事情。“这屋里怎么多了这么多东西怎么如此暖和”“是金瑶想出来的暖气,能让整个屋子里都变暖,还没有味道,比炭火强多了”陆炳文笑容满面,“开始没把握,怕出问题,就先在这里安上试试,现在成功了,娘,待会儿就去给您的屋子装上。”陆银玲已经热的脱去了外面的衣服,不住道:“好热啊,以后在屋子里就不用穿棉袄了”就算烧炭火,也是冷。原来在屋里烧炭火,可以不穿外套,但是贴身小袄却是必须要穿。现在有了暖气,连贴身小袄都不需要了。连素素急忙拉着她不让她跑到外面去,担心她一冷一热的着凉感冒。“金瑶这样聪明,又一心想着家里,是咱家的福气。”云氏郑重道,“文儿,我看金瑶不比你这个当爹的差,她懂得比咱们全家加起来还多,以后切莫把金瑶当小孩子看,有事情都要跟金瑶商量。”“奶奶,我还是个小孩子呢,要学的东西多的是呢。”陆金瑶拉着云氏的手,扶她坐在炕上。云氏满眼是笑,正要说话,门口却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题外话------感谢每天支持我的正版亲们,作者码字不容易,请大家支持正版。s本文已上架,盗版留言一律不回复,过分者删除拉黑、九十二、过年事情多,元宵节疯牛伤人“爹,娘,奶奶,我回来了”伴随着脚步声,陆博明裹在一团冷风中进了门,身后跟着喜气洋洋的陆朝东。“弟妹,大侄子,我把博明接回来了哟,家里怎么这么暖和”陆朝东脸冻得通红,裘毛的帽子上挂满了冰霜,一进门,帽子上的冰霜全都融化,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陆博明也是惊讶不已。“大爷,快进来坐下。”陆炳文招呼着,又拉着陆博明上下看了半天,喜道,“明儿长高了,也壮实了不少。”陆博明道:“都是吃了妹妹给我时不时寄去的那些保健品,今年我居然一次也没有伤风。”陆金瑶之前见陆博明也是缺少营养,就想方设法做了些类似于前世黄金搭档的保健品,包成小包给陆博明带上,又时不时的寄去一些。她现在技术有限,做不到跟前世的黄金搭档什么的一样,只能说是最简单的药粉一类的东西,里面有补充钙铁锌硒维生素的成分,陆博明每天晚上冲着喝一包,这几个月来身子骨逐渐壮实了起来。加上陆家现在有了银子,吃喝上不会短缺了陆博明,给他足够的银子,让他不要在吃喝上节省,一定要跟上营养。正是长个子的时候,陆博明的个头果然是蹿了起来。陆朝东摘下裘皮的帽子,脱去外面的斗篷,很快暖和了过来,很感兴趣的看着陆家屋子上方的一根根管道。“这是金瑶折腾出来的,叫什么暖气,装上之后家里果然暖和了许多。”云氏笑道。“弟妹,你这孙子孙女都是千载难逢的天才,我那兄弟地下有知,一定是无比欣慰的。咱们老陆家祖上积德了”陆朝东满脸的激动。提起死去的丈夫,云氏眼神黯淡了一下,旋即笑道:“定是耀郎保佑,咱家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陆金瑶端着一盘苹果走到陆朝东面前,笑得甜甜的:“大爷爷,尝尝这苹果,可甜了。”“嗳,嗳,好好好,我尝尝”陆朝东很喜欢自己这侄孙女,挑了一个苹果,一口咬下去,果然是甘甜多汁。“大爷爷,今儿个下午我们给奶奶的屋子里装上暖气,明儿个我去山上再砍些竹子,就去您家。您可别出去串门子了。”陆金瑶一直也感激在自己家穷困时帮助过自己家的大爷爷,有了好处自然不能把他们给给忘了。陆炳文听着,满脸的赞赏。陆朝东看着百香竹,惊道:“这看着可不是凡物,莫不是灵物”“嘘大爷爷,这是我在后山无意间发现的,您可千万别说出去。”“金瑶是个有福的,是咱家的福星。”陆朝东夸赞道,随后叮嘱道,“只是这些竹子颜色特异,过年家中人来客往,总是会被人看到,然后传扬出去,可就有些不太好了。”他是保镖的,自然最是知道有好东西不能外露的道理。陆金瑶一听,这个事情自己还真没考虑过。倒是陆寒枫笑道:“这个也好办,待会儿我去山上跟师叔要几桶大红朱漆来,给这些竹子刷上一层,有人问起,就说是为了风水在家里安的柱子便是。”“二叔这主意不错。”陆金瑶心道,以后想事情一定要全面一些。随后她又想,等以后搬去了城里,就在翻修房子的时候把管道埋在地下变成地暖,更暖和,也不会被人看到。陆金瑶早就有心说服家人搬进城里去,前些天去了一趟县城,想起了前世的名吃朝天锅,更是有心在县城开一家朝天锅的铺子。只是她认为这件事情等到过年之后再提比较好。当下一家人又说了会儿闲话,陆寒枫先上山去弄了几桶大红朱漆回来,给还没安装上的百香竹上漆。已经安装好的,陆炳文负责上漆。傍晚之前,全家的暖气已经安装完毕,一家人睡了这些年来最暖和的一个冬夜。第二天,陆金瑶和陆寒枫再次上山去“砍竹子”,下山之后给竹子上了漆,扛着去了陆朝东家,给陆朝东家也安装上了暖气。陆朝东和李氏都上了年纪,陆朝东是习武之人还好,李氏却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大部分时间都在炕上坐着绣花。装上暖气之后屋子里暖烘烘的,李氏也可以下地活动。陆金瑶见李氏的手上生了冻疮,一摸手更是冷如冰块,埋怨道:“大奶奶,您怎么不去找我来给您瞧病。”陆金瑶每天忙很多事情,虽然时常走动亲戚,但是进了腊月里就没时间来串门了。李氏笑道:“奶奶这是小病,算不得什么,多少年都习惯了,一进腊月就这样。”当着面,陆金瑶不好从空间里拿出药来,只能道:“大奶奶,我先给您把脉,明天把治冻疮和养身子的药送来唉,大腊月里的,送药什么的可是不怎么吉利的,要是给姑姑知道了,少不得又得嫌我们一顿了。”“怎么你姑姑嫌你了”陆朝东脸色就很不好看,自己这个女儿,真是越活越倒退。陆金瑶就把在县城里遇到陆暖的事情说了一遍。她仗着自己是个小孩子,告个状也没什么关系,而且她也不说陆暖一个字的坏话,只是说陆暖见到云氏的时候根本不跟云氏见礼。“这个逆女真是气死我了”陆朝东心知自己这弟妹不是一般人,弟妹一家人早晚要回到属于他们的位置上,恨陆暖脑子里是空的,到处得罪人,比六岁的陆金瑶都不如。李氏也是一个劲儿摇头:“这孩子啊今年她过年回娘家,当家的,你得好好说说她。”“她再做蠢事跑去刁家认亲戚,我就打断她的腿”陆朝东跟弟妹一家一样,恨刁家入骨。陆暖居然跑去跟她亲爹的仇人认亲戚,陆朝东没跟陆暖断绝关系就算不错。陆金瑶也不说话,跟陆寒枫安装好了暖气,这就告辞离开。第二天陆金瑶带好了给李氏、陆朝东准备的药,陆炳文和连素素带着另外三个孩子,提上一些年货,一起去了陆朝东家。陆朝东没想到能吃到这么多的海珍品,听说是纯阳观送给弟妹一家的,心中更是替弟妹一家高兴。李氏看着那些海珍品,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些东西,俺都不会拾掇,该咋吃啊”陆金瑶就大体把这些东西的做法说了一下。陆朝东道:“咱家也吃不了这许多,留着些年后回镖局的时候,我带去点儿。”“嗳。”李氏答应一声,把海珍品全都存放了起来。陆朝东又留陆炳文一家人吃了饭,聊了一下午。腊月忙碌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飞快过去,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有童谣唱:“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前朝祭灶是腊月二十四,本朝开始定为腊月二十三,民间有“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之说。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汇报结果跟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息息相关。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所以,祭灶时用来供奉的,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就是糖瓜。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扁圆型的糖,用又粘又甜的糖瓜祭祀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等到所有的祭祀完毕,就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祭祀便告结束。祭祀活动完毕之后,全家人分吃了糖瓜,全都被粘住了牙,居然还把陆金瑶嘴里一颗正在晃动的乳牙给黏住,最后掉了下来。那颗牙偏偏是门牙,陆金瑶嘟着嘴,心道:早不掉,晚不掉,偏偏现在掉下来,过年给人拜年的时候多难看。陆家人却都很高兴,让陆金瑶自己拿着那颗掉下来的牙齿,努力丢到房顶上,寓意让牙齿快点长出来,然后叮嘱陆金瑶千万不可以用舌头去舔新长出来的牙齿,还把陆金瑶的糖瓜给没收了,更是禁制她过年串门的时候吃糖。陆金瑶欲哭无泪,可怜巴巴的坐在一边看家人吃糖瓜。陆寒枫憋着笑,掰了一条鸡腿放到陆金瑶碗里,算是安慰她不能吃糖。“现在是小年了,从明天开始,谁都不兴骂人,也不兴找骂,注意着别打碎东西,多说吉利话”陆炳文叮嘱四个孩子,最后道,“明天早上全都早起扫房子,谁都不许偷懒。”孩子们答应着,各自去歇息。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以祈新岁之安。”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扫房后,全家就要请香蜡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画、鞭炮陆金瑶早早的就给家人都准备了口罩,还有几块花布做成的头巾,来阻隔灰尘和病菌。口罩不过就是一块布加上两根带子,陆金瑶还是能做得好的。全家齐上阵,从里到外将家里打扫了一遍,边边角角全都扫到,整个屋子焕然一新。陆银玲自告奋勇负责贴年画,陆立群在旁边帮忙。对联是陆博明写的,磅礴大气;窗花则是连素素剪的,栩栩如生,最后陆寒枫去放鞭炮,孩子们全都又蹦又跳。到了腊月二十六,全家再次进县城,等着腊月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