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高人的解毒丹。把解毒丹切下米粒大小的一点点来,陆金瑶和粟昕开始研究起来。能解百毒的药,为什么不能进化到可以解蛊毒呢对这一点,陆金瑶还是比较有自信的,第一,是因为她手里有灵药和灵泉净水,第二则是因为她有着超越时代的医学知识。当然了,陆金瑶不是专业的,所以有很多西医方面的事情做不到,只是一知半解而已。经过几天日夜不懈怠的研究,那解毒丸里的成分基本被她和粟昕一起努力解开了,现在只剩下研制可以解蛊毒的解毒丹了。另外,这几天里,小狗身上的蛊毒被抑制了下来。归根结底,是它饮用灵泉净水的缘故,可见灵泉净水也是天下毒素的克星了。因为蛊毒被抑制,所以小狗看起来没那么痛苦,气色、食欲都好了许多,让陆寒枫不住的称奇。日子在忙碌中飞快的过去,一转眼到了八月十五。这是三年来,陆家第一次过一个全家人俱在的团圆节。其实陆金瑶之前之所以着急的像是火烧眉毛一样,是因为小狗身上的蛊毒时刻都在侵蚀小狗的身体,现在蛊毒被抑制住了,她也就不那么着急了。正好这几天纯阳观那边也没什么客人,药膳的生意也可以歇一歇,陆金瑶就有了多一些的时间去准备中秋节应用的事物。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有“八月十五过小年”之说。中秋节在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要设香案举行迎寒和祭月、拜月。相传古代春秋时期的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齐王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而在传说中,以美貌着称的嫦娥居住在月亮上,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到了明朝之后,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天启王朝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从宫廷到民间,全都对拜月和赏月的活动十分重视。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桂花酒最为多见。桂花蜜酒、桂花糕、桂花糖这些东西陆金瑶早就准备好了,祭月时候需要的水果,比如葡萄、苹果、红枣之类的东西,也已经早早的备下。那么现在只剩下--做月饼和蒸月。大杨树村当地在中秋节有“蒸月”的习俗。所谓“蒸月”,就是蒸“枣饼子”。因其状如圆月,又象征十五的月亮,故俗称“月”。陆家在大杨树村住了也二十多年了,早已入乡随俗,早早的就准备了蒸月的必须材料。在陆寒枫回来之前,连素素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蒸月的材料。就连云氏都对蒸月兴致勃勃,亲自动手下厨。其实蒸月是一项很麻烦的工作,早在中秋节前夕,就要淘好麦子,磨取“头箩面”精粉,选取上好的红枣并煮熟。一直到中秋节前一两天,才下手做“月”。首先和面,然后取面擀成饼。一般来说,饼都在30厘米左右,厚度13厘米。然后,取一张饼,在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满红枣,再在上面覆盖上一张同样大小的饼子,形成一个圆枣饼,这就是“月”的雏形。接下来,便开始装点“月”。装点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给“月”披“云肩”,就是做一层和“月”一样大小的、带花边的薄面饼,紧粘在“月”表面;第二步是捏塑装饰物,就是用面做一些吉祥物造型,如西瓜桃梨、杏花菊花、兔猫猪狗等,并多用红枣点缀其间。这样,一个“月”就做成了,最后上锅蒸熟即可。蒸熟后观之,“枣饼层层,面镂花千瓣”,十分精致喜人。陆金瑶可不会蒸月,所以她负责的是做月饼。节前,陆寒枫专门跑去香酥斋排了一天的队,买到了十斤月饼。这些月饼都作为中秋节的里被送了出去,陆家人在陆寒枫的强烈要求下分着吃了两个。香酥斋的生意火爆,再想去排队买可不那么容易了,于是陆金瑶自告奋勇表示要做月饼。她前世吃过各种各样的月饼,决定努力把这些月饼都做出来。但摆在她面前唯一的问题是,她没有烤箱。幸好双生精灵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用灵术尽力营造一个类似烤箱的环境,然后就可以做月饼吃了。红豆沙、枣泥还有五仁这些传统的月饼馅料,陆金瑶也已经准备齐全,除此之外,利用空间里充分的时间,她还准备了水果陷,尽管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水果酱做的不是很细密,但她决定在里面加上水果肉块,可以弥补一部分。最后,她拿出了几个咸鸭蛋和一大块猪肉。看着眼前的一堆材料,陆金瑶先把手伸向了一碗糯米粉:“嗯就从冰皮月饼开始吧。”------题外话------\大家中秋节快乐其实我喜欢五仁月饼,嗯当然要做的好吃的那种,比如苏式的不过蛋黄也很ok啦,虽然不喜欢莲蓉、五十三、诗惊众人冰皮月饼,最初是从香港传到大陆的。叫“冰皮月饼”的主要原因,是它不同于传统月饼的制作方式。所有传统的月饼都是由糖浆做皮,颜色是金黄色。而冰皮月饼的部分原料是糯米,做成的月饼外观呈白色,做好之后放在冰箱里冷藏,之后再吃掉。至于做法,则是跟普通的月饼差不多的。先用蒸熟的糯米粉做成皮,然后在里面包上馅料,之后用模具印出花样。等陆金瑶的月饼做好了,那边的“月”也蒸好了。“月”蒸好之后可不是立刻就摆上桌子吃的,接下来还有“念月”。所谓“念月”,就是捧着“蒸月”,望着明月,做念念有词状。蒸月是主妇的工作,念月,则是孩子们的事了,这可是孩子们一年一度的拿手好戏。陆家有四个孩子,全都要出去念月。陆博明虽然看起来像是个小大人一般,但看他拿着蒸月脸上那喜悦的表情,很明显对念月十分期待的样子。陆立群呢,因为年纪太小,所以连素素专门给他做了一个小号的蒸月。陆金瑶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有趣的习俗,不由得也很期待。夜幕一降临,陆家的四个孩子便捧着“月”,拎着小板凳、小马扎出门上街,往村头的空地上走。一路上,陆陆续续的,所有的村民家里都跑出了脸上笑眯眯的、手里拿着蒸月的孩子。到了村头的空地上,孩子们面朝东方落座,把“月”摆放在面前,静等明月升起。那一轮皎洁无暇的明月刚一露脸,孩子们便立刻齐声念道:“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念月饼了,好年景了念煎饼了,骡子马子一大天井了”听着此起彼伏的童声,受到周围气氛的感染,陆金瑶也忍不住大声跟着念了起来。偶尔做回小孩子,也很不错嘛。当孩子们都外出念月的时候,各家的大人们便在家里洒扫庭除,准备祭月了。当面朝东南,当庭摆开供桌,供桌上摆上香炉、月和月饼,瓜果梨桃等。明月高悬,香火缭绕,瓜果飘香,百姓们在月下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大丰收。闲言少叙,忙碌了一天,等孩子们念月回来,佳肴月饼摆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点上气死风灯,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当然,美酒佳肴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尤其中秋时节蟹肥味美,陆朝东专门从莱州府买了些螃蟹来给弟妹一家送去。陆金瑶记得,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她想了想,也如法炮制了一番,难得过节,显得高大上也不错嘛。“金瑶,这桂花酒专门感觉跟以往的不太一样”陆炳文尝了一口,奇道。陆金瑶正在把冰皮月饼拿上桌,闻言笑道:“爹,我在里面加了山葡萄和枸杞子。”桂花酒是选用秋季盛开之金桂为原料,配以优质米酒陈酿而成的,色泽金黄、芬芳馥郁、甜酸适口,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效,尤其适合女性饮用。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陆金瑶的冰皮月饼做的个头不大,正好一人一个,里面的陷是什锦果肉的。冰皮月饼一端上来,因为是刚从空间的冷藏室里拿出来的,上面还冒着丝丝的白气。这样新鲜的食物谁都没见过,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侄女,这是什么”陆寒枫看着自己面前的冰皮月饼挪不开眼睛,尤其感受到丝丝的凉意,心中更是感到奇特、陆金瑶笑道:“这是冰皮月饼,是我从一本游记上看来的,就试着做了一下。二叔,你快尝尝味道好不好。”“好,那我就尝尝。”说着,陆寒枫拿起一块冰皮月饼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半天却没了动静。陆金瑶心里咯噔一下:这样新奇的食物,该不会不合他们的口味吧“二叔味道怎么样”陆寒枫一口把剩下的月饼塞进嘴里,十分艰难的说道:“唔,好,好,好次吃”众人大笑,纷纷拿起冰皮月饼品尝,对陆金瑶的手艺赞不绝口。轮到晚辈给长辈敬酒,陆博明先站起来,手里端着酒杯,对月吟诵了一首自己做的诗。诗文虽不能算是顶尖的,却也是极好的,合辙押韵对仗工整,辞藻朴实中却透着华美,同时又极富意境,更有着一种豪放的气势。“哥哥这首诗,有大诗人李白的风骨呢。”陆金瑶没忍住,脱口而出。结果陆博明、陆炳文和陆寒枫都很奇怪的看着她。连素素笑道:“金瑶,哪里有个大诗人叫李白的。你记错了吧倒是有个着名的剑仙名叫李白,是唐朝的着名奇侠。明儿这首诗,倒是颇有东坡居士之风。”“都是娘亲教得好”陆博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陆金瑶在一边凌乱:剑仙李白这家伙不去写诗跑去做剑仙了看来这里的历史,跟她所知道的历史,差别还是很大的啊轮到她敬酒了,因为刚才丢了脸,陆金瑶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那我也念首诗吧。”陆金瑶小心翼翼的想,既然没有大诗人李白,那肯定也没有他做的那些诗了。陆金瑶没学过作诗,所以众人以为她是背一首别人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这是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前半部分。待陆金瑶背完,发现上从云氏,下到陆博明,全都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自己。陆金瑶觉得有些发毛,正在此时,忽听门外有人高声道:“无量天尊,好诗,好诗”------题外话------存在感薄弱的某男主马上就要出来加深感情了、五十四、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忽听门外有人高声道:“无量天尊,好诗,好诗”声音有些耳熟,正是纯阳观观主上官风。陆炳文和陆寒枫急忙起身迎出去,不一会儿,进来了两个老道士和一个小道士。右边的老道士,细条条的身材,剑眉入鬓,面如冠玉,一部银白须髯散满胸前,头顶五佛冠,金簪别顶,一身白色的道袍,背背宝剑,手拿拂尘,精神饱满,一身正气,正是上官风。旁边的小道士,目如朗星,面如敷粉,长得好像一个银娃娃相似,怎么看怎么漂亮。再往左边看去,啧这老道可真威风。就见他身高约在一丈开外,头上戴着九梁道巾,插着金边,外面用红缎子裹着,身上穿着大红缎子道袍,外披大红缎子八卦仙衣,脚下蹬着大红缎子道鞋,浑身上下是一片红。红脸膛,眉分八彩、目若朗星,看起来也就四十多岁的样子,端的是道骨仙风,每走一步都带出一种飘飘然的感觉,真好像神仙降世一般。这是谁再一看,陆寒枫好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这红衣老道士的身后,瞧那意思是在紧给这红衣老道士打溜须拍马屁。上官风先给云氏客气了几句,然后互相祝贺了中秋佳节。之后,上官风才道:“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师兄,人称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不老医神,是燕京香山白云观的观主。”这就是那位当世的医神陆金瑶的眼睛一下子就挪不开了。于是众人又各自见礼。诸葛元英的名声,比起他的几位师兄弟来说都要大得多,原因,自然是他那手出神入化的医术。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是说他医术高明可以让人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