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想,就让欣欣去北方大学我就算没文化,也知道那学校好,在咱们首都呐,还是历史最长的大学,全国人都知道,就让欣欣去哪儿什么艺术学校,听着就不正规”正在喝水的黄乐“噗”地一声,吐出了小半口水,另外半口水也是留了一下巴,衣服前襟都湿了,“什么不正规,那些艺术学院也都是历史悠久的,好多也是公办的,就是私办的,据说比公办的还好呐”“什么好不好的”黄奶奶很是不满黄乐不赞同自己的话,皱着眉看她,“你知道什么,学院学院,一听就没有大学响亮,肯定不如大学强”被这番歪理打败了的黄乐隐蔽地翻了一个白眼,嘟囔:“什么跟什么嘛,你以为想要去哪个学校就能去哪个啊,人家艺术学校还要提前艺考呐,时间早过了 ”黄奶奶多少有几分耳背,没听到黄乐的话,黄爸爸倒是听到了,却没放在心上,艺考怕什么,他儿子这么优秀,怎么可能考不过,就算过了时间也不怕,只要有钱有关系,补考什么的还不是很容易而很多时候,这个社会是有钱就有关系的。看了黄乐一眼,黄爸爸叱责:“怎么跟奶奶说话的越来越没规矩了”黄爸爸一出声,黄乐就不敢吭气了,这些年虽然黄爸爸很少再动用武力,但他当年给黄乐留下的阴影却足够厚重,让她一想起来就皮疼。黄妈妈悄悄拽了拽黄爸爸的衣服,黄爸爸没再多说什么,心里嘀咕,养女儿就是麻烦,什么娇养不娇养的,还要给她留面子,真是麻烦“既然你奶奶都那样说,那就报北大好了,就报管理系以后咱家的这摊子事儿还要你顶着,先去好好学着。”到底是打算了好久的主意,也是传统的思想,想要让儿子子承父业,即便往日贪图当明星的好处多,但真正把未来考虑的时候,想到的还是那老一套。在黄爸爸的印象中,明星也都是吃青春饭,不是没有那四五十的依旧活跃在屏幕上的明星,而是那样的明星基本上已经淡出舞台,不再如最初那般耀眼了,所以,这碗饭肯定不能吃一辈子。而黄爸爸也清楚,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前期星光璀璨,后期事业有成的,那毕竟是少数人,而大多数 虽然不认为自己的儿子会成为那大多数,但为其安排一条平稳稳妥的道路,总不会是错的。这么一想,自然还是要以未来为主要考量,而人脉什么的,有钱就有人脉,用点儿心拉关系,总能够拉过去,从最开始的张制片,到后来的经纪人赵慧,他们各有各的人脉,各有各的关系,若是真的需要,让他们介绍也不是不能够。“你自小就懂事,以后也要更懂事一些,我看你那经纪人对你不错,你要跟她好好相处,哦,对了,还有你张叔,他帮了你那么多,你也要记得表示表示,我听说你张叔在国外留学的儿子要回来了,你到时候记得去认识一下,那孩子好像就比你大一岁,你记得叫哥。”“嗯,我知道。”虽然有时候不大看得上黄爸爸那种拉关系的急切表现,但他的确是为了自己好的。很明白这番话中意思的黄欣想了想自己平日的表现,觉得虽不算多么热切,但也不会冷了别人的心肠,倒也罢了。填志愿表的时候,想到黄爸爸的这番话,黄欣还打了一个电话给赵姐,知道他高考的事情,赵姐把对他的安排都押后了,之前还叮嘱过他好好考,在他考完试后也特意问过,这时候要报志愿了,倒不好不问一问。“哪个学校好啊 ”听到这个问题,赵姐也陷入了跟黄爸爸差不多的矛盾当中,身为黄欣的经纪人,看重的自然是他演戏方面的才能,而这方面,黄欣的局限性非常明显,除了那种如皇子一般的有些骨子里傲气的角色,其他的他未必能演好。比如让他演一个小混混,演一个地痞流氓,或者骨子里带一些无赖气息的人物,他必然拿不下来,不过他还小,这些都是可以慢慢学习的,而学习最好的地方,自然是专业学校,不过正如黄奶奶那番认为学院不如大学好的看法,很多人都有着类似的看法,甚至不少人还把艺校当做是次一等的选择。这个次一等,甚至是次于三本的,而黄欣一向有着神童之名,他能够在众多童星中格外与众不同,有几分超脱,也是因为这神童之名,若是他去了艺校,给人留下“他也不过尔尔”的印象,于他以后的发展自然是不利的。所以“这个我还真说不好,各有各的好处吧,你的父母是怎么说的”到底不是人家的父母,这种可能影响一辈子的问题,赵姐还是有些不太敢担责任的。她以前负责的都是那种成年人,至少也都是满了十八岁的,不会面对这种问题,她所需要考虑的就是让对方怎样好好演戏,其他的,需要为对方的人生负责吗而黄欣年龄这么小,若是她给指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以后还不得被埋怨一辈子听到赵姐这样说,黄欣微微翘了翘嘴角,跟自己想的差不多,把黄爸爸的意思说了,也没提艺术学院的事,赵姐听了,轻轻松了一口气,又有些遗憾意思,口上却道:“就按你爸爸的意思定吧,北方大学的文科很出名,一定很适合你。”“好,既然赵姐也这么说,我就这么报了。”黄欣轻声说着,倒似是听了赵姐的意思才下定了决心一样。自己的意见这么被重视,倒让赵姐有了些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听得黄欣没挂电话,便又在电话中把去艺术学院的好处和去北方大学的好处都说了一遍,这也是方便其对比优劣的意思,算是对之前推脱的弥补之意。黄欣静静地听了,时不时问两句,等得赵姐说得差不多了,才表示受益良多,哄得赵姐在电话中笑了两声,这才挂了电话。挂电话时候,也是等着对方挂了,自己这边儿才挂的。这种细节黄欣从来没有错过,在他看来这顶多是一种礼貌,与以往身份不搭配的礼貌,但在别人看来,却是于细微处见心意,让有心人深感体贴。第二日去学校交了志愿表,是交到徐老师处的,徐老师看了之后,脸上依旧微笑,说:“北方大学也很不错,相信你以后一定有所成就。可要加油啊”对徐老师鼓励的话表示了感谢,黄欣就离开了学校。报完了志愿,对很多人来说只要坐等通知书就好,对他而言,却是要开始工作了,难得有这么长的假期,却不能休息,倒也是苦了。、第52章 清胤裕“我不要叫这个名字,不要叫这个名字,呜呜,我就是不要叫这个名字”后背不停地被拍打着,即便一开始是重的,但后来也都轻了,可,呃,胤裕还是不停地哭着,哭着闹着就要改名字曾经当过赢欣,刘欣,李欣,朱慈欣的黄欣表示,他宁可去当迎新,留心,离心,竹刺心,甚至黄心,都不要当淫、欲万恶淫为首啊给儿子起名到胤裕淫、欲,康熙这位大帝的脑门被驴踢了吧能够忍到上学的时候再说,已经是他很努力的结果了努力忽视自己的心理年龄,厚着脸皮嚷嚷的胤裕边想边悲愤,而余光瞥见镜子里自己那头金钱鼠尾,更是想要自戳双目,再没见过这么残的发型,不是月亮头么,不是留一半的头发光大脑门吗看多了清朝某某秘史的他觉得那种头看习惯了也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是什么摸着那还不如铜钱中那个方孔粗的辫子,胤裕悲愤了声音猛地一高:“ 我才不要叫这个名字”“不叫这个名字,你想要叫什么”已经二十三岁的太子胤礽问着话走进来,他跟康熙颇为相像,面容上又有几分形似赫舍里氏皇后的清秀,那清秀柔和了威严,虽端着架子,傲气得厉害,但也并不是拿鼻孔看人的,倒说不上让人讨厌。“太子殿下”拍打胤裕的手停了,于康熙三十五年被封为平妃的小赫舍里氏勉强笑着问候了一句,招呼太子进来坐下,再看向胤裕的时候难掩愁色。“妃母不必担忧,让我来跟他说”胤礽温和地说了一句,平妃不同于宫中的其他妃子,她是他生母赫舍里氏的妹妹,说起来他也能叫其一声“姨母”。胤礽生下来便没了母亲,虽有康熙亲自照顾,但他一个皇帝,又是最忙的时候,怎么也不可能处处尽心,少不得还要靠奴才动手,倒是这位姨母,多次偷偷照应着。胤礽自来就是个聪明的,正如他被废之前所有人对其的称誉一样幼聪慧好学,懂得了这位姨母的好处,虽不明白她为何如此怯怯行事,但对她的印象倒是比对其他妃母好了许多。而平妃的肚子一直不争气,也不怎么受康熙宠爱,直到康熙三十年才有了一个儿子,为康熙第二十四子胤禨,可惜那孩子生来福薄,不过三个月便离开了,为此平妃大病了一场,康熙因此多怜惜了几次,到底平妃有运气,竟又得了孩子,于次年生下一子,便是如今的胤裕了。自打有了这个孩子,平妃的心思便全放到了孩子的身上,太子早就大了,并不用她多方照看,以前也不曾有过这般抚养孩子的经历,所以平妃倒是打叠起了全部的精神照顾孩子,去了那颓废之色,身体也渐渐好了。这一年是康熙三十五年,康熙二征葛尔丹,命皇太子胤礽留守监国,而这一年,原本也是平妃病逝,被追赠为平妃的时候。而现在,康熙依然去二征葛尔丹了,太子依然留下监国了,唯一的变化便是平妃早早被封为了平妃,也没有病逝这一回事。并不知道这一变化的胤裕是瞅准了康熙不在才闹腾起来的,康熙那个一百二十遍的法子真是太变态了,才经受过高考洗礼,隐约还能回忆起以前高三苦读时候的胤裕表示,跟现在比起来,做卷子算什么,起码没有做上一百二十份一样的卷子啊知识这种东西,够用就好,会用就好,何必非要拘泥于遍数尤其是他早就熟悉了的四书五经,拜托,那些他早就会背了好吗,为什么还要读一百二十遍,写一百二十遍啊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这样用的吗他明明都已经知道了的而他闹腾的目的除了改名字,还有便是引来这位太子殿下的注意。“这孩子平日都乖巧,也不知今儿是怎么了,你说说他也好。”平妃虽能自己下手打,但却怕太子脾气躁,动了手没轻重,临走时候还不忘把基调定在了“说说”上。这点儿小心思哪里瞒得过太子,听懂了的胤礽稍稍酸了一下,有娘的孩子和没娘的孩子,到底是不一样的,但他年龄大了,早已不是需要娘哄着的孩子了,那醋意也就那么一瞬,等到平妃走了,他看着乖得跟个小兔子一样的胤裕,问:“说吧,为什么要改名字,想要改个什么名字”自来长兄如父,而胤礽从来没把大阿哥胤禵放在眼里,这会儿摆出“如父”状态来,倒是挺能唬人的,至少无逸斋的那帮小萝卜头都比较害怕这位太子哥哥。一想起自己的名字,胤裕就觉得无限委屈:“太子哥哥就不觉得吗胤裕,淫、欲这是什么好名字不成要我说,太子的名字也不好,一发改了才对,胤礽,应扔,听着就不是好预兆,倒是四哥的名字好,胤禛,应真,倒把别人都比成假的了。”说着说着,倒似来了兴致,胤裕继续列比:“三哥的名字也不好,胤祉,不就是应止吗,可见以后是没大出息的,再有八哥的名字,最不好,胤禩,应死,更糟糕十三哥的名字倒是好,胤祥,应祥,怎么看都是能够遇难成祥的 ”九龙夺嫡无论到了哪个清朝剧都是大戏,于历史书上更是少不得多说两句,虽然不太喜欢电视剧中各种雷人剧情还有那完全违背常理的各种深情,但这一段的戏码说是耳熟能详也不为过,具体的那几拨人的结局也都能够说上一二。想着他们的结局,再想着此刻灵机一动对他们名字的分析,越说越觉得是那么回事,这名字取得不对嘛又或许有些事真的是注定的,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说完了吗”脸色铁青的太子听完这一大堆不吉祥的所谓预兆,开始的笑意早没了,无论是谁,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名字不好,而且还有那样的寓意,总是会不舒服的,能够耐着心听到老十三那里,已经是他这位太子很有涵养了。“呃,好吧,反正我要改名字”知道自己说的有点儿多了,胤裕闭上嘴巴前还不忘再度重申一遍。“这是皇阿玛赐的名字,你说可能改吗”对年龄比自己差很多的胤裕,太子的脾气其实很好了,便是此刻,也不是直言厉喝。不知道这份宽和有多难得的胤裕一边感慨历史书果然是胜利者书写的,太子明明不是那么暴虐的嘛,对兄弟,他也没见到什么不好的地方啊,一边无奈叹气,低下小脑袋说:“我也知道不成啊,但是,很难听不是吗皇阿玛怎么取名字的啊,都没有连起来读一下吗这么富有联想的名字,他怎么就给了我呢”“什么富有联想,我看是你想的太多了,今儿都学了什么,背给我听。”胤礽不轻不重地在胤裕的脑袋瓜上弹了一下,学着康熙的做派考较起了他的功课。功课没什么好说的,胤裕早就背过了,完全不怕考核地背过了一遍,再听太子的讲解,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学识确实出众,比起顾八代也不差什么,甚至更为通俗易懂一些。“多谢太子哥哥指教”听讲完毕,胤裕施礼谢过,过了那一阵儿发疯的时候,他这会儿的举动倒是有礼多了。胤礽看着微微点头,有了些满意的神色,然而不等他真正放心,手上多了一张纸,上面墨迹未干的“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