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穿越古代讨生活> 分节阅读 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8(1 / 1)

后也少去为妙。”韩爷爷听到这来了一句:“不行你就再回南方,不行他还能找着你。”“那怎么行,他要是找来了,看不见我,定要牵连您和大伯家的。”韩夏从心里不赞同这个想法。“不用这么慌张,钱掌柜还是挺靠的住的,我明天去他客栈偷偷打听一下,不行的话再做打算。”里正在韩爷爷心里还是挺有分量的,听里正都这么说了,韩爷爷也放心了一些。“要说啊,也是我们小夏长得好,要不怎么一下就看上了,那话怎么说的来着,貌比刘生啊。”大奶奶一听没什么事儿,又有精神了,还打趣韩夏。一路加速,回到韩家屯的时候倒是挺早的。韩夏和韩爷爷刚到门口就听见家里有不少人说话的样子,语气还挺冲。隐约听见“骗子”、“老糊涂了”之类的词,韩夏心里有点不安,转头看爷爷也黑这个脸。韩老爷子一点儿也不给里面的人留面子,把牛拴在院子里的柱子上让它自己吃草,就快步的穿过庭院一把推开了屋门。里面的声音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回过头来看着他们两。韩夏这才看到屋内的情景,韩大伯一家都在,连虎子都在韩平怀里。屋里还有两个女人韩夏不认识,不过昨晚吃饭时听奶奶介绍她还有两个女儿,一个比韩大伯还大,一个则是所有孩子中最小的。而两个女人中年轻的那个在他们进来前显然是吵得最凶的,以即使至于看到他们了,那泼妇骂街的架势都没收住,韩夏对这个穿红着绿、一脸刻薄相的女人本能的不喜。这时候老爷子一家之主的气势全开,站在门口,阴着个脸等到所有人都安静了,才拉着韩夏的胳膊,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好不容易回来趟,都吵吵什么”那个女子暂且称她二姑吧,立即开口:“爹,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哪来的野种随便拿了封信就能说是二哥的孩子吗怎么老了老了就糊涂了呢别是来骗钱的吧,你们说哪有这样的。”说着她很是不屑的瞥了韩夏一眼,满是敌意。相比较而言,大姑就平静了许多,只是叫了声爹,就不做声了。“哼,什么野种,再给我胡咧咧试试怎么,觉得我老糊涂了,”老爷子往炕上一坐,“嫌弃我糊涂你别回来啊”“爹,看您说的,我这不是关心家里吗。”看老爷子动了怒,二姑赶紧说软话。“家里哪儿还用你操心一年到头的从娘家拿钱、拿东西补贴婆家,说你一句,就说嫁过去就是婆家人了。噢,看见你二哥有后了,不是绝户头了,你不甘心是吧。”韩奶奶被二女儿气的不行,说话也不客气。二姑还想理论两句,大姑扯了她一下不让她说,自己出来打圆场,“娘,二妹也是关心您和爹不是,既然您和爹都说没错,我看啊,孩子和二哥确实也像,那就肯定没错。您又不是不知道,二妹从小说话就直,到底是您和爹的闺女哪能不向着您呢。”“儿女都是讨债精啊,来小夏。”韩奶奶抹了把泪,就招呼韩夏到她跟前儿去。韩夏听见“骗子”什么的心里就不得劲,觉得心虚,又听见为了自己,爷爷、奶奶和女儿吵起来了,就更心虚,恨不得能隐身,韩奶奶这一叫全家人都看他,韩夏有种架在火炉里烤的感觉。不过都到这一步了,韩夏只能硬着头皮演到底。“奶奶。”韩夏眼圈儿红红的走到韩奶奶跟前。韩奶奶一把搂住韩夏,“奶奶的乖孙啊,怎么这么命苦啊,好不容易回了家还有让人当面叫野种,奶奶对不起你爹啊”嚎了一阵儿韩奶奶指着大姑二姑道:“这是你大姑,那是你二姑。”“大姑好,二姑好。”韩夏问了好,又劝韩奶奶,“奶奶也别这么说,其实二姑怀疑我也是有道理的。不过,怀疑我无非就是觉得我想骗钱,我就实说了吧,我是不缺钱的,我爹在城里做了那么些年生意也攒下了一笔积蓄。我不过就是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就想着回来也好有几个亲人。”说着,韩夏想起自己穿到这个世界,可不就是个野种,莫名的也觉得心酸。“行了、行了,看看小夏这身行头,咱们种一年的地才能挣出来呢。不说这就是二叔的儿子,就不是咱能有什么人家好图的。小夏啊,你二姑就是说话重了些,也没别的意思,你啊,多担待、担待,别往心里去啊。”大伯娘也出声说和。“不会的,怎么回呢,二姑也是为爷爷、奶奶好。”说着韩夏忍者心里的不爽,还朝大姑、二姑笑了笑。二姑一听韩夏是个有钱的,态度立马不一样了,可是又想到自己刚的罪了韩夏,讪讪地来了句:“就是,我也是为爹娘好,不是对侄子不满,我这人就是嘴快,千万别记恨啊。”韩夏自觉这件事自己也是理亏的,也就笑着应了。二姑见韩夏这么好说话,还想着再巴结巴结,倒是大姑挺有眼色看出韩夏只是看在二老的面子上,赶紧扯着妹子说:“韩夏啊,这回我跟你二姑来得急,家里的事儿都没安排好,就不多留了,下回再来看你啊,爹、娘那我们就先走了,过些日子再回来看你们啊。”说着不管二姑还想留下,拉着她就往外走,二姑见状,赶忙也说:“那我下次再来和大侄子唠啊。”到了门口还不忘拿了个装了鸡蛋的篮子。大伯娘见状撇了撇嘴,“一点东西没拿,临了还刮点走。”大伯捅了她一下,“就你多嘴”。这一通闹,大家多少有点尴尬,竟然是韩平最先开口的,“小夏,你们今日事情办得如何了”“已经办妥了,入了籍记在爷爷这一户。”韩夏赶紧回答。有韩平开口,气氛好了很多,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就散了。第15章 刘海清城一座普普通通的民宅里,赵初和钱掌柜面对面的坐着。“钱掌柜,这次可多亏有你帮忙了。我回去定会像大公子说明的。”赵初熟稔地说。“哪里,哪里,我也只是知道那人拿了东西罢了,至于那人在哪儿,还得你去找啊。”赵初是大公子的奶兄弟,又得大公子信任,办这么重要的事儿,钱掌柜不过一个酒馆的掌柜罢了,自然是不会给赵初摆架子的。“待这次事成,大公子又有不少产业要用人手,钱掌柜在此处将酒馆打理的很是不错,我回去会向大公子举荐,到时说不定就会把你调回元城,毕竟是国都,赚的钱可是如今这小城的多少倍呢,钱掌柜意下如何”赵初抛出了明晃晃的诱饵,不怕钱掌柜不咬。“如此,还要烦请你在大公子面前替我多说两句好话了。二公子那边你只管放心,我必不会透漏口风的。”钱掌柜果然表了忠心。两人又闲聊了几句,钱掌柜就告辞离开了。赵初呆坐了一会儿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今日在酒馆儿遇到的那个人,明明气的不行,小脸羞得通红雾,小拳头攥的紧紧的,就是不敢下手,简直太可爱了大雾。果然长得好就是讨人喜欢,要不自己怎么就帮他了呢。韩家屯韩家屯韩家屯如今正是二月末了,从开春化雪开始老农们就忙着打磨自家的农具、盘算着哪块地种什么了,一大家子人最少也得种个十来亩地才能挣上吃,一忙就是六七天,更不用说那些地多的了,雇着短工也得种上个十多天。好不容易忙完了,条件好点的都想着割块肉改善改善伙食,一来二去的倒也成了个正经的节过着,这时候村里都会有杀猪的来卖肉,原本韩家因为有牛进城方便,肉都是备好了的,只是昨天韩夏突然回来都用上了,大伯娘就带着儿媳们割肉去了。大伯则带着哥哥们去帮相熟的人家起房梁,韩夏原本想跟着的,只是让他们拦下了,也就作罢了,反正日子还长着呢。当下,连虎子在内家里只剩四个人了。虎子今年五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在屋里是一刻也坐不住的,非要出去玩,韩夏怎么哄也不听。正好韩爷爷已经把今天的事儿跟韩奶奶说完了,韩奶奶收拾好了半篮子鸡蛋,又装了一些糖,准备送到里正家当谢礼,顺便把今天的钱还给里正家的,再商量商量明天让里正和韩老爷子一起进城去钱掌柜那儿看看,就带着虎子一起出门了。只剩韩老爷子和韩夏爷儿两个,韩爷爷才准备和韩夏谈谈买地安家的事宜。“小夏啊,我也看出来了,估计你啊手上的钱不少,不过手头上的钱那可存不住的,还是得有地才行啊。”韩爷爷说。“我也正想问您呢,我一直住在南方也不知这北方的地价如何,我也好打算打算买多少地。”韩夏原本就想先问问爷爷,省的到时候都是那牙侩的一面之词。“这良田呢一般是十五两银子一亩,中等的田地十一二两左右,一般的田地也要七八两银子,荒地自然是便宜的,只是咱们这儿离国都近,这十来年也没有什么荒乱,卖地的少、荒地能开的也都开了,怕是不好买啊。”韩爷爷一脸忧心。“这倒是不怕的,我之前向韩掌柜打听过,他说有相熟的牙侩可帮我打听,原本说好了要后日去店里的,只是如今这样,恐怕不能去了,爷爷你明日不是要去吗顺便帮我问问吧,问问里正也是好的。”韩夏倒不是很担心,毕竟钱掌柜的消息更灵通些,既然他说能买着庄子,想来地也是有的。“那也好,里正倒是跟牙行的人熟呢,还有房子的事儿。我看你也不用急着盖房子,先跟我们老两口住着呗。”韩爷爷其实是想把现在这块地留给孙子,只是又怕老大家有意见,所以先这么着,毕竟这地也是要买的呢。“爷爷,我是觉得这房子有些小,住着也不方便,我是想建个大些的房子,咱们还是一起住。”韩夏以为老人家是想和孙子一起住所以安慰道,“不过,我手上的现钱倒是只有几百两,要是买良田只够几十亩呢。”听说孙子要买几十亩良田,韩爷爷很是吃了一惊,“原本还怕你在这过不下去,原来是个有钱的,那就行了。回头我托里正帮你打听着,慢慢地买,毕竟良田可不是时时都能买到的。我看啊,也不用只买良田,中等的田买了也合算的,虽说比良田差些,也差不到哪儿去。你有钱的事儿不用和你奶奶说,她啊一跟人唠起来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嘴上惯没有个把门的。”“好,买之前先不跟奶奶说,等咱们有地了,都租出去也当当地主。”韩夏还以为几十亩已经很多了,结果韩爷爷一盆冷水浇了上去。“几十亩地,交完税就是饿不死罢了,哪能当地主,人地主都是几百亩地呢。”“爷爷,秀才是不用交税的吧。”韩夏突然问。“可不是,秀才名下可三百亩地不交税呢,里正家的地如今都记在正泉名下,人家那两亩地咱得三亩地才顶的回来,咋啦,想考秀才”入籍的时候韩夏说不是官身的,自然就不是秀才了,所以韩爷爷才有这么一问。“不是,我哥原本就在南边考了秀才的。”说着,韩夏起身到他的那间屋子把韩立的文书等物件拿了出来。“唉,都是命啊。”韩爷爷看着那些东西,想着自己原本有个孙子是秀才老爷却早早儿的去了,又想到二儿子客死他乡,就觉得心里胀的慌,来来回回的摸着那张薄薄的文书。末了叹了口气,“罢了,走,跟我去村头的刘家,要不是他家估计还不能这么快找着你呢。”韩爷爷喊着韩夏和他一块儿下了地窖,从里面搬出了一小堆红薯,又装了半袋子杂粮面,还装了十个鸡蛋,都放到筐子里,让韩夏背着就出门往山那边的方向走去。一路走到村头,遇见了不少村里人,韩爷爷乐呵呵的跟他们寒暄,顺便也把韩夏介绍介绍,总之韩夏是一路爷爷、伯伯的叫到底,辈分儿简直小。有个才九岁的韩夏竟然要叫他叔叔,给跪了好不好。好不容易到了村子外围了,才没有什么人了。韩爷爷跟韩夏介绍刘海他们一家,原来刘是村子里另一个大姓,刘海家就是其中一户,只是刘海十五岁时,爹娘都去了,之前又看大夫买药什么的,把家底儿都掏空了,葬礼都是借钱又有族人帮衬着,才办下来的。如今不过两年,刘海还要还钱还要拉巴下面的几个弟弟妹妹过得很是艰辛。韩爷爷和刘海的爷爷关系好,刘家没有长辈了以后对刘家颇为照顾,只是自己的日子过得也不宽裕,仅限于青黄不接的时候送点吃食,平时送点鸡蛋罢了,就这也比旁人好太多了,饿的时候他们就等这点东西下锅呢。两人说着话,就到了一家门口。这家的房子倒不是很破旧,院子也打理的整齐,那么大的院子全都种上了东西,就留了中间一条小路走人,后院应该是养了鸡的,不时的有鸡叫声。“海子在不在家啊。”韩爷爷站在篱笆外面喊。“来了。”一个皮肤黝黑,有点瘦的男人从屋里走出来,“大爷,您怎么来了。”一看是韩爷爷那人脸上多了点笑模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