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一路荣华> 分节阅读 10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1(1 / 1)

二日早起,白璎珞梳洗妆扮好,正打算去庆安堂,刚出了承欢居的院门,便瞧见远远的,谷香疾步而来。“六小姐,宫里来人了,夫人请您去前院呢。”谷香行了礼起身道。点了点头,回头吩咐了流苏去祖母面前回话,白璎珞跟着谷香朝茗雅园而去,一边走一边问道:“不知来人是哪个宫里的”“回六小姐的话,是宁华宫的女官呢。”谷香答道。本以为是东宫来人,是林之湄有什么事要跟自己说,却不成想是皇后娘娘的宁华宫,这么看来,定然是六公主又送信回来了。不由的,白璎珞的面上,就带了几分喜色。来人是皇后娘娘身边的瑶华,见了白璎珞,瑶华恭敬的见了礼,方将带出宫的一个锦盒递给白璎珞道:“白小姐,六公主送信来了,点明了这一盒子是交给您的,皇后娘娘吩咐奴婢亲自送来,您收好。”入手一沉,白璎珞递给了身后的流莺。跪倒在地,冲着皇宫所在的方向行了大礼,白璎珞起身问道:“六公主一切都好吧”闻言,瑶华面上的笑便深邃起来,“六公主大喜,已经有了身孕呢,六月就要临产了,所以,如今宫里都忙乱起来了,皇后娘娘吩咐内务府准备些礼物,要差人送到大安去呢。约莫着四月中就要启程了,六小姐若是有带给六公主的信,不妨提早准备好,到时候帮您带给六公主。”“六公主有喜了”白璎珞一脸的惊喜。第147章礼佛“思然,才是个真正有福气的。”永乐宫东配殿里,林之湄看着床上摊开的那些小小的衣帽鞋袜,眼中有些挥之不去的伤感,说出的话语,便夹杂着无尽的艳羡。这些小衣服小鞋子,都是她曾经一针一线为肚里的孩子缝制的,如今,却都用不上了,所以,她打算送给六公主了。“您还是如花的年纪,总会有孩子的,放宽心好好调养身子才是,莫要想多了。太子殿下对您的心意,这偌大的宫里,谁人不知,所以,一切只看将来便是。”白璎珞坐在床榻边,手里捏着一只小鞋子把玩着。见林之湄这般说,白璎珞柔声劝解道。林之湄绽开一个笑颜,冲白璎珞点了点头,“你说的正是,一切只看将来便是。”说罢,林之湄指着床上那些东西问白璎珞,“你说,把这些送给思然,她会不会觉得不吉利我要不要重新缝制几件”言下之意,面前这些小衣服,都是为自己的前一个孩子准备的,而那个孩子却夭折了,连带着这些东西都有些不吉利了。白璎珞摇了摇头笑道:“您想多了,六公主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她最是洒脱,才不会想那么多。知道是您亲手缝制的,她欢喜都来不及呢。”歪着头想了想,林之湄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过身子一件件的收起来叠好,递给身边的丫鬟拿去好生收起来。说了会儿话,白璎珞才出宫。一转眼已经到了四月,白璎珞将准备好的礼物检查了好几遍,还暗自犯愁,是不是请大伯母递个牌子进宫,好让她有机会把东西带进宁华宫去,让瑶华帮自己归置起来,以并将来内务府的车马去大安时都交给六公主。还没等白璎珞思忖出个妥当的法子,东宫的内侍前来传话,林侧妃请白璎珞进宫去说说话。借着这个机会,白璎珞才得以把东西交给瑶华。马车摇摇晃晃,白璎珞靠在车厢一角,想起方才林之湄和自己说过的话,不由的轻叹了几口气。去岁六月,林之湄小产,距离如今已经过去了十个多月了。可每每提及那次小产,林之湄都心有余悸。见她心情不好,白璎珞甚至安慰她,将来一定会子嗣绵延,可林之湄却淡笑着摇了摇头,说了句,“嫡子也好,嫡女也好,合该出自于太子妃娘娘膝下才对。”当时听着,是觉得林之湄已经意识到了太子妃的厉害,可此刻回想起来,白璎珞才恍然大悟,林之湄是不想自己再怀孕时有什么意外了。虽说后宫妃嫔鲜少有能顺利产下孩子的,可若是在正宫娘娘之前有身孕,那小产的风险无疑加大了许多。就像林之湄的前一次小产,京城众人心知肚明,此事多半与太子妃逃不了什么干系,可没有证据,便是林之湄自己,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自认倒霉。可如今,她是真的想透了,自己从被聘为东宫太子侧妃的那一日,就注定了凡事都不能抢在太子妃之前,尤其是这子嗣一事上。没几日,便听闻寿康宫的夜宴上,太子妃不知道说了什么触怒了太子,太子当即冷了脸,给太后行了礼后退出了正殿,当众给了太子妃没脸。此事与林之湄有没有关系,白璎珞不得而知,可第二日,便听闻林之湄自请去清宁殿礼佛静思,抄写佛经为太后娘娘祈福。是太子妃的警告也好,是林之湄借以自保的手段也好,自那日之后,白璎珞再未听闻有关林之湄的消息,而北宁伯府,也一瞬间静谧了下来。不过几次来靖安侯府,北宁伯夫人的气色倒一如从前的好,白老太太和薛氏,便也放下了心。四月十二,一队车马从宫内驶出,出了城门朝大安国的方向而去。兰心阁里,想到一个月后,六公主就能收到京城众人对她的思念,和对新生儿的期待,白璎珞便由衷的替六公主感到高兴。打了个哈欠,白璎珞正打算翻个身睡会儿,院子里响起了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流苏进来回话道:“小姐,老太太请您过去呢。”午膳的时候,便见祖母神情有些恹恹的,此刻听闻她通传,白璎珞的神情不由的慌张起来,一边起身穿戴,白璎珞一边急切的问道:“可问了是什么事吗祖母的身子如何,可请了大夫”“小姐您先别急,秋纹姐姐说了,没什么事,老太太想出府去散散心,所以才传你过去的,兴许,是想带着你一起呢。”人越上了岁数,就越像个小孩儿似的,如今,白老太太去哪儿都愿意带着白璎珞,稍长些时间看不见,都要念叨好几遍,便连一向不大开玩笑的靖安侯,也打趣的说老太太如今除了白璎珞,谁都不认得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二夫人和白璎芸又有些不忿的唠叨了许多句。疾步赶到庆安堂,正屋里,常来给白老太太瞧病的那位老大夫正在给她诊脉,白璎珞冲祖母笑了笑,便闪身进了内屋。屋子里,秋月等几个近身伺候的丫鬟正在收拾箱笼。“祖母打算去哪儿”白璎珞诧异的问道。秋月摇了摇头,抿嘴笑道:“那六小姐一会儿可得去问老太太,老太太临时起意的,我们谁问她都不肯说,大夫人都着急了,说老太太身子不好,受不得颠簸,这不,老太太便让管家去请了大夫来诊脉,怕是只要大夫说无大碍,即时就要出门了呢。”白璎珞也跟着笑了起来。少顷,外屋便有了响动,白璎珞出去没一会儿,薛氏也来了。“大夫,怎么样”薛氏目光殷切的看着老大夫问道。老大夫一边收着脉枕,一边冲薛氏答道:“夫人勿要担忧,老夫人身子并无大碍,许是这些日子忧思过甚,费了心神,好生歇息几日就好了。我这就开几幅方子,调养几日便好了。”“看吧,我就说没事吧,你非不听。”嗔怨的看着薛氏,白老太太回头问那大夫:“可能出远门”“远门”老大夫狐疑的看着白老太太,脸上有些不赞同,似是觉得老人家岁数大了就不要随心所欲的奔波受罪了。白老太太解释道:“也没多远,就是去苦寒寺住几日罢了。”“苦寒寺那倒真是个好去处,老太太若是去那里调养身子,还能听听经文开解开解心胸,那是再好不过的。”老大夫回过神来,不由的捋着胡子笑了起来。“原来您打算去礼佛啊,那媳妇儿这就差人去准备车马,明儿一早送您去苦寒寺,傍晚回来,您看可好”薛氏打着商量道。白老太太摆了摆手,“早起的时候,我和老太爷商量过了,要去苦寒寺住些日子,一会儿歇了午觉起来我们就动身,所以你快去吩咐吧,也不等明日了。”白老太太说一出是一出,这些日子,侯府众人早已经习惯了。见老太太主意已定,薛氏也再不多说,忙出门吩咐下去了。薛氏走后,白老太太笑眯眯的问白璎珞,“珞姐儿,你可愿意陪祖母去苦寒寺住些日子”苦寒寺寺如其名,生活最是清苦,可那儿的主持方丈经文讲解的极好,常有京城大户人家里的老人前往苦寒寺听他讲经,久而久之,苦寒寺便有了专门招待外客的斋舍,可以住下来与寺里的方丈们讨论经文。白璎珞虽是女孩儿,可到底是跟着祖父祖母去,也不打紧,不过,白老太太却怕,那儿的生活太过枯燥,白璎珞去了会不适应。不成想,白璎珞却很是愿意。祖孙二人一拍即合,白璎珞忙吩咐了流苏和流莺回屋去收拾几件换洗的衣物和要带的东西。申时二刻,两辆马车从靖安侯府的巷道里驶出,晚霞满天的时候,三顶软轿晃悠悠的抬到山顶,停在了苦寒寺门前。苦寒寺规模极大,如今俨然已经成了京城外最有声名的寺庙。这其中,苦寒寺最特立独行的是,所有人一旦上山进入苦寒寺的范围,便众生平等,没有了京城里那些繁缛的规矩。据说,有一次嘉元帝微服前来,虽有人认出了他,可寺里的众人,却并未诚惶诚恐的出来接驾,反而如待任何一位前来礼佛的游客一般,嘉元帝未动怒,临走前,却在寺内的菩提树下留了一首诗,对苦寒寺大加褒扬。自那以后,苦寒寺享誉大宋,但凡前来京城游历的人,都必定会前往苦寒寺一游。寺门外,错落有致的石头和松柏,远远瞧着杂乱不堪,可走到近处,却觉得一石一木都是那么的和谐,仿佛天地生来就是这样造就出来的。进了寺门,面对着众人的,便是庄严的大殿,而东西两侧的偏殿呢,也都是面相或威严或喜气的神佛,而院子里,却空荡荡的让人有些不适应。正殿里,是宝相素正的如来佛祖,白璎珞跟在白老太太身旁,跪在蒲团上虔诚的磕了头,待到搀着祖母起身,白老太爷已经跟着引领他们的小沙弥朝后殿去了,而白老太太,却眯着眼看向在老方丈处解签的那名妇人。“秋纹,你去问问那位夫人,可是岭南贺家的”白老太太一脸的思索,想了许久似乎没什么头绪,回头看着秋纹吩咐道。第148章远见“老太太,果然是岭南贺家的夫人呢,她说,是陪着她们家老夫人来庙里上香的,已经来了有几日了,今儿打算下山回府了。”一会儿的功夫,秋纹便回来了。白老太太打量了几眼,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惊喜,眼中迸发出来的光彩,是白璎珞都鲜少见到的。“快去,问问贺老夫人住在哪个院子里。”冲秋纹摆了摆手,白老太太的面上泛起了一丝急切,见秋纹转身去了,白老太太仍旧自言自语的念叨着,“我就说没瞧错,那年她带着儿媳妇儿来的时候,我虽只见了一面,可这么多年了,却也没忘了。”“祖母,您和贺老夫人是幼时的手帕交吧”白璎珞上前搀着白老太太,一边好奇的低声问道。白老太太摇了摇头,眼睛一直张望着大殿角落里求签的那个妇人。见祖母心不在焉的,白璎珞抿嘴笑了笑,再未追问,一双眼睛,却也不自禁的打量起了那名妇人。转瞬的功夫,那名妇人回过头来朝白老太太和白璎珞所在的位置瞥了一眼,微一怔忡,她似是也想起来了,面上闪过了一抹惊喜。有礼的冲那解签的老方丈解释了一句,那位夫人跟着秋纹走了过来,及至到了跟前,拜倒行了礼道:“见过白老夫人,十几年没见,见您身子骨硬朗如昔,可真是件喜事呢。我婆母知晓在这儿遇到了故人,必定也是极开心的。”白老太太笑着招呼了一句,方回头给白璎珞介绍道:“这是岭南贺家的夫人,按理,你要叫一声婶婶的。”“贺家婶婶”白璎珞甜甜一笑,俯身行了福礼。“好标致的小姐,定是养在您跟前的,也就您调教的出这么有仪容闺德的小姐了。”拉着白璎珞的手,贺夫人冲白老太太笑着说着,说了几句话,贺夫人便殷勤的搀着白老太太的胳膊,一行人朝后院贺老夫人歇息的院子去了。“婆母说,当年立过誓不再踏足京城一步的,此番,若不是要来还愿,她也绝不会来的,所以,京城里那些故人,都没过去叨扰。不过,在这儿遇上了您,可见您二老还是有缘分的,婆母见了,定然欢喜的什么似的。”贺夫人笑道。白璎珞静悄悄的跟在身后,听着祖母和那位贺夫人说着从前的事,心里不由的诧异起来,一边,却转过头吩咐了秋月,让她差人去告诉白老太爷一声,免得一会儿祖父寻不到人。苦寒寺极大,慕名前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斋舍也是扩充过的,所以,一行人兜兜转转的走了一盏茶的功夫,才到了一个安静的小院子。仰头看去,院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