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的米饭,炒了鸡蛋西红柿,凉拌豆角,蒜蓉茄子,拍根黄瓜。“你们吃饭,我先喂妮儿。”连幼梅说着米饭拌上西红柿炒鸡蛋,一勺一勺的喂妮儿。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所以米饭放的水多一些,比平时吃的软和。“对了,下午我和妮儿要进山。”刘姥爷说道。“进山那姥爷小心点儿。”姚长海叮咛道,“早些回来。”“太阳下山前,我们会回来的。”刘姥爷保证道。“好了,我吃饱了。”刘姥爷放下碗筷拍手道,“来妮儿,太姥爷抱抱。”“我们收拾一下进山。”刘姥爷抱着妮儿起身道。“啊姥爷,你们现在就走,不午休一下。”连幼梅问道。“不了,晚上睡的早,一点儿都不困,早去早回。”刘姥爷头也不回地说道,去房间里收拾一下进山地东西,背着妮儿就走了,“我走了,你们不用送了。”根本就不给姚长海和连幼梅说话的机会,在他们追出来后,一人一狗就已经消失在他们眼前。、第130章 爬山一阿黄看见他们到来,一跃出了深潭,“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被事情耽搁了。”刘姥爷简单地解释了一遍,“以后我们不来阿黄就自己修炼。”他想了想道,“要不这样吧如果我们来不了就让大黄跑一趟,要是我们来就一起了,不至于让你在这儿干等着。”阿黄晃晃脑袋,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点点头,算是明白了。唉妮儿一声叹息,要是有神识就好了,也能沟通了,不至于这么费劲,在忍耐些日子吧等她能说话了,就好了。“好了,你先修炼。”刘姥爷拍拍阿黄的脑袋,“临走时少不了让你饱餐。”“现在嘛我要搜刮啦”刘姥爷可没有忘记自己来的初衷。上午打理菜园子拿蔬菜种子补种时,刘姥爷扣下一些,西红柿、长豆角、辣椒、菠菜、香菜、南瓜、丝瓜、窝瓜、大冬瓜等等直接给了妮儿收好。又搜刮了一下家里的其他种子,如花生,这可是油料,盛夏时节好赖都有吃的,就缺油水。棉籽更是不能少,姚湾村种植的棉花几乎都上交国家了,没留下多少。反正对刘姥爷来说,甭管用不用的着,那是多多益善。这一路走来,金杏、枇杷、覆盆子,野葡萄、山核桃、野茶、不论种子或者幼苗、扦插等等,山货、野果,只要是能吃得统统让妮儿收了。山里的野味儿也少不了,这一回都是活的。珍贵的树种,青兰山已有的水杉、香樟树,山毛榉树,可惜这里没有檀木,不然的话,以妮儿的性格也不会放过。姚湾村不出产桑树和蚕宝宝,不然的话。连丝绸都能整出来了。刘姥爷还真怕妮儿装不下,没想到小家伙有多少吃多少。谢天谢地,空间原本由她所炼制的,虽然以她目前的情况不能进去。但却心意相通,所以对于这些所收进来的东西,种植、规划,只要心念意动就可不过就是累些罢了。好在,好在,还有这点儿本事,不然真的是欲哭无泪,就真的只有灵泉可用了。临走时还不忘从深潭中收两条鱼,一条腹藏鱼籽的鲤鱼,放进空间的河中。别看就这一条鲤鱼。它的繁殖和生长速度,简直就是太恐怖了,在空间内就甭提了。别看收了不少的动植物,对于她的须弥戒来说,只是一隅之地而已。日子平静如流水缓缓滑过。转眼间到了九月。每天清晨刘姥爷就会背着妮儿进青兰山修炼到中午才回家。为了不引起怀疑,下午则呆在家里,别人一天到晚忙的脚不沾地,他们在村子里瞎晃荡会找人嫉恨的。空间蔬菜和蓄养的野味儿生长速度之快让刘姥爷子咂舌,吃过以后,就如阿黄一样,这深潭里的鱼和青兰山的野味儿在它嘴里如同味同嚼蜡一般。索然无味了。早早的就换成了空间的出产了。九月的乡村,是农人弹奏的乐章。收割和播种将九月瓜分,秋分锋利的刀刃轻轻一挥,秋天的庄稼纷纷倒下,农人把种子和汗水储蓄到秋分的账户上,等待着向来年的滚滚麦浪索要丰厚的利息。秋天的财富在九月里溢满。这时的九月不仅仅是一个月份,它是一个收获播种的季节。星期五夜深人静,姚爷爷摸索衣服穿了起来。姚奶奶听着窸窸窣窣的穿衣声,坐了起来,打了个哈气。揉揉眼睛,沙哑地问道,“到点儿了”“嗯老梆子已经打过四更了,我估摸着快到五更天了。”姚爷爷起身说道。“五更才三点。”姚奶奶揉揉自己的脸,啐道,“唉你这折腾人的老头子,你这是折腾孩子们,还是折腾你自己呀”穿上了衣服,“今儿轮到谁了。”“小五家。”姚爷爷摸黑穿上鞋道。姚奶奶穿好衣服跟着他打开了堂屋的门。姚爷爷站在院子外,喊道,“老大,老大醒了吗”“来了,爹,我醒了。”姚长山在西厢房屋内喊着就打开了房门。姚长山手里提着马提灯,在漆黑的也凌晨,晕出一抹光。“爹睡得好么”姚长山笑呵呵地问道。姚爷爷背着手道,“去把咱家的男子汉都叫起来,十分钟以后,准时在家门口全体集合。”“是爹,我现在就去。”姚长山笑眯眯地应道。姚长山听着两边厢房窸窸窣窣地穿衣服声,就知道孩子们醒了。提溜着马提灯直接打开院门,径直先去了三大娘家去,拍的街门震天响,“弟妹,致远醒了吗”“醒了醒了大伯我醒了。”姚致远赶紧应道。姚长山一听里面传来姚致远的声音,放心的走了。致远这孩子还是非常让人放心的,他会把三个弟弟叫起来的。“又来了。”三大娘坐在炕上咕哝道。姚致远走到三大娘的房间,站在炕沿边道,“娘,时间还早,你在迷瞪会儿,我抱着振远过去,给他穿衣服。”这段时间马不停蹄地忙着收玉米,接下来生产队的男女社员要忙着给地里上底肥,为的是明年又一个好收成。然后才能种小麦,而地里其他的农作物如地瓜、土豆、花生、棉花也一样样的等着收。“那好吧”三大娘又躺了下来。姚致远抱着振远进了自己的房间,“小子醒醒,大伯已经叫了。”姚振远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啊又到了聚餐的日子了。”“军远、建远醒醒。”姚致远边给振远穿衣服,边推着两个弟弟醒来。“哥现在几点啊”姚军远迷迷瞪瞪地问道。“五更了,三点,快起来。”姚致远随口就道。“不能晚一个小时啊”姚建远嘟囔道。“这是咱家的集体活动,时间算什么就是半夜一点,你也得给我爬起来。”姚致远直接掀开了他们身上的被子道。“哎呀,哥”军远和建远哀嚎道,被冷的一哆嗦。缩成了虾米。已经九月下旬了,凌晨可是凉的。“呀呀行了,快起来洗把脸,打起精神来。十分钟在门口集合。”姚致远说着把衣服扔给他们,“你们哪来这么多废话啊”“快点儿赶紧起来,我把洗脸水给你们打好呵呵”姚致远笑着说道。“哥,你还笑得出来。”姚军远粗声粗气地问道,“哎呀爷爷可真能折腾人”“少啰嗦快起来。”姚致远说着抱着已经穿好衣服的振远出了房间。姚军远和建远抱怨归抱怨,慢腾腾地爬了起来,兜上自己的衣服,打着哈气,扒拉着头发就出了房间。“水给你们倒好了,快洗脸。”姚致远说道。两人弯腰洗脸。“嘶哥,怎么是凉水。”冰凉的井水让二人彻底醒了过来。“这下醒了吧”姚致远笑道。“好了,洗好就出去吧”姚致远拉着振远背上竹篓出了街门。“记住带上工具啊”“知道了。”姚军远和建远,打起精神进入厨房背上自己的竹背篓,跟在了他们的身后。出了街门。聚餐很好,就像姑父说的,有肉吃,刚开始小得们非常地兴奋,现在嘛天渐渐凉了,还要这么早爬起来,离开温暖的被窝。咦这是满心不愿啊姚长山同样拍开了田胜利家的街门。田胜利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穿着衣服往外走。姚长青追在后面见状问道,“你是不是嫌烦啦。”“谁嫌烦啦”田胜利扣着扣子不耐烦地说道。“爹是什么人,我怎么敢嫌烦,当初爹提议,咱们可是举双手赞成的。而且老爷子亲自上阵,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想着晚上的聚餐。我现在口水直流。应该感谢才对,我怎么敢嫌烦。”“你知道就好”姚长青认真地盯着他说道。“当然知道啦我就这么不懂事,是不是”田胜利大声地说道。“行了,去洗把脸,把眼屎给擦擦。”姚长青笑道。显然对于他的回答很满意。这么早起床她也不愿意。为了不让他心里有疙瘩,她陪着他一起起来。姚长青的心思,怎么会瞒得过他,田胜利擦着自己的眼角道,“你没睡好,怎么行啊别送我了,进屋去,再睡一会儿吧”田胜利催促道,“快去,快去。”姚长青指着他的衣服道,“扣子没扣完,天气凉了。”“没事,大男人怕什么冷啊”田胜利摆着手道。“现在是凌晨,会冷的,扣上。”姚长青动手给他扣上了最上边的扣子和最下边的扣子,平整一下衣服。田胜利对着她的头顶,挤眉弄眼的,我都是为了你。哎哟,我怎么这么苦啊穿戴整齐,田胜利进厨房洗漱一下,摇摇晃晃地朝外走。“等等背篓,背篓。”姚长青提着背篓追上去。田胜利展开双手,姚长青给他背上背篓。“我走了啊你回去在睡会儿。”田胜利说着打开街门走了出去。“小五醒了吗”姚长山拍着姚长海的大门道。“醒了,醒了。”姚长海站在堂屋喊道。“那就好”姚长山一听,转身回头,看看自家那几个兔崽子起了没。姚长海早在大哥拍三大娘家的门的时候就已经醒了,等到姚长山拍自家的门的时候,他已经穿戴整齐了。现在嘛看着和他同样整装待发的刘姥爷,谁来告诉他怎么回事、第131章爬山二“姥爷,你真的要去。”姚长海不确定地又问道。“这还有假的,没看见已经穿好衣服了。妮儿都抱给幼梅了。”刘姥爷笑道,“啰嗦什么早晨空气好,你们忙你们的,我爬爬山,也不错啊”姚长海听的嘴角直抽抽,爬山晚些时候也行啊这黑灯瞎火的,天气又凉。“姥爷,你用不用在加件衣服。”姚长海又说道。虽说九月下旬长衫长裤还成,但山里气温低,又是凌晨要更凉些。虽说春捂秋冻,没看见妮儿都已经穿上夹裤夹袄了。连幼梅从房间出来,手里拿着件铁灰色的中山装,“姥爷穿着吧”刘姥爷只好从善如流地穿上了上衣。“这样行了吧”刘姥爷衣服整装待发的样子。“姥爷您要喜欢爬山,冬闲的时候我陪着你。”姚长海说道,干嘛非得这时候凑热闹。“我喜欢热闹不不行吗”刘姥爷很快解开了他的疑惑。“那好吧”姚长海无奈地说道。“那咱们洗漱一下再走。”两个人蹲在井边,洗脸刷牙后,姚长海背上竹篓还有猎枪,刘姥爷则背上竹篓,“走吧如果不是妮儿太小的话,天气太凉,我早背着她进山了。”“幸好这要是病了,她难受,我们看着心疼。”姚长海赶紧说道,加强姥爷的印象,免得老人家心血来潮,他可不好劝说。姚长山回走的时候,姚爷爷已经背着竹篓在大门外等着了。“还没出来吗”姚长山问道。“该出来了。”姚爷爷说道。“爹,我们来了。”姚博远领着弟弟们疾步走了过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进山的工具绳索、背篓,挖野菜的小木铲子。姚博远更是背着一个,手里提溜着一个竹背篓,那是自家老爹的。“爷爷。早上好。”孩子们一字排开道。“好好”姚爷爷看着大房的五个孙子,嘴角泛起一抹笑容道。“爷爷”姚致远领着弟弟出了院门。不管刚才姚军远和建远的脸色有多么的臭,当跨过街门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