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贫农大魔师> 分节阅读 4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0(1 / 1)

败家娘们了。”大娘故意说道。“等等,俺可没说他小婶。”姚长山说道。姚博远吃惊道,“爹,娘,这被面是小婶送的。”“嗯还是博远聪明比你爹强。”大娘笑着说道。“那也是俺的种子好”姚长山傻呵呵地说道。“他爹,在孩子们面前说什么呢”大娘捶着他的后背道。“他娘,博远马上就成亲了,这夫妻间的事,也该知道了。”姚长山大咧咧地说道,“不然到时候这洞房可咋整啊”“他爹”大娘略微提高声音叫道。“博远还在呢你说什么呢。”姚长山一看儿子羞的满脸通红,比那水红色的被面还红,“好了,好了,不说了。”话锋一转道,“博远,结了婚脸皮可不能这么薄了啊太薄了,可怎么上炕啊”“他爹”大娘这一回真的是急了,越说越来劲儿了。姚长山笑道,“不说了,只是这被面太贵重了。”他看着姚博远呵呵一笑道,“你小子,老爹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缎子面,没成想,你都用上了。回头一定要谢谢你小叔和小婶。”“这还用说吗我现在就去。”姚博远说着转身出了房间。、第61章 纠结姚长山坐在炕沿上,看着这缎子被面,怎么看怎么喜欢,一副傻呵呵的样子。大娘坐在炕沿上,看着他摇头叹口气道,“真是只顾着傻乐了。”姚长山这才发现媳妇儿不对劲儿,抬眼道,“他娘,你叹什么气啊”大娘被他的粗神经给气的瞪了他一眼道,“你不觉得他小婶的礼物太贵重了。俺这心里不安啊老话还说:无功不受禄,这拿着烫手耶”“咦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耶”姚长山一琢磨也变的紧张兮兮的了。大娘一副你终于感觉到的模样,“你还真是后知后觉啊”“可是,你是不是想太多了,弟妹这只是单纯的贺礼。”姚长山抬眼问道,“咱娘怎么说。”“咱娘让俺安心的收下。”大娘想了想道。姚长山一听,笑呵呵道,“行了,别多想了咱娘说话了,肯定没问题了。”“你还真是”大娘彻底无语了。连幼梅没想到一床被面让夫妻俩这么纠结,让夫妻两个人坐在炕上大眼瞪小眼。“啊”大娘捂着嘴,一脸的惊呼,深吸一口气,拍着他的胳膊小声道,“他爹,他爹,你说他小婶送这床被面,是不是将来亲家姥爷来住,让咱们多照顾一下啊”“咦”姚长山睁大双眼,“他娘还真有可能啊”“那么他娘,多多照顾一下亲家姥爷吧都不容易,就幼梅一个孩子,连个男人都没有,连个依靠都没有。”姚长山叹口气道。“俺晓得了。”大娘说道,这摸着缎子面的被面,才觉得不扎手了。“这弟妹,心眼儿还真多,真是九曲十八弯。俺是拍马也追不上。”大娘摇头笑道。“没有这礼,俺还能不照顾亲家姥爷啊怎么说也是亲戚。”姚长山朝她那边挪了挪,“媳妇儿,说实话。现在心里是不是舒坦点儿了。”大娘斜睨了他一眼道,“俺是那样儿的人吗”迎着他洞明地眼神,“好吧俺是俗人,俺承认心里舒坦一点儿。行了吧他爹。”“行了,快叠起来,别多想了,你在这儿,谁做饭啊”姚长山说道。大娘不用他说,早就缎子面朝里,把被子叠了起来。放这儿,放哪儿感觉都不合适,最后还拿床单包起来,再放起来。“晚饭简单,不就是熬点儿棒子面粥。夏穗和秋粟会做。”大娘把被子放起来才安心了,于是盘腿坐在炕上。“你现在倒好,把事都扔给了俩丫头了。”姚长山上下打量着她道。大娘拍着膝盖叹了口气道,“这老大马上就要结婚,眼看着孩子们渐渐大了,尤其女孩子,在嫁人之前。该学得都得学会,不然就是嫁出去,俺这心也难安啊”“咱家俩丫头漂亮、聪明、孝顺,谁娶回去还不是捧在手心里啊”姚长山乐呵呵地说道。“那是你,到了婆家哪有那一说啊不磋磨就不错了,有几个如咱娘是的。”大娘想着忧心道。这还没影的事呢她就开始担心了。这要是真的出嫁,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他们敢,咱家俩丫头可是有五个兄弟的,这可是坚强后盾。”姚长山硬气地说道。“唉”大娘摇头道,跟他真是说不清。男人呀粗心的动物,不懂姚奶奶拿着抹布擦着炕道,“长海和幼梅送了一条缎子面的被面给老大家的博远结婚。”“嗯”姚爷爷搬着小凳子做在炕边,埋头把家里的农具检查一下,锄头的锄头杆是否该换了,该钉楔子的钉楔子,柳条筐有破损的地方整整。春耕可离不开这柳条筐,挑粪筐不二选择。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没有机械、化肥的年代一切都是靠它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像士兵手里的枪,没有枪怎么征战沙场啊“老头子,你听见俺说啥了没。”姚奶奶起身看向炕下边的姚爷爷道。“邦邦你不是说小五送了条缎子被面吗”姚爷爷随口说道,“缎子被面。”他猛然抬头道。老爷子摇头笑道,“嘿嘿这小五出手还真是阔绰”“你到底听懂俺的意思了没”姚奶奶着急上火地说道。“有啥意思,你呀就是爱瞎捉摸。”姚爷爷一副你多心了,纯粹没事找事。姚奶奶揪着抹布,“要俺说啊亲家姥爷要是真过来住,希望咱们多照拂一二。”不得不说,这对儿婆媳生活的够久,这想法都一模一样的。“这不正好,博远娘不用太担心了,亲家很好相处的。”姚爷爷笑道,“你也别太担心了。”“哼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啊”姚奶奶没好气地说道。“你这老婆子真是还没影儿的事呢”姚爷爷起身,拿着锄头试了试,拍拍身上的木屑,“老婆子,把这儿收拾一下,该吃饭了。”“知道了。”姚奶奶赶紧把炕飞快的擦了一遍,下炕,把地扫了一下,一会儿功夫就把家里的农具全都整了一下,不过也制造了这么多垃圾。“农具都准备好了。”姚奶奶问道。“还得去供销社看看,队里还得再添两把锄头。”姚爷爷说道。“爷爷、奶奶,饭做好了。”姚夏穗在帘子外喊道。“去喊你爹,你娘,还有小叔、小婶。”姚奶奶掀开帘子拿着簸箕和笤帚道。“奶奶,我来吧”姚夏穗伸手道。“行了,去喊人吧文远他们呢”姚奶奶说着就踏过了门槛。“爷爷、奶奶,爹、娘,小叔、小婶。我们回来了。”姚墨远和姚文远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奶奶,我来吧”姚墨远直接接过姚奶奶手中的簸箕,往后院走去。姚秋粟则用木盆端好水,让大家洗手。姚夏穗则喊道,“爹。娘,饭做好了。”“小叔,小婶,饭做好了。”姚博远和姚长海他们一家三口一起从西厢出来了。“傻小子,谢什么,谁让我是你叔呢”“走了,吃饭去。”姚长海拍着他的肩膀道,“她妈,把孩子给我,我抱进去,放炕上。”连幼梅把孩子递给了他。“妮儿,咱们去吃饭了啊”姚长海抱着孩子,姚博远掀开了帘子。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东里间。“来,先把孩子给俺。”姚爷爷伸手说道。“妮儿,咱让爷爷抱抱。”姚长海说着把孩子递给了姚爷爷。“这小家伙真乖。”姚爷爷抱着孩子道。“谁都让抱,咱们吃饭的时候也不闹。”“爷爷,我也很乖的。”姚文远挺着胸说道。“你呀调皮着呢”姚爷爷笑道。“你娘可没有好好的吃过一顿饭。”“妮儿,才是真的乖呢”姚爷爷说道。“妹妹乖,才有糖吃啊”姚文远奶声奶气地说道。“噗嗤我看是你想吃糖了吧”姚长海点着他的小鼻子道,“行了,赶紧出去,明儿给糖吃。”有了孩子可不就得轮流吃饭,像妮儿这么乖的还真少见。姚长海俯下身。亲昵地蹭蹭妮儿的脸颊,“乖乖的,妈妈吃饱了,妮儿才有饭哦”“啪”回应姚长海的是妮儿的一记铁拳。姚长海的新发现,妮儿非常不习惯这种亲昵的举动,每次这样都会挨上这么一下子。虽然知道这是小孩子的无意识举动。然而他就玩儿的更乐此不疲了。妮儿躺在炕上,挥出软绵绵的一记铁拳,把脸侧到了一边。“臭小子,别闹妮儿,哭了谁负责啊”姚爷爷拽直了他。“赶紧吃饭,趁着天还亮着。”“哦”姚长海做好,饭已经摆好了。姚爷爷发话道,“吃饭吧”炕桌上的碗筷才开始动起来,妮儿不用集中精神看,光是鼻子嗅嗅,就知道又是老三样儿,棒子面粥、玉米饼子、地瓜,外加咸菜疙瘩。真是单一哟这就是她未来要吃的食物吗殷铁柱几次三番的上门找殷水生,希望趁着这次喜事能缓和父女俩的关系,结果不言而喻。这个就没必要告诉殷秀芹了,别在伤口上撒盐了。唉真没见过这么狠心的爹。转眼间就到了元宵节,姚爷爷领着家里的男人都去了县城,呼啦啦真是一大帮子。“这老头子,天寒地冻的,你带着家里的男人们上县城干什么”姚奶奶不解地问道。姚爷爷理所当然地说道。“当然还有看看滚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热闹着呢文远他们也记事了,带他们去乐呵乐呵。”“顺便走百病,求健康。”姚长山笑道。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你们走百病,我们女人呢”姚奶奶质问道。“哦在村子里走走,不就成了,心意到了就好。”姚爷爷轻松地说道。姚奶奶瞪大双眼,“老头子,真亏你说的出来。”“行了,我们走了,你们在家看家吧这不妮儿还要你们照顾呢”姚爷爷说道,“这不是出行不方便嘛”反正最终是家里的男人们都去县里看热闹了,而女人们被留在了家里。s:稍后三更、第62章 社火家里的男人都走了,“娘,咱们怎么办。”大娘问道。田姑爷也被姚爷爷拉走了,而姚长青因为在乡供销社上班,所以不放假。“你爹他们都走了,咱还能干什么也都别忙活了,咱上炕玩儿花牌吧”姚奶奶接着说道,“一年难得他们不在家,咱们也松快点儿。”“听娘的。”大娘笑道。“俺去把炕烧热点儿,再去那点儿晒干的南瓜籽。咱们边嗑边玩儿。”“还是大嫂最好了。”三大娘揽着大娘的肩膀说道。“妮儿妈你留下来一起玩儿吧”姚奶奶说道,“一个人在屋里太闷了。”“娘,你们玩儿吧这个花牌,我不太会。”连幼梅笑着摆手道,“我抱着孩子在一边看就成了。”“那好吧”姚奶奶点点头道,抱着孩子不方便,一会儿饿了,一会儿尿了。当娘了就得以孩子为先,哪能只顾自个玩儿呢所以姚奶奶对连幼梅的回答很满意。姚长海推着自行车载着姚爷爷,振远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姚长山则推着独轮车,上面坐着文远和墨远。而稍微大一点儿的,就只好乘11号车,步行了。虽然辛苦,却高兴着呢尤其是小孩子。出一趟远门是非常不容易的,这还只是到二十里外的县城。不过这一路上,好多与他们同样的队伍,只不过独轮车较多,自行车则是凤毛麟角。独轮车俗称“手推车”。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特别在北方,几乎与毛驴起同样的作用。由于车子只是凭一只单轮着地,不需要选择路面的宽度,所以窄路、巷道、田埂、木桥都能通过。独轮车以只有一个车轮为标志。由于重心法则。极易倾覆,奇怪的是,人用它载重、载人,长途跋涉而平稳轻巧。因此,它的创制者和第一个驾驶者必定是有胆有识的机械工程师。至于独轮车的车辕,其长短、平斜,支杆高低、直斜及轮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