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贫农大魔师> 分节阅读 2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5(1 / 1)

啊倒退三十多年,爹也编给你一个”姚爷爷开玩笑道。“咱家长青也悠悠。”“爹”姚长青跺着脚不依道。田胜利蹲下笑眯眯地说道,“嘿嘿今儿就数咱妮儿最美了。”他伸出食指,拉拉妮儿的小手,“爷爷编的竹摇篮,好不好啊”“长青,你看她的手好小,妮儿胖嘟嘟的好可爱哟”田胜利头也不抬地笑着问姚长青道。“是嘛”姚长青有气无力地说道,头偏向了窗外。“呵呵”姚爷爷和姚奶奶相视一眼,立即起身道,“老伴啊天差不多快亮了,咱俩该去五叔公那里了。顺便出去转转,闻闻春天的风。溜达着也该到祠堂外集合了。”然后又对着小辈们儿道,“你们也别误了时辰。”“知道了,爹”“是爷爷。”连幼梅笑着问道,“爹,这时候出去看啥景致啊”“啥景致,去年是金蛇狂舞,今年就是万马奔腾的景致呗”姚爷爷穿着衣服笑着说道。“爹您老可真幽默。”连幼梅也不得不赞叹道,这回答可真是绝了。跟在老人们身后,姚家几乎是全家出动,去了祠堂。只留有还在坐月子的连幼梅和妮儿。aa妮儿这一次,总算看全了姚家人的真容了。躺在炕上的妮儿打开天眼看到,典型的农家人,风吹日晒的,皮肤晒的一个比一个黑。一个比一个粗糙,一看就是劳动人民,扑面而来浓浓的乡土气息。两位老人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又如车辙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的光芒,慈爱地看着众小辈儿,从内心迸发出的精、气、神,是不比年轻人逊色的朝气与活力。枯树皮似的双手,坚韧顽强地打造着平实的生活,为小辈们儿遮风避雨。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应该说姚家人都是这般生活态度,始终都笑容满面。姚家的父辈明显身高不如孙子辈,只是一般的个头,生活的重压下,他们也高不起来。而孙子辈,都是瘦高个,不过瘦得像麻杆。也是这艰苦的年代,你也挑不出一个胖子来。啃着没有多少油水的粗粮,还干着重体力活,想胖也胖不起来啊姚家人虽然黑了点儿,但都遗传了父辈的一副天生的正直的好人脸,也就是五官端正,浓眉大眼,浓眉大眼的相貌总是让人第一眼就留下亲近的好印象。唯一的两个女孩儿也是样貌精致,只一点还是黑了点儿。有道是一白遮三丑,虽然五官立体,精致,但由于晒的黑,还是稍稍打了折扣。不过这水润清澈地双眸闪着的淳朴、善良、嘴角噙着乐观、开朗的笑容,精力永远是那么的旺盛。姚爷爷的房间也是那么的简朴,占据了半间房的暖炕,厚厚的石壁上是刷着桐油的木格子窗。窗户的四周糊着泛黄的报纸,只留有中间一小块儿是嵌着玻璃。木制双龙脸盆架,摞起来两个的樟木箱子上,放着带罩世纪座钟,旁边是绿色铁皮网状暖瓶,能看见里面银色闪闪发光的暖壶胆。墙角竖着一个炕桌。竹编的两张老圈椅子,分别放在一台罩着蓝底印花布的缝纫机两旁。炕头柜上,放着一个白色石膏毛主席的半身像,单色白瓷。下面还有一个红色的底座,底座上三朵大大的向日葵,期间夹杂着绿叶,上面刻有一个黑色的忠字。除此之外再无其他。aa过年是吉祥的日子,普天同庆,喜气洋洋。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但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大约8点,姚湾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相携一道,到了祠堂。祠堂的香案上已经摆好了祭祀的祭品。古时天子以牛、羊、豕作为祭品,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自然不免有力不从心之虞。故而,后世的民间祭祀,也有以鸡、鱼、猪等充充作三牲来用的。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也曾经描述女佣们准备祝福祭神的牲醴时说:“杀鸡,宰鹅,头猪肉,用心细细的洗。”这里鸡、鹅等一些其他小动物也用上了。不过姚湾村大队饲养的牲畜早就支援国家建设了,所以祭品都是用蒸的大馒头,馒头捏成鸡、鱼、猪的形状。祠堂里,村里的男人们按照辈分的大小排排站,目前来说姚湾村辈分最高的是五叔公,他站在最前面领着男人们向祖宗神位跪拜叩头、烧香。跪拜完毕后,头发已经花白的五叔公念叨着朴实的祭文:今天在这个祥和喜庆的日子。我们向上天的先人们祈求平安的日子。你们的子孙会承接先人的遗愿告慰先祖,永赐吉祥。aa“别怕别怕是祠堂内放鞭炮,奶奶们在打腰鼓呢”连幼梅抱着妮儿,轻轻拍道。“真是的,都解放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了,女人们依然不能进祠堂祭拜”连幼梅噘着嘴道,语气可是非常怨念,“这好似春雷的腰鼓声,说不定就是女人们的抗议。呵呵说笑呢”妮儿打开天眼望去,祠堂的青石板铺就的空地上,打腰鼓的女人们多是奶奶级或者妈妈级的。真如苏轼在诗中也说:“腰鼓百面如春雷。”众鼓手在头路鼓子的指挥下,精神振奋,狂跳起舞。场中只见鼓槌挥舞,彩绸似虹,鼓声如雷,震撼大地。奔放的情绪,强烈的气氛,上百人齐齐挥舞,令人神情激动,赞叹不已。给以巨大的鼓舞和一股勇往直前的激励。这时候温婉、慈爱的奶奶们,妈妈们,敲打出不输于男人的粗狂和豪迈。奶奶们表演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律较小、没有较大的跳跃动作,属于较为文气的一种腰鼓。就算文气,可打腰鼓的花样,少说也有二十来种,如“仙鹤展翅”、“大海翻滚”、“金鸡独立”、“上山打虎”等等。而这脸上喜悦的心情一点儿都不做假。毕竟是奶奶级的,这要是跳跃,旋转闪着腰了,可就得不偿失了。这鼓声停下,这祭祖仪式才算完毕。行跪拜、颂祭文、放鞭炮,打腰鼓,仪式虽然简单,络绎不绝的人们却是一脸的虔诚,作为一种乡村的传统仪式,之所以一直传承下来,凸现的不正是传统文化本身包含的凝聚的功能。不论是在家祭祖,还是祠堂祭祀目的都一样,就是要凝聚人心。国人通过祭祀活动,追忆先祖,传承孝道,涵养德性,在对生命表示敬畏的同时,表达报本感恩之情,抒发弘道扬善之志。祭祀后马上举行分享祭品礼仪,每人就一口馒头,多了也没有。从祠堂出来,年老的长辈们各自回家,等着晚辈们来拜年呢。由于全村人同姓居多,一路上,见到的无非是叔伯兄弟嫂婶等等,笑语盈盈,招呼不停,见了老人孩子,赶紧递个利是送上几句祝福,互相问候一番。还有同学或友好年前建了新房的、刚结婚不久的、生了小孩的,都会在稍后去探访,问问近况,寒喧一番。姚家在村里的人缘很好,所以这一出去,几乎是快到晌午了才陆陆续续地回来。姚爷爷和姚奶奶早早的回来了,因为来拜年的人也不少。也是快到中午了,才没有人来了。一上午家里就热热闹闹的,喧嚣不止。妮儿躺在炕上今儿总算把姚家人给认全了,人可真多。由于用天眼过度,累的不轻,迷迷瞪瞪的。不过这年味儿可带着浓郁地乡土气息。早早回来的大娘和三大娘麻溜的做饭,主妇们也是挖空心思,用大白菜变出的花样差不多能摆一个白菜席:芥末白菜墩、菜心拌凉菜、五香辣白菜、腌白菜、醋熘白菜、炒酸菜或炖酸菜、油泼梅干菜等。吃的是三合面的馒头,普通的白面、棒子面、小米面的一种混合所蒸的。口感比纯面粉的要粗糙不少,但要比棒子大渣面,要细腻多,起码不拉嗓子。吃完午餐,收拾停当后,长辈们都歇着,忙活了几天,就为了这两天。第38章 妯娌闲聊更新时间201482 7:19:23字数:3068吃完白菜席,年轻人精力旺盛,早就呼朋唤友出去玩儿了。背上保护的锃亮的猎枪,去青兰山转转,说不定能逮到野鸡、野兔什么的,给家里人加餐,这其中就包括姚长海叔侄几个。女孩子就简单了,凑到一起,盘腿坐在炕上,品评一下谁的衣服,说着家长里短,总之才不去户外,傻乎乎的挨冻。长辈们或者睡觉,昨晚上熬了半夜,早就困了。这一睡就睡到半下午,陆陆续续地起来,连幼梅刚刚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出来,伸了个懒腰,“这一觉睡的真香,看着放在樟木箱子上的摇篮,一脸的轻笑道,“你可真幸福,爷爷对你多好啊还给你编了摇篮。”她手指轻抚着她的脸蛋儿温柔地说道,“妮儿,你可是生在福窝里了。”“他小婶,他小婶醒了么”大娘在门前轻喊道。“大嫂,进来吧我起了。”连幼梅也喊道。大娘推开半掩的房门,掀开帘子进了里间。“大嫂也睡醒了。”连幼梅腾了一下炕,好让她坐上来。“是啊睡的都忘了时间了。”大娘脱了鞋,盘腿坐在炕上。大娘拿着放在炕尾的针线笸箩,看着纳的一半的鞋底儿,一看就是给小叔子做的,当即就纳了起来。这手里没个东西,总觉得没着没落的,这活计简直就是长在身上似的,没事就纳鞋底。她的手艺,没的说,所以连幼梅没有阻止,大嫂这事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有话说。果然纳了两针后,大娘抬眼问道,“他小婶,秀芹那丫头怎么样”“什么怎么样”连幼梅被她突入起来的问题,问的一愣,“是殷秀芹,是十里村的殷秀芹吗”“对,就是她。”大娘点点头道。还挺知名的,一说秀芹,大家都说十里村的。只是这名声除了能干就“那姑娘很能干。”连幼梅不知道她为何这么问,所以给了一个保守的答案,不过也是事实。“大嫂你问她干什么咱们两家没什么来往吧”于是大娘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尤其是今儿早上博远说的那段让她震惊的话。“呵呵大嫂,你可真是幸福,博远真是个好儿子耶能为你这么着想。”连幼梅笑弯了腰。“你还笑,我都快愁死了。”大娘紧皱着双眉,“你说这孩子,咋有这荒唐的想法呢俺没有流露出不满啊”“大嫂,这世上能有一个理解你的儿子,真好,是吧这是替你抱屈呢”连幼梅笑道。大娘哂笑道,“这有啥好抱屈的,咱爹娘已经很开明了,你去看看同村的婆媳,有几个这样的。”她接着理所当然地说道,“再说了相夫教子,赡养老人本身不就是俺们的责任吗把这个家变成温馨的鸟巢,让男人可以放心的在外干活。不就是儿媳妇该做的,女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连幼梅倾身上前,手肘碰碰她的胳膊,朝她眨眨眼,小声嘀咕道:“大嫂,说真的听见博远这些话,你心里是不是特舒坦,如喝了酒一样,飘悠悠,醉醺醺的。”大娘被她的媚色晃得一愣,难怪小叔子被她迷得三迷五道的,自己也被她晃了心神。“他小婶,说什么呢你”大娘嘴上说道。“行了,从你的脸上我看出来了,眉眼都着笑意。”连幼梅又坐了回去道。“言归正传,秀芹那姑娘,不错,就是摊上那样的后妈,可惜了。这要是做亲家”言外之意很明白,“这结婚可不是两个人的事,结的是两姓之好”她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呢这事事岂能尽如人意,要不是有这样的家庭,她也不会事事好强拔尖,跟个男人似的。”“你说的也是要说她个人条件真没得说,样样都拿的出手。”大娘叹了口气道,“这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还有博远爹和咱爹呢咱家长孙媳妇儿,他们也得满意才行。”妮儿听着她们妯娌俩的对话,那个叫博远的家伙还真是以实际出发,娶媳妇儿就是要娶能干的。唉女人啊多数女人婚后都被逼成带薪免费保姆了,没工作被人骂寄生虫,忙于工作无法相夫教子被骂不配做母亲,自古这女人就是个下人的命,除非你有钱家境好,家人能保护你不受这委曲,指望老公可能吗除非你是娘娘命,老公真的看不得你受苦受累,找到这种男人真的和中奖差不多。一个字难aa“娘,娘”院子里传来姚夏穗的声音。“俺在你小婶儿屋里呢”大娘喊完话赶紧捂住了嘴,眼神飘向妮儿那边。“没关系,她已经醒了。”连幼梅笑道。她掀开被子,摸了下尿布还没有湿,迅速地抱起了孩子下了炕,坐在炕尾的小凳子上,让妮儿竖着半躺在她的双腿上,腿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