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贫农大魔师> 分节阅读 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1 / 1)

娘的心中是一片感慨呀这人和人真不能比。“娘您前半生受苦,后半生就享福吧”姚长海拦着姚奶奶的肩头道,嘴巴那个叫甜儿,“我以后会和幼梅好好孝顺你们的。”“敢不孝顺我们,小心拿笤帚疙瘩抽你。”姚奶奶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行了,赶紧吃饭吧明儿给妮儿办十六天呢得好好准备一下。”“遵命。”姚长海俏皮地行了个军礼,绝对的标准,他现在可是民兵连长呢他的枪法可是比平原游击队中的,双枪李向阳还好可惜战争年代过去了,要是早生个几年,打得鬼子嗷嗷叫。姚长海这些话只敢在脑子里想,可不敢说出来,说出来,他老娘的估计又会上演一出水漫金山。二哥就是打鬼子牺牲的他可不敢勾起老娘的伤心事,这是老娘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夏穗,门口就拜托你了。”姚长海迎头看向从堂屋出来的姚夏穗道。“知道了,小叔。”姚夏穗笑着应道。“记得用肥皂搓一把,不然对妮儿的小屁屁不好。”姚长海突然想起来回身道。“俺晓得。”姚夏穗道,没见过这么宠孩子的。姚奶奶彻底无语了地看着儿子,真是肥皂这可是许多人都用不上的稀罕物这时候的衣服由于吃得油少,衣服在溪水边用棒槌敲打、敲打就干净了。哪里用得上肥皂这类精贵东西。特脏的衣服才用皂荚洗洗。唉姚奶奶觉得自己叹气的次数越来越多。姚爷爷盘腿坐在炕上领着家里的男人们吃饭,而大娘摆好碗筷后,就和姚奶奶一起在中堂支着小木桌吃饭。姚长海豪爽地拿着大葱蘸着豆瓣酱,咬了一口,又咬了一大口玉米饼子,抻着脖子,三两口一个玉米饼子就下了肚,“爹,大哥和你们说个事。”老实说,他可是馋死,大葱和豆瓣酱了,无奈媳妇儿不喜欢大葱味儿,吃了媳妇儿就不给亲热了,所以趁着她怀孕这段时期,他就可劲儿的吃,吃个过瘾。媳妇儿可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典型,自个儿吃得大葱,却不喜欢他人的大葱味儿。姚爷爷手中的筷子一顿,姚长山把手里端着的碗放下,齐齐地看了向他。“妮儿她娘说,东方红农场年后要招工呢”姚长海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又道,“他们招的多是种植和养殖能手。”姚长海的话音刚落,姚博远和清远的两人的双眸是闪闪发光,跃跃欲试,眼巴巴地看着姚长海。“看着我干什么想去就去试试呗”姚长海霸气地说道,“咱又不是没有本事,你们也高中毕业了,要能力有能力,要学问有学问的。”姚博远看着二弟的样子,想了想道,“还是二弟去吧我就不去了。”“为什么啊多好的机会啊工人耶”姚清远诧异地看着大哥道。姚博远放下筷子,组织了下语言道,“我是家里的长孙,留在家里”话虽没有说出来,但在场的人都明白,身为家里的长孙,将来要奉养老人,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小子瞎想什么”姚长山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就在咱家门口,能当上工人,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这个年代当工人是很荣耀的,多少人巴望着呢“没关系,这不冲突”姚长山看向姚爷爷征询道,“爹,博远可以去吧”“当然,去吧”姚爷爷通情达理道。“看爷爷也同意了。”姚长山突然高声喊道,“娘博远娘”姚奶奶听见声音,蹬蹬的走了进来,“叫什么正吃着饭呢”紧随其后的是大娘问道,“爹,有什么事吗”一看见她们二人进来,姚长山和长海,还有坐在炕上的小子们,纷纷起身下来。“都坐下吧”姚奶奶挥手道。大娘则搬了两张小木凳,两人挨着炕坐了下来。看着姚奶奶坐下,晚辈们才一一坐下。姚长山才道,“娘,事情是这样的。”他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下。“好事啊祖国有需要,咱一定要上”姚奶奶高兴地说道。而大娘也是满眼冒红星,显然也是非常乐意的,守家在地还是工人,多好的事。姚湾村现在不缺吃的,不管什么,都能吃的差不多,反正饿不着,就一样缺钱。农产品除了交公粮,经济之类的作物或者山货都要卖给供销社,支援国家建设。可供销社的收购价格低廉,姚家又不愿意到自由市场上买卖,这与社会主义道路背道而驰。所以非常的缺钱,尤其眼前这俩大小伙子到了娶媳妇儿的年龄,正经花钱的时候。虽说现在讲究的是简朴,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之类的基本的生活用品,你的买吧想想,他们可是五个儿子呢“瞧瞧还是你奶奶思想觉悟高不愧是妇救会里出来的。”姚长海一记高帽子稳稳地落在她的头上。姚长山哭笑不得道,“娘,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还不知道人家收不收呢”“这点放心,俺孙子是最棒的。”姚奶奶可是信心十足道。“至于博远啊你的孝心俺们知道,去吧家里人多的是,不差你一个。”姚爷爷拍板定案道。“爹说的对,有我和你爹呢”姚长海揉着他脑袋笑着调侃道,“还轮不到你小子操心呢”“嗯”姚博远笑着点点头道。“那我们去吃饭了。”姚奶奶起身道,“对了,吃晚饭,博远和清远去给你三婶挑水。”“嗯知道了。”姚博远点点头。这不用奶奶说,三婶那边粗重活基本上都是他们干的,也就这两年,致远渐渐的大了,他们才轻省点儿。中途被打断的早饭,接着吃,吃完后,姚奶奶指挥着儿媳妇和孙女,还有知道家里要办事,专门回来的帮忙的女儿姚长青,一起开始准备明儿的宴席。说是宴席其实就是一人一碗大烩菜,配上窝窝头、蒸地瓜,至于酒,是自家酿的柿子酒,因粮食紧缺,少有人酿造、饮用粮食酿造的包谷酒。即使有国家凭票供应的少量瓶子酒,平民百姓也是望梅止渴,只有少数掌权的人“走后门”,但那也是限量供应,往往是逢年过节才有货。碗筷是借街坊四邻的,用着藤条编的大簸箩抬来抬去。这年月老百姓缺粮少油,一日三餐食不果腹,难得吃一次席面,作为主家办一次吃席同样困难,但还要让吃席的村民四邻吃饱,就想办法用大锅炖一锅红白萝卜块,倒部分肉汤。由于萝卜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肉味就完全入敷在了萝卜里,再加一些豆腐白菜,好一些的再放一些粉条,能看到一抹肉星子,那就是有条件的家庭了。这样一锅大烩菜完全可以满足一村人享用,起码混个肚儿圆。而这掌勺的姚长山亲自上阵,他乃火头军出身,所以每到冬日里,办喜事的多起来,他可是忙的脚不着地。用粗瓷大碗盛上一碗烩菜,配窝窝头、蒸好的地瓜,吃完菜,再把烩菜汤喝掉,那种感觉,真叫爽。当然守着盘龙湖,青兰山,什么吃不到。虽然冬日里不好垂钓,可有咸鱼干,桌子上摆着清蒸咸鱼干。主家办的绞尽脑汁,而村民和四邻,送礼也送的煞费苦心,三尺布正好小娃娃的一身衣服、俩鸡蛋,至于礼钱少的可怜,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天刘淑英和刘姥爷也来了,他们送的东西可多了,多是实用性强的,不张扬,如布、粮、油之类的,还有刘姥爷手工做的拨浪鼓。这天来看小月娃的,都是要随份子钱的,给小宝宝钱多是一毛、两毛,不过只要不进屋看孩子,可以不给钱。所以进连幼梅的房间的人很少,只有姥姥一家,也就是刘姥爷和刘淑英两人。妮儿好好地看了看太姥爷和姥姥,她可是记得太姥爷那温文如玉的声音,她在心里怎么描绘也应该是一枚老帅哥。没想到糟老头子一个,真让人丧气耶咦不对,这气血旺盛,不该呀不该是满脸的枯树皮,还好还好,不是三寸丁这身材在太姥爷这个年纪绝对称得上壮实。第14章 一声叹息更新时间2014714 7:33:50字数:3121哦原来如此妮儿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伪装,果然称得上谦谦如玉,不过现在是俊美儒雅的花样爷爷,长眉凤目、面容慈祥,望着自己的目光温柔的似乎能滴出水来。姥姥不细看几乎看不出眼角留下岁月的痕迹,当真是个中年美妇人。“姥爷,你又拿着烟票换肉票了。”连幼梅看着二老拎来的东西说道。“你姥爷我又不抽烟,留着干嘛干脆换了。”刘姥爷坐在炕沿上抱着妮儿笑道。“即使你姥爷不换,他那些徒弟也屁股后面追着换。”刘淑英偷笑道,“我真不知道那烟有什么好抽的,即当不得吃,也当不得喝,冒冒烟就完了。”“妈,这个你们就不懂了,这烟瘾大的人要不抽浑身难受,我听说有的拿自己种烟叶抽,搞不到烟苗的人就用黄豆叶、芝麻叶、丝瓜的叶和藤来替代烟抽,冒出的烟呛人的要命。”姚长海摇头道。“烟呛人的要命,还抽。”连幼梅摇头实在不理解道。“这烟瘾犯了谁也挡不住。”姚长海说道。在小夫妻讨论烟瘾的时候,刘姥爷朝刘淑英使了个眼色,刘淑英心领神会的眼神紧盯着外面。“来来,这是太姥爷给的。”刘姥爷解开棉袄,从里面摸出一个小东西,挂在了妮儿的脖子上。“姥爷这东西太贵重了。”姚长海一看赶紧说道。难怪姥爷这么神神秘秘的且如此谨慎,他虽然不懂玉,但也看得出那个好东西,看着就让人舒服。“不贵重,我还不给妮儿呢”刘姥爷白了他们一眼说道。“就这都委屈了俺们的小宝贝儿了。带上它保佑我们妮儿平安长大。”若有灾劫也能挡一挡,当然这些他不会宣之于口的。“姥爷,这太扎眼了。”连幼梅侧面敲击道,这个姥爷固执起来,可是八匹马都拉不回来。连幼梅是懂货之人,这玉一看就不是凡品,上好的羊脂白玉,玉质洁白润泽,状如凝脂,温润细腻。“是啊爸爸,太扎眼了,对妮儿不好。”刘淑英也帮腔道。“太扎眼了。”刘姥爷想想现在的大环境,叹了口气道,“那先收起来。”“先收起来。”三人齐齐松口气说道,总算说服老人家了。刘姥爷无奈的只好要先收起来,却发现,妮儿的小手死攥着不放手。刘姥爷一拿出这玉,妮儿就感受到了,浓郁的灵气,所以一挂在她的胸前,自然这小手就抓着不放了。这玉入手的一瞬间,她明显感觉到有种暖意浸入身体,这寒冬腊月的天气里,暖炕上,身体还感受到了一丝温暖,果然不是凡品。这奇特的感觉,让她抬起手来,放在空中,定睛猛看了着自己的手掌心,这一看不由讶异羊脂白玉是葫芦形状,没有过多的人工雕刻,天然形成的两个半圆,给以她喜气祥和的美感,而周围竟围绕着一股金色之气哦原来是个防御型的法器,这个对于魔修宗师级别的妮儿来说,简直是小儿科现在嘛对于没有任何抵御力量的婴儿来说,自然难得,既然是给她的,自然不会让人拿走了。所以死攥着不放“你个小财迷。”连幼梅轻点她的额头道。“怎么办。”姚长海看着刘姥爷道。“我可不掰开妮儿的手指。”刘姥爷不负责任地说道。姚长海和连幼梅相视一眼摇摇头,一脸俺们不干。“嗨冬天穿的厚,先塞到棉袄里吧晚上趁她不注意,摘下来,不就得了。”刘淑英笑道,“看咱们这着急上火的样儿。”说话当中刘淑英把玉葫芦塞进了妮儿的棉袄,贴身佩戴。“嘿妈,你说这小家伙,是不是听懂咱说的话啊”姚长海挑眉笑道。把玉塞进妮儿的棉袄内,她自然非常的合作,没有哭闹,看得四个大人是啧啧称奇。而妮儿也终于确定自个儿所处的具体年代了,通过刘姥爷的未来,知道姚长海盖好房子刘姥爷搬来一起住,画面一转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真是红色的年代。这还用得着猜嘛“亲家姥爷,亲家母,马上开席了。”姚奶奶亲自过来请道。“哦这就来了。”刘淑英说道。忙忙碌碌两天,不其实都准备了小半年了,门口拿石头垒了几口土灶,顿时支起了几口大锅,先是将肥肉熬出油来,然后从把从地窖里收拾好的菜,炒了好几口大铁锅的菜。那铁锅可是相当的大,大锅菜炖好,开席喽姚爷爷给正在盛菜的晚辈们道,“博远你们把菜和窝窝头,拾好了先给咱们村的孤寡老人端过去。”正在拿着大铁勺盛菜的姚博远手一顿,抬眼道,“是爷爷。”他把菜盛到粗瓷大碗里,放到大簸箩里,窝窝头也拾到大簸箩里,然后和清远他们抬着给村子里老人们送去。“对了别忘了咱们村尾住着的那个大叔。”姚爷爷喊道。“忘不了”姚博远摆摆手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