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三国之梦魇> 分节阅读 17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9(1 / 1)

然寿春这边因为张英太蠢,张勋和陈纪收获了一场大胜,太史慈的威胁也顺带着解除了,但是另一边,桥蕤和陈兰的日子缺有点不好过。本来吧,他们按照袁术的吩咐,守城守得好好的,而曹操和刘备那边,也的确没有发动过什么像样的攻势。但是,几天前,刘备军和曹操军突然就跟换了人指挥似得,一下子变得极为凶残起来,不计伤亡的同时对他们的多处防线展开了进攻。与此同时,战场上还出现了一支极不科学的人马。明明身处于攻城的一方,但是那支人马却是站在守城一方的弓箭射程之外,用弓箭完美的压制了守城一方的火力。这种极不科学的现象让桥蕤陈兰他们守城的难度急剧上升,不过看着那支人马打出的旗号桥蕤和陈兰也就默默地接受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羽林卫。同时,他们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张勋在司隶边界布防,却迟迟没有见到羽林卫的踪迹了。不过,接受归接受,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守住这种攻势。曹操军和刘备军不计伤亡的进攻,再加上羽林卫的从旁压制,让桥蕤和陈兰原本看起来坚不可摧的防线顿时变得岌岌可危起来。一座座城池失守,到了最后,桥蕤和陈兰就只能固守最后几座城,而且还随时有被攻破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桥蕤和陈兰只能向袁术求救。于是乎,这边袁术刚因为击退太史慈而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桥蕤和陈兰求援的消息就到了。在得知刘备,曹操,还有羽林卫居然凑到了一起,桥蕤和陈兰快要守不住了的时候,袁术的一颗小心脏又提了起来。他忍不住大骂道:“一个个都是废物雷薄当初信誓旦旦的和朕保证能击破太史慈,结果被太史慈小儿打到寿春城下。桥蕤也是信誓旦旦的跟朕保证能守住曹操刘备,现在也向孤来求援,都是废物”“陛下息怒”看到袁术愤怒的样子,跟在袁术身边的杨弘连忙道:“陛下,曹孟德与刘玄德放下嫌隙,联合作战,这是我们没有料到的,再加上羽林卫出现在了他们那边,所以桥蕤将军和陈兰将军守不住也是情有可原。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我们也不是无法应对。”听到杨弘这么说,袁术顿时精神一振:“广德何以教我”杨弘眼睛微眯,不急不缓的说道:“启禀陛下,虽然现在桥蕤将军和陈兰将军陷入了被动,但是防线却还没有彻底失守。只要派出一支援军,臣相信两位将军肯定可以稳住局势。之前主公让张勋将军领兵三万在司隶边境提防羽林卫,虽然为了围剿太史慈,这三万大军已经被调回来了一万,但是现在既然羽林卫已经出现在了这边的战场,那么那两万大军也就可以调回来支援两位将军了。”“除此之外,现在太史慈已退,张勋将军也就无需再留守寿春,也可以派他去支援桥蕤和陈兰两位将军。”“虽然我军现在在这方战场处于劣势,但是纪灵将军那边面对十万荆州军却是占据了上风,只要我们这边能稳住局势,等纪灵将军击败文聘领兵回援,此番困境自然便迎刃而解。”杨弘思路清晰的分析让袁术精神一振,他没有多想,就直接道:“就如广德所言。来人,命张勋领兵两万,在把之前那两万人马调回来,支援桥蕤、陈兰”“诺”传令兵领兵下去了。另外一边,袁军主力所在的战场。为了赚取名声,更是为了传国玉玺,刘表此番出兵十万,更派出了麾下大将文聘,可以说是决心十足。但是,袁术手下无论是阎象还是杨弘,都是能看得清大局的人。他们很清楚,五路大军,威胁最大的就是刘表这十万荆州军。因此,拼着其他战场兵力处于下方,在对抗荆州军这边的战场上,袁术足足给纪灵拨调了十五万大军,论兵力还要比荆州军多上一半。领军的纪灵,作为袁术手下可以说是唯一一名拿得出手的武将统帅,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因此,在这边的战场上,袁军却是占据了上风文聘虽然论能力未必就比纪灵差,但是架不住纪灵足足比他多出来了五万大军。在双方统帅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绝对的兵力压制,使得文聘还是处于了下风。但是,也仅仅只是处于下风而已。纪灵想要击退文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虽然他手中相较于文聘多出了五万大军,但是这也只能让他占据优势而已,想要把这优势转化为胜势,却还不够。这让纪灵很是忧心。毕竟,对于袁术现在的情况他很清楚,除了他这边的主战场,其余各处战场上袁军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现在的袁军,就等着他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文聘,然后领兵回援,再击退其他几路人马。但是,文聘实在是太稳了,急切之间纪灵根本找不到击败文聘的方法。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纪灵的心情也是越来越急躁起来。不过,和纪灵的急躁相比,现在从楚江却是十分清闲。毕竟,眼下多方伐袁,不管最后结果打成什么样,对他来说都没有坏处。他现在正在忙着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要个孩子。不过,对象却不是和蔡琰,也不是卞玉,甚至不是任何一个已经与他有过夫妻之实的女人。他看着面前脸色稍微有些苍白的白衣女子,淡淡道:“事情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陛下驾崩,各路刘氏宗亲觊觎天子之位,在这个时候,我需要一个可以拖着的理由,就算这个理由很不靠谱,但是只要有一个还说得过去的理由,那就没人能从我手中夺走大义。”“因此,陛下可以无后,但是却需要有一名遗腹子。”伏寿沉默的看着面前的青年,这位年轻的司空大人,心中有些发寒。“司空大人可知,陛下,不能人道。”她道。楚江笑了笑:“伏皇后说错了。”他淡淡道:“这件事陛下自己知道,皇后知道,董贵人知道,郭胜知道,宫中的几名御医也知道。”“但是,今日过后,还知道这件事的就只会剩下两个人。”伏寿的面色又苍白了一分。她看着楚江,眼中闪过几分怨色:“这件事是司空安排的”楚江没有丝毫避讳的点了点头。他道:“我需要的只是一个名分,并非真的要让刘家有后。因此,如果陛下真的留下了后人,那么再处理起来未免有些麻烦,因此,不如从一开始便从根源上断绝。”伏寿看着楚江,紧握的纤手指节有些发白。“本宫若是不答应呢”她直视着楚江,眼中并无惧色。楚江无所谓的笑了笑:“我刚刚说了,今日过后,知道陛下不能人道的就只会剩下两个人。”伏寿当然明白楚江的意思。不过,她脑海中突然又闪过一个念头,让她不禁背脊生寒。“当初,司空大人夷灭董国舅三族,却没有动董氏,便是为了今日”楚江坦然的点了点头:“虽然皇后答应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江总要以防万一。不过,如果皇后答应了,那么她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伏寿看着楚江,她明白楚江的潜台词。如果她不答应,那么没有存在必要的,就是她了。自嘲的笑了笑,伏寿纤手紧握,然后又松开,再握起,最后颓然的垂下。“本宫有的选吗”“什么大汉的皇后,在司空大人眼里,本宫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工具也是有着它存在的价值的。”楚江的声音并不冷冽,甚至有些温和,但是听在伏寿耳中,却是让她遍体生寒。她咬了咬牙,看着楚江道:“本宫可以答应你,但是你需要答应本宫一个要求。”楚江并没有说答应或者不答应。他只是问道:“不知皇后有什么要求”“董妹妹是个可怜人,本宫希望司空大人可以饶她一命。”“哦”楚江微微愣了一下,因为他的确没有想到伏寿会提出这个要求。见状,伏寿继续道:“本宫相信,就算是董氏不死,只要司空大人愿意,她知道的事情,永远都不可能传出去。”楚江顿了顿,最后还是点了点头:“既然皇后这么说了,只要她不乱说,江并不介意在皇宫里养一个闲人。”“本宫会说服她的。”微微点了点头,楚江淡淡道:“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为陛下留下一个遗腹子吧。”事实证明,有些事情只要努力去干,还是会有结果的。不过,就算有了结果,现在也不是公布的时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间之后,已经确认伏寿有了身孕,但是楚江还是压下了这个消息。这一切,还要等袁术落幕。袁术落幕之后,天子之位空悬,届时势必会迎来一波争夺天子之位的热潮,那个时候,才是打出这张牌的最好时机。至于袁术还能撑多久最后纪灵还是没能如愿击退文聘。另一边,桥蕤已经撑不住了。当曹操和刘备放下嫌隙之后,两方加起来便有十余万人马,而这十余万人马起码都是老兵级别的存在。论武将,关羽,张飞,赵云,夏侯渊,夏侯惇,曹仁论谋臣,郭嘉,戏志才,荀攸,陈宫你让桥蕤怎么守因此,当桥蕤无奈的放弃了原本的防线,率领残兵退守寿春的时候,纪灵就只能撤军了。如果他不撤军,仅凭寿春的守军,恐怕很难应对曹刘两家的围攻。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不撤军,寿春被围,那么他的粮道也就算是断了。到时候,纵然有十五万大军,但是有兵无粮,也只能坐以待毙。所以说,现在留给纪灵,或者说留给袁术的唯一选择,就是把主力全部调回寿春,借助着寿春城坚,进行最后的抵抗。守住了,那一切就还有希望,守不住,一切就到此为止了。面对纪灵的退兵,文聘并没有急着追击。现在稳稳推进,就能集合各路人马,兵临寿春城下,安安稳稳的灭掉袁术,他没有必要去逼纪灵和他拼个你死我活。毕竟,虽然现在是各路兵马围攻袁术,但是袁术一倒,他们彼此之间是敌是友还尚未可知。正是抱着这种想法,文聘任由纪灵把大军撤了回去,他则是跟在后面不急不缓的接收着纪灵弃守的城池,一步一步逼近寿春。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北大战文聘一边沿着纪灵撤军的路线缓步推进,另一边也是派人通知了刘表。而刘表在得知伐袁各路人马纷纷告捷,袁术覆灭在即的情况下,也是当即拍板决定亲自赶赴前线。一来,诛灭伪帝袁术,乃是天大的功劳,刘备和曹操都是亲自领军,如果他不去的话,这份功劳多半要被刘备和曹操瓜分大半,所以,他亲自前往寿春,便是为了争名。二来,传国玉玺可是在袁术手上,所以,刘表同时也在为夺得传国玉玺做准备。综上所述,财大气粗的刘表当即再起五万大军,以黄忠为将,他亲自率领赶赴寿春。远在寿春的袁术,在各方面都难以坚守的情况下,纵然再不愿意,也只能下令撤军,准备死守寿春。一时之间,寿春城周围大军云集。寿春城中,以及寿春城外袁军大营,袁术林林总总聚集了接近三十万的大军之前派遣出去的大军全部撤回,防守各地城池的兵力也全部回撤。袁术现在也是想明白了,能撑住这一波,那他才有机会,撑不过这一波,占据再多的地盘也没用。寿春城南,是十五万荆州军。寿春城北以及寿春城东,则是驻扎着曹刘联军共计十余万大军。一个寿春城,最后双方加起来兵力已经超出了五十万。天下为之惊动。这将是继诸侯伐董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然而,就在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寿春城外的时候,一个消息再次传遍了天下。白马将军公孙瓒,杀幽州牧刘虞,然后自领幽州牧,起兵二十万南下冀州。自此,刘虞成为了继被黄巾军干掉的兖州牧刘岱之后,第二个被杀的天下知名的刘氏宗亲。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要知道,刘虞的身份可不仅仅是幽州牧,公孙瓒的顶头上司这么简单,他不但是汉室宗亲,而且更是现在刘氏一族的宗正原本刘氏一族的宗正是刘焉,但是刘焉跑到益州当他的土皇帝去了之后,宗正的位子就落到了刘虞头上。宗正意味着什么在刘氏一族,除了皇帝之外,就是宗正最大,说白了,就相当于其他世家大族的家主、族长。因为刘氏一族是皇族,没有族长,所以才改成了宗正这个称呼。现在公孙瓒把刘虞杀了,这是赤裸裸的在打刘氏一族的脸啊不要说别人了,就连袁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都没顾得上高兴。没办法,公孙瓒这事干的太吓人了。不过,惊讶过后,袁绍也是当即反应过来,反手就让陈琳写了一篇声讨公孙瓒的檄文。公孙瓒干了这事,不管是因为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