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程昱应了一声,也就不再说什么。第两百四十七章 各方反应上且不说刘备已经到了长安,在楚江要结婚的消息传开了之后,各路诸侯也开始思考该派谁去的问题。陈留。曹操将长安使臣送来的请帖放在桌子上,看着麾下群臣笑道:“楚子玉结婚,诸位谁愿为使臣代吾去长安观礼”和当初讨董联盟时期相比,现在占据陈留的曹操班底却是要强上了许多。当初在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手底下能拿得出手的文臣就一个戏志才,武将也只有本家的夏侯兄弟还有曹氏兄弟。现在曹操占据了兖州数郡之后,却也是收拢了不少人才。文臣之中,前来投靠曹操的陈群可以说是完全弥补了戏志才在内政上的短板,与戏志才一个主外一个主内,补足了曹操之前麾下没有精于内政的文臣的缺憾。武将里面,曹操则是得了乐进、于禁、典韦三员大将。典韦自不必说,夏侯渊,夏侯惇联起手来都没打过,这种恐怖的武力曹操只在吕布身上见到过,让他忍不住直呼古之恶来,还专门给典韦取了个字叫恶来。至于乐进还有于禁,虽然论个人武力两人并不算出众,但是乐进擅统兵,于禁擅练兵,尤其是于禁的到来,让曹操看到了训练出一支精兵的希望。现在的曹操,缺兵不缺将。论武将,无论是夏侯氏的夏侯渊夏侯惇兄弟,还是曹家曹仁,曹洪,曹纯,曹休,都是可是独当一面的人物。但是,曹操麾下没有老兵。当初在董卓专权的时候,曹操乃是只身逃出洛阳,原本麾下的那一支西园军被他直接抛弃了,以至于曹操后来参加讨董联盟的时候,麾下只有一支草草训练的新兵。而且这支新兵在讨董联盟和董卓作战期间,根本没有得到什么锻炼的机会,除了最后追击董卓时遭遇的那一场惨败。因此,这样的一支军队,想要指望着他能有多强的战斗力,根本是不切实际的。后来,讨董联盟解散,曹操又回到了陈留,并且在戏志才等人的辅佐下以陈留为根基占据了兖州数郡,实力大增,但是麾下没有强兵却一直都是曹操的短板。或许在平时这个短板还不明显,但是如果日后遇到了诸如丹阳兵,大汉北军那种精锐,这种劣势就会被无限的放大。只是,虽然曹操一直想要训练出一支真正的精兵,但是奈何他麾下并没有真正精通练兵之人。直到于禁的到来。所以说,相较于乐进,曹操对于于禁可以说是相当的看重,毕竟,擅于统兵的大将他不缺,他缺的就是擅于练兵的人才。可以说,随着陈群和于禁的加入,曹操的最后两处短板也被补齐,只要给他一段时间发展,曹操的实力绝对会呈直线上升。不过,现在只是商讨派人去长安观礼的事情,所以曹操也并没有把麾下文武重臣都召集过来,在场的大多都是文臣,戏志才,陈群,以及一些曹操麾下的中坚文臣尽皆在场。至于武将方面,大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只有作为曹操亲卫的典韦还在。听到曹操这么说,戏志才和陈群对视了一眼,便主动开口道:“主公,此事若派一般人去难免会显得不够诚心,长文需要处理内务走不开,就让我替主公走一遭吧。”“这”似乎是没想到戏志才会主动请缨,曹操犹豫了一下,忍不住问道:“楚子玉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只是结婚而已,何须志才亲往”戏志才笑了笑,道:“主公,虽然楚子玉结婚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是现在放眼天下,楚子玉挟天子而立,兼据凉、并二州与半个司隶,麾下精兵不计其数,论实力可以说无出其右者,某此去观礼是假,刺探虚实才是真。况且,楚子玉大婚,天下各路诸侯恐怕都会派人前去管理,某还可以借机刺探一番其他诸侯的情报。”陈群也是在一边附和道:“没错,主公,眼下主公的首要任务还是发展自身的实力,等到于禁将军为主公训练出一支精兵之后再图扩张,因此进来我方并无对外战事,因此就算是志才不在,也无大碍。志才刚好可以趁此时机去长安摸一摸各路诸侯的底细。”曹操见自己最为倚重的两位谋臣都持着相同的意见,于是也不再犹豫,当即道:“既然如此,就由志才你往长安走一遭。不过”说到这里,曹操顿了一下,喝道:“恶来”“主公”闻声,一直站在曹操身侧的黑汉子,也就是典韦连忙抱拳应诺。“我命你随行保护志才的安危,能做到吗”典韦大咧咧的应道:“主公放心,俺一定把军师毫发无损的给主公带回来,若有半点闪失,主公砍了俺就是。”看到曹操居然让典韦随行保护他,戏志才先是一愣,接着忍不住道:“主公,典韦将军乃是主公亲卫,岂能轻离况且此去长安,理应并无什么危险,主公无需这般”然而,没等戏志才说完,曹操就一挥手道:“志才,你若不带着恶来,那我就换个人去长安。”听到曹操这么说,戏志才知道曹操心意已决,只能拜谢道:“谢主公。”见到戏志才应下,曹操这才点了点头,又道:“志才,既然楚子玉大婚,回头你多挑点礼物,免得别人说我们小气。”“是,主公。”濮阳。东郡与陈留同在兖州,所以留守东郡的关羽张飞几乎是和曹操同一时间收到了楚江要结婚的消息。对此,两人不禁面面相觑。“子玉居然要结婚了”张飞看着坐在大厅另一边的关羽道:“二哥,我们要不要派人送些礼物过去毕竟大哥走得急,当时也不知道子玉要结婚,恐怕没准备什么礼物。”关羽摇了摇头:“兄长自有分寸,你我就不要担心这么多了,守好东郡才是正事。”点了点头,张飞忍不住咕哝道:“可惜没法亲自去为子玉祝贺一番了。”第两百四十八章 各方反应中冀州,魏郡。昔日冀州治所并不在魏郡,而是在常山国高邑县,但是在袁绍占据了冀州之后,为了避开公孙瓒的兵锋,所以将治所迁到了魏郡的郡治邺城。此时,袁绍也是收到了来自长安的请帖。“楚子玉大婚”看着面前的请帖,袁绍颇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想当初他和曹操,袁术,还是洛阳城中的纨绔,当时楚江就已经是执金吾了。那个时候他们还因为在青楼里抢清倌人,被楚江公报私仇,让人拿了揍了一顿,后来那个淸倌儿据说也被楚江收入府中。转眼间这么多年过去了,楚江已经成了权倾朝野的司空,手握天子,雄踞凉并,俨然有天下第一诸侯的局面,而他袁绍也今非昔比,不禁担任过讨董联盟的盟主,赚足了名声,现在也占据了放眼天下富庶也是排的上号的冀州,俨然也是一路大诸侯,就连当初那个事事比不上他的袁术也在家里的帮助下占了豫州,就算是混的最惨的曹操,如今也是占据了数郡之地,也称得上是一方诸侯了。当初洛阳城中的那一批人,如今却是都有着搅动天下局势的能力了。眼中闪过一丝缅怀之色,不过随即袁绍便看向了麾下的文武重臣:“诸位如何看待此事”这一刻的袁绍,又成为了那个三计两策便鲸吞冀州的河北雄主,袁本初。“启禀主公,臣以为我等当前重心还应放在公孙瓒身上,不宜分心兼顾别处。长安之事,主公随便遣一使臣,携上礼物,尽到心意即可。”率先开口的是河北名士沮授。有时候不得不说,家世还有名声这种东西真的是很重要。袁术就不用说了,作为袁家嫡系,可以说是白捡了一个富庶至极的豫州,而袁绍虽然是庶出,但是身上却也有着四世三公的袁家的光环,再加上讨董联盟时期积攒下来的名声,可以说袁绍稍微占据了一点地盘之后,各方名士便是争相来投。别的不说,现在袁绍帐下的谋士,田丰,沮授,荀谌,审配才能皆是天下顶尖,田丰沮授军略不下郭嘉戏志才,荀谌论内政就算比不上荀彧也差不了几分,审配则是和程昱有些相似,属于那种不用武将自己就能独立领军的谋臣,在某些特殊的方面甚至还要超过其他谋臣。其余许攸、逢纪、郭图、辛毗,或许论才智比不上最顶尖的那一批谋士,但是亦数一流。所以说,现在袁绍麾下的谋臣阵容,除了豪华之外,已经找不到别的形容词来形容了。至于武将方面,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又岂有一个是易于之辈论班底,袁绍现在绝对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有此也可见名声还有家世的重要性。此时沮授率先开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此,袁绍深以为然。话说当初他在讨董联盟当盟主的时候,怎么没发现这个公孙伯圭居然这么猛呢讨董联盟散了之后,袁绍便回到了渤海继续当他的渤海太守,只是以袁绍的志向,又岂会满足当一个渤海太守在麾下谋士的出谋划策之下,袁绍很快就把目光放到了富庶的冀州上面。当时的冀州牧韩馥,说好听点是为人宽厚,说不好听的就是性格懦弱,没有主见,因此袁绍便把主意打到了冀州上。不过,单凭袁绍当时的实力,想要拿下冀州,还是挺困难的,于是,袁绍麾下的谋士又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借势。那么借谁的势呢袁绍选择了公孙瓒。当时公孙瓒刚打完胡人,正处于无事可做的贤者时间。于是袁绍就派人找到了公孙瓒,提议让公孙瓒派兵做出一副攻打冀州的样子,他则是作为内应,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冀州。事成之后,他们二人平分冀州。话说的很好,公孙瓒也派兵了,但是其实袁绍根本不是这个打算。公孙瓒大军压境,生性懦弱的韩馥顿时就慌了神,这个时候袁绍就派人去游说韩馥,说什么公孙瓒大军压境,难以阻挡,如今渤海太守袁绍,四世三公之后,素有名望,使君不如把这冀州让给袁绍,让他来抵挡公孙瓒。然后韩馥就信了。就这样,袁绍兵不血刃的得了冀州。然后袁绍就和公孙瓒翻脸了。虽然说我们说好了里应外合,平分冀州,但是你根本没出力,我为什么要白白给你半个冀州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实际上袁绍一开始就没打算跟公孙瓒平分冀州。况且,当初在讨董联盟时期,公孙瓒表现也就那样,不服就打呗,我还怕你不成然后公孙瓒就怒了。我都按你说的把大军调到了冀州边境给韩馥施压了,虽然说还没动手,但是你就这么食言了那好,公孙瓒一拍板,原本这些大军是准备打韩馥的,现在打你袁本初也一样。袁绍表示谁怕谁啊。然后两边当时就掐了一架。结果就不用说了,如果打赢了袁绍也不会把治所迁到邺城了。天知道在讨董联盟期间不显山不露水,撑死也就是有个赵子龙冒个泡的公孙伯圭为什么会这么猛袁绍手底下这么豪华的文臣阵容,河北四庭柱也不是吹出来的,还接收了韩馥多年经营的冀州军,然后一战之下,直接被公孙瓒打蒙了。白马义从指哪打哪,在绝对的速度面前,袁绍麾下这些谋士的种种计谋都仿佛成了笑话,甚至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白马义从就已经凿穿了袁绍军的某处防线,等他们的命令抵达时,白马义从已经出现在另外一处战场了。白马义从配合着公孙瓒麾下本就以速度著称的万余幽云精骑,再加上公孙瓒麾下那些戍边老卒,十万冀州军,兵败如山倒,就连袁绍都差点被白马义从砍了脑袋。如果不是颜良文丑拼死救出了袁绍,可能天下已经没有他袁本初了。第两百四十九章 各方反应下一战之后,说实话被公孙瓒打的有些懵的袁绍,迫于无奈之下,把治所迁到了邺城,以避开公孙瓒的兵锋。反正在想出应对白马义从的方法之前,袁绍是不打算再和公孙瓒野战了。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骑兵并不擅于攻城,即使是幽云精骑乃至白马义从这种精锐也是如此。所以,在袁绍严令冀州各郡谨守城池,不得出城野战的情况下,公孙瓒虽然占据优势,但是一时也难有什么进展,只能徐徐图之。所以说,袁绍现在面对着公孙瓒都是处于下风,自然无暇顾及其他。因此,对于沮授的话,袁绍还是十分认可的。只是认可归认可,但是袁绍却不能直接拍板说就这么办因为这样无疑会让其他谋士觉得自己被忽视了。现在的袁绍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因此,虽然袁绍觉得沮授说的很对,但是他还是问道:“公与所言,诸位以为如何”谋士多了虽然有好处,但是有时却也难免会出现意见的分歧,所以袁绍必须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意见,然后再作出决定。“启禀主公,臣以为公与所言极是。公孙伯圭才是主公的心腹大患,在除去公孙伯圭之前,主公切不可分心他顾。”这一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