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三国之梦魇> 分节阅读 9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1(1 / 1)

缘故。不过,那是原来的历史。现在既然他已经占了一步先机,自然不会放任这八万御林军落入董卓手中。当初他埋下张璋这一条线就是为了这一日。不过,心中怎么想,楚江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只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虽然天子与陈留王失踪,但是太后不是还在宫中吗,何不请太后出来主持大局况且,娘娘素来不喜这些杂事,未必愿意出面。”听到楚江这么说,另一边的吴匡也站起身来道:“楚大人,恕下官直言。太后娘娘因宫中之乱,如今心魂未定,恐怕不足以主持大局。眼下能够出来主持大局的恐怕只有娘娘一人了。况且,若是娘娘不喜这些杂事,楚大人身为娘娘的谋主,理应代娘娘出面主持大局。还望楚大人为大汉江山计,莫要拒绝。”吴匡此言一出,且不说楚江,张璋先是诧异的看了吴匡一眼。这吴扶之,平时看着挺正直的,怎么这拍起马屁来比我还溜不过,张璋反应也不慢,当即应和道:“望楚大人为大汉江山计,替娘娘出面主持大局。我二人自当整顿御林军,协助大人稳定局势。”然而,令吴匡和张璋诧异的是,他们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楚江仍然是摇了摇头。“你们的心意,江替娘娘记下了。不过,江相信陛下和陈留王很快就会回来的,并不需要江出面稳定局面。在那之前,两位大人只需要整顿好御林军,莫要让御林军再生出乱子来,就是对娘娘最大的支持了。回头,江会让正节去帮你们的。”见楚江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吴匡与张璋虽然心中不解,但是也只能应下。出了楚府,吴匡道:“楚大人这算是接受我们的投效了吗”张璋点了点头:“当然算。不然的话楚大人岂会让我们去整顿御林军大将军不在了,这八万御林军便是无主之物,任谁都会心动吧。”听到张璋这么说,吴匡也算是放下心来,不过,旋即又疑惑道:“只是,楚大人为何不愿意出面主持大局现在出面,可是独揽朝纲的最好机会。”张璋摇了摇头:“谁知道呢,不过,大人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你我又何必多想做好自己的事情足矣。回头只要我们配合好麴正节掌控御林军,自然少不了我们的功劳。况且,楚大人从当初进京投效无人看好的那位娘娘开始,然后一步步走到今日这般地步,你可曾见过他走错一步”吴匡仔细想了一下,然后露出一抹骇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纵观楚江这一路走来,居然真的无半分疏漏。这位大人,或者说那位娘娘的权势,一直都是不声不响的发展着。直至今日,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放眼洛阳,恐怕也只有袁家与杨家凭借着身后的底蕴能抗衡一二了。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吴匡道:“张大人所言极是。那位大人的心思,我们还是不要乱猜的好。”两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意思。当下,两人也不再说什么,径直朝着城中御林军大营而去。第一百八十章 大礼吴匡与张璋离开之后,没过多久,老管家便再次来报。“公子,助军右校尉刘玄德求见。”没有任何的意外,楚江淡淡道:“请玄德公进来吧。”点了点头,老管家出去了。虽然他不知道为何以楚江的身份会对这个刘玄德这么客气,但是这些都不是他该管的。“子玉。”见到楚江,刘备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充满了质问的意思。“如今天子与陈留王不知所踪,洛阳大乱,子玉何故无动于衷”没有在意刘备的语气,楚江只是淡淡道:“玄德公先坐。”看着楚江风轻云淡的样子,刘备只好先压下心中的急躁,在一边坐了下来。“玄德公觉得,江该做什么”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刘备道:“如今天子与陈留王踪迹未明,各方都在全力搜寻他们的踪迹,为何子玉要作壁上观”轻轻摇了摇头,楚江道:“玄德公这就是关心则乱了。西园军数校人马,把洛阳里里外外都找了个遍,都没有找到天子和陈留王的踪迹。就算是江也让正节率兵搜索,又岂会有所改变”“这”刘备哑然,不过随即道:“可是,就算是这样,子玉也不能作壁上观啊,若是日后天子还朝,会怎样想子玉”“玄德公过虑了。”淡淡的应了一句,楚江显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费口舌。见状,刘备一时也沉默了下来。沉默半响,楚江突然开口道:“玄德公,日后若是天子还朝,江想要上表奏请玄德公为东郡太守,不知玄德公意下如何”刘备愣了一下,不知道话题为什么突然变到了这个上面来。只不过,在这个时候举荐自己去做东郡太守东郡乃是兖州大郡,而且,如今的兖州刺史,或者说兖州牧乃是刘岱刘公山,亦是汉室宗亲,因此自己去兖州任一方太守多半也会受到照顾。只是,在这个时候刘备有些摸不清楚江的想法。按理来说,现在大将军何进身死,车骑将军何苗亦是死于乱军之中,如今着眼于朝堂方才是大事,以楚江现在的身份,若是操作得当,执掌大权亦不是不可能。可是现在楚江分明是对朝堂之上的权势没有半分关心的意思,反而想着让自己去做什么东郡太守不管怎么说,自己是被楚江推举到这个位子,所以现在自己也算是楚江这一阵营的人了,若是自己离开洛阳,那对于楚江这一系在洛阳的势力来说无疑是一种削弱。毕竟,西园军一校人马,绝对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所以刘备不懂。似乎是看出了刘备的疑惑,楚江解释道:“兖州比邻青州,如今青州被黄巾余孽占据,虽然一直没什么动静,但是最近朝中动荡不安,江怕黄巾会借此生事。二爷和三哥皆有万夫不当之勇,玄德公亦是心怀大略,所以江才想要让玄德公赴任东郡太守,以备不测。至于朝中局势,玄德公无须担心。江非是什么野心勃勃之辈,也无意独揽朝纲,因此,玄德公在与不在,并无什么影响。”没有想到楚江会这么说,刘备沉默半响,起身道:“子玉高义,备又岂会有异议”楚江点了点头:“既然如此,玄德公就先去准备一下吧。待天子还朝,江便上书奏请此事。”刘备走了。独自坐在厅中,楚江喝了一口茶,淡淡道:“出来吧,别躲着了。”话音落下,一名绿衫少女从厅后走了出来。娇俏的少女手中端着一个托盘,约十三四岁模样,正是楚江名义上的表妹,楚凝。或者说,张宁。数年时间过去,楚凝已然十四岁,昔日的小萝莉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只是,现在少女看向楚江的面色却是有些不善。“你想做什么”轻轻一叹,楚江淡淡道:“我没想做什么。”然而,楚凝只是咬了咬下唇,固执的盯着楚江:“你方才说的我都听到了。”女孩在厅后,完整的听到了楚江和刘备之间的对话。她本来只是和秀儿学着做了糕点,想要给楚江一个惊喜,然而没想到来到这边之后,却听到了对她来说宛若噩耗的消息。“你是要对他们动手吗”看着楚凝微红的眸子,楚江苦恼的揉了揉眉心:“我如果说,这只是一个误会,你信吗”楚凝没有说话,只是微红的眸子中,晶莹的泪珠已经眼见着就要滚落。无奈的摇了摇头,楚江站了起来,走到楚凝身前。看着楚凝手中托盘上的糕点,楚江心中微微一动。他之前从秀儿那里听说过楚凝正在和她学习做糕点的事情,现在楚凝无端出现在这里,手中还端着刚做好的糕点,他岂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心里暗道一句真不赶巧,楚江柔声问道:“你做的糕点”楚凝冷哼一声,把头歪向一边,没有说话。“送来给我吃的”“才不是”楚凝猛地瞪了楚江一眼:“我只是刚好路过,谁会专门做糕点给你吃”根本没有理会楚凝闹别扭的语气,楚江觍着脸笑道:“让我尝尝我们家凝儿亲手做的糕点味道怎么样。”“都说了不是做给你吃的”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楚凝还是没有避开楚江伸过去的爪子。拈起一块糕点塞入口中,发出满足般的叹息,楚江摸了摸楚凝的小脑袋,笑道:“我们家凝儿的手艺都快赶上秀儿了呢。”然而,被楚江这么摸着脑袋夸了一句,楚凝眼中的泪珠却是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你是不是要对他们动手了”女孩带着哭腔的声音在楚江耳边响起,不禁让他多出了几分无奈。把楚凝手中的托盘放到一边,在女孩一声惊呼之中楚江把楚凝拦腰抱起。坐回位子上,看着面色透红的楚凝,楚江道:“都说了只是个误会,现在能好好听我说话了吗”被楚江直接抱在怀中,鼻尖便是他的味道,女孩吹弹可破的肌肤上虽然还挂着泪珠,但是心中早已被羞怯所填满。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楚凝声若蚊蝇。“你先放我下来。”“哼。”楚江轻哼一声,全然没有放下楚凝的意思。“不哭了”楚凝点了点头。“愿意好好听我解释了”楚凝又是乖乖点了点头。“糕点是不是专门做给我吃的”“楚子玉,你不要太过分”“嗯”楚江瞪了作势要发怒的楚凝一眼,然后楚凝的声音又低了下来。“你先放我下来。”“哼。”“所以,你方才说的那些话只是让那个人去东郡的借口”厅中,楚凝俨然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凶悍,乖乖的被楚江抱在怀中,时不时的拈起一块糕点送到楚江嘴边。“不然呢”楚江没好气的看了楚凝一眼:“莫非你还真的以为我要除去波才他们不成不说别的,就凭刘玄德麾下数千人马,还能奈何青州数十万黄巾大军不成你是太瞧得起刘玄德了还是太瞧不起波才了”楚凝红着脸没有说话。她不是想不明白这些东西,只是事关她最重要的两边,夹在中间的她有时候未免会当局者迷。无奈的摇了摇头,楚江道:“再说了,不说别的,或许对于朝廷来说,青州黄巾始终是个隐患,但是对于我来说,他们可是在关键的时候能成为助力的,我又有什么理由会对他们下手呢”顿了顿,楚江继续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楚凝抬头好奇的看着楚江:“最重要的一点”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楚江低声道:“若真的灭掉青州黄巾,你会伤心的。”楚凝的小脸一瞬间变得透红。挣扎着从楚江怀中站起,楚凝看着一脸笑吟吟的楚江,一跺脚:“我不理你了”说完,楚凝头也不回的跑开了。看着楚凝远去的身影,楚江好笑的摇了摇头。切,丫头。拈起一块糕点放入口中。不过,手艺倒是真的不错,看来的确是用心和秀儿学了。另一边,在整个洛阳都因为天子和陈留王的失踪而乱成了一锅粥的时候,少年天子和陈留王实际上已经不在洛阳城中了。那群身份不明的宫人裹挟着汉天子和陈留王出了宫,便一路带着他们逃到了城外,一直跑到了北邙山附近。而到了北邙山之后,那伙宫人便一哄而散,不见了踪影。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经此大变,已是惊弓之鸟。两人躲在北邙山中,心惊胆战,不敢声张,直至深夜,着实饥渴难耐,方才前去寻找出路。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他,少帝与陈留王四下寻路,没多久居然便真让他们找到了一处庄院。陈留王上前叫门,庄主出来相迎。虽然此时二人状貌狼狈,但是身上的衣着还是让庄主看出了端倪。不过他也不敢乱猜,于是问道:“二位少年郎是谁家之子,为何会深夜出现在这里”因为不知道庄主的身份,刘辩喏喏不敢说话,倒是陈留王直接道:“此乃当今天子,因宫中动乱,故而逃难至此。吾乃皇弟陈留王。”闻言,那庄主大惊失色,拜道:“臣乃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因十常侍卖官嫉贤,故而弃官隐居于此。未曾想到今日竟然得以见到天子,还望天子与陈留王不嫌陋舍寒酸,入内歇息,臣这就让人准备酒食。”天子刘辩与陈留王刘协此时早已饥肠辘辘,听到崔毅这么说当即大喜。便随着崔毅进了庄子。不过,他们都没有看到,不愿处一直有人盯着这边,一直看到天子与陈留王进了庄子,这才离开。“你是什么人”在得知洛阳大乱的消息之后,李儒当机立断让董卓带着飞熊军先行,此时却是已经赶到了洛阳附近。只是因为还不清楚洛阳的情况,所以才迟迟没有行动。而就在这个时候,却是有人找到了他们并且直言求见他,这由不得李儒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