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脸震惊的刘备,刘焉的语气也严厉了起来:“他们不是我大汉的子民,他们是逆贼玄德,吾观你是个可造之材,才和你说这些。对于大汉来说,一切罪行皆可饶恕,但是唯有叛逆,叛逆者必须要死此例绝对不可先开。若是你今日饶恕了他们,那么日后天下就会有更多的叛乱。只有用无情的杀戮才能让天下人明白,但凡叛逆,只有死路一条之前的话切记不要再说好了,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去邹靖那里领五千步骑,去广平吧。”说完,刘焉拍了拍刘备的肩膀,转身走了。当刘备走出蓟城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此时他的脑海中已经被“尽数坑杀”这四个字填满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迷茫的刘备降者不杀。这是他刘玄德给出的承诺。他们是因为相信他所以才投降于他。而现在,刘焉却说要把这四万多投降的黄巾尽数坑杀。他有心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因为刘焉坑杀这四万多的黄巾,并不是为了私利,也不是为了针对他,刘焉只是以一名汉室宗亲的角度做出最符合汉室利益的决定。他也知道,以一名刘氏宗亲的角度来看,刘焉说的无疑是正确的。这天下,是刘氏的天下,这些黄巾,反的就是他们。谁都可以对这些黄巾手软,唯独他们不行。同样,谁都可以指责刘焉,但是,唯独享受着汉室荫庇的他们不行。虽然,中山靖王这一支到他这里已经没落,但是,自从他投奔之后刘焉的大方无不表明着汉室依旧在荫庇着他们这些宗亲。然而,正因为刘备并非像刘焉那般自小就生活在汉室的荫庇下,所以,相对于刘焉,他更能理解底层百姓的感受,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刘备才会如此的挣扎。是啊,叛逆者只有死路一条。那么,当百姓无路可走的时候,难道就不能说出自己的诉求,只能默默的等死才是对的吗黄巾,绝大多数说到底只是已经活不下去的百姓啊但凡还有一线生机,哪有百姓会愿意造反呢说到底,这不应该是他们这些汉室宗亲的责任吗一个个念头在刘备脑海中激荡,然而这一切他却都难以说出口。他也是刘氏宗亲的一员,他没有资格说这些。最终,刘备也只能从邹靖那里领过五千步骑颓然离开。只是,相较于当初率领三千幽云精骑离开蓟城的时候,现在的刘备心中充满了迷茫,他有些找不清自己的方向了。对于刘备的异常,关羽和张飞自然能感觉得到,不过,相对于刘备,关羽和张飞这种猛将的思维就要简单的多,不会像刘备那样想的这么复杂,所以他们完全不明白明明又从刘焉那里得了五千步骑刘备怎么反而变得整天闷闷不乐了。对此他们也是束手无策,只能暗自盼望着刘备自己能早日调整起来。广平大营。虽然董卓说是率领一万步卒赶赴广平,但是实际上董卓并没有和那一万步卒同行,而是在一队飞熊军的保护下和李儒率先赶赴广平,接管了广平大营。至于那一万步卒,则是由徐荣率领,随后赶赴广平。此时的广平大营,一共拥有卢植那一次撤下来的接近三万步卒,以及一万之后又北上的北军精锐,还有三万之后又召集的步卒共计七万大军。虽然这个数字和张角麾下的黄巾远远无法相比,但是考虑到黄巾军和汉军正兵的素质差异,实际上这七万大军已经足以和张角一战。只是,张角麾下有五千黄巾力士。黄巾力士这支军魂军团的问题一日不解决,在正面战场上汉军就一日难以占到优势。虽然黄巾力士本身的战斗力或许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局,但是黄巾力士那种同化其他黄巾从而使的普通的黄巾士卒都能拥有超过普通汉军正卒,仅仅只是略逊于一些精锐的实力的能力,却是足以影响整个大局。正是因为黄巾力士的这种能力,所以在卢植兵败后,被何进派遣到广平顶替卢植负责广平战事的吴匡才一直采取着守势,没有丝毫再和张角野战一次的意思。反正,连卢植都被张角击败了,吴匡一点想要正面击败张角的想法都没有。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当董卓来到广平汉军大营的时候,吴匡很是爽快的就交出了军权。顺利的和吴匡完成了交接,董卓看着走出大帐的吴匡,对跟在身边的李儒道:“吴扶之这么爽快的就交出了军权,看来这边情况不容乐观啊。”一边说着,董卓一边走到大帐中间坐下。“任何一支军魂军团,都不是以常理能够揣度的。张角麾下有五千黄巾力士,又有十余万普通黄巾作为辅兵,这座广平大营虽然有着七万大军,但是若是贸然和张角野战,几乎必败无疑。纵然有那一万北军精锐,也无法挽住局势。”李儒淡然的说道。听到李儒这么说,董卓道:“那么以文优之见,若想击败张角,该如何做呢”微微低了低头,李儒依旧淡淡道:“黄巾如今虽然颓势初显,但是气势未衰,想要击败现在这一支张角大军,要么接下来赶赴广平的援军中能有一支足以应对黄巾力士的精锐,要么黄巾内部出现问题,否则希望不大。前者,如今天下能和黄巾力士抗衡的军团恐怕只有那支大汉羽林卫,以及主公的飞熊军了。只是,飞熊军主公并未全部带上,至于羽林卫,也不可能会出现在这片战场。至于后者,短时间内,除非张角自身出现了问题,否则儒看不到黄巾内部会出现问题的可能。对于黄巾来说,张角的权威是绝对的,没人会有不该有的想法。”“哦”轻轻抚着胡须,董卓道:“文优的意思是,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击败张角了是吗”“恐怕是的。”李儒淡淡应道:“不过,主公这一次也不是为了击败张角而来不是吗”哈哈一笑,董卓道:“这倒也是。不过,虽然无法击败张角,但是终归要试一试黄巾的深浅,好为以后早做准备。”李儒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么主公明日可以先试着和张角野战一场,就算是必败之战,终归也能试探一下黄巾力士的能力。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自见识到黄巾力士的战斗力,儒日后才能做出相应的应对。”“既然如此,那明日咱家就和那张角战上一场。”三言两语,两人就已经敲定了明日的战事。虽然无论是李儒还是董卓都知道明日之战多半是败多胜少,但是他们只需要试探一番张角的底细,至于胜败则完全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东西。反正,无论这支汉军损失多少,都不是他们的家底。第一百一十六章 背水一战广宗。一处简单的小院。布置简单房间里,一名头发花白的道袍老者正看着来自各地的情报。如果不是这处小院戒备森严,几乎不会有人想到这么一处简单的有些寒酸的院落居然会是天下百万黄巾的首领,大贤良师张角的住处。如果楚江在这里看到这一幕,一定也会大吃一惊,因为和楚江在洛阳见到张角时相比,仅仅过去了不长的时间,但是现在的张角相较于当日已经苍老了太多太多。又看完了一份情报,张角轻叹了一口气。这阵子,几乎传到他这里的就没有什么好消息。随着刘宏解除了党锢,天下世家纷纷发力,除了几支黄巾主力之外,几乎各地的黄巾都受到了镇压,一些黄巾力量薄弱的州郡甚至都已经完全不复黄巾的存在。无奈的摇了摇头,张角有想过起义不会继续一帆风顺下去,但是却没想到刘宏和世家的联手反击会来的这么快。面对着刘宏和天下世家的合力反击,黄巾颓势已显。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张角心里明白,想要按照原来的战略攻入洛阳,再以洛阳为中心扫平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好在,在这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在击败卢植之前,他已经分别派遣管亥和程远志去攻取青州还有冀州了。张角不求能全占青,幽二州,事实上,只要能占领青州,那么黄巾就有了自己的产粮地,届时就算是之前的战略失败,黄巾也可以据守一方,不至于彻底覆灭。现在看来,虽然程远志在幽州没什么进展,但是管亥的青州攻略还是进展的不错。一边想着,张角一边拿起了下一份情报。打开手中的情报,张角只是扫了一眼,脸上的表情就僵住了。他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半响之后,张角终于剧烈的咳嗽起来,一丝鲜血从张角嘴角流下,丝丝血迹将手中的布帛染上了滴滴血色。在那点点血色之中,布帛上的字迹依稀可见。程远志全军覆没,黄巾信众四万余人尽数被坑杀于蓟城之外。涿郡距离广宗并不算远,因此,程远志全军覆没的消息才会这么快的传到张角这里。“刘焉,好一个刘焉好一个汉室宗亲”一手扶着桌案,张角半天才算是缓过气来。“整整四万多人,尽数坑杀,看来,老道我还是心不够狠啊”一抹寒芒在张角眼中闪过,他抬起头,看往西南。那是洛阳的方向。虽然这两地相距甚远,但是张角却觉得洛阳城上那盘踞的庞大国运就在眼前。寒芒收敛,张角继续看向剩下的情报。虽然他已经有了一些决断,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在这段时间里给黄巾留下后路来。第二日。在董卓的命令下,卢植战败后就一直退守广平的汉军在埋锅造饭之后,便全军拔营,开赴广宗。一路上,董卓丝毫没有遮遮掩掩的意思,因此,很快汉军来攻的消息就被送到了张角这里。听到这个消息,张角不禁皱起了眉头:“尽起广平大营之兵来攻,飞燕,你确定吗”闻言,一名外貌粗犷的青年汉子点头应道:“师傅,不会有错。那一路大军,少说也有五六万人,之前卢植被师傅击败之后,虽然汉军随后又来了援军,但是广平大营的汉军人数不会超过七万人。汉军此举,几乎是倾巢而出了。”燕,字飞燕。张角的弟子,也是黄巾唯二的罡气外放境界的高手之一。听到褚燕这么说,张角眉头皱的更紧了:“汉军是谁人领兵”“回师傅,汉军打的是董字旗号,据推测应该是凉州刺史董卓。”“董卓”听到褚燕这么说,张角脸上不禁泛起一丝冷笑。董卓和朝廷之间的龌龊,对于许多人来说都不是个秘密。因此,若是一开始张角还有些不明白对面汉军为什么突然有信心和他野战了,现在听说领兵的是董卓,张角心下当即有了些许猜测。想要借机消耗朝廷的实力还有试探黄巾力士的底细吗很轻易的,张角就猜到了董卓还有李儒的想法。看着陷入沉思的张角,褚燕试探着问道:“师傅,难道这其中有古怪既然如此,我们要不要避战”淡淡的看了褚燕一眼,张角道:“为何要避战既然汉军要战,战便是。为师能击败他们一次,就能击败他们第二次。传令下去,整兵出城。”“诺”燕应了一声,便出去整兵去了。另一边,董卓已经领兵来到了广宗城外不远处。看着不远处的广宗,董卓甚至连大营都没有立下,就直接下令大军在广宗城外列阵。如此有违常理的命令自然是引起了如今作为这支大军副将的吴匡的质疑虽然刘宏下令让董卓负责都督北方黄巾战事,但是吴匡毕竟是何进的人,因此,现在吴匡依旧有着一定的权利。领着亲兵来到董卓所在的中军,看着大旗下骑在马上眺望广宗的董卓,吴匡直接开口问道:“董刺史为何不下令扎营,反而直接让大军在广宗城外列阵”淡淡的看了吴匡一眼,董卓反问道:“吴将军有什么意见吗”看着董卓一脸淡然的样子,吴匡皱了皱眉:“自然是有。扎下大营,即使战败,大军也可以退守大营,不至于全军溃败,可若是不扎下大营,届时一旦兵败,怕是会一溃千里。”然而,听到吴匡这么说,董卓只是冷笑道:“吴将军可曾听过淮阴侯背水一战的典故若是每战皆留下后路,将士心中有所顾虑,自然不会倾尽全力。可若是不留后路,将士们为了一线生机,必然会奋勇上前,如此这般,我军此战必胜。也正是因为如此,本刺史才没有下令扎营。吴将军还有什么意见吗”听着董卓的这番说辞,吴匡张了张嘴,硬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对战韩信背水一战的典故可以说是每一个粗通兵法的将领都耳熟能详的。但是,吴匡表示,你董卓不是淮阴侯,对面的张角也不是陈馀。但是,现在这话他没法说,否则董卓给他安一个动摇军心的罪名就算是何进都找不了董卓的麻烦。愤愤的怒哼了一声,吴匡知道董卓不会听自己的,愤愤的带着自己的亲卫离开。看着转身离开的吴匡,董卓只是瞥了一眼就把目光又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