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三国之梦魇> 分节阅读 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1 / 1)

一次见到他开始,一直到现在,除了严谨甚微四字,楚江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词来形容这个少年。毫无疑问,和贾诩相比,这位少年更像是一个君子。这种人,即使没有超凡绝世之能,但是只要是中人之资,无论在哪一方势力中都可以成为最坚实的骨干。而若是天资过人,难说会不会成为又一个荀文若。只能说,这种性格,的确无愧于贾诩为他取的一个“穆”字。毕竟,若是以贾诩的世界观来看,生存才是第一要义。如此一来,贾穆之所以会养成这种性格也就不难解释了。当然,这些念头在楚江耳中也不过只是一闪而过罢了,毕竟,贾穆年方十一,而他,也才堪堪十岁而已,虽然,贾诩并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十岁的孩童。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也不过光和二年而已。时间还早,他还小。第十九章 见解当李儒赶到贾诩家中的时候,一家人正在吃晚饭。看到李儒,李氏连忙站了起来:“阿儒来了,吃了吗没吃的话坐下一块吃点吧。”阿儒楚江听到这个称呼,不禁有些莞尔。不过,显然李儒已经习惯了这个称呼。点了点头,李儒应了一声,在自家姐姐面前,也不客气,找了张凳子就坐了下来。和贾穆几人以及楚江分别打过招呼之后,李儒这才看向了贾诩。“师兄。”贾诩慢悠悠的喝了一口稀饭,道:“文优,又出什么事了诩可是刚回来。”李儒也没有绕弯子,直接道:“儒这次去找师兄回来,主公是知道的。眼下有些小麻烦,儒本可以解决,但是主公却要见师兄,相询解决之道。”“董仲颖要见诩”贾诩挑了挑眉,道:“什么事,你先说说看。”正当李儒要把白天在刺史府他和董卓谈论的事和贾诩说明时,方才去给李儒拿碗筷的李氏却是已经回来了。盛了一碗稀饭,递到李儒面前,李氏道:“阿儒,不管有什么事,先吃饭,吃完饭再说。”见状,李儒连忙唯唯诺诺的住了嘴,从李氏手中接过稀饭,又拿了一块饼吃喝了起来。看到李儒在李氏面前一副乖宝宝的模样,贾诩轻笑一声,也不再言语,专心吃起饭来。大概是小孩子吃饭总会快一些,没过多久,贾穆,贾访,贾玑便纷纷吃完了饭,贾访还有贾玑直接回房去休息去了,而贾穆则是去书房温习功课,桌边就只剩下了贾诩,李儒,李氏,还有楚江。又过了一会儿,所有人都吃完了饭,李氏收拾收拾了碗筷,出去了。没多久,却又端着一壶热茶走了进来:“阿儒,你有什么事找夫君姐不管,不过大冷天的,别熬太晚。阿江,你看着点他们。”最后一句话,却是冲着坐在一边的楚江说的。闻言,楚江主动站起来接过李氏手中的茶壶,轻道:“师母放心,江儿知晓了。”点了点头,李氏这才走了出去。楚江笑了笑,端着茶壶给贾诩和李儒分别到了一杯茶,然后才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坐到了一边。喝了一口热茶,贾诩满足的眯了眯眼睛,半躺在椅子上悠悠道:“文优,有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也是喝了一口茶,李儒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北宫玉师兄知道吧”“北宫玉”贾诩点了点头:“金城破羌的统领”李儒点了点头:“就是他。对于凉州的局势,师兄想必也有所了解,主公之所以能在凉州立足,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主公和众多羌人首领的良好关系。而这北宫玉,就是其中实力最强的一名羌人首领。”“今日儒回到刺史府的时候,刚好碰到了北宫玉派来的使者。事后,儒询问了主公北宫玉派使者前来的目的,结果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那北宫玉,居然是派使者提亲来了。”“董仲颖答应了”听到李儒这么说,贾诩便差不多猜到了下面的剧情。李儒点了点头:“嗯。等儒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主公已经答应了。”又喝了一口茶,贾诩悠悠道:“其实答应了也没什么不好。如果董仲颖真舍得嫁女儿给那北宫玉,想必那北宫玉定然会对董仲颖死心塌地,这样一来,董仲颖对羌人的掌握想必会更上一层。”点了点头,李儒道:“这一点儒亦知晓,只是,儒就怕其他羌人首领得知此事后也纷纷效仿,到时候难免会有人说主公厚此薄彼。况且,以主公在羌人之中的威望,本来就无需以此来收拢人心。”“只不过,主公虽然被儒说动,但是毕竟之前他已经答应了使者,现在反悔,恐怕有损主公名望。况且,若是直言拒绝,儒怕那北宫玉会心生不满,他日恐生祸患。”“然后董仲颖就要见诩”点了点头,李儒无奈道:“是的。本来此事虽然有些许麻烦,但是儒想要解决亦不是难事。只是不知主公为何非要见师兄,说要见识一下师兄的手段。”轻笑了一声,贾诩没说什么,反倒是看向了楚江:“江儿,你觉得此事如何”听到贾诩这么说,李儒微微一愣,他没想到贾诩会询问楚江。在他看来,楚江虽然被贾诩收为弟子,定有其不凡之处,但是毕竟年纪尚小,还需磨炼。可是现在听贾诩的语气,似乎不是他想的这般可是,此子只有十岁,就算再天资聪颖心中想着,李儒也不由看向了楚江。感觉到贾诩恶趣味,李儒审视的目光,楚江叹了一口气:“先生所指何事是董刺史要见先生的事情,还是那北宫玉的事情”楚江此言一出,李儒神色就微微正色了几分。然后他就听到贾诩笑道:“且都说说。”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楚江表示我只是想咸鱼一会儿都不行吗不过,看着贾诩和李儒的目光,楚江知道自己不说怕是不行了。“先说说北宫玉吧。最简单的方法,只要董刺史没见过那北宫玉的使者此事不就没了吗这边塞兵荒马乱的,少个把两个人再正常不过了吧”听到楚江这番话,李儒神色微微一变,看向楚江的目光又变了一分。有道是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楚江此法看似简单粗暴,但是细细想来,却又无懈可击。的确,只要那使者死了,此事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至于那使者怎么死,正如楚江所说,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死个人不是很正常吗所以,此法虽然不能利益最大化,但是的确干脆利落,快刀斩乱麻,亦不失为一个好法子。不过,不同于李儒的凝重,听到楚江这么说,贾诩脸上更多的则是无奈。相比较于李儒,他无疑是更了解楚江。所以,他很清楚楚江之所以提出这么干脆的办法,而不是重重算计,根本不是什么快刀斩乱麻,纯粹是他太懒了,懒得去想那些麻烦的解决办法,所以选了一个最简单的。贾诩的想法李儒自然不会知道,不过,他现在的注意力也没有放在贾诩身上。他现在很感兴趣眼前这个师侄对于主公召见师兄这件事上又会发表出什么样的见解。毕竟,说实在的,李儒也有点想不明白,为啥主公突然这么急着要见师兄呢要知道,自己在主公面前提到师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主公可并没有对师兄产生太大的兴趣啊。第二十章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想到这里,李儒不禁问道:“那江儿你觉得主公为什么非要指名让师兄来处理这件事呢”看了李儒一眼,楚江道:“师叔是不是经常在董刺史面前提到先生,大概还说了一些先生之才胜师叔百倍之类的话”闻言,李儒一愣:“这有什么问题吗”楚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换了个话题:“董刺史对师叔很看重吧”听到楚江这么说,李儒眯了眯眼睛。“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倒是儒给师兄惹的麻烦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楚江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如果李儒还想不明白那他也就不配是那个天下有数的智者李文优了。对于一名合格的主公而言,你既然是我的谋士,便是天下最好的谋士。且不说董卓日后如何,但是就目前而言,董卓仍是那个雄才大略的董仲颖。因此,听多了李儒对贾诩的评价,虽然李儒没那个意思,但是让董卓产生为难贾诩的想法却是在所难免毕竟,在董卓眼中,李儒便是这世间最好的谋士,因此,几次三番听到李儒夸赞贾诩,董卓对于贾诩自然会有点儿意见,之所以要为难贾诩,自然是想要证明,李儒比贾诩强。李儒叹道:“没想到主公对儒如此看重。儒何德何能,唉,唯有鞠躬尽瘁,以报主公知遇之恩。”不过,感叹之后,李儒看向楚江的目光又变得慎重了一分,楚江刚刚在这两件事情的分析上所展露出来的眼光,已经让李儒难以把他当做一个孩童看待了。看了贾诩一眼,李儒叹道:“师兄,这又是你从哪里找到的妖孽”贾诩呵呵一笑:“诩如果说是在路边捡的你信吗”李儒撇了撇嘴:“不想说就算了。不过,师兄,不管如何,明日你还是要随儒去见一见主公。”闻言,贾诩暗暗摇头这年头说实话都没人相信的吗“见便见吧。正好,诩也想见识一下能让你李文优信服的主公会是何等的人物。”李儒自信一笑:“想必不会让师兄你失望的。”“但愿吧。”贾诩不置可否的说道。和贾诩说完明日去拜访董卓的事情之后,李儒并没有在贾诩家中多留,很快就离开了作为董卓麾下的首席谋士,每日李儒需要处理的事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自然没有太多空闲。而李儒离开后,房中就只剩下了贾诩和楚江二人。“江儿,董仲颖这个人,你怎么看”目送着李儒离开,沉吟了一会儿,贾诩抿了一口茶水,淡淡道。轻轻摸着怀中小狐狸毛绒绒的脑袋,楚江轻笑道:“莫非先生心动了”贾诩摇了摇头:“心动倒不至于,但是能让文优心服的人,想必定有其不凡之处。而且,据文优所说,这董仲颖,可谓是魄力非凡。”“先生何出此言”楚江品了一口茶,饶有兴趣的问道。“你可知那董仲颖志向如何”“愿听先生详言。”顿了顿,贾诩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文优曾与诩言及过,董仲颖,与他一般,亦是寒门出身。”“年轻时的董仲颖,亦是一个爱行侠仗义之人,后来参军之后,无论是在当年的匈奴入侵时,还是后来的羌人作乱,董仲颖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朝廷之中,升迁之途皆被世家大族把控,所以董仲颖纵然立下了天大的功劳,亦是难得重用,最终只被打发到广武做一个小小的县令,而董仲颖在担任广武令期间,世家大族根本没把他放在眼中,最终只是因为他得罪了当地的一个大族,便被罢免了县令之职。”静静地听着,楚江脸上不禁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真是熟悉的剧本呢。果不其然,楚江就听到贾诩继续说道:“从那以后,董仲颖就想明白了,只要世家大族还在一日,寒门子弟便永无翻身之日,大汉也只会在世家大族的把控下日渐腐朽。所以,他便立誓要扫平天下世家,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所以,他苦心经营,最终花钱买了一个凉州刺史的官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文优。”听着贾诩平静的语气,楚江道:“所以师叔觉得董刺史的志向与他不谋而合,所以,士为知己者死,师叔便一心一意的投到了董刺史的帐下”贾诩点了点头。见状,楚江笑道:“连师叔都觉得董刺史乃是一个明主,那先生呢难道不觉得董刺史的志向很值得追随吗”贾诩没有回答,只是看了楚江一眼:“让你选,你会选择董仲颖吗”楚江摇了摇头。贾诩白了他一眼:“连你都明白董仲颖的局限所在,诩为何要选董仲颖呢”楚江礼貌而又不失尴尬的笑了笑。说到底,他和贾诩其实都是一类人。没错,董卓的志向的确很好,他要做的事情也的确很伟大,但是,不管怎么看,与天下世家为敌,楚江都不觉得董卓会有太大的胜算。也许,有心算无心,还有李儒在一旁出谋划策的情况下,天下世家在一开始没想到会有人有这么大胆子的时候会被董卓占到先机,但是,天下世家,底蕴却是摆在那里。而既然董卓要走的注定是一条几乎不可能成功的路,那无论是贾诩还是楚江,自然都没有选择他的道理。即使,李儒已经站在了董卓的阵营中。也许,李儒是那种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献出一切的狂热的殉道者,但是贾诩不是,他也不是。他们只是两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虽然贾诩现在还没有见到董卓,但是,结局却早已经注定。虽然,因为李儒的原因,贾诩可能会暂时留在董卓帐下,但是,想要指望着贾诩会诚心诚意的投到董卓帐下,却是几乎没有丝毫的可能。“明日刺史府,你也随诩走一趟吧,权当见见世面。”楚江点了点头:“听先生的。”继贾诩,蔡邕,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