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三国之梦魇> 分节阅读 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1 / 1)

楚江微微有些惊讶。轻轻抿了一口清茶,贾诩点了点头:“没错。伯喈兄和诩提了一下,江儿,你觉得如何”楚江没有正面回答贾诩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先生觉得呢”“诩应下了。”贾诩淡淡道:“不过,诩还是想问问你自己的意见。若你不愿,诩就帮你辞了。”轻轻地,楚江露出了一抹人畜无害的笑容:“琰儿妹妹那么可爱,我怎么会不愿意呢”无奈的摇了摇头,贾诩淡淡道:“别和诩扯这些没用的。伯喈兄的用意,诩不信你没看出来。”尴尬的摸了摸头,楚江笑道:“先生不也看出来了吗”“伯喈兄可是很看好你呢。”撇了撇嘴,楚江道:“先生这话就有些有失偏颇,要说,也该说蔡伯伯很看重先生吧”虽然楚江没有说完,但是贾诩却已经知晓了楚江要表达的意思。别装了,人家要嫁女儿给我,还不是因为我是你的弟子笑着摇了摇头,贾诩突然觉得,也许有一个太过聪明的传人,压力也蛮大的“你可知道伯喈兄是什么人吗”没等楚江回答,贾诩就继续自顾自的说道:“伯喈兄,乃是当世大儒,学识渊博,一手飞白体让无数人追捧,在乐理上的造诣亦是鲜有人能及。但是,伯喈兄还有一点也极为出名,那就是识人。”“识人”“对。”贾诩点了点头:“识人。这一年里,你在诩这里读了这么多书,关于天命应该也有所了解。虽然说一个人的天命不一定就决定他的未来,但是,一个强大的天命,却无疑会让人变得不凡。伯喈兄的天命便是极为稀有的一种天命,神兽白泽。”“历史上拥有白泽天命的人不多,每个人所体现的能力也不同。而白泽天命所赐予伯喈兄的能力,便是能够看透别人的天命。这种能力在配合伯喈兄渊博的学识,所以,在识人上,当世鲜有能与伯喈兄相比者。”闻言,楚江轻笑道:“如此说来,蔡伯伯这么厉害,却又这么看重先生先生这一波不着痕迹的自夸,却是让我佩服得紧呢。”听到楚江这么说,贾诩愕然之余又有些哭笑不得为啥你总能从这么刁钻的角度来找到切入点呢s:同样是九年无奈的摇了摇头,贾诩继续道:“不要转移话题。所以,鉴于伯喈兄的这种能力,所以诩现在很好奇,伯喈兄到底是仅仅因为你是诩的弟子的身份,才做出了这种赌博似的觉得,还是因为伯喈兄从你身上看到了什么。”“换而言之,你是否已经觉醒了,天命”楚江只是轻笑着,没有说话。贾诩也没有追问,而是换了个话题:“你可知道当初伯喈兄是如何评价诩的”楚江摇了摇头:“不知,不过我很好奇。”一抹回忆之色在贾诩眼中闪过,只听他淡淡道:“八尾极凶,若为官可匡扶社稷,若为祸则祸乱天下。”想了想,楚江点了点头:“虽不准确,但很恰当。”“伯喈兄自然是想劝诩为国效力的,只是,最后诩选择了辞官归乡,在这安阳县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丞。”“不过,诩没有想到,伯喈兄居然这么快就被贬到北地,然而,这也正说明了诩的选择没错,不是吗”楚江想了想,道:“蔡伯伯一定没有把对先生的评价传出去吧”点了点头,贾诩说道:“伯喈兄乃真君子。”“那先生的选择,的确是挺符合先生的性格的。不过,我却是觉得,先生做的还不够。”“哦”贾诩挑了挑眉。轻轻一笑,楚江道:“狡兔尚有三窟,何况九尾狐乎一条路,未免太少了。”贾诩沉默了一瞬间,道:“你果然已经觉醒了。”楚江没有否认,但是补充了一句:“不过蔡伯伯没有看出来。”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贾诩道:“看来伯喈兄这次注定是要吃一个大亏了。”楚江摇了摇头:“因祸得福,尚未可知琰儿妹妹,我可是喜欢的紧。”赞同的点了点头,贾诩道:“这一点你与诩很像。或许自私,但却并非薄情寡义。也正是因为你并非天性凉薄之人,诩才会选择了你。否则”贾诩的话没有说完,但是楚江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自私,并不代表无情无义。就像贾诩,虽然历史上的贾诩可以说是把自保一道贯彻到了极致,但是对于对他好的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贾大爷还是挺好的。就比如张绣,可以说是对贾大爷言听计从,所以纵然最后贾诩投了曹操,但是也为张绣谋了个富贵前程。张绣投奔曹操之后,最后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闻言,楚江不置可否,而是道:“我想,蔡伯伯应该也想到这一层了吧”贾诩点了点头:“关于这件事,伯喈兄和诩坦言,并没有什么隐瞒。纵然日后你并未因为与伯喈兄的翁婿关系而如伯喈兄所愿为大汉效力,但至少伯喈兄把女儿许配给你,你也不会亏待了她。”“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拒绝呢”贾诩端起茶又喝了一口,一老一小两只狐狸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第十一章 迟暮这一年,是公元一七七年,汉历熹平六年,已经步入迟暮的大汉朝发生了许多事情。蔡邕被贬,只是发生在年初的事情。熹平六年四月初,汉灵帝刘宏下诏,严打各地的贪官酷吏,又有一批大臣被贬,其中就包括曾经构陷蔡邕的将作大匠阳球。所谓帝王心术,莫过如此。也许前一刻你尚是殿前宠臣,但下一刻,便会成为弃子。而关于汉灵帝刘宏的这一次大动作,最为开心的莫过于各大家族。一大批朝臣被贬,也就意味着空出了更多的位子。而这些位子,自然将由他们来瓜分,填补。汉灵帝刘宏也很开心,因为对他来说,官位,就代表着钱财,而有了钱财,他就可以享受更奢华的生活。皆大欢喜,莫过于是。只是,当整个帝国上层都在享受着这一场狂欢的饕餮盛宴的时候,却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名为“太平道”的庞然大物,已经在这个迟暮的帝国身上生根,发芽。同年八月,汉灵帝刘宏因为近两年鲜卑连年犯边,故而命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云中郡、雁门郡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欲效仿昔日汉武帝北击匈奴壮举,同时为自己的皇帝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汉军出塞两千里,最终大败于鲜卑首领檀石槐之首,辎重全失,战死者十有八九,最终只有三名将领各率几十骑狼狈逃回关内。蔡邕被贬是年初,但是,以汉代的交通,当他抵达北地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六月份,汉灵帝下诏严打贪官酷吏,阳球被贬的消息传到北地,这位对大汉忠心耿耿的文人着实是高兴了好一阵子,认为当今皇上终于开始变得贤明了。为此,这个机会很少酗酒的文人还高兴地大醉了一场,和贾诩以及楚江絮絮叨叨的说了好久,大概就是圣上贤明,何不入朝为官之类的。然而,对此,无论是贾诩还是楚江都不置可否。虽然他们没有出口打击蔡邕,但是,相比较于对大汉忠心耿耿的蔡邕,无论是贾诩还是楚江无疑能以一种更为冷静的目光来看待这个迟暮的巨人。八月,因为云中郡比邻五原郡,所以汉灵帝刘宏下令出兵塞外北击鲜卑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安阳。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蔡邕又是找贾诩大醉了一场。每一个文人心中总是少不了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所以,从汉灵帝刘宏最近的这些决策上,蔡邕仿佛看到了大汉重现汉武帝时期四海臣服,万国来朝的风采的希望。然而,对此,贾诩还有楚江依旧没有说什么。事实上,也不需要他们说什么,因为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兵败,三万余骑兵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安阳。这个对大汉忠心耿耿的文人沉默了好久,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再也没提过让贾诩入朝为官的事情。不过,这些事情虽然对蔡邕影响很大,但是楚江却不怎么关心,对他来说,与其关心汉灵帝刘宏做了什么,还不如想想弄什么给蔡琰小萝莉吃毕竟,这可是他将来的老婆qaq。事实上,自从品尝过楚江的手艺之后,蔡邕带着蔡琰小萝莉来贾诩家混饭已经是常态了。而对于楚江来说,这种平淡的生活其实他并不讨厌。毕竟,现在才熹平六年,一切还早,他也才八岁,贾诩这里,他仍有许多东西要学。只不过,在这对于楚江来说平平凡凡的一年里,却还是有一个对于他来说并不平凡的消息。并州刺史丁原,在并州九郡四处寻找一个名为吕江的少年。据说,那名少年乃是丁原新近招揽的一名名为吕布的部将走失的亲人。少年,姓吕,名江。种种巧合,不禁让楚江想到了很多东西。比如,那个被鲜卑游骑杀戮的,名为吕家堡的小村落。自己这具身体,应该是那个小村堡唯一的幸存者。只不过,楚江并没有声张什么。毕竟,如果他的猜测是对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在那场大乱之中,他将有机会获得一手足以左右乱局的伏手。吕布,虽然历史上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却是公认的。这是一个很护短的人。家人,可以说是他唯一的软肋,也是他最在乎的东西。而这一点,恰恰是最容易利用的一点。平凡的日子最难熬,但平凡的日子亦是过得最快的。或许是因为被鲜卑打醒了,这一年的最后一段时间,汉灵帝刘宏并没有再有什么大的动作。熹平六年,就这么过去了。公元一七八年。大概是因为上一年发生的不顺心的事情有点多,所以汉灵帝刘宏想要改个年号换换运气。熹平七年三月,汉灵帝刘宏下诏,该年号为“光和”,是为光和元年。同年大赦天下。蔡邕自然也在赦免的名单里。消息传到安阳,按理来说,蔡邕应该很高兴,但是,一同传来的另外一个消息,却让蔡邕怎么都高兴不起来。汉灵帝刘宏于西园开置邸舍,将卖官鬻爵的勾当摆到了明面上。如果说,以前你有钱还不行,还需要有门路把钱送出去才能做官的话,那么现在,只要你有钱,就能买到官。听到这个消息,纵然蔡邕对大汉再忠心,他也不得不承认,现在这个大汉,已经腐烂到骨子里了。对汉灵帝刘宏失望透顶的蔡邕,放弃了继续为官的打算,而是准备带着蔡琰小萝莉回老家陈留。依旧是那座十里长亭。不过,当初是相迎,如今是送别。长亭中,贾诩与蔡邕相对而坐。一年的时间,或许是北地苦寒的缘故,蔡邕消瘦了许多,也消沉了许多。纵然是当初被诬陷,放逐北地的时候,他亦未曾这般消沉。第十二章 别离琴声悠扬,在十里长亭回荡。长亭外,马车中,少年一身黑色的汉服,斜斜的坐着,身旁趴着一个白色的小狐狸,膝上置着一张古琴。琴声便是由此而来。此琴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琴名绿绮,便是昔日司马相如所有的名琴。穿越至这个时代仅仅年许,如此名琴,自然不是楚江所有,事实上,这张琴,乃是蔡邕的珍藏,而他的琴,也是蔡邕所教。学琴,自然不是因为无聊。众所周知,天命,尤其是那些强大的天命,都具有着十分强大的力量。但是,并不是所有天命的力量都能直接表现出来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媒介来发挥这种力量。琴,便是其中一种。虽然楚江前世自有方法来使用自己的力量,但是,当他了解到这个时代的主流之后,却是觉得,前一世的方式,实在是太没有,风逼度格了。试想,就比如一个能够操控火焰的天命者,放在前世,一把火烧过去,哪有现在这种,弹指间,千军万马灰飞烟灭的潇洒当然,楚江绝对不是因为这种方式容易耍帅才学琴的,他只是觉得学琴能够沟通自然,陶冶情操,开拓胸襟而已。但是,不得不说,学琴这种东西,还是需要天赋的。就比如蔡琰小萝莉,便是极具音乐天分的天才,虽然才只有五岁,但是一手琴却已经弹得有模有样了。至于楚江,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他显然都是天才,而且还是最顶尖的那种虽然这很无奈,但这的确是事实。仅仅只是跟着蔡邕学了一年琴,他的琴艺就已经达到了让蔡邕为之惊叹的地步。这也是蔡邕狠得下心来把绿绮送给楚江的原因在他看来,这张琴放在楚江手里,起码不会辱没了。当然,这张琴此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便是楚江和蔡琰的信物。对于蔡邕的这种买一送一赔本大甩卖的做法,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