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了。完完全全的消失,彻底的让中年人都怀疑刚才是不是错觉。走下马车,中年人来到楚江身前,和蔼的问道:“小娃,你怎么一个人呆在这里你家里人呢”他一直都很和蔼,无论是对谁。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看着眼前中年人和蔼的面容,楚江有些想笑。不过,脸上却没有露出分毫。一脸天真的看着眼前的中年人,楚江脸上露出一抹十分纯稚的神色,同时还有一分恰到好处的紧张:“我没有家人。”听着楚江的话,在看着他身上略显破旧的布衣,中年人并不奇怪。在这北疆之地,无父无母的孤儿太多太多。每天饿死的人也是不计其数。如果是平时,路边有这么一个孤儿根本不会引起他的注意。只是,他总觉得眼前这个男童纯稚的面庞下,隐藏着一些什么。毕竟,刚才他那种感觉的来源,就是这个方向。只是,如果说那种感觉的来源就是这个男童的话,有些事情又解释不通。眼前这个男童也不过六七岁的样子,这种年纪,莫说觉醒天命,就算他是天纵奇才觉醒了天命,也不可能控制的如此纯熟,能够收发自如。所以,他很疑惑。左右看了看,四处都是空旷的原野,中年人并没有看到其他人。想了想,中年人对着楚江道:“小娃,如果你没有家人的话,正好诩缺个书童,你可愿意做”闻言,一边的老车夫眼中闪过一抹讶然。自家老爷的性子他再清楚不过,老爷什么时候转性了而听到中年人这么说,楚江恰到好处的在眸子中表现出一丝雀跃:“真的吗那你会给我东西吃吗”说完,楚江又略显羞涩的垂下头:“我好久没吃东西了。”不过,虽然表面的楚江是这幅表现,但是内心的活动只有楚江自己清楚。诩本来只是想要骗一顿饭,但是现在,好像是遇到了一个不得了的人了呢。也对,拥有那种命格的,怎么会是个无名之辈呢只是,没想到会是这个老狐狸。而看着楚江的表现,中年人愈发怀疑自己的判断了。这种表现,全然就是一个六七岁的孩童。不过,最终,他还是道:“如果你做诩的书童,那么诩自然不会饿着你。”他也想开了,一个小童,即使没什么特别之处,养着,也就养着了。他不差这点粮食。听到中年男子这么说,楚江连忙点了点头:“我愿意。”微微颔首,中年人道:“那就上马车吧。”说完,中年人转身上了马车,楚江嘴角微微勾起,随即消失不见。然后,他跟在中年人后面,爬上了马车。随着老车夫的一声吆喝,马车再度启动。马车是单人马车,所以里面的空间并不是很大,但是却布置的很精致。只不过,楚江现在的身体只不过是个孩童,所以即使多了个他也不显拥挤。进了马车之后,楚江如同一个正常的孩童一般好奇而又略有些怯怯不安的打量着马车内部,目光稍有和中年人碰到就会立马避开,这种表现落在中年人眼中,确是让他更加困惑。莫非,真的是自己感觉错了摇了摇头,中年人不再思考这件事。一个孩童而已。想了想,中年人一脸和蔼的开口道:“以后你就是诩的书童了,你可以叫我先生。”楚江很是配合的怯怯的点了点头:“是,先生。”点了点头,中年人继续道:“既然你做了诩的书童,自然不能对诩一无所知。诩乃凉州姑臧人氏,之前举孝廉为郎,如今辞官归乡。没想到却在归乡的路上遇到你这么个乖巧的小娃。如此说来,你我也算有缘。”一边面带微笑的说着,中年人一边暗暗的观察着楚江,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楚江只是静静地听着,并无丝毫异色。察觉到中年人的目光,楚江心中暗暗撇了撇嘴。看什么看。如果是面对别人,他也许还会卖弄一些小聪明,但是,现在他已经猜到了这个一脸和气的中年人的身份,那么还是先缩着为好。见状,中年人只能主动开口问道:“小娃,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今年多大了”闻言,楚江这才轻声地的开口回答道:“回先生,我叫楚江。不知道是哪里人氏,也不知道自己多大了。”说着,楚江脸上还露出了一丝伤感的神色。与此同时,一阵古怪的声音恰逢其时的从楚江肚子中传来,打断了中年人继续问下去的念头。也许自己是想多了。摇了摇头,中年人打开手边的一个小匣子,取出一个包裹递到了楚江面前:“先吃些干粮吧。”见状,楚江眼中露出一抹惊喜之色:“谢谢先生”说着,楚江连忙接过中年人手中的包裹,打开拿出其中的饼子低头小口吃了起来。饼是肉饼。味道还很不错,至少对于很饿的楚江来说是这样。看着楚江埋头吃饼的样子,中年人又伸手递了个水囊过去。包裹里有两块饼,很快,一块饼就进了楚江的肚子。楚江拿起水囊喝了一口水,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但还是把另一块饼包了起来,放到了一边。而这落在中年人眼中,又俨然是一名经常挨饿的孩童好不容易得了一些食物舍不得一次吃完的表现。心中的怀疑又淡了一分,中年人轻笑道:“想吃就吃完吧,快到家了。既然做了诩的书童,自然不会让你饿着。”闻言,楚江眼中再次流露出一抹喜色,将包裹打开拿出里面的最后一块肉饼又低头吃了起来。微笑着看着楚江吃完,中年人道:“吃饱了就休息一会吧。赶路还要些时辰。”说完,中年人半倚在车厢上,眯上了眼睛。见状,吃饱喝足的楚江应了一声,也靠在了一边的车厢上,闭上了眼睛。不过,心底下,楚江却是撇了撇嘴跟这个老狐狸演戏,真累。通过眼前中年人的自称,以及刚才的自我介绍,再结合现在的时代,眼前这个一脸笑呵呵的微胖中年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贾诩。除了这只老狐狸不会再有其他人。当时坐在路边的楚江只是察觉到了一股特殊的气息靠近,觉得应该是这个时代觉醒了天命的存在。而这种存在一般肯定混得不错。因此,楚江便利用自己的能力窥探了一下。当然,被发现是必然的,也是楚江想要的因为他想骗顿饭吃。觉醒了天命的人,肯定不差一顿饭。不过,楚江没想到的是,他在这个时代遇到的第一个觉醒了天命的人,居然会是贾诩这只老狐狸。无论是历史上对于贾诩的评价也好,还是楚江切身的体会也好,他都不觉得贾诩很好骗。所以,当那个“诩”字出现在楚江耳边之后,楚江就果断怂了。先怂住再说。猥琐发育,别浪。没有卖弄任何东西,楚江只是把自己完全伪装成了一个六七岁的无父无母的孩童。不过,唯一让楚江比较欣慰的就是自己还是混到了饭碗。所以说,这波不亏。第三章 书童的第一课当楚江一觉睡醒之后,也不知过了多久。揉了揉眼睛,马车外,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看到不知什么时候早已睁开眼睛的贾诩,楚江乖乖的叫了一声:“先生。”点了点头,贾诩一脸温和:“醒了喝点水醒醒困,待会儿我们就到地方了。”点了点头,楚江拿起水囊喝了一口水,然后探头往外看了看,远处,一座黑黝黝的城池的轮廓已经出现在了视野中。等老车夫驾着马车来到城下时,城门已经关闭了。不过,老车夫却毫不介意。把马车停到城门口,老车夫直接扯着嗓子冲着城楼上喊了起来:“王二,开门”中气十足的声音在楚江耳边响起,这让楚江诧异的看了老车夫一眼。没想到这老车夫看似一大把年纪,力气倒是挺足。老车夫中气十足的声音在黑夜中传开,很快,一缕火光就在城楼上亮起,与此同时,一个骂骂咧咧的声音也从上面传了下来:“叫什么叫哭丧呢想进城,等明早儿再说”听声音,却应该是城门口的守夜人。闻声,老车夫直接开口大骂道:“王二你个小王八犊子,骂谁哭丧呢赶紧给县丞大人开门,否则回头有你好受的。”老车夫似乎和城楼上的守夜人很熟悉,言语间毫不客气。而此刻,城门楼中,一名中年汉子被老车夫这么一骂,正想倒头再睡的他顿时清醒了几分,这才觉得声音有些熟悉。他正是此处城门的守夜人,王二。仔细一想,王二顿时想起来刚才那是县丞的车夫老吴的声音,当下连忙一个激灵爬了起来,拎着灯笼走到了城墙边,试探着喊道:“老吴”闻声,老吴笑骂道:“不是我还能有谁快开门,县丞大人等着呢。”此时,借着灯笼的火光,王二也终于看到城墙下面城门口处的那辆马车,以及坐在马车上的老车夫。确认了城门外来人的身份之后,王二语气顿时客气了许多:“嘿嘿,原来是县丞大人回来了。老吴,你等着,我这就叫那几个小崽子给县丞大人开门。”“动作麻利点”车夫老吴没好气的回了一句。“那肯定的。”陪笑着回了一句,王二走下城楼,看着城门洞中倚着墙的几个睡得跟死猪似得卫兵,没好气的一人屁股上给来了一脚:“睡睡睡,就知道睡,县丞大人回来了,赶紧起来给大人开门。”被王二这么一踹,几名卫兵都醒了过来。虽然对王二这几脚很不满,但是王二乃是这里的头儿,他们最多也只能心里骂几句,就合力打开了城门。顺着半开的城门,马车终于进了小城。等到马车进了城,王二一边吩咐着卫兵把城门关上,一边熟络跟老车夫打着招呼:“老吴,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啊”“有些事情耽搁了点时间。”一边说着,老吴一边熟练度从怀中掏出一吊钱,扔向了王二:“大半夜守门挺辛苦的,一点小钱拿去买酒喝。”这种琐事,贾诩不会出面,作为车夫,他自然是要处理好人情世故。接过老吴扔过来的一吊钱,王二嘿嘿一笑:“这多不好意思。”不过,嘴上说着不好意思,王二还是麻利的把钱塞进了怀里。见状,老吴不禁笑骂道:“知道不好意思那就下次开门麻利点。”说着,老吴就驾着马车往城内驶去。“那一定的,老吴慢走啊”说着,王二一回头,看到几名卫兵看过来的目光,没好气的一挥手:“看什么看,睡觉去,老子哪次买酒少了你们几个小崽子的。”闻声,几名卫兵也是一阵哄笑,随后都去睡了。见状,王二也一边笑着一边嘟哝着什么回城门楼中睡觉了。夜已深,城中人家都已经睡下,除了偶尔传来打更人的声音外,小城中寂静无声,使得马蹄踏在路上的声音显得特别清脆。马车中,老神自在的依在车厢上的贾诩估摸着到自己的住处还有段路程,无聊之余看着坐在车厢里的楚江,心中微微一动,当即开口道:“江儿诩这样叫你可以吧”见楚江点了点头,贾诩这才继续道:“江儿,方才在城门口你也看到了。你可知为何那王二一开始不愿开门,后来又开了门呢”楚江故作沉思的想了想,这才道:“回先生,方才我听他们唤先生大人,想必是因为先生是个大官,他不敢得罪先生,所以他才给先生开门。”微笑着点了点头,贾诩道:“你这样说倒也不错。诩乃是此县县丞,算是县令之下第一人,在此地说是个大官倒也没错。”顿了一顿,贾诩又继续道:“那么江儿,诩乃是此地县丞,那王二只是个卫卒,给诩开门乃是本分。你可知为何最后老吴还要给那王二一吊钱呢”看着贾诩笑吟吟的模样,楚江一脸天真的挠了挠头:“回先生,江不知。”见状,贾诩也没有生气,毕竟,一个普通的六七岁的孩童不懂人情世故十分正常。他只是微微一笑解释道:“江儿,诩下面的话,你要记住了。你既然做了诩的书童,诩自然就要教导你一些东西。这是诩给你上的第一课。”“俗世众生皆趋利而行。大多数人一生所求不过一个利字。若要以他人为己用,以势压人乃是下策,以利诱人方为上策。诩为县丞,让那王二开门,即使半分不赏他也不能说什么。但是一次两次可以这样,若是长此以来,那王二即使嘴上不说,心中也必定有所怨气,诩若有事差他,难免会消极怠慢。反之,他为诩开门,诩赏他一些钱财,虽然不多,但却让他知道为诩做事有利可图。这样他日诩若差他,他必定会尽心尽力。诩这样说,你可明白”听到贾诩这么说,楚江心中撇了撇嘴,表面上却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先生,我明白了”贾诩本是想着离家还有段路程,闲来无事说上几句,实际上也没真指望楚江这么个六七岁的小童能听懂什么,此时听到楚江这么说,不禁微微一愣,随即饶有兴致的看着楚江,笑道:“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