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着,再强撑着也是真不行了。又听说思芸的母亲二太太也不大好,这种时候都没出席。看来韩家说的一点都没错,不然真耽搁这么久,女儿家的青春都没了,是得早点成亲才是。沈氏和冯氏留下来照顾陈太君,其余人等到全部转移到后花园里。大太太招呼的自然事事周到,不等戏开唱,大太太当即把三姑娘,七姑娘,还有八姑娘也一并叫了过来。要是只叫思芸一个人过来,就显得太过于明显了。三个姑娘过来见礼,思芸的年龄在那里摆着,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因为二太太一番大闹,思芸脸上有几分憔悴之色,但模样举止那都是一等一的好,何家本来只是担心思芸命不久己,现在不但无此担忧,还是如此貌美知礼的大家闺秀,何大太太完全是喜出望外。听了两出戏,何大太太留下吃了午饭,何大爷自然跟着老爷人男人们一起,到半下午的时候,何大太太和何大爷也就辞了众人回去。两家见过了,双方都没意见,成亲的各种手续也就更快了。国公府更是忙碌,月底就是思慧出嫁,就是己经全部准备妥当,但婚事也不能办的小气了,二太太又被陈太君发配到别院去了,四太太大着肚子,三太太要嫁女儿,思芸的婚事自然有大太太操办。按陈太君的意思,就是时间再紧,国公府的姑娘出嫁该有的还是要有。思芸的嫁妆倒是不用准备,如数从孙家抬回来之后就一直在二房封着,还有一些就是女子出阁时要绣的绣品,大太太请了高级绣娘,日夜赶工,也没啥大问题。不等月底思慧出阁,又有一件喜事,四奶奶怀孕了。四奶奶许氏进门的时间也不短了,小夫妻感情很好,但许氏的肚子一直没消息。三太太就是心里有点着急,但也没表现出来,小两口还很年轻,孩子总会有的。现在许氏怀了孕,三太太真是欢喜的很,本来还让许氏帮着料理思慧出阁的事,现在也不让她帮忙了,只让她好生养着,头一胎又是前头几个月是得小心些。三太太这边忙碌,思宸回来的时候也就更勤了,反正霍景之白天也不在家中,二房现在是井然有序,并不用思宸天天盯着。娘家这边妹妹出嫁,嫂子怀孕,思宸跟霍老太太说的时候,霍老太太也没说什么,韩家的情况众所周知,陈太君所剩下的日子不多,所有喜事都要赶着办,运气好喜事办完就办丧事了。许氏怀孕,思宸的贺礼和补品也都一并送到了,这个嫂子真的很不错,现在又怀了孕,要是能一举得男那就是三房的大喜事了。送妆那天思宸也在韩家,十里红妆抬出去,引得不少人围观。国公府的又一位小姐出嫁了,嫁还得还是侯府举人公子。何家大太太虽然不会抛头露面去围观,却是让婆子们去看。婆子们回来一通形容,青阳在大珠称得上是富饶地方了,但跟京城这种权贵比还是有点距离。尤其是国公府这样的勋贵人家,就是己经落败,里子没了,面子功夫总是要做足的,每到大事的时候更是明白的体现出来。何大太太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听婆子这么一通形容,心里多少有点不安。这门第是不是太高了点,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婆子又道:“看那抬出来的聘礼,再算上银子怎么着也得上万两,娘家陪的嫁妆就更多了。我才拉着旁边路人多问了几句,韩家最近嫁出去的两位庶出姑娘都是万两以上的嫁妆,按照规矩,嫡出小姐的嫁妆还要更多,真不知道我们大奶奶进门时,会多少抬嫁妆。”嫁妆和聘礼是分开抬的,很容易分辩。何家大太太脸上的不安己经更明显了,何家称得上是青阳大户,但家底也就十几万银子。女儿出嫁也好,娶媳妇下聘也好,几千银子也就称上的是风光了,没想到国公府里一个庶出女儿就一万多银子嫁妆。这样的话,到何家下聘的时候,那也会是一笔巨额数字。又想到那天见的思芸,那长相气质真是没得说了,青阳的姑娘里也许有比她美的,但所受教养,以及行动举止中透出的气质那真是比不上了。做为婆婆娶到这样的儿媳妇,压力还真是挺大的,很多人家不愿意尚公主也是因为这个,媳妇的娘家势太大。何大太太心中一叹,又想到这些年来自家相公和儿子这样那样努力都为了振兴家族,娶个高门第的儿媳妇无疑是最快的方法之一。自己这个当家主母因为出身不好,在青阳贵族圈里多有闲话传出来,要是现在何大爷娶了国公府的小姐,由她当家主事,出门交际应酬,哪个还敢说一句闲话。嫁进何家这些年,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全心全意都是为了这个家。现在娶的这门的媳妇正是能为家族好的,自己就识趣一点,多退让一点又能怎么样,自己的儿子前程了才是真的好。管家大权交出去,出门应酬也由着儿媳妇去,自己能好好在后院里怡养天年也未尝不是好事。到了思慧出嫁的正日子,何大太太做为国公的亲家太太自然也要去,韩家姑奶奶也都全部回来。思宸心中有些兴奋,以前当姑娘的时候,家里有喜事是不能到前头去看围观的,现在她己经出嫁,倒是可以大大方方的去围观了。鞭炮响起,花轿进门,思宸跟着姑奶奶们一起去了前院,迎亲的大队伍己经来了,邵昀一身大红,本来就是个英俊儿朗,现在又是人逢喜事,自然更得潇洒俊帅。辞别家人,花轿出门,三太太是一直旁边看着,眼泪却是往下掉,辛苦怀胎十月生下来,打小心细心教养的女儿今天终于穿嫁衣出嫁了。得了个举人夫婿,少年英俊,一切很好,都很好。思宸在三太太身边站着,却是把手绢递了上去道:“妹妹得此好夫婿,太太该高兴才是。”记得自己出嫁那天佟姨娘也是哭了的,这都是为娘的心。三太太接过手绢擦擦泪,看向思宸笑着含泪,道:“是啊,看到你姐妹都出嫁,得了好夫婿,我是真高兴。”“太太也累了一天了,回屋歇歇吧。”思宸说着,女儿都出嫁,儿子娶了媳妇,媳妇又怀了身孕,三房的大事终于都要完了。到思慧和邵昀三天回门的时候,陈太君是躺在床上受的礼,虽然也有清醒的时候,但糊涂的时候也不少。太医照就天天来,但能吃下药的时候都不多了,儿媳妇,孙媳妇,连姑奶奶们都经常回来跟前侍侯,只怕哪天陈太君闭眼的时候自己没在跟前。看着陈太君,思宸也是直掉眼泪,做为奶奶陈太君是没给她多少关爱,本来就没有血缘关系。但这些年来陈太君也并没有亏过她,给姑娘们东西总是有她一份。出嫁时陈太君拿了私房银子给她添妆,还把自己调教好的丫头给了她,教了她这么多话,能帮上她的都做了。有时候让思宸想,诺大国公府,满眼看到的好像都是人,但要是没有陈太君,还真不知道会怎么样,三房和自己就更不好说了。思宸得感谢上苍,韩家有这么一位老太太。97 怀孕上进入腊月思宸也变得忙碌起来,得准备过年的事,虽然霍家并没有明面上分家,但各房管各房的事务,过年祭祀这种大事当然有大房准备,但过年的各种事务,以及各房亲友应酬那都得自准备。还有就是立嫡的事,大房己经全部准备妥当,日子也己经挑好,虽然不用思宸帮忙做什么。但沐浴更衣参加是必须的,湖阳郡主还特意派了嬷嬷过来讲解整个过程,虽然只是说思宸要做的那一部分,但听着就觉得很累人。当然累的不止思宸一个,长年整月无休,婚假就休三天的霍景之也请了三天假。做为族长的亲弟,霍景之比她更忙,像霍家这种立大族,立嫡大事不比立太子简单多少,当然昭告天下之类的就没有了,但手续却也不少。陈太君那边的情况思宸只能让洪妈妈时常回去看,婆家与娘家同时有大事,她只能先顾着婆家。三天大礼完成,霍家大爷正式成为嫡长子,大奶奶也就是宗妇。在后院里,她的地位是仅次于湖阳郡主和霍老太太,不管还是思宸还是霍三太太都在她之下,当然长辈还是长辈,但在家族事宜中,大奶奶更有发言权。“太太,您脸色不太好看,去歇会吧。”初晴小声对思宸说着,一上午都在行礼,思宸早上起来的时候脸色就有点不太好看,现在更显得有点难看。思宸也觉得累得很,可能最近真是事情太多了,娘家婆家两边都是不得闲,可能真是累到了。只是早上的礼才完,因为来参加立嫡事宜的族人众多,这种时候都是一起吃饭,她这个当媳妇的,接下来的事情也不少,真是走不开。礼完后也就是中午的宴席,都是霍家亲族,也并没有十分分开,只以屏风隔开,因为是立嫡大事,酒宴摆在大房里,就是湖阳郡主再是郡主身份,不怎么理这些俗事,这时候也是义不容辞的顶上。进了正房花厅,席面己经摆好,外头戏台也己经搭好。思宸正想着跟着湖阳郡主一起去招呼宾客,霍景之突然间走过来,对她小声道:“你要是真撑不住了,就先回去。”脸色实在难看,劳累过度了。思宸心里泛起阵阵暖意,却是小声道:“我没事,还能撑的住”这口句话刚出口,思宸只觉得胸口涌出一股闷气,全身上下的疲惫让她整个人都有点站不住,整个人不自觉得的晃了一下。霍景之眼疾手快的扶住她,说着:“身体不适就说一声,病上加病可不行的。”思宸有几分犹豫,因为她是真的站不住了,要是还能撑她真想撑下去,只是这种时候她要是无故退场肯定要被议论了。不过霍景之的话倒是给她找了台阶下,不说她是累的,只说她生病了。其实思宸也觉得她是不是生病了,就是最近事情太多,以她的身体应该不会累成这样。湖阳郡主也看了过来,笑着道:“二婶婶既然身体不适,就不用强撑着了,反正礼也完了,都自家人,也不会有谁介意。”应该说没人敢介意。“谢大嫂体谅了。”霍景之说着,又转头对身边的婆子道:“着人抬了软轿来,再把王太医请来。”婆子应了一声连忙去了。霍三太太旁边看着刚想插句嘴,立嫡是宗族大事,哪有这么娇气的。结果就听霍景之对霍老太太道:“我陪着二太太回去。”霍三太太嘴边的话不自觉得咽了下去,主要是太夸张,这种场合二太太自己不坚持本来就是错的,结果霍景之还得陪着,霍三太太真不知道从何说起了。霍老太太也愣了一下,霍宜之却突然插嘴道:“你就去吧,由我和三弟在呢,二婶婶脸色不好,让王太医好好瞧瞧。”两个儿子齐开口,霍老太太就是再觉得这样不合情理,也不好去反驳,只是道:“那就去吧,找个太医好好瞧瞧。”霍景之一直扶着思宸,思宸虽然觉得人前不好意思,但也不能甩开他,两人上前辞了众人,往回走的时候,霍景之还是一直扶着思宸。两人跨过角门,只见旁边软轿就己经在等着,霍景之亲自把思宸扶了上去。思宸不自觉得长长吁了口气,她自小能忍,现在是真的要忍不住了,怎么会觉得这么累呢。霍景之听她吁气,手不自觉得伸出来搭到思宸前额,道:“刚才见你行礼的时候就有点撑不住了,怎么就累成这样了。”思宸想了想道:“可能是我家中祖母”“也是”霍景之一声叹气也没其他,陈太君的事情他也知道,他也去看了,时日子不了,最多也就是撑过过年。软轿直接到思宸的正房,霍景之扶着思宸下了轿,方姨娘己经门口站着,才婆子传了话,太太身体不适没什么,但老爷跟着一起回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时候肯定得上前主动表达自己身为妾室对主母的关心,这样霍景之才会觉得欢喜,新太太进门这么久,可是独宠专房。“听说太太身体不适,我过来看看。”方姨娘笑着上前说着。思宸笑着道:“有心了。”小丫头打起帘子,霍景之扶着思宸,方姨娘也跟着进来了。霍景之看她也进来了,便道:“这里不用你侍侯,先下去吧。”方姨娘很有心再向思宸表达一下问侯,霍景之发话了,也只得行了礼退下。丫头侍侯着思宸脱了外衣,思宸到床上躺了下来,霍景之也跟着在床边坐了下来,轻声说着:“立嫡再是大事,礼完了也就行了,身体实在不适不用坐全席。”二房不用看任何人脸色,湖阳郡主也是个明白人,能体谅。思宸只是笑,霍景之这时候退席有一半原因是因为不太想理会霍家的穷亲戚们,别说霍景之了,就是她这三天席上不知道多少人跟她说,要给自己丈夫儿子谋个差事之类的话。思宸己经很深刻的体会到,霍家是大族不错,但真正旺盛只有嫡系。有时候想想霍家的手段也挺狠的,不说其他,就是最近的,霍家庶出的四老爷和五老爷分家之后只有几亩薄田度日,家中只有一房下人,一应活计还得当家太太亲自来动手。再对比一下韩家,要是陈太君像霍老太太这样,三房的处景只怕跟霍家四房和五房差不多,她怎么可能还锦衣玉食,千金小姐一般长大。不过就是只占一半原因,思宸也觉得很满足,自己的丈夫能在人前如此维护她疼爱她,她真的己经很知足了。在这个社会风气下,男人白天见房都会被议论,嫡妻再跟丈夫拥有一样的地位,夫妻感情再好,也只能藏起来,这样才能显得男人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