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节(1 / 1)

“徐师傅,今天吴老师坐诊,估计会很忙。我这个研究生请缨过来要帮忙。”时隐之拍着丁文柏的肩膀,将他推着向前了一步。“哎呦小伙子可以可以,还能体谅我们老骨头!”徐师傅中气十足,笑声很大,灯光下,他的光头更加的闪亮。“被请缨”到药房的丁文柏只能呵呵地笑着,还不能说实话,客套地回道:“哪里哪里,都是应该的。”“这边的这位美女是谁啊?时教授你女朋友啊?”杨灵羽正坐在凳子上磕着瓜子,手指着宋伊。来真免堂看诊的几乎都是些癌症肿瘤患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根本不刷微博,自然也不认识宋伊。在药房工作的这三位,平日里也不怎么刷微博,每天在药房的工作量就很大了,休息时候只想多睡觉多吃点。所以对宋伊也只是觉得长得好看,并不清楚到底是谁。“文化工作者,想要来感受一下中医药文化,方便创作。小姑娘比较娇气,还请徐师傅多照顾点。”时隐之并没有正面回答杨灵羽的问话,拐了个弯,面上笑容一如既往。宋伊在旁边也跟着甜甜地笑,将带过来的其中一包水果小零嘴开始分发起来,边发还边礼貌地说道:“还请师傅们多多指教!”药房里面的师傅们也都客套的婉拒,不过挡不住宋伊热情,最后还是被塞了满满的小零嘴,各种进口水果都放在药台上。吃人的最短,拿人的手软。宋伊送完一圈后,自觉和药房师傅们的关系拉进了不少。“时隐之,你教教我,怎么分药啊?”听时隐之说给她安排轻松的活儿,分分药就行了。但是宋伊连分药怎么分都不清楚。“徐师傅,麻烦给两个口罩。”真免堂的中药不像省中的药房,都是现代化的小包药材,这边的中药房还是同旧时一样,一格一格的小抽屉,抽屉里装着各种药材。接过一次性口罩,时隐之递给宋伊一只,自己戴上一只。“戴好啦!”将两边的勾绳挂在耳朵上,上下拉一拉,宋伊就戴好了口罩。“不对。”宋伊还没明白,时隐之便伸手将宋伊的一次性口罩摘了下来,他的手指蹭过宋伊的皮肤,温热如水。时隐之将口罩掉了个方向,重新给宋伊戴上。口罩两边白色的绳子勾着耳朵,戴好后,时隐之忽然伸手捏了一下宋伊的小鼻子。“有金属条的一端是上方,能让口罩紧贴鼻梁。”第21章 黄芪真免堂面积不大, 药房也不大,总共三大面药墙, 三面矮一些的药墙。每一面有六列小抽屉,每一列有十个小抽屉。总共有两百多种药材。一些粉状的药物, 比如炮甲粉,三七粉之类的,是专门用大罐子装着,需要的时候拿勺子挖。中间有两面药台,用来分药装药,两边药台上分别放置了二三十个小簸箕,长度差不多是二十厘米, 用来分药和装药。时隐之拿了七个小簸箕,一个一个的放好,绕成一个半圈, 而后又拿了一个小簸箕在手里。药房的徐师傅随意拉开一个抽屉,是酸枣仁, 称了些倒进时隐之手里的那个小簸箕里。“分药很简单, 就是将药大致均匀地分到每个小簸箕里面, 需要手臂带动手,而不是单纯的用手腕来摇。”时隐之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很快, 行云流水,每一个小簸箕里面的药都差不多。“一开始学的时候可以慢一点,先少后多的原则。如果一开始就倒的太多, 后面的药就不够分。”点点头,宋伊表示明白了,看着分药还是挺有趣的。拿了一个小簸箕,宋伊也试了一下,动作不大流畅,但是胜在晃的均匀。“我会啦!确实不是很难。”扬起手上的小簸箕,宋伊有些得意的笑着望向时隐之,眼睛里都是亮晶晶的。轻笑一声,时隐之正欲再交代些,便有人过来提醒他的诊室来了病人。不得已,时隐之只能先去坐诊,临走前又特地关照了声宋伊。“累了就歇着,不要勉强。”宋伊点点头,和时隐之挥挥手。时隐之一走,丁文柏就活跃了起来,围着宋伊团团转,问东问西,双眼里充满着渴求的味道。“女神!你和时教授什么关系?”宋伊甜甜一笑,“病患关系。”丁文柏眯着一双豆大的小眼睛,扶了扶眼镜,颇有些深沉地说道:“不信。”宋伊闻言也不多做解释,就甜甜地笑,眼睛也笑成了弯月。杨灵羽从柜子里拿出自己的另一件白大褂,让宋伊穿上。毕竟药房里面分药抓药什么的,药里的灰尘还是很多的,衣服脏了不好。吴免真教授那儿的第一个病人很快便就诊出来了,去前台交了钱后,便拿着打印出来的药方到药房来了。“十四十四!”药房的阿姨杨灵羽拿了方子就喊着“十四十四”,宋伊才来,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就见丁文柏已经熟练的将药台上的小簸箕抽出十四个来,交叉着摆放好,总共放了五列,每列三个小簸箕,还最后一列少一个小簸箕。徐师傅和小徐师傅拿着笔就在单子上开始划线,他们要称什么药,就划掉哪些药,这样就能晓得到底哪些药没称过,方便其他药师来称。称药的称子是金色的,很小,挂着一个秤砣,放置药物的称板前面有一个开口,方便挖去药材。宋伊就看着两名徐姓师傅不停地在药房里穿梭,明明有好几百种药材,他们都不需要看,就一下子抽出那种药材所在的小抽屉。另一位女性师傅杨灵羽在称阿胶,用电子秤称,另装。称量的也很快,宋伊犹在愣神望着的时候,小徐师傅已经将称好的麻黄倒进她手里的小簸箕了。麻黄虽然叫麻黄,但真免堂用的中药麻黄却一点都不黄,反倒是绿绿的。均匀地摆动着手臂,让手臂的晃动带动药材的抖落。宋伊的动作有些慢,她有些担心如果分的不均匀,会影响了药效。站在药台另一边的丁文柏也开始分药了,他分的是桔梗,中间是黄色,外边偏白,切片中央有一道明显的分界线。丁文柏分药的速度很快,宋伊分的却比较慢,很快分药的速度便比不上称药的速度。徐师傅从药台旁边又拿了两三个小簸箕,斜斜地放在一边,而后将称好的药材放进去。这样既不影响他们称药的速度,也不会影响了分药。药房的三位师傅显然也是特别照顾宋伊,每次过来将称好的药材倒进小簸箕里的时候,都会说一下药材的名字,让宋伊能够记住药材。等药都分完了,药房的师傅还得仔细地对着药单再次确认一遍。等确认无误后,才会装袋包扎。“女神女神!拿一叠你后面的药袋!”丁文柏咋咋呼呼地喊着,手指着宋伊身后一摞子的黄色纸质药袋。药袋分大小两种,若是一副药的药量不多,便用小一号的纸袋子,也节省了纸质资源。宋伊应了一声,随手那了一叠小的纸袋子出来。这种黄色的药袋子是定制的,正面印刷了真免堂的简介以及地址和联系方式,反面则是关于如何煎煮药物的说明。将小簸箕里的药倒进药袋里后,再将前面的口折叠一下,最后用订书机封口。宋伊第一次在中药房帮忙,还有些不适应,等又来了几个药单后,才慢慢熟练起来,动作也越来越迅速。一个人只要专心做起一件事情起来,时间就会流逝的很快。宋伊努力地认识每一种药材,努力的分药,装药,等她得空抬眼望了下墙上的钟时,才惊觉已经十一点一刻了。“小美女,坚持坚持,再过十分钟我们就上去吃饭咯!”杨灵羽也是人到中年,精神不济了,她从早上干活到现在,也是累的慌。宋伊点点头,拿着空药袋继续装药,忽然余光一瞥,看见时隐之从诊室里出来了。“时隐之,你怎么出来了?”“这边预约的病人都看完了。而且我在真免堂的班也只有今天上午而已。”时隐之边说边脱掉身上的白大褂,将衣服搭在一边的臂弯里,进了药房。宋伊同时隐之说话,手上动作也没停,将七副药摞成一块,而后拿着写了患者姓名的大塑料袋装好,打结。“嗷!”做的好好的,时隐之忽然敲了一下子宋伊的脑袋,这敲的栗子太疼,宋伊嗷呜一下都叫出声来了,眼睛里都泛着点点泪花。“给病人的药打结要打活结,不能打死结。”时隐之伸出手,将宋伊打了死结的解开,重新打了个活结。医生是救人的,是要人活,而不是死。如果打了死结,得敲打一下以示警戒。“那你告诉我就好了啊!干嘛打我?”宋伊委屈巴巴的,简直脑壳疼,“而且打活结打死结这种不就是封建迷信嘛!”时隐之瞥了眼宋伊,没多做解释。很多经过西方学科洗脑的人其实很难接受中医的思维,他们将之称为封建。殊不知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就是不一样的,西医是还原论,任何病症都要追到细胞、基因上去;中医是整体观,主要以藏象学说为代表,将疾病归经归脏。九年义务制教育,生物、化学、物理等等自然学科,都是用的西医的思维,一个人如果习惯了一种思维,自然很难习惯用另一种思维去看待从未接触过的理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