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桃花岛和红楼> 分节阅读 4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8(1 / 1)

来长这么大,不对,是在这个世界这么久就只来过大概一两次金陵,可是他所做的很多事情似乎都和金陵有关,甚至是甄家,这个老大的金陵世家的倒台,也有他出的力气,无论是那些个暗地里的较量还是明打明的抄家,他都参与了进来,这对于他来说,回忆起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一个小小的秀才,不过是仗着先知先觉,仗着小小的优势,就把这么一个砰然大物翘了起来,真不敢想是他做的。如今的金陵,没有了甄家,也没有了贾雨村,林朗觉得空气似乎也干净了好多,虽然他也知道这只是一种感觉,天下乌鸦一般黑,官员大多差不多,好不到那里去,可是这么一个大大的毒瘤没了他还是很高兴的。金陵,因为这一次江南官场的动荡,其实真的让官员们谨慎了很多,再加上为了乡试调过来的几名明显是属于新皇派系的官员,让整个江南的气氛都充满了新的朝气。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林朗又一次走入了考场。作为上一届的小三元的人物,林朗很是受到瞩目,无论是进场的时候,还是考试的时候,就是巡场的官员也会忍不住把视线往他这里扫上几下,谁让他还有个堂哥如今是二品呢真的是实力强劲的后台啊不过林朗这一次真的不是为了举人的名头来的,他纯粹是因为林如海的关照,一来是为了表示一下自家的态度,二来是来锻炼考试能力的。常言说的好啊考着考着就习惯了,对吧他就是这么个意思可是你说也怪了,他心态好的很,本就不是想考中的,可是这考试怎么就这么顺呢文章什么的他怎么就没有什么难度呢写着写着怎么就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呢看着有些激进啊真是太不应该了,这世上最讲究的可是什么老成谋国之类的代表啊看来自己这一次真的是到此一游了没戏了这文章拿出去,是个人都知道是个愤青的文章啊哎到底是年纪小啊愣是没忍住太逊了走出考场的时候,林朗心里在摇头,他觉得这一次真的自己就是个陪考的,好在林家这次来的人不少,好些个老秀才趁着这一次新皇登基,也来提溜一圈了,想着是不是会加大几个名额,让他们也混一把举人的瘾。总的来说,这一次的乡试,整个林家,大多抱着的就是轻松的心态,没有怎么当大事儿啊看看,一帮子秀才老爷们出来了,林家的人一个个的都没有问什么考的怎么样之类的,只是小心的扶着,回家睡觉洗澡吃饭去了。甚至等到他们回过魂,养好身子,等放榜的日子,一个个也没有什么期待榜单的意思,不是去打球,就是在家打麻将,欢声笑语的,愣是把边上隔壁几家住着的考生们给震住了瞧瞧,这才是书香世家的风范啊这素质就是高啊当然这些话林朗不知道,不然估计要喷饭,打麻将也成了素质高的体现,这太搞笑了,绝对是属于千年大笑话的范例不管知道不知道吧反正到了放榜的日子,林家的老爷们依然是太过上心,因为他们的视线都让那一张张麻将牌给吸引了,眼睛瞪的老大,打的热火朝天的,就差没有在脸上贴上什么白纸条了,看榜都是让小厮们去的,至于中不中,拜托这个时候哪里有胡牌重要啊世上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越是不在意有时候就越是奔着你来,别的林家老爷们是怎么样的,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了,林朗也不在意,因为他已经傻眼了,很简单,人家报喜的来了,林朗中了,还不是什么吊车尾的中了,尽然让他这个现代人进入了前十了,愣是来个第七名的好成绩,这太让人意外了难道说这个年代也流行愤青了诧异啊林朗很诧异,一时间没有了正常人该有的反应,他第一时间想的居然是自己的文章到底是那个考官看的难不成是那个年纪最轻的那个真的没有搞错至于什么放赏这个事情已经不归他管了,阿光已经很兴奋的直接一人一两的大派赏了。你说银子哪里来的这不是,牌桌上多着呢、第102章 中举的缘章由林家这次中举三个,其中两个是已经四十来岁的老秀才,早年因为身子不好,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坚持着考完全场,导致考举人失败的老秀才,他们这是沾了糊名誊卷制的福气啊若是让考官看到他们的年纪,看到他们那花白的头发,作为没有什么中进士,做官可能,更没有什么投资价值的老秀才那是怎么也不可能中举的,太老了,只能糊弄着在家乡当个士绅,沾点国家免税制度的好处了。可是如今他们中了虽然名次不怎么好,可是真的还是中了林家又多了两个举人,这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那绝对是整体政治地位的提升啊家里举人越多,当官的越多,在苏州的政治地位就越高,像林家,还有个二品大员这样的人家,甚至可以和县令齐平的地步如今的林家,除了林如海,还有两个官员,在这次新就皇权的接替中,被意外的捡了便宜,升到了六品,这是林家在朝堂力量的崛起在加上家里的举人开始多了起来,林家总算在江南世家中开始抬头了。而林朗,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举人,更是让林家的门楣变得更加的光彩了虽然林朗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中举的理由。其实啊要说起来,这次林朗中举,还中了这么一个名次,那真的是属于各种原因的结合啊首先说一下乡试阅卷的流程,考生的试卷以墨笔书写,称“墨卷”。交卷后,随即弥封编号,由誊录用朱笔抄录为“朱卷”,校对无误,再送房官阅看。房官批阅选中的试卷,再推荐给主考官,称为“荐卷”。 正副主考批阅房官的荐卷,以头场为主。阅后结合第二三场的情况,互阅商酌,取定中额。所以,考四书的头场卷子,考生答得好的话,就成功了一大半啦,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被房官“咔嚓”掉的试卷,称为“落卷”。落卷也并非毫无机会了,考官按例也会在落卷中再挑选一番,看有没有合适的卷子再行补录,这叫“搜遗”。 但放榜之后,考官的弦还是紧绷着。因为这时候事情还没完,一是要查卷。“定例各省乡试揭晓后,依程限解卷至部磨勘,迟延者罪之字句可疑,文体不正,举人除名。若干卷以上,考官及同考革职或逮问,不及若干卷,夺俸或降调。”二是要查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帝以顺天、江南考官俱以贿败,亲覆试两闱举人,是为乡试覆试之始”。“康熙三十八年,帝以北闱取士不公,命集内廷覆试”。发现作弊者,立即废革功名,处分考官。乾隆帝不时令督抚、学政对中式举人进行复试,嘉庆后成为定制。这个架空的时代里,这样的事情也是常事,更何况这还是在新皇登基的第一次乡试,那个不是绷紧了皮子干活的生怕当了出头的椽子。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一个很尊重考生的人性化举措:“房官未荐之卷和主考未取的落卷,也须略加批语,试后发给考生。”真是中举中得开心,落榜也得落得明白。所以说其实这考试还是很有些公开,公正,公平的味道的。林朗的第一个阅卷官是一个是出了名的激进派,在他心里,这次能参加阅卷那绝对是上头要重用他了,是自己的政治思想有了用武之地,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他看卷子分外的精神,可惜,看到的大多都是比较中庸的文章,这让他很不高兴,然后林朗的卷子出现了,那就像是夏天里的冰淇淋,那样的痛快,那样的合心意,立马把林朗的文章放到了最优秀的一栏,然后往上送。副主考一看,咦,这么快居然就有优秀的文章送上来啦心里有了兴趣想好好的看看,索性就放下了手里的其他文章,看着这篇,这一看就皱眉头了,这怎么说的,怎么拿了这么一篇太激进了吧可是想想如今新皇上台,在看看送卷子的官员,好像是新皇刚提拔的,难不成,这是暗示暗示新皇的政治倾向或者说是新皇想要选拔信任,或者说重用年轻人的信号在这样的想法下,他拿着卷子为难了这事儿不好办啊虽然自己看着不怎么顺眼,但是这好歹也不能作对不是再看看,这文章好歹也算是文笔流畅,言之有物,典故什么的用的也妥当,要不放过去想了半天,放下又拿起来,最后定了一个中上,然后放到一边了,按照这样的评论,这文章中举是没有问题了,大概就在五十名以上,二十名以下,也算是个不错的名次了,谁也不会得罪,这是副主考的心思。再然后,这卷子就转到了主考这里了,按说这林朗的卷子因为这评价,那是不会有什么别的问题了,名次大概也就这么定了,反正都中举了,也算是不错的运气了,不过事情又有了变故了,在最后审核的时候,主考大人无意中说起了这次参加乡试的人员多了不少,还说到了林如海,最后不知怎么来了一句,说是听说林如海的堂弟,今年不过是十五岁,那可是小三元出身,这次想必也参加了考试,不知道能考个什么名次了。这一说,那个副主考下意识的就想到了那个被他折腾了半天的考卷,立马心里有了些想法,又把这卷子翻了出来,然后指着这卷子,很是感慨的说道:这份考卷自己看了几遍,只觉得言之有物,句句在理,只是偏偏言辞上又有些激烈,一时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评定的好,下头的阅卷官倒是给了一个优秀的上等的评价,自己却有些老成持重的不敢定了,想让主考大人再帮着看看。主考一听,这么沉闷的阅卷中有这么一件事情也算是趣事,倒是也来了精神了,拿过卷子一看,果然微微皱了皱眉头,很是疑惑的看了一眼副主考,脑子在一转,立马想到了什么,微微的笑了起来,然后很是温和的说道:既然这样,咱们索性看看到底是哪位才子,让我们这么头疼好了,大家一起来看看。按照规定,有拿不定主意的卷子,可以汇集几位主考,副主考一起签开卷封,查看考生的信息,作为最后的考评依据,这个漏洞被钻了,大家很有兴趣的点头,想看看这到底是哪个才子让主考和副主考都为难了,这一掀开,立马林朗的名字就出来了。大家一看,好吗,刚才还说起这孩子,立马就来了这么一出,想想他的年纪,才不过是十五岁,这样的小年轻,有点热血沸腾那绝对正常,去除了这一直观上的不喜,再去看着文章,大家都觉得确实是做的不错的,算得上是经典的科考文,行文也好,格式也好,布局也好,都严谨的像是做了多年时文的高手。大家不禁赞叹了起来,到底是家学渊源啊看看,这才几岁,居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太不容易了好吧,这个太不容易的评价一出,主考立马拿定了主意了,这样的二品大员的弟弟,还是眼看着就是有好前程的苗子,这个时候不投资,什么时候投资,怎么也要拉一个座师的名头,绑上关系才行,以后说不得自家孩子都能受益呢立马的大笑着称赞了几句林朗的文章的高度,又说了几句后生可畏之类的话,然后把这卷子又往前拉了几名,把原本的中上变成了上等。于是乎这林朗的卷子上出现了上上,上,中上,三种评语,最后其他几个参加评定并看着揭开名录的考官也不是傻子,都知道他们这是什么意思,花花轿子人人抬,这是官场的老规矩了,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不可能做吃力不讨好的坏人啊所以一个个上去圈了一个圈,这是表示对于评定他们没有意见的意思。这下子好了,一下子林朗的卷子就上了档次了,众所周知的,这考卷最难得一点就是众口难调,谁也不能说自己的卷子能符合所有考官的口味不是,这出现几种评语是正常的,但是几乎所有的评定都没有中以下这就厉害了,这只能说这文章已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甚至是不喜欢这个风格的考官也觉得是难得的好文章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说,这卷子的名次怎么可能低于是乎就这么一张简单的,林朗觉得是发泄一下愤青情绪的卷子就这么一下子成了前十的卷子了这只能说,老天爷觉得林朗这孩子看着顺眼了这样的机遇,这样的巧合,愣是让他全给沾上了他不中举谁中当然,林朗那是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放榜后,看着自己的卷子上那些个评语都没有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甚至面对主考官慈祥的说起林如海的时候,才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明悟,不过具体里头的事情,估计那就是个迷了。、第103章 林朗定亲这里林朗中举的消息一传出去,林朗的大伯就先屁颠屁颠的请了假过来了笑的那个欢畅啊眼睛都看不见了你说官职拜托,松江县本就是科考大县,读书人多,他这个教谕的活计是很轻松的,请几天假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稳得住,如今,还有什么事情比自家大侄子中举更重要的没有啊就是他请假的时候,对着县令说出自家大侄子,兼祧两家承嗣大任的大侄子,如今十五岁就成了举人,那县令也羡慕妒忌的眼睛发红啊他心里那个美啊只觉得这世上在没有比这更让人痛快的事情了。到了金陵,大伯立马就一副打了鸡血的状态,跟着接待一些访客,靠着自己县教谕的身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