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桃花岛和红楼> 分节阅读 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5(1 / 1)

抄家,皇帝就是想知道一下,这甄家到底有多少家产,居然能分别支持两个皇子,既然你这么富裕,那就直接支持国库好了,别忘了,你还欠着国库银子呢就是老皇帝对于这件事也是表示支持的,他最恨这些个撺掇着儿子造他反的人了,要不是他们,自己怎么会损失这么些孩子都是他们这些个两个眼睛都是富贵的人的错为了从龙之功,把他儿子都毁了绝对的其心可诛在两个皇帝的关怀下,统一了意见,那甄家开刀,而这个负责抄家的人选,意外的居然是林如海巡盐御史也是御史不是在新皇眼里,那就是可以使用的口舌和利器啊正好让大家都知道一下这甄家到底有多奢靡,多腐败,这御史的身份也容易让人信任不是在老皇帝的眼里,林如海那是他的人,有他在,老皇帝就能清楚的知道这甄家底细,不会被欺瞒林如海绝对是哭笑不得的接手这个任务的,要知道林家和甄家那都差不多快到了不死不休的死对头的地步了,这不是给了他下死手的机会吗真不知道两个皇帝都是怎么想的这到底是太过信任他呢还是特意试探或者是想要看看他的反应恩,当然若是他需要些仁慈的名声的话,确实难办,倒是反而不怎么好太过分了这真是两难啊最要紧的是,太上皇加上新皇,对于官员来说,那就是一个媳妇,两个婆婆,最是难伺候好在林如海也是个秒人,直接把自己和甄家的关系对着两个婆婆都说了一遍,然后要求,为了显示公正性,他需要多几个人一起执行这个任务,作为相互监督和佐证。要求很合理,显示了林如海光明坦荡的性情,两个婆婆都很满意,再加上一直以来这抄家也不会就一个负责人,总要有人主持兵丁什么的不是于是新皇决定,兵丁什么的那就用江南护卫营的人,那是新皇的心腹手下,还有当地知府,那是太上皇的伴读出身,绝对可靠,这两个就是分担责任和相互佐证的官员,得,人家人都配齐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说起来为了显示新朝新气象,这新皇还有个旨意,那是三个负责人都知道的,那就是这次抄家,和以往上缴七成,抄家人员上下分三成不同,这次凡是金银,土地,商铺等值钱的东西是要全部上缴的,还要登记造册,一时用来让皇家知道甄家家产的具体数目,二来也是填充国库唯有不怎么好变卖的书籍字画,新皇大手一挥,成了他们能插手得点的好处费,从这个角度说,新皇这是很明确的表达出,要把甄家做成铁案,要案,做一次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的。从听说林如海负责甄家抄家开始,林朗就屁颠屁颠的跟来了他想的很好啊甄家好歹也是江南大家族,书绝对是不少的,甚至就他们家那个巧取豪夺的本事,估计还会有不少的珍本,这样一来,自己的收藏肯定能多上好些,大不了就是让自家堂哥少要点什么名画呗这一点他觉得,看在自己当了这么多时间的保姆的份上,自家堂哥应该还是会同意的。可是事情出乎林朗的预料了,或者说出乎了几乎所有人的意料了,因为甄家什么都有,什么都多,就是珍本古籍没多少啊看着那个可怜啊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是一个箱子。林如海叹息啊林朗可惜啊还有别人,那都是一脸的鄙夷,看看,这就是甄家,号称土皇帝一样称霸江南的甄家。钱财不少,各家抄出来加在一起,总计能有四百多万两,古董不少,按照估算,加在一起也有三百多万,金银首饰,各式珠宝,估算下来,也能有个百万两,再有布匹,家具,零零碎碎的药材,器具,也能有个五六十万,再加上各处田产,商铺,甄家能上缴的家产都能达到千万了,可是偏偏世家大族最能流传后代子弟,体现各家文化底蕴的书画珍本古籍,少的可怜的不行,书画还好些,总计怎么也能有个三箱,可是这最要紧的书籍,居然只有一箱子这怎么不让大家傻眼最后还是金陵知府最先反应过来,叹息了一声,对着林如海说道:“怪不得甄家会有如此结局,才几代,就没落到这个地步,家教浅薄就是最大的缘故了刚才还有兵士来报,说是从甄家各房奶奶屋中查抄出不少的放贷的册子,可见这一家子除了银钱,在没有别的放在眼里了,国法家规,世道人情,只怕都不在他们的眼里,不读书不知礼啊”一听这话,那护卫营统领也跟着点头:“可不是,我看了看,这家子人,这什么书房,那就根本没有多少书,就是有,也多是新的,看着就是没有怎么翻动的,那些爷们更是连个书房都没有,我瞧着,还装什么文人呢估摸着这家子的老爷还没有我家小子读的书多呢就是我这个武夫都知道,不读书,那绝对就会少见识,他们好歹也是做了几代的官的,怎么还没有我们这样的人家知道事儿呢真是奇了怪了这官也不知道都是怎么当的。”林如海听到这里,总算是开口了,他是和甄家有嫌隙的,很多话他都不好说,但是有人开口了,落进下石一下还是可以的,这绝对属于人之常情,大家都能理解的范畴。“还能怎么做官听说,他们家都是靠着师爷,幕僚做官的,每隔上三五年就换一批,前头用着好的,就推荐出去做官,连个功名都不看,就为了这个,每年他们家都能有好些个人求上门去,清客什么的都养了好些。”他说的仔细,旁人听着对着甄家越发的鄙视了,就这不学无术的人,居然还当起了土霸王,连着三代都是四品以上的官职,他家老太太奶了一个皇帝,居然好处多成这样,也是皇恩浩荡了,可是这有了恩典,还不知道抓住机会,直接把家族往上提一提,继续纨绔下去,不知上进的,也是个奇葩了难不成他们以为这皇恩就会一直跟着他们不成当然这些都是大家肚子里的官司,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只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在想到宫里的甄贵妃,不对,人家如今是太妃,似乎又都明白了一些,那就是甄家,这是直接全靠着女人过日子啊先是奶娘,然后是小妾,再有三皇子这样的外孙子,还真是,若是三皇子真的成了皇帝,他们家那就是太后的娘家了,这还真是最起码还有两代的富贵,还真是不用上进了。可惜梦做得不错,却从来没有想到过不成功怎么办也没有想到要靠着自己的真本事在朝堂站住脚,真不知道是懒的,还是真没有这么个脑子感慨一下甄家家庭教育上的失败,在看看那可怜的几箱子东西,三个官员都发愁了这抄家的兵丁都是要发赏的,原本那是三成抄家官员留成里发出一成,那就成了,还能按照官职大小,查抄的业绩分出档次来,还有些手脚快的,从女眷什么的身上,抓下几个首饰什么的私藏,可是这一次,皇帝说的这么清楚,看的这么紧,他们这是没有发财的机会了,而且这书画什么的,皇帝留给他们三个的意思那也是很明白的,说白了就是这兵丁的赏赐那就靠他们了可是,这也太少了太难看了林如海想了想,回头看了一眼林朗,然后建议到:“这样吧,这些书,就都卖给了我兄弟吧,他家有书坊,好歹这些书他收了去印制出来也能挣银子,价格高些,总不能让将士们空着手”林朗眨着眼睛,他只是想读上一遍,没想着出银子啊怎么到了这个头上了再看看其他两个一脸赞同的样子林朗把推却的话头咽下了。算了,反正有书总比没有好,好歹这里头还有几本看着就不错的,就当自家攒家族底蕴了呐呐的说道:“好吧我这里出些银子,多少好”他不明白这里头的道道,索性老实的问他们,他就是个看热闹的,真不清楚啊这该怎么算呢“才这么些,又能值上多少,罢了,林家小哥就出上一千两银子吧,我这些手下分分,一人也能得上二两了我们到时候再凑些,还是能出些银钱的,不能白拿了好处“啥一千林朗傻眼了,这些书籍,那可是古籍外头古籍一本就有这个价格了林朗的眼睛立马闪出了绿光果然,抄家就是个挣钱的买卖啊、第98章 江南风雨甄家的抄家就像是一个序曲,是新皇开展肃清江南官场的一个信号,让林朗感觉很有爱的抄家活动得以在三个月内又多了一次,当然这是在他根本没有参与人口买卖的情况下的感触,他只对于从人家家里搜刮些书籍感兴趣,其他的他真没有什么心情去看对他来说,那什么人口问题,都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他上头还有两重领导呢再说了,林家很少买人家发卖的下人,更别说是抄家的人家了,这样人家出来的,大多都有人家家里的习惯印记,容易带坏林家的家风,林家家生子更多些,也够用,再不成还有外头买的,外面买来的好处是,这样的人在家里根基浅,好掌控,还有佃户家的孩子也是补充人员的捷径,就像是雇工一样,丫头小子的,从十岁进府,学规矩一年,做工四年,总共卖身五年上下,或者干的好的,在多签几年的契,加点工钱当管事,这样能保证下人的流动性,少了贾家赖大那样的蛀虫的可能,还能笼络住下头那些人的心,让他们心里更忠心主家些。相对的对于那些佃户来说也是好事,孩子能进府长见识,学规矩,出来那就体面了很多,说亲也容易,要是能让府里看中了,以后说不得还能当个管事,那全家都受益,特别是那些住在岛上的,因为林家有了砖瓦房住,吃的饱,穿的暖,偶尔还能有肉吃,孩子又有了本事,心里更觉得有林家这样的主家,那是几辈子得来的福气了。和林家相对的一比较,那些个抄家后,被收进了官奴的人家,那就惨的不行了,不说那些种地的佃户,那是一下子失了地了,要等着官府通知才能继续种地,就是那些原本在主家那里吃穿都大跨度往副小姐跃进的丫头们一下子又成了浮萍,还有那些已经小有家底的管事们,一下子恢复了赤贫,最要紧的是有些个仗着主子撑腰,做过些坏事的,那里吗就成了过街的老鼠,一群群的对头,那是有仇报仇的迅速无比啊在这种情况下,江南的次序开始有些混乱了,牵扯也越来越多了起来,告状的,凑热闹的,一下子多了好些,甚至有些个积年的旧案,也有人往他们头上堆,想要一次性都解决了。好在几个官员也都不是吃素的,立马拿出了方案,一个个速战速决的厉害。断案神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有原告,被告,有证人,立马就判,至于有没有冤假错案,对不起这个时候真没有功夫管了,先把这市面给肃清了再说,安定是第一要素啊特别是在新皇登基的第一年,这个场面还是很要紧的。林朗同学跟着参加了三次抄家的活动,还接着年纪小,嘴甜,爱笑,跟着苏州知府套了近乎,近距离的观察了几场古代断案的现场版实录,最后简直就是直接逃回岛上的。他真是不敢相信,那知府的青天的名声是怎么来的,有好几个案子他都觉得有问题,那知府就能眼睛都不眨的直接下判词,真不知道他是根据哪家的律法,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这些案子绝对不会有人翻案的。为什么很简单,那个知府的审判原则就是,凡是被告方是被抄家的那一方的,一律直接宣判,抄家的人家不是发卖就是流放,要不那就是杀头了,还有人帮着伸冤吗没有吧再说了,这能送到他这里的,一般都是这些人家的管事什么的,这样的人有几个干净的多条罪名少条罪名对他们都一样,既然没有后顾之忧,他何不做一次好人让其他人多满意几分做官吗审时度势,灵活机变那是第一要务啊林朗除了赞叹,那就没有别的话好说了。和他们这些官员说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拜托,如今不是法治社会,是半人治的社会这苏州知府的判罚估计还能得到大多数官员一致的称赞推崇呢他多什么事儿啊看不惯都不管他的事林朗回到岛上继续他的观察员生活,看戏吃茶,复习功课,哦对了,还把林如海家的孩子们都送回家,人家老爹回来了,危险信号解除了,自然也就该回家了,他自己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林如海说了,既然新皇登基了,他们提前些去考举人也不是不行了,相对的,这新皇登基第一年的乡试,说不得还更加严谨些,不容易出什么舞弊现象呢大家都夹紧了尾巴,生怕这抄家风波波及到自己呢林朗也觉得这个时候下场试试也是好的,不管是不是能考上,好歹适应一下考试规则,考不中,那就是积累经验,考中了,哪怕成绩不理想,自己这个15岁少年举人的名头也够在江南晃悠了至于其他人林朗看看在他的桃花坞里吃住读一体化生活的小子们,深深的感觉,早点把学习班结束也许也是个不错的主意,看看他们,如今一个个都成了黑小子了,那里还像是个读书人,大冬天的也都敢下海冬泳的家伙,都野的能翻天了再回想一下当初来的时候那个鹌鹑一样的性子林朗叹息啊环境决定性格真是真理啊看看这时候一边抄书一边八卦的小子,他觉得头疼啊“小叔,听说刘家也抄家了““刘家他家怎么了不是开戏园子的吗这也犯事了““什么戏园子,他们家那里是开戏园子,那是养瘦马的,知道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