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宫人都带来了宣王府。所以这儿的太监比荣王府里的要多出许多来。这里的侍女都很有规矩,将二人搀出来之后,便垂手退到一旁去,等着世子和世子妃带来的人上前服侍。李晟让朱明和青玄两人撑着,就见门里头小跑着出来一个太监,看年纪也有四五十岁了,头发花白,但因生得富态,脸上也没太多皱纹。远远地便给李晟行礼:“世子爷大喜”李晟笑着一抬手:“高全盛,好些日子没见你,倒是又胖了些。”那太监笑嘻嘻地起来,将朱明从李晟身边挤开,亲自来扶:“打知道世子爷您醒过来,老奴就乐得一个劲儿吃,高兴啊这不,才吃了一天,肚子就溜圆儿了。”哪有吃一天就能将人吃胖的事,不过是高公公要讨李晟欢心。“您这一醒啊,王爷也吃得下饭了,昨儿高兴着,还喝了几杯。今儿天不亮就起来,等着喝世子妃和您的茶呢。”李晟脸上全是笑,让朱明打赏。高公公将荷包捏了捏,脸上笑容更盛。这院子里都多久没得这么丰厚的赏钱了“哎,门槛儿,您脚抬高着些。”高全盛和青玄两个半抬半抱地将李晟弄进门里,蕙如也紧跟着他的步伐走了进去。正厅里粉饰一新,幔帐都换了金色和红色,墙角的插瓶里也插上紫珠草和秋菊、满堂红,一团的喜气。正面厅墙上挂着一幅真丝金线绣全贞道德真经大挂幅,香案上供着三清圣祖,宣王端坐在那里,目光投向一对新人。这是蕙如第一次见到宣王,这位公公,跟她想像中的差别很大。早听说这位宣王是个痴情种子,因为宣王妃过世而伤心欲绝差点疯颠,从此沉迷修道,不问世事。所以在蕙如心里,这位宣王应该是早生华发,容颜憔悴,目光虚空可是,眼前的宣王,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俊眉秀目,目光清澈,风采翩翩甚至比李晟还有神采蕙如不禁转脸去看李晟,心里疑惑起来,世子难道不是宣王亲生的看起来这年纪也相差得不大而且长相也不大像,虽然长得都很俊李晟咳了两声,将妻子从迷惑中唤醒。居然看公公的脸能看得发呆,蕙如羞愧难当,一张小脸涨得通红。李晟伸手将她的手握住了,轻轻捏了一把,然后凑到她耳边小声说:“我父王当年可是京中一大祸害,多少女人见了他连魂都丢了,你只丢了一半,还好还好”蕙如气得拿手狠狠捏了他一下。这个人,居然拿自己和父亲开玩笑,真是胆大到了极点,也可恨到了极点不过被他这么一闹,刚进门时的忐忑不安倒消退了一大半。“蕙如,这是父王。”李晟收回手,露出一本正经的表情来,对座上的宣王说:“父王,儿子带着媳妇来给您请安。”宣王清亮的双眸在蕙如脸上身上扫了扫,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好,吾儿如今成了家,本王也可以放下大半的心了。”高全盛对着侍女招了招手,便有人端了一只朱漆描金牡丹满园的盘儿上来,里头放着两只玉骨薄胎莲花捧蕊纹样的盖碗。李晟刚要去端,就听宣王说:“你身体还不好,这杯茶不用亲手端上来了。”李晟也不坚持,将手中的茶碗放在了蕙如的手上。蕙如捧着茶,上前走了三步,这三步走的,身上的玉佩,头上的步摇,连晃都没晃两下,半点声响儿也没发出来。宣王点头,这是经过宫里嬷嬷教过的,行动仪态都不差。“儿媳沈氏,请父王喝茶。”蕙如跪在宣王身前,将茶举过头顶。宣王接过来,掀起杯盖浅啜了一口,将茶碗放在身旁,取了一只红色的锦囊来递给她:“日后当与成器同心同德,举案齐眉。”蕙如谢了赏,起身退到一边。“如果你母亲还活着,她今日一定会很高兴。”宣王幽幽叹了一声。李晟没有说话。宣王身侧,一个年约三旬的美貌妇人走上前来。她梳着高高的宫髻,身穿紫绡纱罗的宫裙,上身着一件银桃粉色的羽纱遍地洒金海棠纱衫,头戴着一支紫金飞凤挂珠大钗,鬓边压了两朵白玉海棠。容颜清秀,目光柔和。“这是本王的侧妃郑氏,也是成器生母的姨家表妹,王府中事务多由她打理。日后若有什么事,你可直接找郑侧妃。”宣王指着侧妃对蕙如说。蕙如点了点头。按理说,郑氏虽是侧室,但也是她的长辈,毕竟是公公的侧夫人,又是夫君的表姨妈。但她身上有县主的封号,如今又是世子妃,按例是一品夫人。亲王侧妃是三品,品级比她要低,她要向郑氏行礼显然很不妥当。如果不论品级,单论亲戚关系,她是外甥媳妇,向姨妈见礼又是理所应当。可是李晟话里话外对这位表姨妈都很是不喜欢的样子,这位姨妈又一大早让人跑去燕然居给他们夫妻添堵。蕙如要是此时还毕恭毕敬去与侧妃见礼,那她才是脑子坏了。蕙如眨了眨眼睛,对郑氏笑了笑:“原来是侧妃。”便没了下文。郑氏本等着世子妃与她见礼,等了半天,世子妃只是笑着对她说了五个字,便稳稳当当站在那里,也不看她,也不说话这她转头去看宣王,宣王却是一副神游于物外的表情,显然是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目光也不知投向何处。再看看李晟,世子面色虽苍白,但脸上带着笑,显然是很高兴开怀的样子,正低头与高全盛叽叽咕咕也不知道说什么。厅里静悄悄一片的,先前还喜庆热闹,她这么一走过来,顿时变尴尬了。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第一更奉上稍候会来第二更握拳谢谢888406和雨打更漏二位送的霸王票\好开心啊888406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122321:56:06雨打更漏扔了一个火箭炮 投掷时间:2013122402:26:0934、第一回合完胜郑氏的脸上却没有半点异样,只是在一阵颇有些难堪的沉默之后,“噗”地一声笑了起来。“瞧瞧,我这是看世子妃看呆了不成居然连礼数也忘了。”说完了,大大方方地对蕙如福了福,“还未及恭喜世子、世子妃大婚之喜,如今世子身体眼见着要好起来,王爷和妾身也就心安多了。”说着,她对身后的侍女招了招手,转头对李晟说:“世子知道的,我手头上也没有什么能拿出来的好礼,不过是前两年自己绣了一幅新被面儿,又帮你做了两双新鞋,想着你成婚之后,有媳妇儿帮着做了,怕是也瞧不上表姨的针脚。这回头一统就塞给你,免得以后送不出去。”这一番连消带打的,既放底了身段儿,又轻轻点出自己是世子亲姨母的身份,笑意盈然,倒也并不做作。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还是在宣王面前,这位侧妃怪不得能在王妃过世的十几年里,稳稳地掌着王府。蕙如笑了起来:“侧妃您太客气了,我可笨得很,那针线工夫根本拿不出手来,您帮着世子做了这么些年的鞋子,定是能让他穿得适意舒坦,这以后还是得劳烦您,帮着世子做鞋子穿。”郑侧妃哪里有空给李晟做鞋子她管着这么大的家,整日里忙得焦头烂额的,别说做鞋子,就算裁个鞋面儿怕也不得空。这两双鞋不过是针线房的媳妇做得差不多了拿来,她就手给缝了两针罢了。世子妃如今这么轻轻一推手,就将世子这一年四季鞋子靴子的差事给了她。她又不是针线房的奴婢,任什么人都能使动她的针线郑侧妃心里有点堵,可世子妃脸上笑容宛然,面带真切,就像是个并不懂家事的小姑娘,因着喜欢亲近而把自己的事推让给她做。她嘴角微微一翘,让侍女将被面和鞋子端到了蕙如的面前,让她收下。蕙如抬眼看了看来到面前的侍女,不过十五六岁的光景,容色鲜艳,眉目含情,梳着单月髻,耳垂着明月铛。哟,这位侧妃不只自己貌美如花,连身边的丫头也都是这么绝色的。那侍女将手向前伸着,一幅被面儿加两双厚底的乌云靴,抱着还行,这么直伸着递出去可就有点儿沉了。可是蕙如手都不抬,只盯着她看。看得她面红耳赤,两只胳膊又酸又痛地直发抖,眼见着快拿不住了,蕙如这才开口说:“兰溪,收着吧。”一直跟在世子妃身后的大丫鬟上前半步,将那伸在世子妃面前的盘子给接了下去。本是想让世子妃亲自接的,没想到会是个丫鬟来接盘子。那侍女有些不知所措,回头看郑侧妃。礼物是侧妃备下的,本该亲手送上才是。不过此时郑氏却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没上,也不知道李晟跟这位世子妃说过什么,这么大的气派。看样子,若是她亲自递过去,世子妃怕也是让下人去接,若真的那样,她才是在人前真正地丢了脸面。她又不是常人家里头的妾室,不是那些下人奴婢,再怎么说,亲王侧妃也是三品命妇,又是世子的姨母,是长辈世子妃会这样做实在有些出乎她的意料。初次见面就这样给人没脸,必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是我身边日常伺候的丫鬟婵儿,极是懂事伶俐,世子妃初入王府,我就让她到燕然居去伺候着,或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郑侧妃指着那漂亮丫头说。原来这么漂亮的丫鬟不是为宣王准备的,而是想着要送给李晟。蕙如笑着转头对世子爷说:“侧妃娘娘是真疼我,一来就要赏人给我使唤呢。”李晟眉头一挑,目光中含着几分笑意:“她这是怕我委屈了你。”当着宣王的面儿,小夫妻俩倒没禁忌,居然这么眉来眼去的。不过人家是新婚,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会这样腻歪也在情理郑氏突然想起来,这问题出在哪儿了前日秦嬷嬷是向她提过,要亲自去燕然居收元帕,借以敲打敲打新来的世子妃,让她明白这府里到底是谁在掌事。不过那时候李晟还昏睡着,阖府都悲戚难过的时候,世子妃那样子嫁过来,必定也是心哀神伤着,而且因为都知道世子未醒,秦嬷嬷去收元帕也不会让人太难堪想着这事不太打紧,她也同意了。但昨儿世子醒了他亲自与世子妃拜的堂只是听说夜里又晕了一回,还惊动了院正过府探看就这样的身子,便是醒过来也没法子圆房的。秦嬷嬷这时候去收元帕,可不是去打世子的脸,给世子妃难堪如此重要的事,她居然给疏忽了怪不得世子妃会这样看低她可不正是自己给自己找的没脸不止世子妃,连李晟也定是恨她入骨。新婚夜无法圆房,是男人都会引为奇耻大辱,她还特地派了贴身嬷嬷这么去刺他的心窝子。郑侧妃心里悔得要命,但又不能立刻去让人叫秦嬷嬷回来。人家当着面什么都没说,总不能自己去赔这个礼吧。只能装作不知道,日后再去弥补。郑侧妃嘴里阵阵发苦,后背都汗湿了,一想到这件事,什么心情也都没了,只想着怎么样派人去找秦嬷嬷,问问她到底有没有去燕然居点火。婵儿一脸的娇羞,正偷眼看着世子。从她十二岁起,便在侧妃身边服侍着,偶尔远远地得见世子一面,就觉得那人如九天的星辰,璀璨耀目不可方物。隐隐知道侧妃有栽培她,将来要将她放到世子身边去的意思,婵儿做事便更加用心体贴。在她心里,世子就像云彩里的神仙,就算不能时时亲近,只要能在他身边伺候着,哪怕偶尔得个温和的笑脸,她也便能知足。前几年她还小,听说过蕊珠姐姐的事儿,知道那位是行为不检被世子打了一顿发卖掉的。她只想着,自己必不能和蕊珠一样不知好歹。只要本本份份,勤勤谨谨地做事,总有一天世子能看见她的好正在胡思乱想着,就听那年纪看着跟自己差不多大的世子妃笑着对侧妃说:“昨天外祖母和公主祖母才都跟我说了,要送几个人进燕然居来。您也知道,咱们燕然居地方也不是很大,我又带了陪嫁丫头来,人手也是尽够用了的。国公太夫人和大长公主虽也是疼爱后辈的一番好心,不过我想着不用这么麻烦,所以就辞了。如今侧妃也要赏丫头过来,我这要是收了,让两位老人家知道,必会以为我跟她们疏远,没得落下不痛快。咱们当晚辈的,总要好好孝顺长辈,不能让长辈伤心了不是婵儿这丫头我看着也好,模样周正,人看着也本份。只是实在因为要顾虑两位老人家,只得忍痛不收了。等日后我那儿人手实在周转不开,我就来向侧妃讨人过去,那时候侧妃可别舍不得了。”婵儿傻了。世子妃不肯收她还抬出了卢国公太夫人和福宁大长公主这两尊大佛出来。若是收了她,便成了对两位贵人的不孝婵儿向后退了半步,抬眼去看郑侧妃。郑侧妃也是一脸的惊讶。世子妃这话是做不得假的,既然这么说,必是太夫人和大长公主都要指人过去。那燕然居独立于王府之外,一应吃用都不走王府的账目,里头更是铁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