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美食帝国> 分节阅读 5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4(1 / 1)

字隐去了。”众人皆惊,就连陶先生也一脸诧异,他迫不及待的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放大镜,弯下身子,仔细的看了过去。这家饭馆招牌的地方被用特殊的手法处理了。看上去似乎是因为光线角度而导致整个招牌都被阴影覆盖,招牌上面的字也变的隐晦不清,只能隐约看出是三个字。陶先生凑近了放大镜看了片刻,摇了摇头,徐大老板满怀期待的眼神瞬间暗淡,要是真能看出是全聚德,这幅画可就更值钱了。旁人却松了口气,大概只是小姑娘家家随口一说吧。一旁的徐文昌看着苏曼胸有成竹的样子,忍不住插话道:“苏师妹应该不是信口开河吧,一定有什么理由吧。”苏曼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手指偏了一偏,指向了酒楼内院,那里有一个小房,一个人正守在小房前,手中持着一个挑杆。“这里应该是一个挂炉,挂炉的特点是有炉孔,无炉门,烤的时候用挑杆移动烤鸭的位置,避免局部烤焦。”陶先生赶紧把手里的放大镜挪向了她手指的地方,果然,那个是个四面砌死的小房,只正对着人的地方有一个孔洞。众人听得呆了,简直跟天书一样,没想到从这画卷上一个拇指大小的建筑能引出这么多的学问来。乔治八世不满的捅了捅丹尼尔的腰:“她在说什么赶紧翻译给我听,不然我就去告诉苏珊你还在和她的好朋友琳娜约会”丹尼尔不满的瞪了他一眼,无奈苦笑,小声的把苏曼的话翻译了过来。苏曼的语速不快,为的是众人有一个反应时间,等他们还在回味时,她又抛出了一个重型炸弹:“当然,我之所以说是全聚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什么原因”徐大老板呆呆的问了出来,他也代表了所有在场人士的心声,还有什么证据,比烤鸭炉更重要苏曼轻轻一笑,指着厨房中的一角:“你们看,这个人画的很细致,他应该是正在片鸭肉。”“正宗的北京烤鸭,一只一斤半的鸭子,要在三分钟内片出108片,并且每一片切出来的鸭肉都要有肉有皮,形状像是柳叶一般,薄却不能碎。”这下不用苏曼说,众人也注意到了厨房里那个正在片着鸭肉的厨子,他手上半只鸭子,手边一个盘子。透过放大镜,清楚的看到,盘子里沿着盘边,一摞摞的摆了五叠半的鸭肉,因了着墨的深浅不一,鸭肉间壁垒分明,每一片都清晰可见。仔细数过,五摞叠在一起的恰好是十片,加上散的四片,却是应了苏曼口中的一百单八之数。众人俱都哑口无言,再无话讲,心中坐实了苏曼是陶先生关门弟子的身份,果真是学识渊博。片刻后,恭维声四起:“陶先生真是后继有人啊”“名师出高徒”陶先生极是得意,外孙女如此出了风头比他自己出头还要高兴,面对众人的恭维,陶先生哈哈大笑,拍着苏曼的肩膀客气的道:“哪里哪里小孩子多看了几本杂书而已”苏曼却默默的泪流满面了,什么杂书啊,是她家苏大爷耳提面命的叫她记下来的,因为一只烤鸭切下108刀,就是她的刀工毕业考试科目之一另外的考核题目是豆腐雕菊花总之,一个比一个苛刻。而她现在还停留在做豆腐阶段,估计等她把豆腐切熟,苏杭会在家里弄个微型烤炉吧乔治八世仔细的聆听着丹尼尔的翻译,一双蓝眼睛越来越亮,双唇微动,“烤鸭108片”乔治八世忍不住拍了拍丹尼尔的肩膀:“丹尼,我们等下飞北京去吃鸭子吧”经过苏曼的提点,众人很快又发现了其他的新奇之处:“这边,该不会是爆肚冯吧”“这里难道是东来顺”“快看,这儿一定是卖卤煮的”陶先生亦是对着东道主徐大老板感慨万千的道:“刚才却是我疏忽了,仅仅从画本身的布局着色来看了,现在一看,这幅画蕴含了清朝晚期的世俗景象,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徐大老板的嘴巴都笑的合不拢了,连连摆手,“还是沾了陶先生的光”顿了下,他试探着道:“要不,您用个印”这也是书画界不成文的规矩了,但凡有点名气的古董级书画,经过一个主人或者被大家鉴赏过后,都会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私印。从一副画上的私印,也可以看出这幅画的历史,甚至有时候,上面的私印的价值要超过了画本身的价值。而陶先生如果在这幅京都秋景图上盖了自己的私印,就表明这幅画是经过了他的鉴赏,得到了他的认可了的。这幅画的价值,会瞬间飙升三倍以上。陶先生略一犹豫,瞥到了苏曼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满是好奇的看着他,不由笑了,“好。”场上为之一静,众人安静的看着陶先生从自己的唐装口袋里摸出了一方小印,上面刻的却不是他的名字陶冶,而是他的号,陶园居士,这个号很有意思,仿佛在告诉人家,我就住在这里,快来我家玩吧。他在徐大老板双手捧着的印泥里轻轻一按,观察片刻,在画卷角落处一个十分不起眼的地方小心的盖了上去。苏曼的呼吸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这一刻,仿佛良驹被套上了笼头,山鹰被束缚住了翅膀,这幅画像是被陶先生用那一方小印生生镇压了一般。徐大老板喜形于色,手捧着画卷,宝贵异常,连碰都不让人碰了。等宾主尽兴,苏曼随着陶家夫妻上了车子,一直到了陶家,看着徐文昌开走了车子,她才忍不住问道:“先生,我看你一开始似乎并不想留下私印。”陶先生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温和的笑了下,还是陶太太握住了她的手,一边上楼一边解释:“他啊,脾气硬的很,觉得乱盖章破坏了画的灵性,所以最讨厌做这个了。”说到这里,瞥了眼前面的陶先生,陶太太压低了声音,忍住笑道:“你知道他最讨厌谁吗”苏曼摇了摇头,配合的放轻了声音,祖孙二人仿佛在说悄悄话一般,“谁啊”陶太太嘴角上翘,难掩笑意:“乾隆皇帝。”“啊”苏曼眨了眨眼,很快明白过来,做为皇帝自然拥有很多名人墨宝的真迹,这位又是个自诩文采风流的主,在画上盖上自己的私人印章也就毫不出奇了。几人刚一迈进家门,电话便催命的响了起来,陶太太眉头一皱,苏曼隐约猜到,可能又是妈妈打来的,她深呼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抢先接了电话,对方许是打了很多次,电话一被接起,便迫不及待的喊了一声:“妈”苏曼大囧,赶紧退了一步,把电话交到了陶太太手里,避到了一边。陶太太开始还不明白,接了电话后,很快反应过来,似笑非笑的扫了苏曼一眼,随后脸上笑容却渐渐的收敛起来,淡淡的应了几声后,挂了电话。苏曼猜测对面应该是自己的舅舅之一,只是不知道说了什么,让陶太太这般不快。陶太太看了眼苏曼,叹了口气道:“今天你也辛苦了,先回家吧。”待苏曼一走,陶太太疾步到了书房前,一下推开了书房门,陶先生抬起头,“怎么”陶太太皱起眉头道:“老大家的又有了。”陶先生笑了:“这不是好事嘛,你一脸晦气还以为死了儿子。”陶太太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你才死了儿子”陶先生讪讪的摸了摸鼻子,默默的腹诽,我的儿子,不就是你的儿子却到底没有出言反驳。陶太太哼了一声,也无暇和陶先生计较,她恼怒的道:“世佳已经被养成了香蕉人,汉语说的磕磕巴巴,汉字更是一个都不认识,难道再来一个还要这样养”第82章何其有幸陶先生叹了口气道:“不然怎样儿子早就叫你过去,你又不肯。”陶太太沉默半晌:“曼曼也叫人放心不下,你叫人打听的如何了”陶先生伸手拿下了鼻梁上的眼镜,揉了揉眉间:“姓苏的把孩子照顾的很好,不用担心。”陶太太轻叹口气:“那就等着那边要生了再过去吧。”陶先生慢慢的点了点头。苏曼这两天右眼老是跳,跳的她心惊胆战,顾不得萧凌的嘲笑,拿了个小纸片贴在了眼皮上,饶是如此,眼皮还是跳个不停。明明最近几个月日子过的都非常顺,每天练习刀工,翻着花样的做着土豆豆腐,家里的生意除了炒饭又多了几样小凉菜凉拌土豆丝,小葱拌豆腐,松花豆腐。对了,饮品里还多了豆浆的选择,有冰有热,服务周到。晚上到了陶家就听外公讲古,偶尔跟外婆练习下茶道,她的毛笔字倒是突飞猛进了,已经可以理直气壮的嘲笑苏杭了,好吧,也许潜意识里这才是她下苦工练字的原因。接到妈妈的电话也不像是最开始那样心烦意乱了,只当是一个关心父母的女儿,她保持着平常心,给妈妈传递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消息,妈妈的声音通常情况都很轻松愉悦。总之,你好我好大家好,她所爱的人每一个都过的很好,日子实在是再顺心不过了。眼皮还在跳。苏曼使劲眨了两下眼,实在是放心不下,一放学,先回家看了一眼,苏杭正在忙着应付晚饭这一波的客人,瞥了她一眼,顺手把钱包丢了过来,便埋头忙去了。苏曼心道,她表现的就这么拜金么,每次都是丢钱包苏曼无语的把钱包放到了苏杭手边,转身出了家门,心也放下了一半,直接坐车到了陶家,因为是下班高峰期,加上从苏家到陶家,是从城西到城中心,路上有点堵。她到了苏家已经比平时迟了半个小时。苏曼早在五个月前就有了苏家的钥匙,可是她还是习惯每次来都先按门铃,这是礼貌,也是习惯性的保持距离。虽然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甚至苏曼毫不怀疑苏杭也知晓她每天晚上去了哪里,却没有人说破,四个人似乎都有意维持现状。按了半天铃声,苏曼犹豫了下,还是掏出了钥匙,插进去后,钥匙一转,她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往常陶家夫妻临时出门的话,门只是随手关上,像是今天这样,锁死两圈半,都会提前跟她打招呼。门应声而开,客厅一如既往的整洁,不对,苏曼一眼看到了茶几上的小箱,还有上面的一封信。眼皮简直在跳芭蕾舞,还在做着难度最高的黑天鹅32转。苏曼随手关上门,慢慢的走了过去,坐在沙发里,小心的拿起了那封信,信封上只有四个字曼曼亲启。苏曼展开信,里面却也没有比封皮多几个字:今日一别,有缘再见。苏曼死死的瞪住这八个字,反反复复却还是只有八个字,劲拔有力,分明是陶先生亲笔。字迹一点点的变的模糊,苏曼仰起头,使劲眨了两下眼睛,泪水依然汹涌而出,她拼命的告诉自己,不许哭,没什么好哭的又不是第一次了,怕什么,你一个人也能活的好好的一股莫名的悲伤从心底袭上,将近一年的时间,却只换来了这八个字他们去了哪里,以后如何联系,统统没有说。苏曼心底一片炎凉,在他们眼中,自己始终是个陌生人么枯坐了不知道多久,手里的信纸已经湿了大半,那八个字已经被泪水泡的模糊不清,苏曼深呼吸一口气,把信纸重新叠好,放到了一边,注意力回到了箱子上。这是个小小的木匣,只有巴掌大小,却十分精致,四周都用铜片锁了边,中间更是精巧的搭扣。苏曼食指轻弹,盒盖应声而开,看到了里面的东西,她微微一怔,红色丝绒布上,左右各有一物,壁垒分明。而且这两个她都很熟悉。苏曼先拿起了右边的物件,那是一个玉镯子,晶莹剔透光滑流转,因为传承的够久,被养的似乎有了灵性,她记得很清楚,陶太太曾经对她讲过,这个镯子是传女不传媳的,可惜可惜的后面陶太太只叹了口气,苏曼却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可惜她妈妈被逐出家门,现在也只能传给儿媳了。现在镯子在这里,是等于承认了她的身份了么那为什么还要不辞而别苏曼心中怒气骤生,一把抓起了左边的浅黄色物件,这是陶先生珍藏的一块寿山石,因为天生形似貔貅,珍贵无比,他一直不舍得动手,只说一定要想好了字再刻章。寿山石翻了过来,苏曼一眼看到了底上刻的四个字,虽然是反字,苏曼依然清晰的认出了,那分明是苏曼之印苏曼,苏曼原来他们真的知道了。苏曼看着面前的两个礼物,心中怨恨更甚,一个送了家传的镯子,一个给了亲手刻的私印,难道她就眼皮子浅的只贪图这么点东西么苏曼愤愤的把东西都丢回到了盒子里,口袋里的钥匙也丢了进去,猛地站起身,打定主意,半根针线也不拿陶家的。走到门口,脚步却越来越慢,想着以后再也不能来了,苏曼终究还是不舍得,她叹口气,自我安慰着,算了,就再看一眼,一眼就好。先去了二人的卧室,这里她后来进了不少次,陶太太对卧室的布局十分讲究,卧室里的花花草草不可以多,只能养一盆,多了卧室太潮湿,对身体不好,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