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穿越女重生手札> 分节阅读 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2(1 / 1)

说什么,若是秦氏敢表示他们对陈氏的友好,陆宁华也不介意来玩个大的。一千余的虎贲卫在加上原本就已经潜伏进来的狼牙卫,以及在边城备战随时准备出发的士兵,陆宁华好好琢磨了一下代城的守卫布置,利用好的话,她那不到两千的人手暂时掌控代城一段时间完全没有问题,到时候她马上就可以撤出代城,随后而来的陆氏大军,出其不意的拿下代城的可能性有七层,抓住秦哲一众可能性也有四层。陆宁华悄然下了指令,一千余兵卫暗中移动盯查,陆宁华自己则是带着二十余的人手去往秦氏府邸。陆宁华一众来势汹汹,大约是这段时间陆氏和秦氏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让秦氏府邸门前看守的士兵没有反应过来现在的情况转变,相互诧异的看了一眼,最后才反应过来,拿起手中的武器警戒。在秦哲表现对陈氏亲善的前提下,陆宁华才会考虑对秦氏动武的事情,她也没打算为了一个还没发生的事情启动兵力。她带过来的人手都是精兵,一个虎贲卫培养起来就不容易了,一千个已经足够让虎贲卫元气大伤没个一两年缓不过来,真在代城动手最后能活下来的人数陆宁华心中也没有定论。既然没打算动武,陆宁华当然也不会对这些守门的士兵做啥事。很快陆宁华身边就有人上前让秦氏的士兵进去通报陆家势力主来访的事。守门士兵送了一口气,赶忙进去通报,很快就有人出来迎接。来人是这些天和陆宁华谈的比较好的秦氏大臣,仿佛没有看到陆宁华身后士兵一片肃杀的样子,一脸笑容就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高高兴兴的将陆宁华带了进去。看起来事情并没有到她心中最担心的那个地步。陆宁华心里有了个底,到达秦哲所在的地方的时候,看着里头气氛十分冷凝也就不是特别意外。见到陆宁华的到来,秦哲脸上漆黑的表情倒是好转了一些,和陆宁华相互打了个招呼之后秦哲就对着陈氏使者道:“既然贵方如此看不起秦氏,那便请回去吧。”说完就立刻对着陆宁华道,“秦氏投诚书已经拟好,还烦请陆城主移步到书房签订。”陆宁华怔了一下,向着脸色发黑的陈氏使者看了过去,那使者狠狠地瞪着陆宁华和秦哲二人,冷哼道:“陈氏如今已然陈兵边境,秦家主若是还是这般执迷不悟,也莫要怪我们陈氏不顾百年世交之情”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陈氏和秦氏闹崩的原因,当是现在秦氏已然明确态度投诚她了,这个时候也就容不得陈氏一个小小的使者在这里放什么狠话。陆宁华轻笑一声,眼神漠然的看着这陈氏使者:“不过就是个小小的使者而已,秦家主宽容不和你计较,可是我脾气不好,看不得人乱说话。”说着就示意自己身后的人,将这名使者抓住,“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我也不会坏了这个规定,打了半瘫顺便送会陈氏那儿去,免得他们说我们不近人情。”秦哲苦笑一声:“还请陆城主放过这人这位和我还有些血缘关系”陈氏知道秦氏联系上陆宁华之后就知道拉拢秦氏是不可能的,这会儿派人过来不过就是最后尽一下两家情分,几乎只是通知一下他陈氏要打你了而已,顺便臭骂秦氏一顿。这样情况下派普通人很可能就回不去了,于是陈氏很狡诈的派了秦哲嫁到陈氏的一位姑姑的孙子。他那个姑姑只有这一个孙子,宝贝很,再加上秦氏抛弃陈氏而选择陆氏之后,曾经因为秦氏和陈氏联姻,现在还在陈氏的女眷们未来的日子都会不好过。秦哲也不忍他姑姑一把年纪了还因为他经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三个世家的关系陆宁华了然,倒是没有再提什么打的半瘫的事,只是也是让人来了个五花大绑给丢陈氏那边去了。秦氏也没有食言,马上就和陆宁华签了投诚书。所有人皆大欢喜,在这个关口秦哲却是兴致不高的谢绝了陆宁华丢给他的高官,只安心的在秦家当个家主。陆氏给秦氏其他子弟赐的官倒是没有人拒绝,一个个都高高兴兴受了。从此天下势力便没有了秦氏。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毛球扔了一个手榴弹。这是在安慰我没买到票回不了家么qaq求黄牛刷票工具,我只要一张票就好了今天心思都在抢票的忧伤中,没写出多少字,现在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上班2000字大家凑合看,周末会更新一章4000的把这少的1000补上。说好的日更3000、第117章秦哲有打算投诚陆氏,那么对于陈氏也是多有防范的,早在陈氏攻打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迎战准备了。当然,秦氏的武力值只是属于一般之列,陈氏绝对是更胜一筹,只是他们以整个势力的能力抵挡上十天半个月的,等待陆氏援兵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损失会比较惨重。当陆氏兵马到达秦氏与陈氏边界的时候,秦氏的兵马已经损失了数万人。一直到他们到来的时候才缓了一口气,只是两个势力的兵马首先磨合就是一个问题,其次也是陆氏的人马对于秦陈边界的地势不熟,即便陆氏人马到来也不过就是死伤率降低了不少。陆氏的将领很快就将这样的情况上报给了陆宁华,现在陆氏的主力人马还都在南王边界抵御南王进攻,也确实是抽不出多少人手能够给与那边支援。这样折损人手下去也不是个法子,陆宁华干脆就给了可以依情况撤离放弃几座城池的权力给前去支援的将领,只是放弃城池的时候,城中百姓必须要做好迁移。乱世至今已经好些年了,如今天下的人口增长是负数无疑,土地丢了暂时就丢了,以后还可以再打回来,人却一定是要的。得了陆宁华命令之后,秦氏那儿果然是放弃了两座城池,陈氏占领守护城池消耗了一部分兵力,之后他们再应对陈氏就容易很多。陈氏对于秦氏的投诚感到恼火无比,两座城池肯定是不和陈氏胃口的,在陈氏的规划中至少要打下六座让秦氏整整的缩上一圈才可以。最初他们打秦氏的时候也觉得不是什么问题,不过十余日而已,秦氏就已经呈现一直后继无力的感觉了,只要再给他们半个月,那秦氏的第一条防线就会崩溃,而那六座城池也会落到他们陈氏手里。陆氏的支援陈氏也是有预料到的,只是他们并不怎么看在眼里。现在陆氏全力抵挡南王进攻,可以说是胜负就在这一刻了,陈氏并不觉得陆氏这个时候支援的兵马能够有多少。事实上也确实是不多,连五万人马都不足,差不多也就比之前秦氏损失的兵马稍微多了一点。在陈氏的眼中不过就是和之前一样,在原来估计的时间上多花半个月而已。只是陆氏的人马真的到的时候,陈氏才发现他们想的是太简单的。陆氏兵马千里奔袭而来,居然在第一时间就缓解了陈氏的颓势,立时就稳定住了局面。这个时候陈氏还没有占到一座城,之前最好的情况也就是攻占住城墙后又被打了回来。这陈氏四分之一的人手都在这里呢,连一座城池都没打下来,如果最终就是这样的结局,陈氏众人完全都没法交待。于是陈氏便就不在保留什么,之前为了保存人马,并未尽全力,这会全都拼了命了。在秦氏城池再一次开始松动之后,陈氏众人松了一口气。这回也没有要拿大的,一次性把一整条防线六座城拿下来,而是全力进攻两座城。其余城池也有派兵救援,只是却只是杯水车薪,没办法缓和局面。好在这个时候陆宁华的命令到达,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开始撤离。局面重新平衡,这一回秦氏再想要全力攻打一座城池,六座城他们如今不怎么敢想了,可是三座城也不是没有希望。只是却是没有这个时间了。在陈氏诸位全力攻打那一座城的时候,南王那儿溃散了。所有陈氏的兵马紧缩,除了留下必要的固守人马之外,其余人马全部都到南王地界去扫荡土地。南王崩溃的消息最先收到消息的肯定不是陈氏,肯定是陆氏无疑,秦氏边界的兵马在陈氏紧缩兵马的时候就火速扩张,飞速的就占下了三座城。对于自己丢失了两座城,原本秦氏的人完全是处于羞愧的状态。若是他们的兵马有陆氏水平的话,那么结局就会不一样了。他们才刚刚投诚,就给自己家新主公交了这样一份答卷。对于陈氏恨的牙痒痒之外,也是用足了劲去弥补了这个损失。秦氏和陆氏的人马反应很快,陈氏的也不会慢多少。他们占了三座城之后,就没法子再扩张了。再往外就是到陈氏新占领的城池了,边上虽说还有一两处城池未被陈氏占领,却已经是被陈氏顶上了。如今秦氏这一块的人马并不多,之前那一战又损失了数万人,若是再占领一座城的话,之后守城的力量就太过于薄弱了,于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两座城被陈氏占走。这样也就算了,只能怪自己能力不足,偏生陈氏的人占了城之后还不忘过来挑衅,气得秦氏众人牙痒痒。相较之下,带在秦氏中的陆氏兵马就淡定多了。他们对于秦氏的领地没有多少感觉,丢了两座城之后又占了两座,而陆氏其他靠近南王边界的,都一路凯歌,如今已经连下十余城了,这样大好形势完全值得他们欢呼啊。秦氏对于陈氏的敌意和怒火陆氏的士兵他们感受不到,但也不妨他们好好利用一下秦氏兵马的这样心态。秦氏也许是以文为骨,以至于就是秦氏的士兵身上,那种血腥气和凶悍气都不高,可以说在陆氏人眼中就比现在饿的不行只剩下最后拼劲的南王兵马战斗力高一点。既然现在他们扩张土地是做不到的,现在的情景也轮不到他们打战。怎么琢磨着现在的速度,也要个两个月以上的时间陈氏和陆氏两家才可以把南王的土地给瓜分干净,这段时间也正是好好训练一下秦氏这般兵马的时候了。说起来陆氏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大量征收新兵了,他们等着欺负新人很久了。秦氏投诚之后,除了要对外抵御陈氏的军队之外,带在秦氏领地中的文臣几乎都进行了调动。大量闲置的陆氏官员涌进秦氏的城池,接手秦氏的政治骨架,而秦氏原本的官员被转移到了陆氏之后,却变成了闲置人员。这样的情况令原秦氏官员感到十分的不安和不满。接手秦氏需要处理的事情一大堆,再加上南王前线已经有信报说大概就是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内南王就会崩溃了,还得要安排占领南王城池之后,各个城池官员驻扎,安抚民心等等工作。还有南王那边好多地方都已经断粮了,到时候还需要大量的粮食救灾,这些也都是事。陆宁华从代城回到东曲之后,连缓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就又一次奔入大量的奏折文书之中。好在现在师廉已经回归了,王韶也已经恢复记忆,要不然以现在要处理的工作量,没日没夜的忙她和童望两个人都做不完。在这样的情况下,原秦氏官员的情绪都已经不重要了,只是在陆宁华听到下面的人报告这个事情的时候,不过思考了五秒钟就张口让下面的人对这些人进行紧急培训,对于他们将来接手那些已经被南王折腾得惨不忍睹的城池有个好的准备。之后就飞速进行了下一个问题,连一个痕迹都没有在陆宁华脑子里面留下。原秦氏官员也就是担心陆宁华对他们放置不用而已,既然已经知道陆宁华的打算,他们学的也十分刻苦。教导他们的是之前参与过最初相礼士气的官员叫做何项,也被糜川悉心教导过,未来也是主持南王新占区的几个人之一,对于怎么处理贫困地区的事务很有一手。何项一边教导着这些原秦氏官员,一边也听着他们说南王那边的风俗习惯和一些因为地理温度原因,适合相礼却不适合南王地界的一些处理方式。原秦氏官员中有一部分就是从南王那里逃出来的,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南王地界人,对于这些事情可是熟悉的很。这一点也是陆宁华选定这些原秦氏官员进驻南王新占区的原因。本地人治理本地人,是最不会引起当地人反抗情绪的。南王坚持的时间比陆宁华他们预估的还要长很多,不知道是因为南王手中的玉玺的关系,还是因为南王是现如今几个势力主中,唯一一个是被前朝封官,而且还是封了王的,或许还顾念着南王对着他们武将的偏袒还有知遇之恩等等的。但,也就是坚持的时间长了一点而已,不值得太在意。南王势力一夕崩溃,各个将军自立门户,一片散沙,南王所能控制的仅剩下都城附近的七座城池。陆氏与陈氏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分食领地,因为南王都城离陆氏较近的缘故,最终陆氏攻下了南王都城,南王在其都城攻破后自尽。陆氏所占南王领地四成,陈氏占了六成。自此,天下势力重新洗牌。作者有话要说:感谢iagist扔了一个地雷谢谢iagist和毛钱的祝福我最终还是没有抢到票趴不过我找到老乡一起租车回去了,大概价格比火车票贵了一半,我看到我口袋里飞走的四百大洋了tat、第118章兜兜转转最终玉玺还是回到了陆宁华手中,拿着玉玺陆宁华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一圈,确实是漂亮的惊人。这还是陆宁华第一次见到玉玺的模样,前世郑铭登帝之后拼了命打南蛮才最终找到的玉玺,那个时候陆宁华早就不在郑铭身边了。今世她将玉玺消息卖给南王,这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