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乌黑润泽的头发,慈声道:“五丫,娘要谢谢你,要是没有你,咱家这日子可过不起来。”林琪正在逗弄小林瑶,听了朱七娘的话,只是抿嘴一笑,没有说什么。朱七娘见女儿笑的温婉腼腆,颇有大家闺秀的范,不由眼前一亮,对林琪道:“五丫,过几天咱家会买几个奴仆,让他们帮着制糖就行了,以后你就腾出手来,学学女红,学学琴棋书画,以后也当个大家小姐。你四舅母精通刺绣,以后你常向她请教请教。”林琪也知道,古代女子会的一些技巧,自己是必须要学的,所以很乖巧的点了头。林琪家的新宅,不是新建的,而是买的现成的房子。房子的前任主人是一个外地商人的外宅,年前那商人的正房夫人死了,就将外宅接了做正头夫妻去了,所以这宅子也就空了下来。由于走的比较急,所以这宅子的价钱就便宜了不少,八面玲珑的朱家二舅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就通知了朱七娘,双方谈拢了价格,就银货两讫了,这宅子,就正式归林家所有了。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去爬山,山不太高,可惜身体欠锻炼,累了个半死,回来后就支持不住了,早早睡了。唉,看人家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在台阶上跑上跑下的,感觉自己真的老了哀叹,哀叹呀、第47章和普通的三进三出的房子一样,林琪家的房子,一进大门是外院,进了垂花门是内院,内院有正房和东西厢房,正房东面的耳房有过堂,可以通向后院。林守平夫妻自然是住了正房,东西两面的厢房,就住了四个儿子,林琪自然是住在后院。到了新宅之后,林琪和朱七娘一起下了车,门口已经有一堆亲戚在等着了,林老太太打扮一新,鹤立鸡群的站在最前端,杨守业杨氏夫妻和杨守全张氏夫妻如四尊护法一样,紧跟在林老太太身边,大虎二虎拴子之流的,都围在后面,等着迎接林守平一家呢。林守平率先走了过去,恭恭敬敬的向林老太太叫道:“娘,你咋还出来了,快进屋坐着去,别累着了。我爹呢”林老太太难得的对林守平露出了笑容,和言悦色道:“娘不累,你爹在炕上坐着呢,你快进去吧,你爹可想你了。”林守平一向拿着娘的话当圣旨,当下就从人群里挤了进去,找他爹去了。朱七娘带着林琪,向林老太太和杨氏夫妻见了礼,林老太太虚扶了一下,看上去格外的和蔼可亲:“今天是你们大喜的日子,不用多礼。五丫,过来让奶奶看看,几个月没见,奶奶的五丫又长水灵了。”林琪听了林老太太这故作亲密的话,好悬没吐出来。她可没天真到以为林老太太是真心想她呢,若她没学会制糖挣钱,这位奶奶,恐怕连看都不会看她一眼。不过当着众人的面呢,她不好不给林老太太这个面子,只得谦恭有礼的说道:“我也想你和爷爷呢”说这话的同时,林琪在心里又跟了一句:那才怪了杨氏见林琪和林老太太说完话了,一把将林琪拽了过去,摸了摸林琪的头发,和善的说道:“五丫可真是个好孩子,自家挣了钱,还带着大家一起挣钱了,你这情我们可都记着呢。五丫,你是个聪明的,以后再有什么赚钱的道了,可记着再告诉大伯母一声啊”张氏也笑呵呵道:“那肯定是当然的了,五丫这么孝顺,有好事自然是忘不了咱们这些亲伯母亲婶母,大嫂你这可是多虑了。五丫,前儿我听说你在做一种新糖,是什么糖啊,能和四婶说说不”听着这两人一唱一和,林琪心道,这才叫狗改不了吃屎呢。以前没钱的时候,为了一碗饭吵来吵去,现在手里有钱了,又开始惦记她赚钱的新门路了。生怕自己不给,竟然在这么多人前,就把她研发新糖的事儿给抖出来了。她们时不时的给林琪家送东西,不过是表面的亲近罢了,骨子里,还是惦记着要占她家便宜林琪淡淡笑道:“新糖哪里那么容易做出来的,咱们清河村多少家制糖的,又有谁制出新糖来了啊大伯母,敏姐那么能干,没有做出新糖吗”林琪把皮球又踢回去了。提到林敏,杨氏顿时自豪了起来:“不是我夸,我家小敏就是能干,咱们村多少手巧的姑娘媳妇,就没有一个赶得上她的”站在杨身后的林敏,配合着她的话,娇羞的低下了头。听了这话,众人把目光不禁都投到了林敏身上。已经快十一岁的林敏,虽然个头不太高,但苗条纤细,长得又很清秀,看上去一副羞怯怯的小女儿态,十足惹人怜爱。杨氏看着女儿笑的极为满意,而张氏则在旁边不屑的撇了撇嘴。看来有钱了后,女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也并没有改变。一行人在门口说了一会儿话就进了屋,林老太太带着众人自然是进了正房,趁没人注意,林琪就溜到了后院。后院其实就是在正屋的后面,又盖了一排房子,两排房子的距离其实很近,中间大约只留了十来米的距离。后院一共有六间房,林琪收拾了东面的三间,最东边的做书房,中间的做客厅,西边的是卧室。由于已经来过几次了,林琪已经把这地方收拾的差不多了。刚一挑帘进了屋,只听得屋内有人说道:“哟,我家的女财神回来了”林琪定睛看去,却见从她卧室内,走出了满脸嘲讽的林瑜。林瑜一身锦绣华服,梳着高高的元宝髻,头上插了四五根明光闪闪的发簪,一走动,摇曳生辉,叮当乱响。在一年前,林瑜终于如愿以偿,嫁入丁家,做了丁家的大少奶奶。而朱大舅和李氏,也如约陪了她十六台嫁妆。但虽说是十六台,李氏准备的东西可都是最次的,比如说首饰,别人家都是金的,她陪的是包金的,比如说布料,别人家陪的是绸缎,她陪的是布的种种以次充好,让林瑜颜面大伤,幸好朱七娘心疼女儿,陪送给了女儿一些象样的衣服首饰,这才让她没有太过丢脸。不过饶是如此,林瑜在丁家的地位,也是十分的尴尬。和李氏因为嫁妆的事生分后,李氏自然不会再为这个过继来的女儿出头,而林瑜已经过继出去了,朱七娘一家也没有为她出头的名份,所以没有一个真正的娘家,让她在丁家始终抬不起头来林瑜本以为自己嫁入有钱人家,就是享福去了,可没料到,有钱人家事情更多,比身份,比地位,比钱财,比这比那,就连身边的婢女丫环也拿出来比一比,这些统统没有的林瑜,只能任别人将她踩在脚下,天天听着别人的冷嘲热讽。她过的不如意,可没想到,她曾经嫌弃的那个穷家,竟然能够咸鱼翻身,不仅有钱了,竟然还买了新房搬了新家,而带给那个穷家变化的不是她,竟然是她根本就没看在眼里的乡下丑丫头,每每想起来,都让她妒火中烧。所以,每次看到林琪时,林瑜都是恶语相向,连讥带讽。林琪知道林瑜过的并不好,在她婚后三天,丁俊安就以赶考为名离开了家,其实那时候根本不是赶考的时间,丁俊安只不过是找个借口离开罢了。一个留不住丈夫的女人,只有已经沦为别人笑柄的份,可想而知,林瑜要忍受着多少世人的白眼与嘲笑。所以,对于林瑜的嘲讽和讥笑,林琪从不与她计较,就当是帮林瑜解心宽了。“姐你什么时候来的”林瑜皮笑肉不笑道:“今天你们搬新家,我当然要早早来了,你是个能干的,我可得奉承着你点,以后我要是过不下去了,没准还得来投靠你呢”林琪也不接她这话头,又继续说道:“爷爷奶奶来了,你见着了吗”“见不见又怎么样不过是一群势力小人罢了,有钱了往你跟前凑,没钱了,眼皮都不撩一下”对于爷爷奶奶,林瑜是从心眼里看不起。林琪叹道:“不管怎么说,今天当着这么多人,还是要给他们个面子,不然别人说起来,也只会说咱们当小辈的不识礼”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让林瑜给打断了,她咬牙切齿的冲口吼道:“谁爱笑笑去,我被人笑话的还少吗大舅母陪嫁了我一堆破烂,丁俊安连房都没圆就跑了,他又不和人说清楚,新婚夜没落红,他娘”说到这里,她忽然刹住了话头,大概是想起来,这些话不应该和才八岁的妹妹说。她虽然收的及时,可林琪已经被她的话震惊了。不可能吧丁俊安和林瑜竟然没圆房虽说丁俊安是新婚三天后走的,可他们足足在一间房子里睡了三晚,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怎么可能一点事也没有呢林琪忽然想自己以前对丁俊安的直觉来了,他虽外表俊美风流,其实骨子里,满是不安定的因子。如果别人干出这种事来,林琪会觉得不可能,但若说丁俊安能干出这种事来,林琪在短暂的惊讶过后,竟然很快就接受下来了。林瑜自知失言,就默默的坐到椅子上,不再说话了,只是看着茶杯发呆。林琪给她倒了杯,坐到她对面,问她道:“姐,大舅母既然不想陪你嫁妆,当初为啥要过继你呀”这个谜,林琪一直没弄明白。李氏不喜欢朱七娘,却过继了朱七娘的女儿,她本是个吝啬人,却真陪了林瑜十六台嫁妆,虽然嫁妆并不好,但也确确实实是十六台。如此的矛盾,实在让人想不通。提到这件事,林瑜气愤的说道:“她过继我,当然有她的目的了。你知道我成亲前,大表哥为何突然到李大人身边当差了吗”这件事,林琪不是很明白。大表哥本身并无功名,但在林瑜成亲前的一个月,忽然传出消息说是大表哥竟然在一个不太小的官员手上谋了个差事,大概是类似于文秘之类的工作,为此,大舅母特意宴请了亲戚,以示庆祝。林瑜恨恨说道:“丁俊安本家有一位族叔,在朝中是做官的,大舅和我公公交好,就央我公公去求求人家,给大表哥安排一个前程。我公公也正在谋什么差事,手中正缺钱,大概是想和大舅要多少钱。大舅嫌钱太多了,就想出了联姻这么个法子,既拉近了关系,又省了那笔银子。可惜冰婧和丁俊安年岁差的太多,他们才过继了我。”原来如此。这倒很符合朱大舅和李氏省钱的心境。不过,还有一点,林琪很是疑惑:“姐,既然丁家家世不错,又是世代书香,就是娶个大家闺秀也不为过,大舅家也不算什么好人家,你要是继女,丁家怎么就同意了呢”林瑜轻蔑的呸了一声,满脸的嘲讽:“丁家家世好打肿脸充胖子罢了。要不然,也不会和大舅狮子大开口了。我公公是个败家的,若不是我婆婆手紧,就连象样的聘礼估计都拿不出来。”听了这话,林琪才明白,为何当初丁家送的聘礼,绸缎首饰都是过时的东西了,想来应该是丁俊安娘亲当年的陪嫁吧。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可能觉得上一章时间跳跃太大,其实是这两年的时间呢,如果要写,东西太多,女主一直长不大怎么和男主恋爱呀,所以这两年时间,会采用倒叙的手法,陆陆续续的从文中角色口里说出来。、第48章知道了丁家境况堪忧,林琪不禁又为林瑜担心了,她辛辛苦苦拼了命的想要跳出贫穷,为此甚至不惜与亲生爹娘决裂,现在竟然仍是落入了一个日渐没落的家庭里,难不成,这就是命吗林琪在心中替林瑜叹了口气,对她说道:“要不你就再认回来吧娘可想你了,你不知道,你过继的那天,娘哭了好几次呢。”林琪的一片好心,换来的是林瑜的一个白眼:“真是孩子话你以为这是闹着玩的你想过继就过继,想不过继就不过继我既然顶着朱家女儿的身份嫁了,这辈子都只能是朱家女儿,哪怕大舅母再对我不好,逢年过节回娘家,我还得去她那。哼,这就是礼法,这就是规矩”在这里生活了两年了,林琪已经知道了,在古代,人人都讲究这个。就比如她自己,在刚搬到城里来的时候,她可以随便出去玩,根本就没人管。可从去年开始,朱七娘就不再让她随便上街了。以前方清越留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都是大家挤在一个桌子上吃,也是从去年开始,朱七娘开始分两桌吃饭了。也许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七八岁的孩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