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相煎何太急> 分节阅读 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9(1 / 1)

与你说正经的,你又同我混缠。”庄麟嘻嘻笑道:“不用担心。我早已派了暗线打入集贤斋充当耳目。老二若是想在集贤斋上弄出什么幺蛾子来,我总不会一点儿不知。”君少优点头笑道:“合该如此。”两人又随意说了一番话,熄灯歇息。、69第六十九章次日一早,杨黛眉派了陈妈妈和护国公府的四个婆子过来传话,只说国公爷已经应了君少优昨日之求情,沈姨娘在家中业已收拾妥当,随意都能动身。君少优十分满意,一面吩咐下人备上等封儿封赏前来的婆子们,一面又备至了客饭留请众人,最终又剩下陈妈妈一个人在堂内。对于君少优的举措,陈妈妈心知肚明,当即躬身赔笑道,“王妃有何吩咐,老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君少优微微一笑,指着身旁的秋芙说道,“自明儿起,秋芙就要回夫人跟前儿当差。妈妈是夫人跟前儿的老人,向来得夫人的信任重用。还望您能多多照看一下秋芙才是。”陈妈妈不动声色地看了秋芙一眼,赔笑道:“王妃这是说哪儿的话。秋芙是您身边儿呆过的人,夫人自然会礼遇的。”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她觉得秋芙虽面上看着百精百灵,内里果真是个傻的。像他们这般作人奴才的,最忌讳的便是首尾两端,摇摆不定。秋芙既然被夫人给了五郎君,从公从似秋芙便是五郎君的人。倘或以前在国公府时还能犹豫一二,等到了王府这边,就该死了心才是。岂料秋芙却自作聪明,想要两头讨好。结果弄成现在这么不尴不尬的样子。陈妈妈暗暗摇头,好在五郎君并不是那等心狠手辣之人。如若不然,秋芙的下场比如今要惨十倍。君少优冷眼看着陈妈妈眼中的不屑和惋惜,但笑不语。其实这件事情认真说起来,也算不上是秋芙的错。只因有了上辈子的记忆,君少优再难信任秋芙。因此自嫁入王府之后,君少优便有意冷待秋芙,逼着秋芙自找退路。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抱着一丝希望,猜测秋芙会不会破釜沉舟站到他这边来,死心塌地跟着他一道。结果秋芙还是选择了君少杰。君少优失望的同时也松了口气。这种复杂的心境,无法言喻。他只能故作体贴宽宥的嘱托杨黛眉和陈妈妈多照顾秋芙一些。因为他已经预见到了,有杨黛眉那样的主子和君少杰那般的夫君,秋芙的未来绝不会顺心如意。不过,这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是秋芙心甘情愿的不是吗君少优淡然一笑,摆手说道:“不论怎么说,秋芙都在我跟前儿服侍了那么多年。她能顺心如意,我就安心了”才怪。不是有句话叫做看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君少优小心眼儿的觉得他现在就是如此境况。虽然表面上说可以不计较秋芙当年的背叛,不过仔细想想,君少优终究是意难平。不过以他之心性,却也不会主动为难秋芙,顶多算是冷眼旁观罢了。毕竟以他如今之身份地位,还用不着自甘堕落去对付一个奴才。既然秋芙由始至终都想着脱离他过更好的日子。那他只需要掐断了秋芙所有的后路,让她这辈子都不得不依靠自己,仰仗自己的鼻息过活。相信这样的现实对于秋芙来说,将会是最大的惩罚。想到这里,君少优突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他无力摆了摆手,开口打发陈妈妈道:“偏厅里备了客饭,妈妈吃过后再回府向夫人复命罢。”又跟秋芙说道:“现如今你也算是夫人的人了,我这里很不必你服侍。你趁着这时候回房收拾收拾,明儿我去护国公府接沈姨娘,顺道将你送过去。”秋芙身形一震,深深看了君少优一眼,躬身跪拜道:“奴婢给公子叩头。公子的大恩大德,奴婢无以为报,只能但凭驱使。”秋芙向来都是个八面玲珑四处讨好的性子,如今却能在陈妈妈当前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此境遇让君少优哂笑不语。从前巴不得藏掖远离的东西,如今却像救命稻草一般握在手里死死不放。君少优看着秋芙越加隐忍沉默的面容,意味深长的说道:“你不要想太多,这日子还长着呢。”秋芙眨了眨眼睛,低声应是,然后缓缓退出正堂。陈妈妈见此情状,又是一阵摇头。打发了秋芙跟陈妈妈后,君少优一阵惫懒。他想了想,将外事总管陈陀招进里头来,开口问道:“咱们府上可有闲钱”君少优自嫁入永安王府后,从来不曾伸手参与府中内务管理,也向来不问府中的银钱往来。然而早在两人成婚之初,庄麟便已经把府中主要营生开支都说与君少优听,因此君少优绝不会对府中财物状况一无所知。却依旧说出这番话来,想必是另有深意。陈陀眨了眨眼睛,恭恭敬敬回道:“自北匈奴战事过后,王爷的食邑便到了两千户,且王爷如今是朝廷正二品大员,每年的俸禄又是一笔。咱们府上人口又少,往来也不算多,且去岁半年王爷跟王妃都没在府内,因此府中倒省了好些余钱,不知王妃有何吩咐。”言毕,立刻给身旁的长随跟班使了个眼色,副总管蹑手蹑脚走了出去,不过片刻,抱着一叠账册走进来。陈陀从那长随跟班手中接过账册,恭恭敬敬递到君少优跟前儿,开口说道:“请王妃过目。”君少优摆摆手,开口笑道:“我不过是随口问问。这府中内外事务由陈公公总管,我放心的很。只是有些事情想同公公商量一二。”君少优言语太过谦逊,陈陀的背越发弓了起来,谦卑笑道:“王妃有话只吩咐便是。”君少优沉吟片刻,开口说道:“因北匈奴归顺一事,陛下龙颜大悦,有意在明年初开恩科。因此自年节过后,京中便多了好些外地赶来科考,以及去岁科考未中的举子。这些人员太多,而京中客栈房舍有限,京郊之外的道观庙宇也大多人满为患。却还有好多书生没有住宿之地,以致每日奔波不能安心读书。我便想着在京中中等地段购买一些房舍,以一间五百文的价格租赁给上京赶考的学子们。一来让他们能安心读书,二来众多考生住在一起平日里也好共同研习学问。”陈陀心中一动,若有所思的看着君少优。沉吟片刻,躬身说道:“王妃为王爷计谋深远,老奴自然言听计从。”心中却止不住雀跃起来。只因庄麟自幼行伍出身,重视军权兵事,却对文人书生那一套不以为然。因此这么多年来,永安王府跟文人一脉的关系向来是不冷不热。如今二皇子庄周下了大力气修葺集贤斋拉拢文士,君少优便立刻想出购买房屋租赁给科考士子邀买人心。可见永安王府一脉必不会向早先一般跟文官一脉水火不容。那二皇子庄周如今的造势就被君少优轻而易举瓦解大半。相同此事,怎不叫陈陀暗暗心喜,直呼大快人心。连带着对君少优也多了两分认可尊重。君少优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既如此,这件事情就有劳陈公公操办了。”陈陀躬身施礼,情真意切的应道:“老奴遵命。”君少优摆摆手,陈陀缓缓退下。、70第七十章若论起收买人心之策,君少优自觉不会差于旁人,只因他最初亦是平民出身,自然能了解清贫之人所想所需,这些经验体会可不是庄周这等天潢贵胄能明白的。所以在上一世,君少优凭借这种体贴入微,周到细致的关怀拉拢无数寒门子弟。只可惜当时的他将大半精力都放在帮助庄周笼络世家勋贵身上,对于寒门子弟的拉拢援助只是随手而为,并未真正用心。这辈子他吸取教训,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将陈陀打发出去办事后,君少优在书房内沉吟半日,执笔写算。两个时辰后又派人去他名下的酒肆茶坊传话,将几位管事召过来。开口吩咐道,“自明日起,凡有进京赶考,参加明年恩科的举子士人来咱们名下的酒肆茶坊消遣,只要能拿出凭证来,酒菜费一律减半。我还准备在茶坊后头另辟出一个幽静的院子,用来安放一些经史典籍,以及历年科考的考题问卷并录取进士的案卷来,免费为前来的举子士人开放。这件事情交由你们去办,切记要维护好这雅室的秩序,既能让前来的士子们安心读书,又不能得罪了他们才是。”几位管事面面相觑,躬身应下。其中那茶坊的管事崔泉忍不住问道:“敢问主子,咱们做这样的举动是以主子的名义去操办,还是以永安王府的名义操持”君少优摇头笑道:“都不是。”他意味深长的看了众管事一眼,开口说道:“开恩科举士,此乃天家恩德。咱们这小打小闹的举动,也不过是为了迎合上意。永安王爷是陛下最器重喜爱的大皇子,自然要为陛下分忧。今儿这事情,也是陛下的主意,只是交由我等实行罢了。”顿了顿,又补充道:“不光如此,就连这修葺雅院供学子读书之事,我也是要和陛下禀报的。所以你们在此前切不可走漏风声,以免横生枝节。”几个管事恍然大悟,立刻躬身应道:“主子放心,我等明白了。”君少优满意非常。又将自己刚刚写过的策划书分发给众人,仔细嘱咐一番事关重大,务必谨慎小心等话,方才让众人离开。这时候天色以过午时,早上的大朝会想来也该散了。君少优沉吟片刻,换了出外的衣衫冠带,进宫给永乾帝请安。永乾帝在接到君少优的请安折子时竟有些意外。只因君少优自嫁入王府后,虽不说深居简出,但进宫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向来是个安分守时的人。换句话说,此人这会儿过来,定然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想到君少优时不时弄出的一些叫人意外的小动静,永乾帝饶有兴味的挑了挑眉,吩咐一旁侍立的掌宫内相,亲自将人引进来。少顷,君少优安静入殿,躬身叩拜道:“臣君少优见过陛下,陛下圣安。”永乾帝笑着让君少优起身,开口调笑道:“麟儿刚刚下了朝会,这会子应该在兵部当差。你这会儿过来,是见不到他的。”君少优不妨永乾帝促狭至此,不觉一愣。旋即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此番前来,是有事禀报。”永乾帝并不意外,笑眯眯说道:“你有何事”君少优抬眼看着永乾帝,支支吾吾道:“其实是有件事情请陛下帮忙。”“哦,很少有人开口请朕帮忙办事的。”永乾帝觉得君少优这话新鲜,不觉笑道:“你胆子倒是不小。”君少优嘿嘿一笑,露出些许羞赧。永乾帝难得跟人聊的这般轻松,神态惬意的摆手笑道:“有话直说便是。冲着你这份胆量,只要朕不为难,允了你就是。”君少优闻言,暗中翻了翻白眼,只觉得永乾帝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这天底下的事情有多少能让皇帝觉得为难的或者说这天底下又有多少事情是皇帝觉得不会为难的然而心中腹诽,君少优还是将此前考虑酒肆茶坊之事如此这般和盘托出,末了腆着笑容说道:“酒菜钱减半一事倒还好说,搜集寻常经史典籍一事也算好办,只是这历届科考考题并高中进士案卷一事,着实超出微臣的能力范围,还请陛下帮我。”永乾帝深深看了君少优一眼,半日不语。君少优维持着一张天真热忱的笑容,纹丝不动。最终永乾帝开口说道:“开放历年考题并士子案卷给未考中的举子研习,这可是我朝建朝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君少优开口笑道:“可是这件事情于国有益。”永乾帝不动声色道:“虽于国有益,却也会狠狠得罪一批人的。”至少会得罪那些试图以科举掌控朝廷取才的世家官宦。大褚朝科举纳贤,虽然明面上讲得是不分贵贱,不分世家寒门。然则世家绵延几代,家中藏书甚多,平日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比寒门子弟多矣。如今君少优想出修葺雅院的法子来,分明是想给寒门子弟一个进学研习,结交朋党的机会。相信若此事能延续下去,将来寒门一脉必定能拧成一股绳,对于世家来说,可就不美妙了。不过对于永乾帝来说,能多得一脉势力薄弱必须由帝王支持才得以存活的势力棋子,当真是再美妙不过。连带之下,永乾帝对于发起此事的君少优也青眼有加。当然,在交付信任之前总要考察一二才是。君少优对于永乾帝的思量亦是心知肚明,一脸认真的说道:“微臣只知忠君护主,只要对陛下有益,微臣万死不辞。”永乾帝打量君少优半日,突然问道:“你此番觐见,麟儿可知道”君少优脸上飞快的闪过一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