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清单,每样礼物所代表的意思。平常节庆期间应送的礼物。当然黛玉的小家当很小,再加上黛玉亦是心思透彻的人,所以当这些讲的差不多的时候,宋嬷嬷就开始讲起了一些礼仪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到后来就变成了各种故事、事迹的茶话会。每日黛玉上课的时候,紫鹃和雪雁都会在一旁陪伴,长时间下来,两个丫头的气质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每日末时,慕青会开始她的刺绣课程,虽然黛玉的针线很是精巧,但相对于慕青这样的刺绣大家来说,就相差很远了。所以黛玉很上心,从常用的齐针开始学,竟是一时着了迷。紫鹃和雪雁在一旁也学的认真,这部分课程是最热闹的时候,黛玉并几个丫头叽叽喳喳的,想法层数不穷,作品也越来越好,成就感就越来越强。每日酉时宋嬷嬷会陪着黛玉散步一会儿,然后陪着黛玉练字,或是说一些当年林夫人的得意之作,或是林夫人喜爱读的书籍。黛玉知道,宋嬷嬷当时也是官家的小姐,是作为长公主的伴读和母亲一起进宫的,在文采上势必有过人之处。所以黛玉对宋嬷嬷的孺慕之情越来越深。当然宋嬷嬷对黛玉的课程也不是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也经常停停断断的,这都要以黛玉的身体状态而定。黛玉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夜里入睡的时间总是很短,又多思。天气微微一变,就会引起咳嗽的症状,咳嗽一严重就要卧床几日。贾府的吃食一般以油腻为主,对黛玉这样柔弱的脾胃,实在是不适应。虽然,宋嬷嬷不间断的用燕窝、人参什么的给黛玉进补,但效果始终不大。这不由得让宋嬷嬷暗暗地焦心起来,给大爷的信中也不断的提及此事,林皓睿也无其他办法,只是给黛玉的日常东西势必少不了上等的血燕、人参等滋补品。林皓睿和楚天佑早已经回到了扬州,两人都十分默契的没有去问那日和贵太妃冰释前嫌的事情,反正两个人也没看出慧净禅师有什么不同。由于两人今年要参加童试,所以就经常约在一起看书、写文章。说起这童试来,楚天佑还真是想了多年了,几年前,学子堂的师傅就说,以天佑的聪慧参加童试是万无一失的,但不知道楚夫人是怎么想的,就是不同意楚天佑去考,好不容易今年松口了。本来两个人可以托关系开个证明直接参加今年8月的乡试,但是林如海却说,让两个人去考童试试一试,也感受一下考场的氛围,毕竟科考不仅考的是才学,还有临场的坚定。有这样一位科考的前辈传授经验,两个人自然是一门心思专心的读起书来。学子堂也不去了,大明寺的功夫学习也暂停,只窝在林家或者是楚家,每日和四书五经为伴。林如海还帮林皓睿请了一个师傅进行押题测试,本来,林皓睿只是到林家之后才和林如海系统的学习了一些知识,林如海一直认为参加科考有些操之过急,但是林皓睿一门心思陪楚天佑去探探路,林如海也就没有拦,反而将自己考试的心得传授了很多。小三年过去了,他对林皓睿是越来越满意,在他看来,这个孩子品格坚毅,心细如尘,最重要的是善良。他总是想等自己百年之后,黛玉有这样的一个兄长照看,不管以后嫁的好与坏,在婆家总能硬气些。林如海却不知道,林皓睿两世为人,吃过苦,也享过福,却在临终之时,心里空落异常,总是想不起来那一生有什么值得自己怀念的。所以重生以后,林皓睿告诉自己,要认真的对待每一天,要认真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活的幸福,活的没有遗憾。所以,即使他这一世没有什么学习的经验,还是愿意和楚天佑一起面对考试的紧张,毕竟楚天佑,是他这两世以来,最心心相知的一个朋友。好赖童试的科目还不是太难,一天考下来,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两个人嘻嘻哈哈的出了考场,又回到楚家大吃大喝了一顿,连想都没想就睡下了。气的林如海大半夜的还派人去楚家接人,怕林皓睿出意外,好几天没给林皓睿好脸色看。林皓睿却一丝沮丧也没有,还是一有时间就去林如海的书房找书看,甚至拉着脸黑的林如海一起分析朝廷的邸报。他知道,这是林如海真的从心里接受他了,如果总是客客气气的,他才要小心翼翼的。不过,林如海的脸也没沉两天,童试结果出来了,楚天佑不出意外的高居榜首,林皓睿却大出所有人的意外,考到了第七名。林如海一连几天都心情大好,要知道,林皓睿可真正是临阵磨枪啊,比起五岁就在学子堂早出晚归的楚天佑来说,起步简直太晚了,所以可想而知这个结果让林如海有多欣喜了。两个孩子到是颇有点淡定自若的意思,童试成绩出来,并没有磨刀霍霍的准备来年的乡试,而是结伴代自家的师傅去上京送佛经了。林如海和楚夫人倒是都不介意两个孩子多见见世面,就都没有说什么。林如海还一如既往的让林皓睿一到上京就去拜会贾府,顺便看望黛玉,并询问黛玉是否愿意在明后年就搬回家里来居住。林皓睿高兴的领命而走,他知道,林如海这一决定,多少跟自己老在他面前嘟囔黛玉在京城饮食不习惯有点儿关系,不由得暗暗发笑。倒是楚夫人知道林皓睿要去贾府看望妹妹,让楚天佑给林皓睿带了几个简单的小方子,说对黛玉的症状能有些缓解。林皓睿看着那真真儿能称得上简单的方子,不由得更佩服起楚夫人来。第十章 秀女宝钗此时的林黛玉并不知道自家兄长已经过了童试,正要到上京来看她。她正和宝玉、迎春等人一起等着迎接王夫人的胞妹薛姨妈一家来贾府做客。据说薛姨妈有个女儿也是个天仙一样的人物,上京来准备明年年初参加选秀的。林黛玉看着满面笑容的祖母,她素知道祖母的心思,知道她年纪大了喜聚不喜散,这一下子又来了一位姑娘,恐怕祖母从心里也是愿意的。前些日子,祖母听说她在学习理家的事情还在感叹:“我们玉儿也长到这个岁数了,我这里有一些当年你母亲帮我理家时留下手书,你拿去看吧。”黛玉本来以为祖母口中的手书只是一些册子,却没有想到竟是母亲的一些杂记本子,一时间竟激动的又落下泪来。看着那些发黄的本子被祖母保存的良好,想也知道,祖母这些年一定是很想念母亲。只可惜母亲嫁去扬州后,竟一次也是没有回来过的。“来啦来啦,已经进了二门了”小丫头从外面抬帘子喜气冲冲的禀告着,宝玉首先坐不住了,拉着黛玉一起走出了门外。宋嬷嬷扫了一眼,并未露出什么特别的神色。黛玉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情谊自是不比寻常,来贾府半年多了,宋嬷嬷自然也看出了贾府教养这个哥儿的不同之处,只是她一个客居之人的奴才不好多说,才故视而不见。当然她也没准备和黛玉讲起这个事情,本来现在姑娘还小,没有什么歪的心思,没准儿让她一提醒,更不得了呢。这事儿,她还是写信去问问老爷和大爷的意见。虽说规矩是男女七岁不同席,但在大齐规矩已经松散很多,至亲好友一起吃膳也是有的。只是这贾府尤其夸张罢了,让宝玉这样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仍住在内院,到底是失了体统。宋嬷嬷正胡思乱想着呢,就听见一阵吵乱,抬眼一看,却是那薛家母女到了,薛姨妈一个将近40的妇人,倒是生生的比薛姑娘穿的还艳丽一些。要说薛姨妈这身衣服也正常,但这位薛姑娘就穿的太素气了,一身鹅黄的衣裙,满绣了一支海棠,衣服倒是也别致。再看这位薛姑娘,肌肤胜雪,体态丰满,一看就已经是个待嫁的大丫头了。宋嬷嬷扫了一眼站在一旁,年龄差不多的贾府二小姐,竟生生的被这位姑娘给比了下去。几位姑娘互相见了礼,黛玉见宝玉看到漂亮的姐姐就眼睛不会转了,不由得微微瘪嘴,宝玉自是发现了黛玉的小心思,伸手又轻轻的握住了黛玉的手,以示亲厚。黛玉挣脱开来,上前和宝钗见礼,宝玉在她身后憨憨的笑着。宋嬷嬷自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过她也知道,贾母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两个孩子能处的这么亲近,恐怕就有这贾老太君的默许吧。这薛姨妈带着薛宝钗就在贾家客居了下来,住在贾府与后街相邻的梨香院中,梨香院地方大,又紧邻后街,方便薛姨妈之子薛蟠出门,王夫人的安排倒是也贴心了。这薛姨妈也是个伶俐的人,当着贾母的面,交给了王熙凤一张银票,说薛家一切开销均自行支付,这方是长久的相处之道。见到此,黛玉不由得微微一愣,小心思在想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却说这薛宝钗在贾府住了下来,每日随母亲一起来给贾母请安,和几个小姐妹一起看书绣花。举止大方,待人和善,又经常出手大方的赏一些银白之物,不知何时贾府里竟流传着一些杂话,说同样是来投奔的亲戚,黛玉却小气的多了,又尖酸、又刻薄,怪不得一年到头药品不断,果真是个福薄的。紫鹃和雪雁等人自是早就听说了这种闲话,除了闷闷生气,却是不敢和自家姑娘念叨的。就是宋嬷嬷也闭紧了自己的嘴巴,只是不动声色的加大了黛玉的课程时间,以防止这样的话语流入黛玉的耳朵,让黛玉平白的心伤。但有的人却是急急的赶了过来。这日午睡过后,慕青林林总总的抱来了好几个盒子,摊在桌上,小脸微敛,正色道:“姑娘已经学了齐针、铺针、接针这些针法,今日可是,慕青可是要教姑娘精髓了。”黛玉看着慕青一本正经的样子,笑倒在床上。紫鹃上前去捏慕青的脸颊:“瞧瞧,瞧瞧,我们慕青这派头,真真是一个女夫子啊。姑娘快坐好了,可不能对夫子不敬”雪雁也跟着起哄,黛玉依旧满脸笑容,忙做正了,娇笑道:“请夫子施教”慕青被几个人闹得满脸通红,不知道怎样答话,只得低头打开了手里的匣子,这匣子一打开,大家也顾不上说笑了,都围了过来。紫鹃惊讶着:“真是开了眼界了,天底下竟有如此细小的针,竟是拿也拿不住”雪雁不由得伸手去比划,脸上的神色亦是震惊。宋嬷嬷见几个人的样子,心中一动,也上前来,只见那桌上的几个匣子里,竟然放着的都是针,大的有两寸长,那小的竟然只有手指肚大小,将将能捏住。而且,这针,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非常的细,竟比平日里的绣花针细上两三分。慕青见大家都被这针吸引过来,脸上才稍微恢复了一些神色,再开口时,虽然不像刚才那样正式,但是话语里,还是满怀了对先人的崇敬:“这套针,是我和哥哥从家里带出来的唯一物件儿,是咱们家刺绣的精髓。咱们家刺绣很讲究辟线,平日里的绣线都是不能用的,均需要劈成两三根细线才能进行刺绣,而且,咱们家的刺绣对色泽也要求非常高,现在不方便,等哪日姑娘回了家,少不得我和紫鹃、雪雁还要亲手染色,方能绣出好作品。”黛玉惊奇的看着慕青,她早就知道慕青的刺绣和她所熟识的那些都有所不同,就是比起苏绣来还要精致几分,却不想精致至此。宋嬷嬷却对慕青左看看右看看,半响才道:“慕青本姓,可是姓顾”慕青今日拿出这些物件儿便未想过再隐瞒,所以就微微的点了点头。黛玉一听这话,眼睛猛然亮了起来,带着十分惊喜的道:“我总算知道了,怪不得我一直觉得你这丫头的绣法太过于精巧,难不成,竟是顾家的传人”慕青被黛玉看的有些不好意思,只是又点了点头。紫鹃和雪雁好奇的互相看了看,笑道:“姑娘快说一说,别打哑谜了。我和紫鹃都好奇坏了。”黛玉笑着对紫鹃雪雁说:“你们赶快对慕青拜上一拜,慕青可是失传百年的神针顾绣的传人,难为她这么无私的教你们。”紫鹃和雪雁虽不知这顾绣的出名之处,但听黛玉如此说,便都拜了下去。慕青哪敢受这两个大丫头的礼,赶忙扶起来。黛玉方笑着起身:“我也该拜,如此传家绝技,竟让我这样的粗人给糟蹋了。”说着便盈盈一拜,慌的慕青赶紧跪了下来:“姑娘折杀我了。”黛玉扶起她,笑着:“难为你这样对我,我以后自会收起玩笑的心思,认真学习。”紫鹃和雪雁疑惑了半响,又不甘心的问了又问,黛玉这才说起顾绣的来历来。原来这顾绣在前朝可是万金难求的宝贝,是前朝皇族的御用之物。后来大齐夺得天下,太祖因顾绣太过于奢糜费时而不喜,又因为顾绣的传人怕新君对他们有迁怒之意,竟渐渐的隐藏起手艺来,虽然顾绣的一些针法还是传于民间,对后起的苏绣、蜀绣等起了重大的作用,但真正的顾绣却是地地道道的失传了。谁曾想,百年之后,还有慕青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顾绣传人呢。紫鹃和雪雁听闻后,不由得对慕青又是敬佩又是羡慕,学起针线来,更加的认真。几个人正在研究怎么把一根如此细的秀花钱劈成64根,就听到外面小丫头的声音:“宝二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