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姐姐漂亮她与有荣焉难道不是这个理哼哼现在想来都是那些人小人,见不得姐姐比那些人好看阳光从窗棂照进来,颜含玉感受到刺眼的阳光照着,微微颦眉。“姐姐。”她轻轻喊了一声,“你醒了吗”颜含玉眨了眨眼,看到静香就在榻前,唇慢慢弯起。颜静香连忙上去扶她。“姐姐你可醒了,都昏迷好几天了,说病就病,可吓坏人了”“大小姐。”小芽儿端着一壶水进来,“大小姐喝杯水。”颜含玉喝了口水,润了润唇,喉间这才舒服些。“让你担心了。”“不止我,还有大伯母,大家都很担心你。”“我娘呢”“大伯母给华妃送灵,还没回来。”颜含玉颔首,又端坐,眼微眯,运了一口丹田的气,丹气流转,通遍全身,她的面上有了颜色,光莹红润。“姐姐这是完全恢复了吧”颜静香笑嘻嘻道。颜含玉喜欢静香的笑脸,很有感染力,抿唇点头,“嗯,舒服多了。”起身坐在梳妆台前,颜静香跟上去。“姐姐,我来帮你梳头吧。”抢了她手里的牛角梳。“让小芽儿来就行了。”“姐姐,就让我梳一梳嘛”颜静香撒娇,颜含玉自然不会拒绝。牛角梳缓缓顺着长发落下。“姐姐的头发比我头发多好多。”从铜镜里望着静香,颜含玉弯眉一笑。“姐姐,我怎么好像看到你头上有白头发了”“有吗”颜含玉反问。“我找找看,刚才好像看到了一根。”“算了。”颜含玉轻笑,“别找了,让小芽儿来梳才是正事。”颜静香不再争,而是趴在一旁看着,说道,“姐姐你知道吗四叔回来了。”“四叔回来你很开心”目光看过去。“当然,四叔救了我爹”是啊,四叔回来了。除了回府,四叔已经无处可去。出了汴京城,便会有无数人攻击,除了在城里躲着,他还能去哪里让四叔回府,还是颜含玉加以劝说的,同意让唐蓝住在府上,但谁也没提让唐蓝成为颜家四夫人。前几日还棉衣加身,转眼之后便是春容漫野,暖律暄晴。雍熙二年,继华妃下葬之后,三年一度的春试缓缓拉开帷幕,京城的沉重气息也随之烟消云散。城中彩灯挂饰,到了夜里再次热闹起来。因城中春来繁碌,颜家悄无声息多了一个人,竟也无人提起。当今皇帝登基后把春试改为三年一次,故而每次春试便成了汴梁城最为热闹之时,京城内外的客栈酒楼皆是游人往来,城内外租房的租金也成了三年一度最贵的时刻。落魄潦倒之人想要在这时候赶往汴京城参加科考,还必须存有足够的盘缠,不然到了科考之时,身边银子用尽,还没进去考试,就会落个流落街头的下场。各地游子纷纷奔于汴梁,早已看尽汴京城的繁华,朱门绮户,玉阶彤庭,寒窗苦读,只为在汴京城争得一席之地。当今年轻公子才学出众者颇多,也因此今年的科考制度比往年更为严苛。第三百一十八章 掷金万花争出粉墙头,细柳斜笼绮陌上。杏花如绣,莺啼芳树,燕舞晴空。春试在即,汴京城中有关春试的话题自然少不了。各地游子从东南西北四方奔来,哪些人文采出众,哪些人出身名门,哪些人是贫寒子弟,只要到了这汴京城,无人不知他们的家底门楣。就连他们哪一日入了汴梁,租住在城里城外的哪个坊巷,满京城的人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汴京城是流传话题最快的地方。从蜀川远道而来的祁祥,江南的柳泓澈,远从岭南而来的娄子居,皆在去年当地的秋闱中崭露头角。今年参加科考的新人颇多,代代皆有新人出,京城好几个公子哥出身世家,各个都是聪敏过人,才学出众。又如谢家的谢仪名声最盛,亦有陆相的嫡长孙陆佑涵,还有开国县公陈老爷的嫡长孙陈博源,皆是少年英才,凭借各自的文章声动京城。而身处京城的官家子弟皆有优待,被皇上选为皇子伴读的,可以跟皇子共同在国子监授课,学问出众的都可以免了秋闱,经过官员的担保举荐直接参加春试,如若被举荐的应试者能进入殿试,就算不是魁首状元郎,举荐的官员也都有荣耀。不比各州各府前来应试的文人墨客,想要参加春试,必须先过了秋闱,中了举才能进行春试。除了新晋科考学生,自然还有另一种读书人,有声名却几次三番落榜的读书人。就拿一个屡次三番落榜的庄景回来说,此人是福建人,出身官宦世家,年少时学诗词,少年时自己题词,颇有成就,在当地就有声名。后来到汴京赶考,庄景回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皇帝有诏,属辞浮靡,受到严厉谴责,初试落第。庄景回愤慨之下四处游乐,从江淮到江南,到了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州城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中。再后来进行的两次春试,庄景回皆落榜。彼时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汴京风情,纸醉金迷,庄景回流连于歌楼坊曲,给那些歌伎填词。从青年入壮年,今年已经是庄景回第四次参加会试,满京城的人都因此押注,庄景回这次是落第还是进士及第。在汴梁城中,不论是风雅儒士,还是白丁俗客,都偏爱小赌。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押注谁能成为今年的魁甲,若是押对了,到时结果出来自然收获颇丰。其中押注最多的便是谢仪,谢仪有当年颜素公子之名,如此认为谢仪能成为魁甲的自然不少。当然也有押注陆相家的嫡长孙,陆佑涵也是大家关注的对象。偏偏今日也不知是哪家的主子,拿了百金押注陈家的公子是状元郎。如此一来不少人为之捏了一把冷汗,百金不是个小数目,哪个人会投掷百金去押一个没有把握的人小芽儿为此着急不已,跑到颜含玉跟前,“大小姐,您真的要选陈家公子是魁首啊”“平安都已经去下了注,不要多想。”那可不是三五两银子的事情,而是百金啊让她如何不去多想“谢家的公子今年也参加会试,还有陆家公子”陈家公子都不满二十,还未行冠礼,如若真的成了状元郎,岂不是打破了五十年以来的第一个少年状元之名。颜含玉有的时候也觉得是不是自己记错了,可她又确定自己没记错。谢仪因“第一公子”遗风,相貌和文采都是绝顶的好,也因此更多人都觉得谢仪能得魁首。陆佑涵是陆相长孙,自是高门士族,还曾是楚王伴读,幼时就得卢相称赞,文章完美,文辞锦绣。陈家的公子只听说为人冷漠低调,谢仪和陆佑涵的名声自然就是盖过陈家的公子,也因此谁都没想到陈家公子在这次科考当中突颖而出,皇上钦点了状元郎。颜含玉第一次赌,就是想玩个大的。就算这一世许多事的轨迹都已经改变,母亲还好好活着,四叔回来了,二叔也好好的,因为她努力过,所以才会改变。可她感觉陈博源的结局没变,她的手伸不了那么长,还无法掌控朝堂,她就是要赌这个结果。如若她赢了,她便是盆满钵盈,以后她的命运就由自己掌控。如若输了,朝局就是大改,而她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说不管她是赢是输,她都有机会。满京城在围绕春试的话题中,又听秦州那边传来消息,有人在秦凤路凤翔府见过秦王赵贤,可后来又不得去处。而寻找秦王的齐王生了恶疾,在凤翔府养病。皇帝听闻,连派了两个太医前往凤翔府,专门给齐王看诊。此事不提,再说太傅府。颜学武常年在外,无拘无束,如今呆在府上半个月,如困囹圄,自然憋闷无比。颜老爷就给他安排了个差事,在军巡捕房当差。军巡捕的职责,既在灭火,又在防火。汴京城繁华,各种店铺多不胜数,供娱乐的勾栏瓦舍比比皆是,宫殿民房鳞次栉比,毗连无隙。正因为城内屋宇接栋连檐,风烛之患甚多,每有不甚发生火灾时,蔓延难灭,遗患无穷,因此军巡捕早在太祖皇帝在时就已经建立,且有很严谨的制度。汴梁城内外每坊巷三百步许,就有军巡捕房一所,捕兵五人。颜学武在城南厢的红柳坊当差,坊内尽是街铺,后面连着的就是民舍。在颜学武巡夜的第二天,就听说跟当夜一同值班的巡捕张东打起来,原因是张东偷偷去赌坊里赌博,他独自一人巡了一夜。后来在赌场找到张东,颜学武一不做二不休就把人给打了。到了天明,颜学武更是把张东懈怠的事情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告诉巡捕长。张东最后被解职。他做的干脆直接,听着倒是大快人心,弄的满街坊都知道了这件事,事情甚至还在蔓延开来。在执行公差上,颜学武更认真些,第一天学了在军巡捕房所做的事情之后就对这份差事上了心,是护民为民的差事,对他来说就要认真对待。他自然认为所作之事毫无过错。可回府之后却被颜老爷一番训斥,认为他不懂人情世故,得罪了人以后难跟同行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行,怎能轻易明着解决,不给对方留一点颜面颜学武是个直性子,认为自己所作乃人之常情,他觉得自己无错。身在公职,就算是一个小吏,当为民效力,不能懈怠。他在江湖上当侠士惯了,可官场上哪里知道猛冲就会得罪了许多人。颜老爷的一番教导,颜学武似懂非懂,最终还是虚心受教。后来汴京城就开始慢慢传,从少林寺学艺的颜太傅四子终于回来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外家来人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颜含玉近日常做的事情就是对着窗口发愣,一望就是一整天。前世和今生,很多事情她已经分不清。在这之前她的记忆一直都很清晰,可这一个月她却忘了前生的许多事情,那些事情明明近在眼前,她越是用力去想越是模糊。从什么时候开始忘的,颜含玉也想不明白。目光对上手里的书,又翻过一页,就听门口传来声音。“大小姐”“嗯”微微抬眼,她慵懒的回了一声。“三夫人来了。”到底是长辈,手里的书放在桌上,颜含玉站起身,出门相迎。朱氏站在门口,模样局促,有些手足无措。“三叔母请进。”颜含玉正要把人引进门。朱氏连摇头说,“不用了,不用进去了。是这样,前两日夜里三爷险些伤了小胖仙,可到底是你的猫,心里想着实在对不住你,我是来代三爷给你道个歉。”颜含玉的目光直迎,朱氏连连避开目光,不敢直视。三叔的性情会为了伤她的猫而来道歉颜含玉当然不会相信,该是朱氏自作主张来的吧是怕得罪了她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知道了。”当时的场面颜含玉并不在场,是四叔看到的。小胖仙当夜回来,除了皮毛有些乱,倒是未受多少惊吓。自除夕夜受过一次惊吓,小胖仙安稳了个把月都不曾走出院子。这一次出去,却让四叔给遇上了。四叔本来就向着她,又看不惯三叔的行为,弄的满府上下都知道三叔去伤一只猫。打狗还要看主人,更何况小胖仙是她养的,她是小胖仙的主人。“这是我娘家送来的甘蕉,也就这一株,你莫嫌弃,拿着吃罢。”朱氏临走前又送了一株甘蕉,这才离去。蕉不落叶,一叶舒则一叶蕉,故谓之蕉。甘蕉产于广西以南,可是难得的好东西。三叔伤她的猫,朱氏静愿意亲自来道歉,还带了东西送她,也真是有心了。前因,后果,颜含玉基本可以肯定小胖仙在除夕夜受的惊吓是三叔所为。可她不明白的是小胖仙怎样招惹了三叔三叔怎会对小胖仙下狠手颜含玉坐回原来的雕花椅上,神思恍惚。又过一会儿,小芽儿再次回来,声音明显喜悦,“大小姐,外家来人了”“外家谁的外家”“是苏州的林小六爷来了。”“我小舅舅来了”颜含玉一下子站起身,精神十足,“人在哪里进府了吗”“夫人也是刚刚接到消息,应该已经进府了。”“随我一同去看看。”颜含玉刚到明若院,就见母亲站在门口翘首企盼。“娘。”“含玉,你小舅舅来了,多少年不见,我怕是都认不出人来了。”近乡情怯,母亲已经出嫁多年,还从不曾回过娘家,娘家的人也极少上门。去年年底母亲的身世又四处散播的众人皆知,如今来一个一个林家的亲人,母亲自然是紧张无比。“娘,你就坐这里等着,我去接小舅舅。”安抚了母亲,颜含玉领着小芽儿出了明若院。颜含玉心里最惦记的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