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恋恋清城> 分节阅读 8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80(1 / 1)

不知皇额涅该如何想了”“王爷本来就没有了退路不是么,就算是德妃娘娘不愿,您也要硬着头皮上,您做了皇上,对娘娘来说,也是一样的”隆科多道。“你并不明白,额涅的心思”胤禛道“她一心念的,只有十四弟,只有十四在我还小的时候,额涅只是被封了常在,若说母子感情么,那必然是有的,可是我从小便被寄养在了佟佳皇额涅那里,没来由的与她生疏许多”胤禛又道“十四弟出世的时候,额涅正值隆宠,而我,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她往日不堪的回忆与梦魇”“王爷言重了”隆科多只能如此安慰。可是对生母的了解,也只有雍亲王自己更清楚。康熙五十七年,又逢花落的季节。佟国维病重,其子隆科多日夜侍奉在他阿玛的身侧,可是未能挽回佟氏流逝的生命。佟氏最后想见的,便是胤禛了。当胤禛急匆匆赶往佟佳氏府邸的时候,这个年迈的老人已形容枯槁,油尽灯枯。只见佟氏面色无神,眼窝深陷,虽然只凭着一股子执念勉励支撑,可还是难抵疾病的侵袭与折磨。他瘦弱干枯的手,紧紧的搭在胤禛的手臂上,艰难的说着:“雍王爷,老臣终于再次见到了王爷”说出这句话时,他已然流下了眼泪。“臣总是在想,这些年臣是不是做错了八贝勒那处,其实是臣,为了安抚八爷党,并非诚心入了八爷的门下”胤禛苦涩的微微一笑,说道“佟大人,您别说了,我这心里啊,都明白以前是我误会了您,现在倒是觉得是自己大错特错了,怎么会去怀疑到您的头上来,您可是佟佳皇额涅的阿玛,我的外祖父”佟氏挺直了腰板儿,缓缓道“这一次啊,臣一定是要说明白的,臣之心从未有过一刻的叛离自从臣那时候见了小阿哥第一眼起,臣就把王爷啊当作了自己的小外孙。挽月的亲生儿子”说到这里,佟国维满眼现出光芒,沉浸在往日的回忆里“若说到同心同德,臣又怎会对他人一心一意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当初挽月怀中的那个小阿哥,那是她生前最大的期望,臣的,殷殷期盼还好现在,一切是该结束的时候了”说完这句话,佟氏慢慢的倒在了床榻上,他知道,他所剩的时间不多了。“我明白,这些我都是明白的”胤禛嘴上说着,把他慢慢的放下。佟国维躺在床榻上,眼神迷离,可还是聚精会神的看了雍亲王最后一眼,嘴角竟扬起了笑意。魂离九天,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胤禛感觉到掌中佟氏紧握的手力度渐渐减淡,他知道,那个人,那个疼爱他的外祖父,已经悄然离去了。走的是那么的平静,在胤禛的心中,他早已是自己的外祖父,至诚至亲的外祖父。谁都无可替代。四周只有家眷微弱的啜泣声,细如蚊吟,尝尽了生离死别之苦的胤禛竟然此时只剩下麻木,而没有落泪。他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那个沉睡的老人,无比怀念的抚摸着这个老人鬓角凌乱的发丝。人言雍亲王胤禛,总是对人冷言冷语的。都说他冷酷无情么其实他早已把自己的眷眷深情埋藏在心中,都说他不爱与人交谈,其实是非对错,他早已了然于心。毋须多言,便是有心,有时候面若冷霜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骄阳似火般的心。他才不是个冷酷无情的人,恰恰相反,他极重情谊,情深似海。他总是会对身旁的人或事极为上心,他让有时候会让他的额涅觉得他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有时候又会让福晋觉得他是个幽默风趣的丈夫。可是只有懂他的人才会知道,这些幽默风趣的背后,也正是他对人的体解与关怀。寂静如他,专一如他,深情如他,似火如他有时的他,似白梅一般,寂静深沉,让人沉醉。有时的他,却如骄阳般似火,温暖四周。隆科多噗通一声跪到在父亲的床榻前,“王爷现在正是朝堂局势波澜诡谲之时,望王爷提前做好准备,切莫过于伤悲”胤禛惊异的看着隆科多,只见他坚毅的脸上,露不出一丝表情。自己的父亲去世,还能在这里镇定自若的提醒自己,做好完全之策,而不是痛哭流涕,惊慌失措。这个人,很是不简单。他慢慢的扶起眼前的人,道:“隆阿舅的心思,我自然是明白的。佟大人的后事,我就交予你了”说罢,胤禛拍了拍隆科多的手背,然后缓缓离开。隆科多赶忙作揖送别。这个时候,年氏的儿子也出世了,他们的爱情终于有了结晶。这可是给胤禛了一个好大的惊喜。他喜出望外,忙为自己的儿子选字儿拟名。若说该是“弘”字辈儿的,奈何胤禛又想不出该赐给儿子哪个字。于是便想给儿子另取一个名儿,他找来了年氏一同商量。可是年氏却只说她也不知,还望王爷赐字。胤禛只得从这些个吉祥字儿里挨个开始选。“我的儿子很多早殇了,我希望这一次他能得福荫庇佑,惠泽长久,不如赐“福”字儿给小阿哥做辈吧”胤禛说罢,手写了一个福,挂在年氏的房间里,希望这“福字”能庇护自己的小阿哥。自从经历两立两废太子的一连串儿变故之后,康熙皇帝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感觉处理政事越来的越力不从心。本来几次晕厥过后他觉得并无大碍,便没有放在心上,到了年末,还按往常一样处理年终各项大小事务。可是在坚持了两年后,他却又一次病倒了。只是他没有想到,此次病情来的这么猛烈,严重的时候,头疼的连下床走动都困难。就这样时好时坏的勉强支撑了一段时间。虽然这段时间内,他又能开始批阅折子了,但是这一回的祭天大典,他却再也没有精力参加。于是便委派了自己如今最信任的儿子代行祭天典礼。康熙六十一年元月,胤禛被派往天坛代父祭天。这是皇父对他的器重,那便是求之不得的差事。从前,可是只有太子才能获得的待遇。这是否是皇父的一种暗示可是胤禛的心思,想的缜密,喜怒不形于色,又怎能让外人知道他内心所想。胤禛临走时吩咐耿氏好好照顾自己的小阿哥,耿氏连声应的好,自从她有了弘昼以后,就专心的在府内专心致志的照顾自个儿的儿子,不理外界的事。德妃乌雅氏派人给她捎了口信儿,让她进宫一趟。耿淑媛自然是明白永和宫里的那位主子是什么意思,可她现在已经有了弘昼了,就算是德妃再有什么心思,也左右不了她的言行。她现在是王府的人,只能忠于王府,这一点,她再清楚不过了。“你跟德妃娘娘说,说我忙着照顾小阿哥呢,现下不得空”“可是,这样不会得罪了娘娘吧”侍女小心的说道。耿佳氏只顾着整理百岁小孩的衣服,再也不抬头看上一眼。侍女只得退下,按主子的吩咐做事。耿佳氏就这样拒绝了德妃娘娘的邀请。入冬后,天寒地冻,冷得彻骨。康熙在畅春园的清溪书屋一个人躺在一把长椅上,手上拿着一本书在细细品读,暖炉生香,可总还是感觉胸口憋闷,透不过气来。忽而觉得头疼欲裂,无法自抑,书也落在了地上。这入秋以后,康熙就一直觉得身体不舒服,可也觉得没到那万分严重的地步,这一次突然发作,可真是疼痛难忍他拼劲最后一丝力气,对外喊道:“九公九公太医快传太医”门外候着的梁九公听到万岁爷喊他,也顾不得许多,连忙跑进来屋内。只见康熙面色惨白,昏厥于长椅上,梁九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踉踉跄跄的跑到了门口,朝着守门的侍卫大声喊”来人,快来人呐,皇上皇上,这儿晕倒了”康熙被浓浓的黑雾所缠绕,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可是他还要挣扎着,重返人间他还没有交待后世,还不能走。龙塌上的康熙隐隐约约听到门外纷扰的声音,是宫女太监都凋班来值守了。还有跪在床前施针诊脉的太医,他迷迷糊糊的睁开眼,谓身旁的梁九公道:“九公啊,现在是什么时刻了”果然这一闭眼,就感觉好像世上已经过去了好几百年。“回皇上的话,申时了,您要么好生歇着吧,太医们都正忙着皇上开方子呢”九公默默的答着。康熙摇摇头,道:“不,朕的身子骨,朕自个儿明白,朕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梁九公赶忙跪下,道“皇上,您这说的什么话,您定能好起来的,福寿绵延”“呵呵,九公啊九公,你莫再安慰朕,你跟在朕身旁这么些年了,这些个道理,你如何能不明白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罢了”梁九公低着头,眼睛里似要落下泪来,执拗的说着“奴才不知道,不明白奴才只明白,这一辈子,只效忠于伺候皇上一人,若是皇上有个好歹,怎留奴才在这世上独活,奴才能有今日,都是皇上给的,奴才又怎能忘怀”“唉,你还得帮着四阿哥,登上这皇位呢”康熙叹了口气,说道。“四阿哥雍亲王”“是啊,那可是朕,唯一信得过的儿子了,对了,你速去传召,召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字胤,让他们速速赶至这里来见朕,一刻钟都耽误不得”康熙道。“只有他们来了,朕才放的下心”雍王府的胤禛,自从听说皇父突然病倒之后,就一直忐忑不安。这时的隆科多已经被诏进宫了,入宫之前,隆科多给胤禛说过,不论如何,都让他放一万个心。胤禛找来了年氏,交待到“你速去通知你的哥哥,川陕总督年羹尧,若有变故,再听从差遣,不可轻举妄动”此时的年羹尧已然是战功赫赫,回京觐见,还得到了康熙的嘉奖,这让胤禛喜出望外,自己获胜的几率有多了几分。有这个人帮忙,何愁有办不成的事再说了,那年家小妹也对自己痴情不二,可是他却是对年倾雪是真的爱慕有加,这感情从不会假。恰巧此刻,宫里的小太监火急火燎的带着一队人马,到达了雍亲王府。二话不说,那人便走到胤禛身前儿,道“皇上口谕,召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入圆明园,不得有误”胤禛听罢,便知是有不测,连忙抬步跟着人走出王府入圆明园觐见。他此刻成竹在胸,先前也和年羹尧往来过书信,最坏不过是派人包围了那园子,做最后一搏。胤禛曾经想过,若输了,该怎么办。现在想想,千古是非功过也只是史书一册,黄纸几张,成者王败者寇,最差,不过一死而已。只是他真的不想再让十三弟,以及身旁的人再吃一点苦头了。几位皇子跪在皇父的床榻前,康熙淡然的交待着后事。“隆科多,你去拟旨,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康熙一字一句的交待着,九贝子胤禟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一般,忽然青筋暴起,狂躁的喊道:“汗阿玛,是四哥怎么会是四哥啊为什么会是四哥您一定是说错了,对么”“你“康熙摇摇头,道:“那好,朕再说一次,朕传位的是,皇四子雍亲王胤禛,你可能听得明白”不知哪来的力气,床榻上的帝王缓慢的起身,又一次艰难的说道。胤禟这次才听得真切,身子无力的瘫软在了地上。双目无神的望着床榻上的阿玛,满满的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你们先下去吧,朕有话,要单独交待老四”康熙道。此时的胤禛也非常意外,原来自己的阿玛,真真正正的瞩意的还是自己,他真是后悔,不应该有那么多的猜忌和抱怨。待人全部退下之后,康熙又道:“现在,又只剩下咱们爷俩了,朕的四儿”“汗阿玛”胤禛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男儿有泪不轻弹,你年纪都这么大了,要能时刻制住自己的情绪”康熙怜爱的抚摸着自己的儿子,如同年少时一般。原来他对胤禛的父爱,一刻都没有变过。汗阿玛啊汗阿玛,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啊胤禛心里喊道。“朕知道,你最懂得,勤勉孝恭,友爱兄弟,所以朕这最后一件事,就是托你,能好好的对待胤礽,让他能安然的度过余生,朕之前是和你说过的”胤禛扑在康熙的怀里,一直点头应着,眼泪止不住的落下。康熙点点头,微微一笑,道:“好啦,朕现在已然无牵无挂。该是朕随孝庄文皇太后去的时候了,别再哭了,朕的禛儿,愿你能做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朕亦无所憾。”康熙怜爱的抚摸着胤禛的发丝,胤禛的成长,他一点一滴都是看在眼里的。胤禛看着眼前的皇父渐渐的阖上了双眼,急忙喊了九公来探看。梁九公上前一探康熙的脉搏,已经没了跳动。“皇皇上驾崩了”梁九公喊着。声传三里远,门里门外惧是一片哭声。酉时一刻,这位年迈的帝王,终于去走到了人生的尽头。雍亲王胤禛哭得快要虚脱,未能回过神儿来,他最敬重的汗阿玛就这样去了么隆科多谨记康熙所托,联同武英殿大学士马齐拟好了遗诏,当众宣读。众人这才隧搀扶着胤禛走了出来,群臣纷纷跪地,叩拜新君。尽管八阿哥和九阿哥百般不愿,但在遗诏面前,也不得不跪,因为过了明日,胤禛便就是这紫禁城,新的帝王。随后有人呈上了皇帝的冠服,听闻是孝庄文皇后钦赐于皇玛法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