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逍遥江湖情> 分节阅读 2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1 / 1)

用娶含晴了。老五自是不愿,当场就和含晴那毒女闹翻了,所以我们就猜测他们还会有行动来刺杀包大人。却是没想到他们竟然用这个挑拨离间的主意,真是该死。”“那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将计就计,幕后人不是要我们猫鼠相争吗,我们就做给他们看。”白玉堂点了点头,和韩彰离开了。第二天,我和昭昭巡街,路过悦来客栈,发现了女扮男装的含晴,他长得很像阿敏。我们看见那人就要走,昭昭忙阻止道。“兄台请留步,在下展昭有事请教。”“原来是开封府的展大人,那你旁边这位是”“在下阎皓月,也是开封府的护卫。”只见含晴点了点头。“能否请兄台一叙。”一旁的掌柜看见了我们,于是上前。“展护卫、阎护卫你们是打尖还是住店。”“不必了,我们只是请问这位兄台两句话,随后就走。”掌柜的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话,去做自己的事了。“在下如此冒昧相扰,是有原因的。”“可否告知是和原因。”“实不相瞒,展某有一位故人与仁兄长得十分相像,只是男女有别。”“展大人说我与你的一位故友相像,他是个女的。展大人,我与你初次见面,你不应该跟我开如此的玩笑,再说我本是堂堂男儿郎,展某会是一个女的,你也太不尊重我了。”“确实如此,展某并无恶意,还未请教这位兄台尊姓大名。”“不告诉你,让你摸不清我的底细,不过我知道你说的那个女的是谁。”“好了,我的展大人,你不要在问了,我们还有要事在身,该走了。”我看着昭昭打算一问到底,心里很不舒服,结合前世,我就知道他是庞太师的义女,前世电视里的情节,白玉堂和展昭都喜欢上了阿敏,我一想起来心里就不舒服,所以我就直接打断了展昭的问话。“这位兄台,我们就先告辞了,但我还是要说一句,请这位兄台可要三思而行。”随后不等他说完话,我深深的望了他一眼,拉起昭昭就走。含晴被我那一眼看得心惊,就好像他的事情已经被我看透,他有点怕我了。“皓月,你为什么要拦着我问那个兄台,我只是想知道他是不是与阿敏姑娘有关,他们太相像了。”“昭昭,你问这些干什么,你听说过阿敏有与他相似的人吗我担心他就是要来刺杀大人的幕后人,我们一定要小心,而且他有可能就是庞太师的义女含晴,你别忘了,韩彰说过庞太师的义女和阿敏相似。”“但他是男的呀”“昭昭,你真是个笨蛋,他是女扮男装,你有见过男的打有两个耳洞吗。”“呃,这个我没有注意,皓月你真的很细心。”第21章 刺杀,告御状“大人,是相国寺一位小和尚送来的。”公孙先生递给了包拯一张纸条。“临终依依,盼能一悟、一禅。原来是一禅老方丈的字条。”“这确是老方丈亲笔”包拯点了点头。“本府与一禅老方丈知交多年,常常一块儿下棋、谈禅,不觉谈到天亮。”“大人,时候不早,不急于一时,明早再去吧”“临终依依,难得一见,有展护卫和阎护卫随同本府前去,你就早早安歇吧”“可是属下”公孙先生还想说些什么,被包拯阻止了。“本府坚持,先生莫怪。”“展昭、皓月。”我们会意,随包拯一同去相国寺。“大人,相国寺到了。”我们进了相国寺,相国寺的大门马上就被两个小和尚关闭了起来,我们知道情况有些不对,准备请示大人。“进去吧”我暗示张龙、赵虎提高警惕。“老方丈在后院禅房,包大人随我来,请”一个和尚来到包拯面前,引着包拯向后院禅房走去。我和昭昭感觉不对劲,这里太安静了些,看来刺杀包拯应该就在相国寺了。后院禅房到了,包拯一人进了一禅老方丈的禅房,我和昭昭就守在了禅房外。“一禅老方丈,方丈。”莫山虎突然跳了出来,举剑就向包拯砍去。“包拯,看剑。”我们一听到禅房内的动静,就准备冲进去,这时那些刺客全跳了出来和我们斗在了一起。“你敢伤本府。”“我有什么不敢的。”“大人。”我们一冲进去,就看见莫山虎把剑架在了包拯的脖子上,昭昭把剑架在了那个带我们来禅房的和尚的脖子上。“是你。”莫山虎被昭昭突然出声吓到了,剑也离开了包拯的脖子,可是莫山虎又把剑架在一禅老方丈的脖子上。“你、你别乱来,要不然我先杀了他。”莫山虎有些害怕,毕竟昭昭的武功也在他之上。“你没出息,打不过人家就要杀老和尚。”白玉堂和韩彰蹦了出来,骂莫山虎没出息。“又是你这只臭老鼠,你就不能闪远一点。”“哟,白老鼠来啦,有一点他说错了,白老鼠可不臭,他是香的。”我看着莫山虎,也没有出什么动作,只是一个闪身,来到白玉堂身边还用鼻子嗅了嗅。“不错不错,的确是香老鼠,叫你乱说话,你该掌嘴。”白玉堂的脸刷的红了,就要炸毛,我立即闪开,其他人也只是闷头笑着,我见不得别人骂白玉堂,当然也不能骂昭昭。又是一个闪身,这下直接闪到莫山虎的身边。“啪”的一声,我的巴掌打在了莫山虎脸上,莫山虎在我这一巴掌的带动下,直接摔出去了。众人一脸吃惊,昭昭他们虽知道我的武功很好,但也不知道这么夸张,昭昭和白玉堂两人都是武功好手,都没有看见我是怎么出手的。只见我人影一闪,莫山虎就被打出去了,莫山虎还没反应过来,也许是把他是吓到了。“张龙、赵虎把他拿下。”由于是我出手,没几下刺杀包拯的人全部被拿下了,把包拯一众看得目瞪口呆。“喂,你们干嘛这幅样子,木木呆呆的,没见过打架吗”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这些刺客已经被拿下了。“多谢二位,能到此地来相救。”白玉堂和韩彰虽没有动手,但他们是来救包拯的,包拯还是要谢谢他们。“我要洗刷我的嫌疑,证明不是白某要伤害你。”包拯点了点头,转身对着一禅方丈施了一礼。“方丈,委屈你了。”“阿弥陀佛,包大人老衲终于看到所谓{山崩于前,临危不乱}。”“你就是阎护卫,看来你的武功可比白玉堂高多了。”“你住嘴,死到临头了,你还想要挑拨离间吗,我现在就告诉你,我、展昭、白玉堂,我们可是有过生死之交的,就算你们这些恶人再怎么挑拨离间,也不会动摇我们之间的情义。”我看来昭昭和白玉堂一眼,眼里全是满满的信任。这里刺杀失败,住在悦来客栈的含晴和季高半夜的时候就溜了。第二天,开封府衙公堂之上,审问莫山虎。“莫山虎,本府与你素无恩怨,为何要谋刺本府,从实招来。”“大人,是不是这个非说不可。”“公堂之上,有问必答,不仅要说,还要句句属实。”“啊,还要说实话,那我不能说。”“来人啊,狗头铡伺候。”“大王,你快点说吧,我的妈呀,那可是狗头铡,你要不说,我可要说了。”一听狗头铡,莫山虎的一个小卒怕的要死,惊惶无措。“妈的,去你的。”莫山虎一巴掌扇在了那个小卒脸上。“大人,我们大王带我们几个到开封府,说是让我们开开眼界。这下好,我可开了眼了,一看就看到那个狗头铡了。大人,一直到昨天,我们才知道要刺杀的是你。”小卒带着哭腔,回答包拯的话。“为何要谋刺本府。”“这个得问那个狗头军师,还有那么一个不男不女来的。”“他们姓谁名谁。”“这,大王没有告诉我们。”“莫山虎”“是,不能再问了,再问要洩底了。”“本府不但要问,你还要从实招来,不可拖延。”“那能不能不说名字,就是她告诉我的,她说是你把她那个义兄给铡成两段,还说什么把她那个义父给撵出了朝廷的,他还说你不但可恨,而且你还可杀,我就是听她这个话,我才带这帮弟兄到开封府来找你的。”“她的义父可是庞太师。”“啊,我可没说这个,没说这个。”“这把朱雀宝剑也是庞太师给你的。”“这,这叫我怎么说才好呢,我又不能说谎。大人,你干脆这么吧,铡了我算了。”“莫山虎,你本是一名山大王,素行不良、危害乡里,且鲁莽无知,故受人利用谋刺本府,其罪当诛。本府念你天良未泯、血性尚存,放尔等一条生路改过自新,不可再为非作歹,否则本府绝不宽容。”“大人,这么说你是不铡我了,兄弟们来谢大人哪。”“来人呐,将莫山虎重责八十,一干人犯各打四十大板。”“是”“啊,还要打啊。”淮阳知府查清那封书信是毒书生写的,含晴那里刺杀失败,庞太师投靠了襄阳王,季高和含晴也往襄阳王那里逃去。谁知,那襄阳王爷贪恋美色,竟然对含晴不怀好意。庞太师心里就想着等拿到襄阳王的罪证,那就可以回朝了。其实庞太师他只是贪权,并不想造反,所以他准备做卧底。含晴渐渐喜欢上了莫山虎,只不过想着还不是他们远走高飞的时候。很快庞太师就得到了襄阳王的罪证,襄阳王假造的御玺,而后庞太师找了一个理由说是要回淮阳拿东西,实则庞太师拿着证据进了宫。“老臣庞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庞太师,数年未见,你可安好。”“臣启奏皇上,老臣有生之年得见龙颜,虽万死亦无憾,托皇上的洪福,一切尚好。”“你深夜进宫必有要事,来先起来说话。”“老臣自知罪孽深重,请容老臣跪禀。”“好吧”“启奏皇上,老臣自退隐山林后,即在家深居简出、闭门思过。除朝夕为皇上祈福外,别无所求,不想数月前,那襄阳王派员至寒舍,坚邀老臣前往襄阳密谋造反一事。”赵祯脸色沉了下来,没想到庞太师来皇宫是为了状告襄阳王。“说下去。”“老臣深受皇恩,感恩图报尚且不及,怎敢背叛皇上、背叛朝廷。那襄阳王深知老夫在朝野任然颇具威望,力邀老臣加盟。继而胁迫老臣献出家产,供其招兵买马,老臣经过三思,觉得应以国之安危为重,为了探其阴谋、查其究竟,于是虚与委蛇。不过老臣虽身在虎穴,而心在朝廷,经九死一生,老臣竟然得知那襄阳王置三宫、养死士、招群臣、穿龙袍,俨然一国之君。只待时机成熟,即将胁迫皇上退位,由他来继承。”赵祯其实心里明白,庞太师是想以这个消息来回归朝廷,赵祯神色不动。“太师所言,可有凭证。”“启奏皇上,那襄阳王为收买老臣,竟然篡改国号、假颁圣旨,并许以事成之后,赐老臣以高官厚禄,不过老臣皆不为所动,这假圣旨上,就有那襄阳王伪刻之御玺,恭请皇上过目。”庞太师从袖中拿出襄阳王在假圣旨上盖的假御玺,递给赵祯过目。“襄阳王,朕的皇叔以王者之尊竟图谋反。庞太师,这都是真的吗”赵祯看后,龙颜大怒。“启奏皇上,老臣所说句句实言,若有半句虚假,愿将项上白发人头高挂午门示众。”“好,起来吧太师”“谢皇上”“好,难得你忠心耿耿,防范于未然,你为本朝立了一件大功。”“老臣不敢居功,而尽人臣之本分而已,我愿吾皇万岁国运昌隆。”“好传旨下去,宣包拯进宫。”“遵旨”庞太师一听皇上叫包拯进宫,便立刻阻止。“启奏皇上,此案万万不可交于包拯,他与老臣水火不容啊”“诶,太师朕信得过包拯。”“是”“启奏皇上,包大人到。”包拯正准备跪下叩见赵祯,赵祯免了包拯的跪拜,把那道假圣旨递给了包拯,让他看。“朕的皇叔,朕封他为襄阳王、食厚禄、拥重权,朕哪一样不敬重他,他竟然谋反,要朕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向天下人交代。人心不足蛇吞象,朕要怎么对他,他才能心满意足。包卿,皇室i墙、贻笑朝廷,你对本案有何建议。”“臣启万岁,臣以为假圣旨一案宜慎重处理。”“慎重,朕就是太慎重了,才会有今日谋反之事,其实朕早有耳闻,朕之所以不敢相信,乃是因为皇叔是朕的亲叔叔,如今证据确凿,朕要下旨召他进京。”“如他知道事态败露,拒绝来京”“那就起兵讨伐,朕绝不再养虎为患。”“万岁,那会逼他提前造反,即使抓住襄阳王,也会令天下不安。”“那依你之见”“万岁将此事交开封府处理,微臣不胜惶恐,望万岁信赖微臣、不动干戈,化暴戾于无形。”“包卿,皇叔谋反、此乃家丑,处理不当、动摇国本,朕只有信赖你了。”“微臣当尽心尽力处理此事,望万岁切勿悬念。”“包卿,朕能有你这位忠心贤臣、足喜。”随后,赵祯听了包拯的劝,把此案交给了开封府。开封府衙,公堂之上:“包大人,此案非比寻常,万岁将本案交付于你,你就该与老父私下协商,怎可于公堂之上公开审理。”“本府办案、一向秉公,无私相授受,为何不能公开审理。”“难道你不怕洩露出去、打草惊蛇,这万一误了大事,你可担待得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