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逍遥江湖情> 分节阅读 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1 / 1)

大人给你写了放行条了,你进去了吧,怎么到了堂上又成了哑乌盆了,我看明白了,你非得把我整死了你才踏实。”“对不起,老爹,我有苦衷的。”县衙后堂,皓月与包拯说着悄悄话。“大人,那张别古肯定还会来,因为就在刚才我感应到了那乌盆冤魂进来了,只是因为这冤魂赤身露体,没脸见大人,所以才没现身。我想这次那冤魂会叫张别古去寿材铺给他买一套纸扎的衣服烧给他,才会再次到堂伸冤。”“哦,看来这乌盆冤魂还很懂得礼数,好,我倒要看看这乌盆冤魂是何模样,又有什么样的冤屈。”县衙外张别古为乌盆冤魂烧去了纸扎的衣服。“多谢老爹,我们可以去了。”“好,希望这次你不要在不现身。”正在县衙门口的方申看见张别古又来了便道:“张别古,你不用再敲了,进去吧。”张别古干巴巴的笑道:“官爷在这儿等着我啊”“诶,我说你到底进不进去啊。”“啊,去,去。”县衙后堂,“包大人,我又来了,包大人。”张别古把乌盆递给包拯看,只见包拯那额间的弯月瞬间亮了起来,但很快就不亮了,众人都没瞧见,就只有皓月看见了。“这大人果然有日审阳、夜审阴的能力。”皓月暗暗想道。“且慢。”包拯看着张别古正要跪下,便阻止道。“包大人,这回乌盆一定能说话了。”“本县相信也是如此,你们都退下,皓月留下,本县要与这乌盆说说话。包兴,你也下去,关上厅门,不得有任何人在外偷觑。”“是,关门。”“乌盆冤魂,你可以现身了。”只感觉有一怪风刮过,那乌盆就现出了一个鬼魂。“包大人,你真能看见我。”“本县自幼便能见到常人所见不到的鬼魅灵魂,而且本县身边的皓月也能看见你,所以我才让他留了下来。只是,涉及怪力乱神,所以本县才没向其他人说过,皓月也是自幼能看到这些。”皓月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包大人我冤枉啊。”“你且先不要激动,将你的姓名报上,你的冤情向本县细细道来。”“我叫刘世昌,是濠州人。家传经营珠玉生意,谁知道原本打算进定远县城过夜,却因为城门关闭错过了宿头。”“入夜宵禁关闭城门本是常规,你又是前往何处投宿。”“城门外有一座瓦窑亮着灯火,我就想去借住一晚,谁知却走上了枉死之路。那赵大假献殷勤让我在他家中过夜,夫妻二人热心招呼我用餐,我只当是遇见了好心人,谁知他们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我的随身行囊。赵大原本靠烧制瓦盆为生,将我尸骨烧成灰烬,混入陶土之中制成瓦盆,毁尸灭迹。直到张别古把我买回家,才终于有人听见我的声音。”“你一缕冤魂附在这乌盆之上,才无法投胎转世。至于那张别古,或许是与你在前世有某种渊源,才能与你互通讯息。”“包大人,我死得冤枉,求包大人一定要治那赵大夫妇的罪,为我伸冤啊。”“你在濠州可还有亲人。”“有,我有妻子儿女,可是他们又怎么知道,我已经被人害死,成了冤鬼呀”“好,你且把家中情形详细告诉本县,那赵大夺去的钱财也一一说明,本县自会想办法侦破此案,替你伸冤。”“谢青天包大人。”“皓月,你先把赵大夫妇押回县衙再行定夺。”“是,大人,我这就去。”包拯立即出条文缉拿赵大夫妇,没过多久,皓月便把赵大夫妇缉拿归案,并且严加讯问,但却没有问出口供。皓月也只有将此事禀告了包拯,包拯沉思了半响,便吩咐:“先将赵大带下去,不准与他妻子王氏见面,顺便把王氏带来。”“王氏,你丈夫供称陷害刘世昌,全是你的主意。”包拯哄骗王氏,让她以为被自己的丈夫赵大所出卖。果然,那王氏听后,恼恨丈夫,便供出赵大是如何害死刘世昌,并且画了押,按上了手印。第二天公堂上,包拯一拍惊堂木:“赵大你还不快将谋害濠州商人,刘世昌的罪行从实招来,你的妻子已经招了还画了押。”谁知那赵大也是个狠人,死活都不肯招供。于是包拯下了“狠药”说道:“本县若无十足把握,又岂会将你们二人缉捕归案,你们本是靠烧制瓦窑为生,又如何在一夜致富,还将所有的瓦盆、瓦罐全部出清,生活也变得十分奢华,显然是得了不义之财。而且本县也在你家搜出了一些金银、珠玉与那濠州州衙送来的钱庄金铺清单完全吻合,这清单正与那失踪的刘世昌随身所带的行囊里的东西一模一样,难道这还不能证实,是你们夫妻二人为了谋夺钱财杀害刘世昌的罪证。”“大人如你所说是我们谋害刘世昌,可是那尸体呢。”赵大如是说道。包拯怒急一拍惊堂木:“你还敢提及此事,你二人为了毁尸灭迹狠下心肠,将他的尸首烧成灰烬制成瓦盆,是也不是,那张别古抱着乌盆前来告状,本县虽未曾见到他所声称的冤魂,却发现乌盆落地不碎,若不是陶土之中混合了人骨烧制而成,又岂会如此坚硬耐摔。如今你二人的罪行已被揭穿,却犹然不肯认罪,难道就不怕那刘世昌的鬼魂,向你们报仇索命。”包拯又拍了一下惊堂木,堂上众人忽然感觉一阵阴风飘过,而赵大夫妇也互相对望了一眼,没想到赵大二人各自大叫一声,他们夫妇二人本跪在一起的,在这一声大叫后,他们竟吓得不轻。堂上众人都感觉很奇怪,就只有包拯与皓月知道怎么一回事。原来赵大夫妇二人看到的是冤魂刘世昌,所以才尖叫连连。最后赵大夫妇只有认罪画押被判秋后处决。包拯断明乌盆案件,可谓是远近闻名,百姓们都在传他正直无私,断案如神,有了夜审阴、日审阳的传言作者有话要说:皓月与赵祯的对话“赵祯你本是我自身分离出来的分身,没想到竟把你练成了一个独立的存在。这样更好,你当皇帝我就不用管了,反正你也有我前世的一些记忆,我想你当皇帝绝对能够胜任。我想你也知道我的目的,所以才把你炼制出来继承皇位,而我则行走于江湖。”“既然这样,那分身我就接下这个皇位,不过本身你向往江湖,那我就以皇上的身份封你为逍遥王,只有我们的心腹暗卫知道你逍遥王的身份,本身这样可好。”“好、好,我们就来个一明一暗,你管明面上的所有事,而我嘛就来个暗里微服私访,帮你查那些贪官污吏。还有以后你就叫我为大哥吧,这样也方便些,不过不能让我们除外的人知道,免得节外生枝。还有在我八岁的时候,我意外的去到冷宫,在那里我得到了一块龙形玉佩,也交给你。赵祯你可得随身佩戴,我想你是知道原因的,不然我们前世所知道可就浪费了,呵呵。”“嗯,这些我从大哥给我的记忆里都知道,我会跟着我所知道的走。不过大哥啊,这个宋朝的历史很有可能会因为我们两个而改变。”“呵呵,没事,只要大的情节不变就行了。”“好,既然大哥这么说,我就好好的当一个仁德的好皇帝,不会对不起八贤王赵祯没登基的时候八贤王还是八千岁对我们的教导。”“嗯,赵祯你好像很关心八贤王哦,嘿嘿。”“大哥,你说什么呢”“呵呵,你脸红了”“大哥”赵祯的脸越来越红了。、收四大门柱与公孙策包拯他们离开定远县的时候,定远县百姓夹道相送,包拯劝勉了一番,这才乘坐马车带着包兴与皓月出了定远县。没想到包拯他们在前往端洲的途中却遇到了四名劫匪,皓月正准备动手的时候却被包拯拦了下来皓月也坐在马车上,而皓月的白马燕云也慢腾腾的跟在马车后面,不是皓月不想骑马,而是包拯说什么要低调行事,他才不得不上马车。马车门外包兴驾着车被迫停了下来,包兴有些惊恐道:“你、你们要拦路打劫啊。”“没错,下车。我们只要钱不要命,你们最好不要反抗。”那四名劫匪恐吓道。包拯掀开车帘道:“车上并无价值之物,我们又何必反抗。”“不带银子出远门,谁信啊。”“我家老爷是卸、卸任的县太爷,你们不得无礼。”“原来是个当官的呀,那值钱的东西就更多了。”“我为官三年两袖清风,又何来值钱之物。”“普天之下无官不贪,否则,我们弟兄也不用被逼得拦路打劫。”“看来你们并非无知之辈,为何要沦为盗匪。”“跟他废什么话,上车搜。”接着那四名盗匪就直冲马车。不过在他们还没冲上马车,就被飞身而来的展昭给击开了,几番打斗四名劫匪全败了。这还是展昭手下留情。“你们最好不要自讨苦吃。”展昭言语强势的与那四名劫匪说道。“你敢挡我们的财路,杀了他。”这下展昭出手就有些重了,一下把那四名劫匪打得心服口服。那四名劫匪也知道打败他们的是南俠展昭,也就无话可说了,还从展昭口中得知他们要打劫得人,竟然就是他们唯一敬佩的清官包青天包大人。而此时皓月也从马车里出来,望了望展昭,魅惑的一笑,暗道:“这展昭还真是包拯的福星,每次只要包拯一遇到危险的时候,展昭基本上都会出现在包拯身边,而后的陷空岛五鼠也因为展昭御猫的关系来帮助包拯,嘿嘿这是后话。”“南俠展昭,我们还真是有缘啊,又见面了,别来无恙啊。”“原来是皓月兄啊,是蛮有缘的,如此还是我多管闲事了,呵呵。”“哪里的话,我和大人还非常感谢南俠展昭的搭救呢。”“皓月说得不错,展义士多谢了。”包拯笑了笑。“哪里哪里,包大人是为数不多的清官,展某只是仗义相助而已。”“好啦好啦,别说话说得文绉绉的,让我听得头都大了。”皓月翻了翻白眼,显得十分妩媚,但也不显女气。展昭看到了这样的皓月,心里又是一悸,抚了抚自己的心,展昭还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有让自己的心顺其自然。“皓月呀,看来你还是没有习惯官场的身份,还好你还没有进朝廷,还有时间习惯,呵呵。”包拯看着皓月认真的道。“是,我的大人诶,我会好好习惯的。”展昭听了皓月说的话,感到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没有人看见展昭眼里那一丝宠溺。那四名劫匪被展昭放了后,没过一会儿他们又结伴回来了,而且还请包大人收留。原本包拯是不愿的,不过在听了展昭的劝说之后,最终还是收下了那四名劫匪,而那四名劫匪正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以后开封府的四大门柱。此事之后,展昭告辞,皓月他们又继续上路了。这一次皓月他们来到了白云寺,包拯本就是向佛,所以便在白云寺打扰了几日,在这白云寺中包拯结识落第秀才公孙策,公孙策也是饱读诗书、博古通今的学士,长相斯文,身上还带着淡淡的书卷气息。包拯在与公孙策谈了一次心,公孙策为报包拯的知遇之恩,便决定追随包拯身侧,为包拯出谋划策,而包拯吩咐属下以公孙先生来称呼公孙策。包拯一行人刚到端州,包拯就忙着招来端州通判,查看端州政绩。端州盛产端砚,也是朝廷贡砚的来源,没想到问题就出在了这端州端砚之上。三年后,包拯端州知州任期已满,端州端砚案业已破了。包拯一行也准备回京复职,在包拯临行之际百姓们集资购得万里挑一的极品端砚敬赠包拯,感念包拯在端州上任知州的德政。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包拯竟然说了一句:“端州三年任,不持一砚归;也罢,且让你回归来处吧”包拯说完便将那极品端砚随手丢到了端州山间。包拯一行回京复职,执掌开封府,可是没想到,才到开封府,包拯一行还没来得急休息,就被放在那开封府书房的那一叠诉状给惊住了,而且那些诉状都不是开封府境内的,全部都是来自陈州。于是,包拯坐了下来,仔细的看着那些诉状,没想到的是,那些诉状所告的都是当朝庞太师的儿子庞昱。陈州先洪后旱惨遭饥荒,安乐侯庞昱奉旨赈灾,却没想到庞昱苛扣赈粮侵吞赈银,陈州通判林丰忍无可忍欲上报朝廷,反被庞昱嫁祸打入大牢。即将退休之牢头田忠见林丰为官清正,甘冒奇险上京向王丞相通风报信。皇上得知此事后,马上传召包拯入宫,即日以钦差大臣为名至陈州查赈。庞太师也从中得到消息,担心包拯刚正不阿,将对自己儿子庞昱不利,就入宫哄骗女儿庞妃向皇上进言改派他人前往陈州查赈,但皇上却说考虑考虑。庞太师心虽有不甘,但也不敢表露出来,毕竟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货色,唯有传信提醒庞昱千万要小心包拯,岂料庞昱不屑与自己老爹的传信,还有恃无恐,竟令陈州知州蒋完将林丰立即处斩,杀人灭口,以绝后患。幸得展昭相救,陈州通判林丰才幸免于难。公孙策知道安乐侯庞昱的后台很硬怕包拯惹祸上身,于是公孙策献计要包拯向仁宗求得“御札三道”,并按此谐音做成龙、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