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不要叫朕大王> 分节阅读 8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87(1 / 1)

黜自己也被幽困中宫的磨难,可谓心灰意冷,如此得了姜桓楚的信件后才想到用死来捍卫元后嫡子的尊荣、地位但这姜皇后如此作为在纣皇看来未免有些天真,就姜皇后以毒自伐的行径,已是大大地将纣皇羞辱了一顿,若非他本就无心剥夺他们母子的身份,就这一重罪过就足够纣皇将她元后身份剥夺,别人也绝没有多嘴的地方不过纣皇却没有这么做,他将手中的信件再次瞧了瞧,暗道一声“可怜天下慈母心”,便转手将这封信交给了褒河,让他转交给到了灵堂上正自爱哭的殷洪。那褒河机灵,在殷洪翻开这信的时候便不失时机地将这信的来历,以及姜皇后自杀之前的事情说了出来。他这一番话出来便让殷洪先入为主地认定姜皇后是因为这信才走向了死路,待看完整封信,已是开始将自己的外祖父怨恨。殷洪联想到自己的兄长殷郊如何被废黜,再看看而今母后是如何躺入棺中,对东伯侯的怨怪之情愈重。他毕竟才不过十一二岁,还有几分儿童天性,先前还能强压住心头悲痛,而今见了这封信却是再也压制不住,一下子便嚎啕大哭了起来那纣皇听说二皇子在灵堂上嚎啕大哭,几乎哭晕,也很可怜他,终于宣出旨意,赦免了前太子殷郊的罪过,只是没有恢复嫡皇子的身份,而是赐封了一个岁暮侯的空名头给他让他做一个不管事却得终身富贵的侯爷,同时命令他进宫为姜皇后守灵,直到下葬之日为止。至于之后是否愿意为姜皇后守墓就看殷郊个人的孝心了而那殷郊本就是一个极孝顺的儿子,在被许许多多的人暗示姜皇后是因为自己被废黜才走上自杀这条路后,心中羞愧难掩,当日便跪在显庆宫外,请求纣皇允许他能为姜皇后守墓。同样悲痛姜皇后之死的纣皇自然不会拒绝殷郊的这份孝心,当即便允诺了下来。此后不久,一直思念已故皇后的纣皇终于做下决定,将二皇子册封为太子,以此告慰姜皇后的在天之灵,同时效仿先祖为自己的皇后办理一场风风光光的冥婚,将她嫁给大王武丁“为亡故的皇后举办冥婚”这件事情在大商的历史上非止一个帝王做过,因为商王们相信自己的祖先在冥界必然也是手握大权的君王,将自己心爱的妻子嫁给英明神武的列祖列宗不仅能让她们得到先王们的疼爱,更能得到他们的庇护,过上如现世一般尊崇幸福的生活。因此这件在后世帝王眼中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当时的商人看来却是十分稀松寻常的事情。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人为纣皇对已故皇后的一片真情深深地打动了,做出诗词歌赋来赞颂这段可歌可涕的爱情而那因为姜皇后之死终于开始蠢蠢欲动的东鲁也不得不因为纣皇给予自己女儿、外孙的尊崇而强压下了对商纣的怨恨,重归于平静。、120七年之养三作者有话要说:纣皇与姜后伉俪情深,而今姜后身死,悲痛欲绝又放心不下的纣皇决定效仿祖先将姜后嫁给几位先王,委托他们照顾自己的妻子,这首先一位便是英明神武的武丁大王。既然要为先王武丁与姜后办理冥婚,朝歌自然要大大地操办一场。虽然姜后是一个勤俭仁厚的皇后,奈何她有一个奢侈成性的人间丈夫。而那纣皇一时之间又改变不了吝啬爱财的本性,便以参加婚宴的名义将各方诸侯邀请入朝,变相地向他们榨取钱财,填补这场冥婚的亏空。而东鲁因为是姜后的娘家,自然是包办了“嫁妆”。甚至因为这次姜后所嫁对象是赫赫威名的武丁大王,东鲁这次筹备的嫁妆比起姜后初嫁时还要厚重三分,才没有落了礼制。虽说这钱财方面是勉勉强强地填补上了,但是毕竟是纣皇嫁后,朝歌各个大臣都为这件事情彻底忙了起来原本这些事情都应该由主管礼制的宰相来统一料理,只是那陈合太过愚笨,在闻仲闻太师归朝后的第一天就上谏言将他罢免了,于是在国库再次变成纣皇的私人腰包的同时,朝廷再次陷入礼仪制度无人掌管的境地。这纣皇嫁后又非是一般事情,朝臣们不敢怠慢之下自是事倍功半,忙的不亦乐乎因为已经到了八月份,正值秋老虎季节,尸体摆放上两三日便会腐烂发臭,但是婚礼非是一时就能办成,没有办法纣皇只好下令先让匠人将姜皇后的尸体进行了处理,防止她过早腐烂终于大半个月后,大臣们草拟出了一份冥婚的奏章交由亚相比干递给了纣皇。因为出嫁的是纣皇的皇后、未来君主的母亲以及东伯侯的亲生女儿,这些大臣倒是不敢有所怠慢。果然纣皇在翻阅了这份奏章后并没有挑剔什么。就在大臣们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纣皇却对那用三千名奴隶做殉葬这一桩有了意见,并且皱着眉头十分忧愁伤感地说道:“朕知道众位爱卿敬慕吾后美德,才会有此孝心,便是朕也愿意多多的差遣人到冥间去服侍姜后可是两个月前闻仲闻太师辞官亲自上呈的十策上名言要朕实行仁政,将奴隶赦免为贱民太师是朕的老师,待朕若亲子,当日朕也亲口答应了太师,而今如何能出尔反尔将这些人当做畜生埋入陵墓中呢”说罢,这狗皇帝便深深地叹了口气,面容越加悲愁痛苦,“姜后贤良淑德,常常劝告于朕要做一个言出必行的明君,她若地下有知即便得了这些奴仆也会怨怼于朕,郁郁不闷吧唉”纣皇长叹一声,眸色郁郁,很是凄婉。底下大臣们却是个个大吃一惊:这狗皇帝确实是除了十策中的最后一条“废除秀炫制度”统统都答应了下来,但是当日那闻仲可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十策一条一条诵读,当面逼着纣皇一一答应的,那十策究竟写的是什么他们这些人可都是亲耳听到再清楚不过的可是闻仲何曾在十策中提及过“废除奴隶制,改立贱民制”众位大臣大多是经历过内乱后替换上来的官员,对那纣皇早年还是纣王时的情形并不清楚。但是比干、黄飞虎这等始终站在商纣朝堂上的老臣却很清楚当初的纣王是个思维如何新奇、大胆,罔顾祖宗家法的家伙:在四年前纣王就曾经提出过要废除奴隶制,却遭到了包括他们这几人在内的大臣们的集体抵制,商容甚至还当堂辱骂了纣王大半天,结果纣王当天下朝后就气得病倒,几乎死去。也是在那场大病后,纣王变成了纣皇,这个在即位之前就被众人看好的年轻天子再不复过去励精图治的模样,变得残暴不仁、荒唐不堪。却不想四年后的今天,纣皇竟然再次提及此事,而且还将这顶黑锅“赖”在了已经辞官却德高望重的太师闻仲头上武成王不免抬头看向站在文臣之首的亚相,比干却始终低着头非是他不想管理此事,其实他也是很反对废除奴隶制的,只是放眼整个朝廷都是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年轻小伙,而且大部分的家族在内乱中都覆灭了,而今朝廷再也不是四年前的朝廷,根本没有那个实力再与这个一心废除奴隶制的纣皇相抗衡。除非掌握着全国军事力量的新任太师金甲会和他们这些奴隶主站在统一阵线,但是直觉告诉比干这是不可能的,甚至如果他们敢反抗纣皇的话,金甲这口刀立刻就会将他们的脑袋砍掉想到那冷面冷心却能将黄飞虎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新任太师,比干就免不了忧虑。以前是皇权受困贵族使得国家走向衰微,那么现在呢毫无挟制的皇权又会变成什么会不会变成一头脱缰的野马疯狂之后最终走向的还是灭亡比干忽然想到了一个温润俊朗的青年,可惜那个青年现在已不在朝歌,日后恐怕也无法回来,怕是做不了那根勒住疯马的缰绳正文若看不到的话,在下一章节内,明日本章解锁后会替换回来,给亲造成阅读妨碍,sorry就在比干思维飘远的时候,他的爱徒杨任站了出来。众位大臣见此大为赞叹他的勇敢,暗道这人果然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竟然有胆量一个人站出来讨伐纣皇对闻仲太师的恶意栽赃却见杨任将牙笏高高举过头顶,然后深深地向下一鞠躬。最后他挺直了身躯对狗皇帝说道:“陛下,臣认为闻太师此策正合我大商而今民力空虚之时,陛下能够接受并推行此策实在是大商与万民之福;先后姜氏仁爱善良,必然不忍心无辜百姓被宰杀”杨任此言一出,当真大出众人所料,亦是引得所有人忿恨不满,低声唾骂。就连他的恩师比干也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用一双老眼凶神恶煞地瞪着他,脚下更是动了动恨不得立刻上前一脚踹死这个官僚集团的叛徒孰料杨任说完这话却并没有结束,竟还有话要讲。于是众臣便听到他杨任脸不红气不喘地说道:“只是当日闻太师上陈十策时,臣与众位大人因为偶感风寒、头昏脑热,以致未能听清楚太师所陈十策是哪十策,还请陛下示下,以免臣等再次犯下今日错误,令陛下为难。”杨任不卑不亢地说罢,便挺直了腰背站在众位大臣的面前,头微微扬起看向金銮宝座上的纣皇。虽然杨任摆出的姿势十分的坦然、诚恳、坚定不屈,众大臣的心中却早已有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只剩下一地飞扬的黄沙扑面而来那狗皇帝信口胡言也就罢了,想不到这杨任竟也能这么厚颜无耻地鬼话连篇偶感风寒头昏脑热还是满朝文武一起偶感风寒,头昏脑热这种烂透了的谎言除了前任宰相陈合,还有谁会相信却偏有那愚蠢至极的人竟和陈合一般,连这般愚蠢的谎话也听不出,还一本正经地做出关怀姿态对众位大臣说道:“朕当日也看出众位爱卿气色不佳,本还以为是你们有心反对太师所陈十策却又畏惧他威严不敢提出反对,而今听了杨爱卿一言才明白爱卿们都是国家栋梁,为了我大商的千秋万代不惜拖着病体上朝朕真是太感动了”接着这狗皇帝便装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道:“爱卿们没有听到太师的十策内容朕不怪你们,既然杨爱卿提了出来,朕今日便叫人抄写百份,保证众位爱卿人手一份”说到此,纣皇脸上忽然露出一抹暧昧的邪笑对众大臣道:“爱卿们可要好好阅读,充分领悟闻太师上陈此十策的用意才好”众人闻言只是呐呐,毕竟都还年轻,又没有多少上朝的经验,竟是不知该对这份“圣恩”做出何等反应,只那杨任又向下拜了一拜,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狗皇帝见众人没有发出什么意见,便将这件事轻轻放在了一旁。他身边站着的当驾官不是别人,正是那心狠毒辣逼出姜后服毒自杀“真相”的褒河。这褒河为人极为机灵、善解人意立即开口,一句“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便催促得年轻稚嫩的大臣们不得不将思维变换,将要禀奏的朝务一一上禀于纣皇。狗皇帝果然没有食言,当日朝议完毕诸事处理妥当,大臣们刚刚退出大殿,连午门都还没有走出,便看见数名传旨令官领着十几个宫中侍从手里捧着一叠叠用冀州贡品宣纸所做的圣旨等在了那里。传旨令官见到众位大臣,也不啰嗦,只将纣皇口谕说一说,便将那些宣纸一份份地发到了大臣们的手中。这圣旨上所写的正是前太师闻仲上陈的十策,却是连闻仲自己来了也绝认不出的“十策”大臣们急于想知道狗皇帝除了“废除奴隶制”之外还有什么阴谋,一接到圣旨便迫不及待地翻阅了起来。却是在看完这份“太师十策”后,顿时就有几人昏倒在了地上,更有许多人将亚相团团围住,也顾不得朝臣的礼仪便坐在地上哀嚎痛哭了起来这痛哭声之响甚至连宫门之外路过的平民百姓都听见了,却因为纣皇无道时常将大臣押在午门下痛打,百姓早已对这哀哭疾呼之声习以为常,竟是没有人觉得新鲜新奇,不过是掏掏耳洞便晃悠了过去。你道这“太师十策”里讲了什么叫大臣们如此失态自然都是祸国殃民,于大商百无一益的荒谬举措这头一条里,太师闻仲原本写的是“拆鹿台,安民不乱”;这狗皇帝却给换成了“轻徭薄赋,朝廷免税年限延长至五年,诸侯免税至七年”,这两者都是安民、养民之策,倒也就不去说他却说那第二、三、四条,闻仲所写乃是“废炮烙”、“填虿盆”、“去酒池肉林”。但这狗皇帝死性不改,早已凶残成性,哪里肯将他这些“得意之作”废弃反而要将军权收拢在手,宣称要由皇都出资“养”出一支常备军队,随时供他差遣;不仅如此他还要回收制钱、制盐的权利,各处金银铜铁的开挖权也要归于他的手中,并且不肯将内乱中被收复的诸侯领地放归诸侯,反而全部划入了王邑的范畴内其他的也就不说了,但是这些大臣们大多数的家族势力都湮灭在了这场内乱中,封地也被其他诸侯吞并,而后经由金甲之手又落入了纣皇手中。本想着内乱已经结束纣皇会将这些封地还给他们,或者看在他们忠贞不屈的功劳上赏赐一些领土。不想竟是一点好处也不得,只能做个有职无权的空头大官,连那夺权的废太子殷郊都不如,这叫他们如何能承受如何能不痛呼哀嚎,声声泪泪地控诉狗皇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