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的病,太医却都得说可治啊。”太后听了此话,深吸了一口气,又问道:“告诉皇帝了没有”来人回道:“已经告诉了。”太后问道:“怎么说”来人道:“皇上正在围猎中。听了这消息,就命五阿哥立刻回京,跟内务府一起操持后事。”太后一听是五阿哥办这件事,心里便安稳了许多,道:“五阿哥做事稳重妥当,哀家是知道的。”太后又想起一事,忙问道:“皇帝说葬在哪里没有”来人道:“皇上下旨,让十五阿哥永琰,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太后点头无话。来人这才磕了头,退出去。作者有话要说:、第九十三章紫禁城里传来消息,说令贵妃的十五阿哥永琰殇了。当日晚间,乾隆和太后一起在松鹤斋佛堂里。太后安慰乾隆道:“令贵妃之前的那个十四阿哥,比九公主还大些的,最后不也是没养住么,或者她本来就没有生皇子的命,这是天意,皇帝也别太伤心了。”乾隆道:“让母亲操心,是儿子不孝。”太后拍着乾隆的手背,柔声道:“好了,好了。兰贵人,哟,你瞧我这嘴,是诚嫔才对。我这里一天两次的太医来诊脉,都说好,还说看面相,一准是个皇子。”乾隆只点头,也不说话。太后又道:“令贵妃盼儿子盼了十几年,又遭了这个事,皇上不抚慰抚慰”乾隆一愣,道:“半月前已经晋了她的位份。皇额娘菩萨心肠,既然您开口了,儿子就正式下诏,册封令贵妃的七公主为固伦公主,不再等到明年了。只是,皇额娘,您瞅着,给七公主取个什么封号好呢”太后没料到乾隆会来这一套,她原想引着乾隆许诺,要给福伦家的尔康封爵,没想到刚刚经历的丧子之痛的乾隆,还能跟她玩朝三暮四的耍猴把戏。太后心内冷笑,脸上却很平静,只问乾隆道:“哀家说了,皇帝便听吗”乾隆自然连连应是。太后于是道:“那么,就册封七公主为固伦和静公主吧。”乾隆面色一变,道:“什么和敬”太后笑道:“令贵妃把七公主教的好哇,安安静静的,小小年纪,就带着一股子天家威严。给个安静的静字,不正合适么。”乾隆先前已经应承了,此刻不好变卦,只得答应着。太后又道:“既然七公主要下嫁,和安公主也要下嫁。皇帝的那个还珠格格,也该到年纪了吧皇帝可有合适的人选”乾隆一肚子没好气,神情上却不能露出来。又听太后提起小燕子,他便直接道:“朕舍不得就嫁她出去,还想再留她两年,眼下谈不到这里。”太后原本就不是真心要问小燕子。她见乾隆这个态度,心内自然明白了几分,也就罢了手。母子俩又聊了几句,乾隆才请安告辞出来。桂嬷嬷见乾隆走了,才悄声对太后道:“老佛爷,您这是要做什么呢奴婢原以为您是想替晴格格讨个好处,怎么到了最后,气氛反而僵了”太后反而放下这个话题,只问桂嬷嬷道:“诚嫔和令贵妃相比,如何”桂嬷嬷道:“诚嫔虽然比令贵妃年轻,可是论性情、论机智,都远远不及。诚嫔的出身,却是好些儿,她是满洲姑娘。可是咱们万岁爷看女人,倒从不在意这些个。”太后冷哼道:“你以为哀家在意出身吗哀家曾经跟你说过,在皇帝的后宫里,出身越高的,越难管束。出身低的,一衣一食都是靠着皇家的恩宠搏来的,虽然难免有些小心眼,但是其心可用。那些出身高的”太后说到这里,自己停下了,笑道:“算了,不说这个了。都是你害的,让我跑了题。”桂嬷嬷忙笑问道:“老佛爷刚才说,诚嫔和令妃”太后道:“诚嫔也是钮祜禄氏,她爹官儿小,才是个佐领。但怎么着也是正经满人。她姿色不错了,当然不能跟容妃比,可也是上等的。可惜却不够聪明。诚嫔没有身孕的时候,不显眼的一个人,皇帝更是看不见她;现在有了身孕,皇帝也还是想不着她。”桂嬷嬷道:“等诚嫔生下个儿子就好了。”太后嗤笑道:“你看看五阿哥的额娘。她哪点儿比诚嫔差连生的儿子,都比人家养的争气。可是皇帝高看她一眼了吗哀家倒也不指望诚嫔的儿子,也能跟五阿哥似的有出息。不过皇帝子嗣还是不够,多子多福总是好的。”太后又道:“令贵妃就不同了,她位份本就比旁人高。如果搁在一年前,那时候整个后宫里,除了坤宁宫和延禧宫,其他后妃全部没动静,要是延禧宫能出个皇子,对我们是最好不过的了。我也是这样期盼着,才把晴儿给了令妃的娘家。”桂嬷嬷道:“几年前的时候,坤宁宫那位还死硬的吃醋呢,让其他小虾蝎都出不了头。只机缘凑巧,在坤宁宫那位掌权之前,就冒出来个延禧宫。延禧宫要是能有宠且有子,坤宁宫的力量便可以被抽走一些。”太后笑道:“哀家可从没动过坤宁宫的心思。中宫安稳,却没有权柄,就是最好的状态。”桂嬷嬷道:“现在情况却是变得多了。”太后点头道:“是变得更好了。皇帝在容妃那里的次数多,却也不碍事。其他的小东西也冒出来了,现在容妃也不是专宠。况且,照哀家看,容妃也没当年令妃那个手腕,能拉拢到其他妃嫔。”桂嬷嬷道:“令贵妃现在位份高而无子,原有的宠也被分得七零八落。坤宁宫怕早就恨极了她。眼下她若不靠着老佛爷,怕是难支撑。再加上其他的妃嫔,连着皇后,哎哟哟,可不都老老实实的围在您周围么。”太后哼了一声,又道:“皇后虽然有个十二阿哥,奈何不讨皇帝喜欢,是个没有贵相的。至于令贵妃,她这些年在宫中,比谁都明白,只有恩宠是不够的。没有小阿哥,再多的恩宠,到头来,也不过是流沙罢了。”桂嬷嬷道:“阿弥陀佛。可是命中注定了。令贵妃已经是三十六岁的人了,眼下皇上身边的人又这么多,怕是她再也没机会了。这样看,她竟可怜了。”太后却满不以为然地道:“福伦的官儿还做得好好的。令贵妃的位份也已经封到顶儿了。皇帝对跟着他久了的妃嫔,一向都不吝啬的。令贵妃的命够好的了,比她出身好一百倍的人,都未必能混到这个份儿上。她还想怎么样知足常乐嘛。”且说乾隆刚从松鹤斋出去,便令人马上招满洲学士进来,当着他的面,挑选七公主的满语封号,决不允许再与固伦和敬公主的封号谐音。待他检查之后,一切妥当,才准备好在明日发旨。乾隆又派人先去延禧宫告知令贵妃册封七公主为固伦和静公主一事,当作安慰。还特特嘱咐,要同时告诉令贵妃,七公主和驸马获准留驻京师。作者有话要说:、第九十四章五月某日晴。令妃的父母早已去世,家里只剩下福伦福晋这个姐姐。令妃产期渐近,内务府下令,允许福伦福晋进宫陪伴。乾隆、皇后和太后,带着众多妃嫔、公主去了承德离宫。紫禁城中空了下来。这份空,让令妃心内藏着一颗焦虑的种子,可是她也感激这个空,让她省了不少事。腊梅、冬雪负责她的饮食及贴身的东西,眼睛也不眨的盯着。令妃平日也不出延禧宫,只让福晋陪着自己,在宫里转转,看着温度和阳光都合适,才去庭院里透透气。这一天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看着快要到午膳时间,腊梅带着两个小丫头先去看着了。冬雪知道令妃不喜热,怕她待会儿用膳的时候不舒服,便让人换了几盘冰搁在屋里。令妃现在正与福晋在庭院里闲坐,估摸着也快回来了。腊梅领着小丫头,抱着食盒往延禧宫走。半路上,一道闪电闪着蓝光直劈下来。接着便是一个滚雷炸在耳边。眼下是五月,雷雨虽不多,可也是有的,并不稀奇。腊梅没当回事儿,只吩咐宫女们快走,再磨蹭下去,怕要下雨呢。话正说着,雨早下了。她们赶紧冒着雨走,刚到延禧宫的屋檐下,雨就停了。腊梅自言自语地笑道:“这倒霉的。不到一刻钟的雨,偏叫我们赶上了。”小宫女抱着食盒朝厅里走,迎面跟冬雪撞了个满怀。小宫女委屈道:“冬雪姐姐,你撞疼我了。把饭撒了可怎么好”冬雪却根本没听见她在说什么话,她匆匆往外走,一眼见到腊梅站在那里,忙如释重负地道:“你去把杨太医、周太医全请来,我腾出身子,好赶回去照应着。”腊梅反应也快,听了冬雪这番话,立刻就知道令妃要生产,一句也不多说,转身跑去太医院。冬雪指挥着宫女们,把早些日子已经预备好的东西取出来,布置好。其他杂物也一一料理了,便坐在令妃的房门口,静静地听着里面的动静。令妃和福晋在屋里,还有几个接生的老嬷嬷。冬雪只听到老嬷嬷的催促声,却没怎么听到令妃的呼痛的喊声。冬雪却早习惯了这个场景。当年生九公主的时候就是这么着。屋子太大,杂音又多,令妃若不是扯着嗓子喊叫,声音确实传不到外间。不一会儿,腊梅领着两位太医来了。他们几个刚踏进门,外面的大雨偏呼啦啦落下来。从此刻开始,直到令妃的儿子出世,雨就没再停过。太医不能进去,只能守候在外面,不时让人递话给里面的老嬷嬷,来回说几句什么。腊梅和冬雪是姑娘家,既不懂,也不能进去,只好干守着。谁知令妃这次特别困难,从正午熬到半夜,又从半夜捱到第二天,还是没个动静。腊梅心里疑惑,令妃前几次都比这次快得多。且这回也不到日子呀。腊梅见人家都不注意这边,便悄声问冬雪,出了什么岔子没有。冬雪却道:“什么岔子不岔子的。娘娘和福晋在庭院里散步,我们都在屋里,忽然福晋扶着娘娘进来,让我快去找人,说要生了。”冬雪想想又道:“对了,娘娘她们刚进来,外面就下雨了。我让人找了嬷嬷们来。再然后你就回来了。”腊梅听了,觉得也都正常,便把此事抛到一边不提。第二日上午,令妃的孩子终于生了下来。是个期盼已久的小阿哥。延禧宫的下人们都认为此事是得偿所愿。福晋从房内出来,告诉腊梅,让她照着令妃日前吩咐下的,大赏诸人。冬雪不敢冒冒然进屋去,只能守候在门外,见小阿哥被一个嬷嬷抱出去给太医瞧,接着,冬雪便听到另一个接生的老嬷嬷问令妃,说,“娘娘,您怎么不喊痛呢”令妃听完这个问题,好像感到很纳闷,反而问老嬷嬷道,“我喊了,就能不痛了吗”冬雪看见那个老嬷嬷一脸不解的走了。冬雪进屋去伺候令妃,令妃躺在床上,疑惑地对她道:“我怎么没痛呢我不仅叫了,还哭了,只是没力气大声嚷出来。”令妃说完,便觉眼睛干涩,头脑发胀,还没来得及听冬雪回答了些什么,就沉沉睡去。小阿哥已经降生,看起来一切安好。众人喜气洋洋,各忙各的。唯有福晋一人坐在卧房外的圈椅里,双目茫然。腊梅上去笑道:“福晋,娘娘既已平安生产。您何不去庭院透透气”腊梅好像看到福晋的身体抖了一下,但是她也不敢确定。而且福晋接下来便笑着对她道:“雨才刚停下,庭院中积水太多,等等吧。”又过了两日,福晋见延禧宫一切妥当,便告辞回府。令妃恢复的不错,精神也回来了,听见姐姐要走,忙拉着福晋的手说,好歹腾出空来,白日多来看看。福晋答应着,又笑道:“托娘娘的福,我得了个好儿媳妇。有她在家,我省心省力的很。”令妃也笑了,道:“那是你们有这个缘分。尔康和晴格格,他们夫妇之间处得可好”福晋感慨道:“好。比我和我们家大人年轻那阵还要好。我从没见他俩红过脸,一直和和气气、夫唱妇随的。”令妃也笑着感叹道:“举案齐眉,白头到老。正正经经夫妻才配有的福分。姐姐和尔康都是好造化的,也不知前世修了什么功德。”福晋坐上车回家。她府上的小丫头怕她在车里气闷,抢着上去把车窗推开,只留下一层轻纱遮挡。小丫头见福晋闭目不语,似乎睡着了,忙也坐在旁边,一点动静也不弄出来,只轻轻打着扇子。福晋才没有睡着。她是心有余悸,不敢睁开眼。令妃生产那日,遇到了怪事,所幸只有她们姊妹知道。眼下事情都过去了,只盼那件怪事,是个吉兆吧。福晋进了学士府,晴儿早就带着仆妇、丫头们接了出来。福晋见晴儿的腰身已经出来了,反而上去扶住晴儿,心疼道:“你又何必出来,咱们自家人,不在意这些礼数。”晴儿笑道:“并不是为了礼数。太太这些日子没回府,我心里怪挂念的,就出来了。”福晋笑道:“好,好。咱们一起进去。待我换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