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在20:18荐书:欢喜福邻书号2145976,作者:紫貔貅。简介:打是亲,骂是爱,相亲相爱用脚踹。第188章乱梦许氏的话听在云居雁耳中,虽然解释了沈子寒为何对她及对她的家人特别热心,但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五年前,在启昌侯府的后花园,她只记得自己收下了竹箫,之后几天的事,她一点都想不起来。在现代的时候,她因为好奇,查过资料,知道自己可能是因为头部受伤,所以才不记得了。她亦知道现代有一种“催眠”的治疗方法,能唤醒记忆,但那时候的她以为自己回不来了,再加上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只能放弃了。重生之后,知道了那支看似平凡的竹箫居然是一支贡品凤箫,她努力想记起是谁送给自己的,可那人的容貌总是模模糊糊的,怎么都看不清。浑浑噩噩地回到自己的住处,云居雁总觉得脑海中有些东西呼之欲出,但她怎么都抓不住。她告诉自己,眼下官府那边虽把案子审结了,但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的,她必须专心应对,更应该好好筹谋将来。入夜,她躺在床上,不由地又想起了十岁那年的寿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索性起身,从上锁的匣子内取出凤箫。“你小小年纪,若真能吹奏,我就送你一支更好的。”云居雁记得这句话,却记不起说话的人。她拿出帕子,轻轻擦拭着竹箫。她一直很喜欢这支箫,她隐约记得那人好像还对她说过其他话语。“姑娘,您怎么起身了奴婢给您倒杯温水”抚琴拿着烛台走了进来。“不必了。”云居雁一边说,一边把凤箫放入匣子,重新上锁,把钥匙攥在掌心。抚琴看着她的动作。轻咬下唇,欲言又止。“你有话就说吧。”云居雁把匣子放入抽屉。又上了一把锁。抚琴眼眶微红,跪在云居雁脚边。“姑娘,上次的事,奴婢真的知道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说着,她的眼泪已顺着眼角滑下。云居雁叹了一口气,弯腰扶起抚琴,感慨道:“如今我身边的人,你和玉瑶是跟我最久的。也是我最信任的。上次的事,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为了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那么做可能会弄巧成拙。”“是。奴婢知道是自己莽撞了。是奴婢错了。”抚琴已泣不成声。“行了,别哭了,大半夜的。”云居雁拿了一块帕子给她。“其实我虽罚了你们,但我的心比你们更难受。”“都是奴婢的错,不止连累了玉瑶,还让姑娘希望了。”主仆二人大约说了小半盏茶时间,云居雁这才回到床上。大概是因为累了,这次她很快就睡着了。迷迷糊糊间。她听到了悠扬的箫声。情不自禁的,她循着箫声而去。恍惚中。她发现自己正走在启昌侯府的后花园。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竟然与五年前一模一样。她正疑惑,就看到远处烟雾弥漫,雾气之中,隐约可见一男子正手持竹箫,吹奏着曲子。她驻足聆听,赫然记起那就是她在五年前吹奏的曲子。“你是谁”她急于想看清他的容貌,不顾一切向浓雾中的他跑去。可任凭她怎么努力,他的身影总是笼罩在满天的雾气中。她跑得气喘吁吁,筋疲力竭,他们之间总是隔着无法逾越的距离。“你为什么要送我凤箫”她用尽全力大叫。箫声戛然而止,男子放下竹箫,转身看着云居雁。“我说过的,你可以带着凤箫来找我。我一直在等你。”男子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失望。云居雁看着他。她唯一的信念,她要知道他是谁,她要把凤箫还他。她再次向他走去。慢慢的,她离他原来越近,可迷雾却越来越重。她紧盯着他的脸,她觉得下一秒自己就能看清他的容貌。忽然间,她发现他手中拿的并非竹箫,而是一把白森森的大刀。她下意识止住了脚步。一阵怪风吹过,雾气在一瞬间散去。她终于看清他了。他满脸胡子,两只血红的眼睛盯着她,仿佛久饿的野狼终于看到了美食。他是杀死豆儿父亲的通缉犯这个事实刚从云居雁的脑海中晃过,她就看到他狞笑着挥起大刀,往她的头顶砍下。“救命”她转身逃跑,慌不择路。“救命”她用尽全力大叫,可四周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身后传来的急促脚步声及可怕的狞笑声。“嗖”随着一阵冷风,她看到闪着寒光的刀刃从自己的肩膀划过,差点削下她的手臂。瞬间,无尽的恐惧将她淹没,她只觉得两腿发软,再也迈不开步子。“我要活下去,我还有很多事未完成。”在这个意念的支撑下,她咬着牙,奋力奔跑着。渐渐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她隐约看到了火光。她转头望去,后面空空如也,哪里还有大汉的身影。她吁了一口气,正欲止步,就见锋利的刀刃对着她的额头砍下“姑娘,您醒醒,您快醒醒。”焦急的呼唤声中,云居雁缓缓睁开眼睛,只觉得浑身似散了架一样,身上的中衣已湿透了。“姑娘,您做噩梦了”玉瑶一边问,一边扶起云居雁。抚琴放下手中的灯盏,挂起了幔帐。云居雁点点头,胸口闷得快窒息了一般。“去把窗户打开。”她低声吩咐。“姑娘,您刚出了汗,不能吹冷风。”玉瑶柔声劝着。与此同时,抚琴已拧了毛巾,递上了热水。回忆梦境,云居雁的双手微微颤抖。她不知道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又或者是她丢失的部分记忆。在玉瑶及抚琴的服侍下,她擦了身,换了干净衣裳,命她们拿来通缉犯的画像。画像中的男人带着帽子,遮住了大半的脸,但梦境中的男人,她清楚地看到了他凶狠的眼神。他对她,似有万般的仇恨。云居雁放下画像,再无睡意。第二天上午,因为前晚睡得不好,云居雁正歪在榻上休息,忽听锦绣和玉瑶在帘子外压着声音说话。“发生了什么事”她扬声问帘下的二人。锦绣立马进屋回禀,说是真正的程大已经抵达永州,此刻正在泰清居面见云辅,而张铁槐正在院子外等候。云居雁急命张铁槐进屋回话。事实上,张铁槐带着程大,在城门开启的第一时间就进了永州城。他们先去见了沈君昊与沈子寒,又去了一趟衙门,完善了供词,这才来到云府。云居雁见张铁槐虽刮了脸,换了衣裳,但还是难掩一身的疲惫,在他上前行礼之前,率先说了一句:“张管事,辛苦你了。”张铁槐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地磕了一个头,详细叙述了一路上的经过,并告诉云居雁,她要的紫砂器皿已悉数带来了永州。程大希望能亲自向大家逐一介绍。事实上,程大原本只想修书一封,再加上衙门的证明,足以证实他从未到过永州。在他看来,云家虽是世族大家,但两地相隔甚远,这一来一回,与他没有好处不说,更是浪费时间。之后,他听说张铁槐四处采买紫砂器皿,心念一动,才改了主意,决定亲自来一趟永州,并帮着张铁槐在当地寻找好的茶具。云居雁默默听着张铁槐的汇报。听到他说,程大希望亲自向“大家”介绍紫砂壶,便明白在程大眼中,自己毕竟是女子。往后她若想靠紫砂壶为云家谋一份长远又稳定的收入,必须好好计划,决不能像之前那样,惹得所有人都不赞同,只能一个人孤军奋斗。至张铁槐说完了沿途的经过,云居雁问道:“依你所见,那个程大在当地的声望如何”她需要的是低调地赚钱。虽然她看过的史料上并没有记载姓程的大商贾,但一切还是打听清楚为好。因着云居雁在临行前就交代过他留心程大的品行,所以张铁槐一早就注意过,流利地答:“小的去过程府,府中的摆设、用具虽精致,但并不奢华,下人们也都是规规矩矩,客气有礼。不管是衙门的差役,还是路边的商贩,就算是贫寒的农户,他一律都是笑脸相迎。乡里若是要铺个路,施个粥,他会出份力,但不是最多,也不会是最少。若说缺点,他太会算计。不瞒姑娘,此番他原本并不愿意来永州的。”张铁槐说到这,把程大改变主意的经过详详细细说了一遍。云居雁静静听着,一边听,一边点头。这事若是换个角度思考,一方面说明了程大并不想攀附云家,另一方面也证实了他有意经营紫砂壶的生意。待到张铁槐把沿途的经过都说清楚了,云居雁让他回去好好休息,并赏了他一些银两,夸他做得很好。张铁槐得了赏赐,高高兴兴地退下了。当天中午,云居雁得悉云辅留了程大吃午饭,而程大分别送了云辅和云平昭一些土特产,外加两套茶具。云平毅与云平昭虽不在家中,但他亦准备了礼物。至于府中的小字辈,他除了送上笔墨、砚台,还给女孩子们各准备了一份江南的胭脂,布料。不管嫡庶,每个人的东西都差不多,云居雁的也不例外。下一更在00:18荐书:欢田喜地无名指的束缚投生在农家,地少人多无余粮,乡里乡亲是非多,远近亲戚吵不休。本姑娘人穷志不短,带领全家奔小康。第189章筹备今日四更,这是第一更程大在云府用过午膳之后,事态的发展简直能用“眼花缭乱”来形容。首先,程大借着“道歉”之名,分别邀请了永州城内的大小商户喝茶,凡是假的程大接触过的,无一落下。他亲口告诉他们,幸得云平昭机警,一方面稳住了假冒他的骗子,另一方面去江南寻他,否则若是有人受骗,一定会影响他的商誉,弄不好还会为他结下仇怨。之后,他又带着礼物,挨家挨户拜访假程大接触过的富户、官户,态度谦虚有礼。除了真诚地道歉之外,他还婉转地告诉他们,是他与人结了仇怨,才会被人冒充。这次若是他们蒙受了损失,他愿一力承担,赔偿损失。这些人家在永州城全都是有头有脸的,即便被骗了,也不会承认。再说假程大的目的一直是云家,根本没有其他受害人。第二天一早,他又郑重其事地去了陈家,一方面代替父亲向原来的主子磕了头,另一方面又把云平昭假借合作虚与委蛇的经过说了,说到动情之处,捶胸顿足地责备自己早就应该前来磕头,感谢陈夫人之父早些年的提携,甚至还说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忘恩负义,才会让骗子钻了空子。被程大这么一圈“道歉”下来,原本觉得县令与知府碍于淮安郡王府的权势,有心包庇云家的那些人也开始倒戈,相信是云家招了无妄之灾,被一个骗子缠上。再说几次的闹事,带头的都是城内出名的闲汉、地痞,他们就更加觉得云家十分的冤枉。至于豆儿父亲之死。他本身就是赌徒,大家便把他的死归结为钱财纠纷。甚至有人说,豆儿已经不止一次为了父亲偷东西,都是云家的人宽宏大量,这才不追究的。当然,也有小部分人知道云平昭四处筹钱的情形,认为事实并不像程大说的那样。不过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看法,再加上云平昭又中过状元,上金銮殿见过皇帝,这些声音很快便消失了。自从那一晚的乱梦之后。云居雁更想抓住杀死豆儿父亲的通缉犯。她觉得只要此人依然在永州城,以沈君昊一人的能力或许办不到,但有沈子寒在,再加上知府、县令全力配合。一定能抓到他。她在云家等着。她告诉自己要有耐心,可她等来的不是抓到人的消息,却是沈伦从京城派来的管事到了。要带着沈君昊回京,而沈子寒也要回边关去了。沈君昊、沈子寒的离开在云居雁的预料之中,只是她没想到居然会这么突然。她派了张泰去找沈君昊,张泰回来说,沈君昊身边换了伺候的人,长顺只能干一些端茶递水的粗活。云居雁猜想。大概是沈伦觉得儿子闯了祸,因此派人监控他。她想让张泰去沈子寒那边问问情况。犹豫许久,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只是去父亲那边打探了一下,知道尚未抓到人。关于紫砂壶的事,程大只字未与云平昭、云辅谈起。云居雁只是听说,程大日日在不同的茶楼喝茶。有人要与他合作生意,他都以自己的根基在南方,又闲散惯了,婉转地拒绝。云居雁相信,他既然来了永州,自然是想做这门生意的,不然他就不会走遍了永州城的茶楼。张铁槐带回的紫砂壶她大致全都看过了。就外表而论,与官窑出厂的瓷器不能比,更远远不及现代的那些名品。云居雁之所以听到阳羡,就想到紫砂茶壶,一来是因为阳羡茶在前朝就广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而她清楚地知道,兴瑞十年,紫砂茶壶会风靡京城。二来,她在现代时工作的那家中式糕饼店,摆设着几套精美的茶具。因为听人说紫砂茶壶是在本朝才开始兴盛的,她特意查阅了资料。时至今日,虽然她并不完全记得那些拗口的术语,也没有实际经验,但对材料选取,制作工艺都有深入的了解。不过令她觉得奇怪的,张铁槐带回的紫砂壶,与五年后的茶壶根本不能比。她一度以为是张铁槐没买到好的,看了程大送给祖父、父亲的那两套茶具,她才相信这已经是最好的手工了。云居雁相信,以当下的工艺水平,在工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无论是养土、捏作,还是拉坯、修坯、烧制,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有经验的师傅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艺。短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