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竞芳菲> 分节阅读 2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36(1 / 1)

别看人家年纪不大,奈何圣眷极隆啊对于这样的红人,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地和他套近乎。说到官场上讨好上峰的手段,也无非是财色之类。当时人人都觉得,陆大人年轻有为又文采风华,应该是位风、流人物才是。等到一打听,发现陆大人居然是孤身上任,身边连个妾室都没有,真是让人吓了一大跳。再往下打听,更是令人瞠目结舌。陆大人不但没有妾室,连侍婢通房都没一个,身边居然都只用男仆服侍而陆家大宅里的女仆,自那位叫陆砚的管事家的娘子以下,全是些家丁的妻子。东南多美人,更不乏风月场上的出色人物。但陆寒面对着娇滴滴的东南名、ji,也是不苟言笑,全然的不解风情。曾有人不知好歹地送两个美婢上门,结果结结实实地吃了一个闭门羹,讨了好大一个没趣。哦莫非许多人都暗暗偷笑,原来陆大人也是同道中人啊东南的男风之流行,乃是全国之冠。大家都自以为“勘破天机”,于是又有好些人屁颠屁颠地给陆寒送家丁当然,是很清俊,很妖娆的那种小童子。随后,人们无奈地了解到,陆大人也不好男色难道这位大人有什么隐疾不成可是听说人家已经有了五个孩子,其中四个是男孩儿,香火旺盛得很。那就只能解释为陆大人在这方面有怪癖了。好吧,“色”的路数走不通了,那就看看“财”能不能打动陆大人了。据这些人观察,陆大人的衣着并不十分华丽,只是寻寻常常。看来,陆大人的家境很一般啊。很多官员都是大地主家族出身,家里有良田万顷,根本不是靠着那份俸禄生活。但看陆大人可不像豪族子弟啊,吃穿用度都不太讲究的。然而,抱着希望的人们怀揣着银弹,想要啃下陆寒这块难啃的骨头,却全部都失望而归了。一个不好色也不好财的人,真是太难讨好了啊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正是陆寒极有野心的表现。“这陆子昌才三十岁不到,就坐上了这样的高位,能没有一点野心他如今就已经是正四品了,要是不出事,还有几十年的官好做呢”“怪不得”众人恍然大悟。想来也很有道理。陆大人一定是因为一心要博得更高的地位,才不会把眼前这点小利放在眼里。他们这样想,只想对了一半。陆寒的确是有“野心”的。他的野心,也确实是想上到更高的位子。只不过,他并非为了得到更多的权势,而是想上到高位之后,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实现自己更多更多的想法。什么财,什么色,他怎会看在眼里呢可他这番心思,却没什么人能了解。最了解自己的人儿啊却在遥远的他乡。“安儿会喊娘了”陆寒看着妻子寄来的家书,感慨良多。不知不觉,已经离开京师快一年了。他离开的时候,小安儿还躺在襁褓之中,只能由奶娘抱着她出来和自己道别。现在,应该已经在蹒跚学步了吧安儿都这么大了,芳菲也在信中透露了想来东南和他团聚的心思。他何尝不想呢想得要命可是他也不能直接给朝廷上奏折,说要将自己的家眷接过来。全天下多少地方官没能带着家眷上任他要是真是这么干了,仕途也就到头了。先小家而后大家的行为,绝对会被人所诟病的。得找个理由才行啊“陆大人,沙神父来了。”属下的禀报打断了陆寒的沉思。他整了整身上的官服,刚刚站起身来,沙静思神父就带着几个神父从厅外走了进来。沙静思神父早就随着西洋使节团第二次来到了大明。并且,因为他说服了自己的国王、还有临近几国的国王,让这些王国都往大明派遣了使节团,朱毓昇愿意兑现自己的承诺让沙静思等人在东南口岸城市开设一家教堂。对于这些神父们来说,这是多么让人激动的一件事情啊他们远渡重洋,受尽折磨,多少次在生死线上挣扎,差点就要客死他乡。为的就是要将自己的信仰,传播到全世界现在,陆地上最大最繁华的国家,允许他们在这里传教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他们满足的吗因此,陆寒一被派遣到东南,沙静思等人就跟着过来了,追着陆寒让他帮助自己一行人建设教堂。陆寒对于这些洋和尚坚定的信仰也算是有些佩服,就让属下尽量给予他们方便,帮着他们选址、设计、乃至出资,将一间中型的教堂建了起来。“陆大人”沙静思乐呵呵地向陆寒行礼。他这回是来告诉陆寒,教堂不日就要落城,他邀请陆寒来当第一批进入教堂的子民。沙静思也不傻,他来了大明这么久,早就明白大明官员对于百姓们的影响力有多大。要是陆寒都成了上帝的信徒,那他们传教不是容易多了么正文第三百五十九章:还愿第三百五十九章:还愿“哎,那位陆恭人又被召进来了”“可不是嘛”虽说宫里规矩严,但爱说嘴的宫女还是有的。今儿宫门刚开没多久,小宫女们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进了紫宁宫,便隔得远远的议论开了。要说这位陆恭人,那容貌气质真是没得说的,比宫里的娘娘们还要强得多当然这话谁也不敢说,但谁心里都是这么想的。更让人羡慕的是陆恭人的好福气,怎么就嫁得那么好,生的孩子也那么争气她们如果知道被她们羡慕得不得了的陆恭人秦芳菲,曾经只是一户普通富户家的旁支孤女,定下的亲事也不过是个药铺老板的儿子,真不知作何设想。秦皇后和芳菲已经很熟稔了。撇开别的不说,秦皇后还是蛮喜欢和芳菲相处的。在这宫里,她就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娘家的人更是说不到一处,不指望她帮着捞好处就不错了。倒是这陆秦氏说话中肯,态度虽然恭敬却并不会刻意奉承她。有时候两人说些不那么要紧的闲话,芳菲的一些话也能让秦皇后听了以后觉得很有感触。至于芳菲这边,对秦皇后的观感也不算太差。秦皇后在宫里整了谁害了谁,那也是她的身份决定的,没有别的选择。以前的秦皇后总有种不太好相处的矜持感觉,现在见面次数多了,她发现这秦皇后也只是个心机不太深沉的寻常女子。有时芳菲在想,朱毓昇娶了秦皇后,看起来很有违和感,其实也不是不相配的吧。这样的夫妻,才能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无波无浪“娘娘恕罪。臣妾这回来是想向娘娘辞行的。”“辞行”秦皇后愣住了,随即追问道:“怎么突然间说起这个来,陆恭人这是要到哪里去”“娘娘,臣妾是去东南还愿。”芳菲很诚恳地说出这句话,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真挚一点。演技啊,需要演技的时候到了秦皇后还是摸不着头脑,这大老远的去东南还什么的愿芳菲这才说出她的“原委”。据她所说,他们夫妻自成亲后就一直盼着有个女儿,但一直未能如愿。为此,他们到处求神拜佛,烧过不知多少香,捐过不知多少香油。后来因缘际会之下,陆寒接触到了西洋过来的传教士,她又信了这些“洋和尚”,对着他们信仰的天父许了愿。没曾想,这回总算是天从人愿,让她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娘娘,臣妾曾对着天父菩萨许愿,说若是臣妾能得一女,必定到他金身前还愿。如今东南终于建起了第一座教堂,虽说和京城相隔万里,臣妾也是必定得去的,不然对菩萨不敬啊。”秦皇后似笑非笑地看着芳菲侃侃而谈的样子。她又不是傻瓜,怎么会相信芳菲说的这些。洋和尚还愿只不过是这位陆夫人要前往东南与夫君相会的借口吧。如果是别的官员家眷离京,除了边关将领眷属之外,是无须朝廷同意的。但是芳菲情形不同,因为现在柳儿还是东宫伴读,而她肯定不会把柳儿一个人留在京城里。因此,她表面上说来辞行,事实上却是想让儿子辞去这东宫伴读的身份吧。芳菲也知道秦皇后不会信她真的是要去还愿。但是她还是得以此为借口,难不成她要说“我想去和夫君团聚”,或是“不想让儿子呆在宫里”这万恶的封建社会啊,当妻子的连想念丈夫都不能公之于口。至于不想让尚在稚龄的儿子掺和到宫斗之中,这事就更不能说了。不管秦皇后信不信,芳菲还是继续说着自己去东南的必要性。秦皇后看得出她去意坚决,但东宫伴读的事情,秦皇后自己也不好做主的。她只能对芳菲说,柳儿的请辞事关太子,必须要请示了皇上,让皇上允许方可。芳菲何尝不知她也不敢笃定朱毓昇是否会让柳儿离开御书房其实这在别人看来,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陪太子读书,谁家不愿意富贵险中求,不冒点险也换不来家族的荣华。可芳菲却真的想放弃这个伴读的资格。自从接到陆寒说教堂落成,暗示她可以借此过来“还愿”以后,芳菲的心就已经飞离了京城,飞到那遥远的东南去了。朱毓昇得知芳菲想带着柳儿去东南“还愿”以后,并不感到意外。她终究还是要去和他会合啊也是,他们是夫妻不是么。陆寒在芳菲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分量,朱毓昇早就知道了。她能为他千里孤行,从西南一路赶到京城来援救,也能为他做一切事情。当初让柳儿进宫,只是怕芳菲刚刚生产未曾恢复就想跟着陆寒远行。既然她非要走那就让她走吧。“阿娘,我不用去御书房了”柳儿听到芳菲转达这事时,大感愕然。芳菲脸上的喜色掩也掩不住。“是呀,咱们从今天起就好好收拾东西,赶在过年前到达东南,和你爹爹团聚”“呀,咱们可以去找爹爹了”柳儿欢喜地大声嚷嚷起来。三胞胎也从门外又蹦又跳地冲进来,抱着芳菲大喊大叫:“阿娘,我们要见爹爹我们要见爹爹”芳菲正被这群孩子吵得头昏脑胀,突然床上静静看着他们的安儿“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她这一哭,几个哥哥都赶紧住了嘴,一窝蜂地涌到安儿身边。“妹妹乖,妹妹不哭哦”“咱们就要见到爹爹了,要高兴呀”安儿被几个哥哥哄了又哄,总算收了眼泪,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芳菲走过去将她抱起来,安儿忽然间吐出一句:“爹爹。”“呃”芳菲先是呆了呆,接着便漾开了笑颜。“乖女儿你再多叫几声呀等你爹爹听到你叫他的时候,不知有多高兴呢”芳菲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好了京城的琐事。陆家上上下下都忙碌起来了,因为夫人要带着少爷和小姐远下东南,要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三天后,芳菲将涂七春雨和陈宏碧青夫妻留下,让他们分别管理内宅、铺子和庄子上的事情。碧桃夫妻和几房家人以及一些家丁丫鬟陪着芳菲上路。芳菲终于离开京城那一刻,心里不住喊着:“相公,我们就要来了”正文第三百六十章:百般红紫竞芳菲大结局第三百六十章:百般红紫竞芳菲大结局陆寒身着端端正正的四品官服,在东南沿海口岸夏城其中的一个码头边上静静等待着。他当然不会是一个人过来的。在他周围,密密麻麻聚集了一大批东南各衙门的官员,都和他一般穿着官服。连东南布政使和夏城知府都在其中,这些人全都坐在码头上搭起的简易凉棚下,焦急地等待一支船队的到来。这样豪华的阵容,只为了迎接一个人呃,当然不是芳菲而是由当今皇上亲自赐婚的荣王世子妃,靳潮。这可是东南多年未有的盛事,仅次于东南市舶司的开张。靳潮这回不是由靳府的人送来而已,而是由一大批御赐婚使护送着过来的。先从京城拐到海港再走水路,直接乘坐海船来到夏城。因为送亲的阵仗大,这边迎接的仪仗也不能马虎。这次的事情,绝不仅仅是皇帝嫁表外甥女儿,也不是荣王娶个一般的世子妃普通的世子妃哪有这种待遇。这是皇上对东南事务越发重视的一种信号,也是勉励荣王继续在东南尽忠的意思,毕竟在镇压了詹太后宫变和颐王叛乱后,各地的宗室也需要安抚安抚才是。为此,荣王以及东南的官员们都早早地做好好了迎接靳家小姐的准备。陆寒有些心不在焉地和身边的人寒暄着,心里想的却是早些日子接到的家书。那是芳菲在确定能离京时让驿站送来的家书。当陆寒看到芳菲终于要带着孩子们到东南来和自己团聚以后,激动得差点把信给揉了,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下人们少见老爷如此情绪外露,还以为自家老爷又突然加官进爵了呢。他们总算要来了陆寒暗暗掰着指头算日子。家书是三天前收到的,这时候他们应该还在路上吧。走得快的话,再过个七八天就能见到他们了,正好赶上过年。这些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