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们容易明白耶”“柳儿好厉害。”芳菲柔柔地笑着,轻抚柳儿的头顶。“今天你读书累了吧去和志儿他们玩一会儿好不好”“不好,我不去和他们玩。叽叽喳喳烦得很”柳儿摆出长兄的气派,旋即又扑到熟睡的安儿身边:“我想多看一会儿妹妹,嘿嘿。”他趴在安儿的摇篮跟前,一边轻轻晃动着摇篮,一边哼着儿时芳菲哄他睡觉唱的童谣。柳儿还真是喜欢这个妹妹呀。芳菲好笑地摇了摇头。想到柳儿在御书房里伴读的事,她的心情就没法轻松起来。是她太悲观,太杞人忧天了吗别人家求都求不到的好事呢另一件让别人羡慕的事情又来了。不几日,秦皇后下旨召芳菲入宫觐见。这一回见面,芳菲发现秦皇后身边的宫女换了人。看来上回那些宫女都受了责罚吧。被降了品级赶出紫宁宫去已经算好下场,说不定还挨了板子,送到浣衣局服苦役了呢。芳菲不愿多想下去。但秦皇后的气色的确不错,看得出已经从上回的惊吓中恢复过来了。全体太医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总有些成果出来的。“本宫还没正式向陆恭人道谢。这回,是专门请陆恭人过来的昨儿本宫已经见了靳夫人,靳夫人却谦虚得很。其实这回若不是你们二位,本宫如今哪还能好好坐在这儿呢”芳菲赶紧谦让。秦皇后像是怀着些心事的样子,和芳菲说了几句客套话,赏下了些尚算贵重的贡缎之类,就让芳菲退下了。看来秦皇后还真是叫自己过来说声谢谢而已芳菲刚松了口气,还没缓过神来,却又被朱毓昇秘密召见了。说起来,和朱毓昇又有一段时间没见过面的样子。“皇上要保重身体啊。”芳菲看到朱毓昇时,忍不住提醒他一句。看他双眉紧蹙,满脸倦色,印堂光泽黯淡,芳菲知道他这皇帝当得很累。不过,他应该也乐在其中就是了。偶尔芳菲也幻想过,朱毓昇如果不当皇帝,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嗯,估计就是个富贵闲人吧,但他看起来又不像是喜欢调戏个良家妇女欺压个良民什么的,生活或许很枯燥也说不定。但绝对比他现在轻松是真的。朱毓昇愣了一下,方才露出微微的笑意。“嗯,朕会的。”真心关怀他的人,在这世上毕竟还是有的啊。这回朱毓昇借机密见芳菲,是有缘故的。其实在他内心深处,真的有些怕芳菲会因为陆寒到远方赴任而对自己心生怨恨。但看芳菲现在的样子,并不像是对他有什么芥蒂。人总有自己重视的东西。在朱毓昇的心目中,芳菲不一定能与他的皇位、他的王国相提并论,然而在某一程度上来说她是他最重要的人。“皇上是在为国事烦忧吧”芳菲明白朱毓昇不可能是为后、宫的事情而困扰。虽然这是京城中人密切关注的事情,但作为皇帝,不该如此狭隘。朱毓昇点点头。春旱的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各地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开挖新井之类并不能起到大的缓解作用。照这样下去,就得从江南、东南调配粮食到北地来。这还能应付,最怕就是到了秋天,干旱依旧持续,那就真是烦恼了。而依照钦天监的报告,这种情况还真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怎么去预防朱毓昇再英明神武也是个肉胎凡身,不能超越他本身的认识去想一些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法。春祭已经举行了,皇后也主持了亲蚕甚至为此还差点出事。前几日,他还下了罪己状,为的就是灾情已经开始悄然蔓延,各地民心不稳。下罪己状,也是无奈之举。他一边想着,一边随口把一些简单的情况说了几句给芳菲听。作为皇帝是不能诉苦的。跟谁诉苦呢臣子那是示弱。后妃那更不可能。平时他也就只能和萧卓说上几句。只是如今面对着芳菲,不知怎的,他便说起了这些事情。也不是指望芳菲能替他解决。但心里未尝没有期待的,芳菲的神秘之处他不愿追究,可也有好奇。芳菲则是在转着自己的心思。前段日子她就一直在思考这些事,她是真真切切的想为灾民们做些什么。绝不仅仅是灾后发发赈灾粮食这种做法而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皇上,这些事情臣妾也想为国家为百姓尽一分绵薄之力。”“哦”朱毓昇惊喜地闪了闪眼眸。她会有法子芳菲在脑中组织了一下语句,才谨慎的开口:“其实臣妾早有些想法,不过还没实践过,不好说。而且,即使这法子可行,也不可能解决眼下的春旱。最快也要到下半年才见效。”“能这么快见效”朱毓昇更加惊喜了。要解决这春旱是肯定没什么法子的了,但是能控制住下半年的灾情,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而且听芳菲的意思,她是早就在思考着如何解决了那,是不是说她掌握了些别人想不出的方法“臣妾不敢打包票,不过应该能有些成效。”芳菲不仅仅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才会对朱毓昇这么说的。“请皇上再给臣妾一些时间。两个月,或许三个月吧臣妾会让皇上看到一些东西。”一些早已存在,却一直被世人忽略的东西。她希望这一次,事情能够如自己所愿可是真有这么顺利吗“好”朱毓昇断然应道:“朕相信你”说来很可笑的,堂堂九五之尊,居然将国事托付于一个小妇人可是朱毓昇觉得,芳菲不一样。这个女子,她或许真的可以做到。正文第三百五十二章:赐婚第三百五十二章:赐婚“柳儿哥哥,等等我呀”一个梳着两个小鬟、穿着粉色衣裳的小女孩,挥舞着肉呼呼的小手,朝柳儿跑去。柳儿站在原地,回头对她笑道:“别急,我等着你呢。”他看到地下有一株小小的野花,蹲下身来将那小花摘下,递给刚刚跑到他跟前来的小女孩。“来,双双,送你。”“哇,谢谢柳儿哥哥”叫双双的可爱女孩接过小花,笑得两边脸颊上的小酒窝深深陷了下去。柳儿看她笑得好看,也跟着开怀畅笑。“走吧,娘亲还在那头等着我们呢。”“嗯”双双很乖地跟在柳儿身后,往不远处的亭子走去。芳菲和洁雅在亭子里看着这一幕,彼此对视一笑,都忍不住摇头感叹:“看这小两口哟”“亲家啊,”洁雅笑得很开心:“我这未来女婿可真会疼人,是跟他爹爹学的”这话略带轻佻,若是不熟悉的人听了难免对洁雅的品格有所怀疑。但是以她和芳菲十来二十年的交情,这样说话才是正常。芳菲看儿子这么小就会“采花”,泡妞泡得这么顺手,不佩服都不行。是不是跟他爹学的,她不知道,但绝对有着陆寒的遗传啊。小时候,陆寒也是对她这样体贴呵护的。想到陆寒,芳菲眼中神光稍黯,但旋即努力抹去那丝惆怅。洁雅似乎也知道提起陆寒不太合适,赶紧换了个话题。“妹妹你这庄子真好,每次来了我都舍不得走呢。”“觉得好就多住几天。”芳菲笑道:“反正我们母子几个要住上好久的。”没错,此时她正带着几个孩子住在乡下别院里。她对朱毓昇说的话并不是胡言乱语。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这么多年,她对这世上的各种东西都很熟悉了,与此相随的,就是对上辈子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但是有些事情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例如小时候她就听奶奶说过,在大饥荒的时候,许多人家是靠着什么度过了难关。是土豆和红薯。这两种植物,种植相对容易,而且也耐干旱,产量高,还能管饱。只要不是灾情严重到了极点,总会有些收成,可以让人填饱肚子。而在这大明,其实早就有土豆和红薯了。在太祖时期,是海运最发达的时代,西洋人把土豆和红薯也带到了大明。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两种作物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吃的人少种的人更少。后来有了海禁,西洋人在中原绝迹,土豆和红薯就更没什么人知道。不过芳菲生长在江南,江南沿海常有船只走私,所以在江南民间还是有些农人会随意种种土豆和红薯。到了北方这边,就完全没人种植了。芳菲想的法子,是要将江南的那些土豆和红薯,引进北方地区,进而大规模种植,缓解今年秋季可能出现的灾情。因为现在北方没什么人种植土豆和红薯,所以芳菲需要时间来实践。她让人走水路飞快地去江南采购土豆和红薯这两种东西是要用根茎来繁殖的,还要请些种过这些农作物的农夫来。然后她准备在自己的庄子里开辟出十来亩田地做试验田,试试怎样在干旱的北方种植。很巧的,她资料库里居然还存了一本农科书也不记得当时为什么存进去的了,现在却能派上大用场。用现代的改良技术来指导早有经验的农人们种植,应该会起一定作用的芳菲衷心希望自己的作为可以缓解这一年的旱灾带来的饥荒灾情。对她而言,做这件事还有另外的作用。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带着孩子们离开京城,来别院这儿“监督”佃农们劳作。这样一来,她可以暂时避免被宫里的暗斗牵连。上回秦皇后“失足摔跤”的事情还没下文呢,谁知道那幕后的黑手会不会再次对秦皇后出手,又会不会记恨上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即使找不了自己的麻烦,柳儿呢有这么一个“人质”在宫里,芳菲是怎么想都不自在。这下好了。皇帝陛下金口一开,准她带着孩子离京“度假”,她真是轻松不少来到别院住了半个月,她一直忙着筹备种新作物的事。涂七很惊奇,自家主母什么时候对农事如此上心了但是涂七和春雨一样都有个好处,他们绝不会对主人的吩咐有半丝的质疑。主人交代的事情,自己尽心去办也就是了。今天是洁雅带着孩子们过来探望她。洁雅的四个孩子,两个大的跟着家里先生读书没出来,她只带了牛儿和双双来。牛儿和三胞胎感情很好,四个人立刻扭成一堆去抓蚯蚓玩儿了。而双双一如既往的黏柳儿,柳儿也对双双特别有耐心,一副知心大哥哥的模样。芳菲和洁雅一直互相以“亲家”来打趣对方,现在看看,说不定还真是有可能但是芳菲也不会这么早就给孩子们定下亲事。现在感情好是好,但也可能就是兄妹之情啊,长大了说不定的。当时这年月也没什么谈恋爱的自由,不过芳菲还是想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尊重孩子的爱好。万一柳儿长大了,想娶的妻子类型并不是双双这一型,那岂不是对两个孩子都不好。不是所有的娃娃亲,都像她和陆寒这样美满的。又想到陆寒了一天总要想他个十遍八遍,芳菲无奈地想。也都老夫老妻了,怎么自己就跟个初恋小女生似的,老是想着他呢。可是,冤家呀,真的好想他“对了,端妍姐姐家的潮儿,定亲了。”洁雅带来这消息让芳菲愣了愣,旋即笑问道:“哪家小子这么有福气潮儿那孩子,无论是家世模样都是好的,难得的是那份爽利。绝对是位贤内助啊。”芳菲的话可没偏袒的意思。就是在京城的这群待嫁千金里,靳潮也是数一数二的。论家世,她是当朝首辅的嫡亲孙女。更重要的是,当今皇上是她的亲表舅,而且很疼爱她。论容貌,靳潮完全继承了父母的优点,是京城文明的小美人。论才情,更是没得说她十二岁的时候就在千金小姐们玩票性质的文会上屡屡夺魁,无论是诗词歌赋都得到了靳阁老的真传。论嫁妆这还用问么洁雅却先叹了口气,才说:“不是京里世家的子弟。”“什么”芳菲这回是真惊讶了,不会吧一般说来,靳潮这种姑娘的婚事肯定要和靳阁老的政事搭上点关系。靳阁老再疼她,也不会浪费这种和盟友们加深关系的机会啊。她还以为靳潮是会嫁给“靳党”的某户人家呢。“是圣上亲自指婚的。”洁雅这一句解释,让芳菲更加迷惑了。“我的好姐姐,你索性一口气说完了吧,这么吊人胃口,太难受了。”洁雅只得从头说起。原来,的确有许多靳阁老在朝廷上的盟友与学生、下属跟靳家求婚,靳阁老和江太夫人选来选去还没想好选谁呢,皇上的指婚就下来了。朱毓昇将自己的表外甥女靳潮,赐婚予荣王世子朱祥。荣王也是藩王之一。当初的荣王是太祖十七子,和太宗一母所出,感情不错,为人也低调。所以荣王一系偏安东南,多年来并未如何卷入朝廷纷争。这荣王世子和靳潮同年,正是要选世子妃的时候。朱毓昇这一指婚,不但靳家惊讶不已,连荣王那边都没想到。多少年没有过这种指婚的事情了没有人将朱毓昇的指婚当成是他兴之所至的作为。众所周知,勤政的皇帝陛下做事都是带着强烈的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