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嫡女很忙> 分节阅读 20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1(1 / 1)

小太监入内禀告的声音:“皇后娘娘。太后娘娘请明夫人去一趟重华宫”冯淑妃心里头微微一惊,方才之事已经惊动了太后了。出了凤麟宫,李若琪不免低声问道:“母妃,方才那事”“闭嘴”冯淑妃低声斥道:“这里头隔墙有耳,有什么事情回了宫再说。”回了自己的寝宫,冯淑妃将所有的宫女太监全数遣退,只留了梅姑姑。不待李若琪开口,便沉声斥道:“你真是胡闹没事去招惹靖王府的世子夫人做甚么”李若琪带着几分委屈道:“儿臣不甘心”冯淑妃断然的打断了李若琪的话语:“不甘心又能如何不甘心,这沈氏也已经嫁给了明世子,难不成你还能让这明世子休妻娶你不成”“母妃。我”李若琪咬着唇,没有将她对沈静初的羡慕嫉妒恨说出来,可是脸上的表情已经昭然若揭了。“琪儿。母妃知晓你爱慕靖王府的明世子,可人家对你无意,执意要娶这沈氏,你我也是莫可奈何的。这沈氏是安远侯府的嫡女,难不成你不知安远侯府的侯爷是你父皇的老师难不成你不知侯府的侯夫人是太后的亲妹妹你这般招惹这沈氏。在宫里头当着众人的面子给她难看,还想着要掌她的嘴,若是此事传到你父皇及太后那里,他们会如何看待此事方才从凤麟宫出来的时候,我就听得太监说太后宣了那沈氏过去”冯淑妃想起太后娘娘那张严厉的脸,心里头的不安不免更甚。安远侯府的老侯爷既是皇上的老师。又是皇上的姨夫,皇上对他分外尊重。侯夫人沈老太太与太后娘娘为同胞姐妹,感情自然不一般。论亲疏。李若琪虽是太后的亲生孙女,比起沈静初这个姨孙女,自然是亲近多了。可是如今不是两人一言不合而吵架,而分明是李若琪恶意刁难沈静初,太后既寻了沈静初过去。恐怕就是要为她主持公道了李若琪这才有些后怕。“撇下安远侯府的侯爷及侯夫人不说,你今日若是真真无缘无故的掌了沈氏的嘴。你以为靖王府便会善罢甘休你爱慕的那位明世子,不知道有多疼妻子,只怕他定要为沈氏讨回个公道,若是两家联合起来向皇上讨个说法,只怕是母妃也保不住你”冯淑妃冷哼了一声道。“还有那手握兵权的宁将军”冯淑妃继续道:“他是沈氏的亲舅舅,疼那沈氏疼的骨子里去了,若是沈氏的母亲跟自己哥哥一说,只怕宁将军也会连同两家一起斥责你,若是如此,怕且不是简单的禁足可以揭了过去的事”其实事情并没有这般严重。冯淑妃故意夸大了说词。别说如今李若琪还不曾掌那沈氏的嘴,即便是掌了,难不成这三家人还真会因为那一巴掌联合起来在皇上面前告状不成顶多从此记恨上了罢了,却也不敢把事情闹大。自然,若是让这三家记恨上了,也是一件麻烦事。但冯淑妃这般说来,无非是知晓李若琪心有不甘,唯恐她还会去寻沈静初的麻烦,酿成更大的祸难,特别是今天她心里头没出上一口气,定是憋着,说不定哪天又在宫中遇见沈静初,便控制不住情绪了。李若琪听冯淑妃说的头头是道,心里头更是恐慌,又是庆幸还好梅姑姑及时出现拉住了她。没打到那恶女固然可恨,可是明知那后果不是自己能承受的,李若琪还是会从善如流的。被冯淑妃这般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顿,李若琪没了方才的气愤与恼怨,低下声来,瓮声瓮气道:“母妃,儿臣知错了”冯淑妃见李若琪这般的模样,稍微敛了几分怒意,又道:“若非你今日的任性妄为,她也不会暴露了,让我平白损失了一个人”昨日那宫女来报信时,李若琪刚好过来给冯淑妃请安,听到了皇后明日要召见沈静初一事。冯淑妃知晓李若琪命了那宫女在回程之时带沈静初稍稍绕个远路,但念着李若琪向来行事有分寸,也断不会做出今日这种无理取闹之事,以为不过是想会会情敌,瞧瞧自己到底输了沈氏哪里罢了,便就由得她去了。反正闹不出什么幺蛾子来,皇后也不会知晓此事。没想到李若琪对明世子的喜欢这般之甚,见到了那沈氏竟然控制不住自个儿的情绪,竟当众刁难那沈氏,还说要掌刮那沈氏幸好李若琪底下的小太监机灵,马上过来向她通报,否则如果李若琪真的对沈静初动手了,事情定要比现在严重多了。冯淑妃要是知晓李若琪今日会这般失控,是断然不会允了让那宫女带着沈静初绕路一事发生的。这宫女是她在凤麟宫埋了多年的一个眼线,就因为李若琪的无理取闹了被暴露,平白无故的便就牺牲了,这让冯淑妃如何能不恼不怒要知道,在凤麟宫埋一个忠于自己的耳目,那是多么不易。恐怕日后她还要在此事上费些心神了。而让冯淑妃更为意外的是,沈静初竟然察觉了此事。若沈静初愚蠢些,并没有察觉来回的路有任何不同。或是即便有些疑惑,也没有因此去深究,从而联想到那宫女与她有脱不了的干系,今日之事也不会演变到如今这个地步。即便事后的荣嬷嬷心里头有几分疑惑,届时沈静初已出宫,一时半会想要对质也不可能,那时候已经有足够的时间让她想出适合的对策了,也不会像方才那般的哑口无言,让皇后一目了然。这沈氏果然不简单。起初她对李世珩执意求娶沈静初一事不以为然。虽则这位沈家嫡女身份特殊,但坊间的名声的确不好。娶一位“恶女”做妻,即便她背后的身份有多不同,对李世珩也没有太多的裨益。可她万万没想到沈静初如此通透伶俐,而她今日即便被逼至角落仍是从容不迫,也从不逃避自己的眼神。若非她是别人的妻子,别人的媳妇,而且她的字字珠玑都是针对自己而来,冯淑妃恐怕要给她写个赞字。李若琪要与这种人为敌,恐怕不是什么好主意。李若琪自然意识到方才在凤麟宫发生的事情意味着什么。她曲了曲她高贵的双膝,跪在偏殿里头,低声道:“儿臣知错,还请母妃恕罪”自己的女儿有多要强,冯淑妃如何不知。输给了情敌,还输的这般彻底,冯淑妃知道她心有不甘。可是,她的女儿,的确不是那沈氏的对手。冯淑妃叹息了一声道:“事情既已发生了,多说无益。日后你可莫要再莽撞了。起身罢。”李若琪缓缓起身,站直了身子,忽的她又想起了什么,略带犹豫的说:“母妃,儿臣还有一事要禀告”冯淑妃见李若琪这般的吞吞吐吐,心道还有什么事比如今的境况更糟糕,便道:“有什么事便直说吧。”李若琪犹豫的看着冯淑妃,眼神带了几分闪缩:“方才儿臣的宫女太监打不过那沈氏,儿臣、儿臣儿臣一怒之下,便让小太监去请了近卫军”第二卷第三百一十三章满意什么冯淑妃大惊。她这个宝贝女儿到底是干了什么愚蠢的事情啊冯淑妃急急忙忙吩咐小太监去平息此事。可是若是这般,皇上那边,根本就瞒不住此事啊堂堂一个公主,为了掌靖王府世子夫人、安远侯府长房嫡女的嘴,竟派人去请近卫军来这事传了出去,岂不是要笑掉别人的大牙了皇上知晓了,又会如何看待此事一向淡定的冯淑妃也不由得在偏殿里走来走去。李若琪不敢吭声,只得在角落坐着,眼神畏畏缩缩的看着冯淑妃。冯淑妃见到李若琪这个模样,简直气打不出一处来。那厢的凤麟宫,皇后娘娘待冯淑妃与李若琪退出凤麟宫,才冷哼了一声,回想着方才发生的事情。没一会,就有小太监入内禀告,说太后娘娘请了沈静初去重华宫一趟。皇后娘娘淡淡的说了一声“知道了”,让小太监在殿外稍等片刻,转过身道:“静初,今日倒是多谢你的机警了。”因为沈静初的聪明机警,皇后娘娘才揪出了宫里头的一个内鬼。这对于皇后来说,是件好事。同时亦引起了皇后的高度重视。恐怕凤麟宫里头的耳目不止方才那宫女一人。有些人,还是得清洗出来才好。沈静初微微笑道:“皇后娘娘言重了。”其实,若方才那宫女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帮着李若琪,将自己陷入这般的困境,沈静初本打算不揭了此事的。皇宫里头哪个嫔妃的宫里头不是布满了各种耳目眼线莫说皇宫,即便是安远侯府,抑或是靖王府,恐怕各个房头的院子里。亦有别人放置的耳目。她的随口一句,便会让那宫女小命休矣。所以她给了那宫女两次机会。只要那个宫女稍微聪明些,便不会酿出今日的苦果。可是宫女不懂得珍惜。机会转瞬即逝。皇后娘娘赞赏的看着沈静初,道:“去吧,莫让太后久等了。”“是。”沈静初起身告辞道:“臣妾告退。”皇后娘娘看着沈静初离去的背影,颇为可惜的叹了口气。她越发觉得这孩子的聪慧难得。更越发觉得当初自己被表象蒙了眼,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若是有这般聪慧伶俐的女子辅助世珏,世珏定会让皇上刮目相看吧。荣嬷嬷看出了皇后娘娘的心思,低声道:“娘娘,各人自有各人的缘分。明夫人虽难能可贵,但还有比她更好的,老奴相信殿下一定能寻得更为聪慧的女子的。”皇后娘娘叹了口气道:“但愿如此。”可惜这么久以来。她都没有物色到合心意的女子。今日见到一个各方面都合乎心意的女子,人家却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而且还是从她眼皮底下溜走的儿媳妇,她如何能不感怀一番呢。“娘娘。”荣嬷嬷的话语打断了皇后娘娘的幻想:“那宫女,如何处置”皇后娘娘眸中闪过一丝冰冷。低声道:“留她一条小命。我还有别的用处。”荣嬷嬷低声应是,退了出去。皇后娘娘敛了敛心思。这波谲云诡的后宫里头,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仗等待着她呢。却说沈静初随着重华宫的太监一路朝着重华宫走去。她知道应是方才那事惊动了太后。太后向来不太管事,一心潜心礼佛,念经敲鱼。大约是年轻时经历了太多后宫的波谲云诡,从皇后晋升为太后以后。后宫之事全数交托给皇后,只要不出什么大乱子,她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沈静初年幼时见过太后娘娘几次。前世嫁给李世珩。倒是时常要去太后那里请安的。与老夫人有所不同的是,太后比老夫人更为和蔼慈祥。沈静初有些难以想象同母所出的两姐妹,一个手中紧握府中大权不肯松手,伸长了手往儿子孙子们的院子里头,另外一个却乐得清闲。不问世事,懒得理会后宫嫔妃们的斗争。因太后避世的缘故。太后的寝宫重华宫有些偏远,沈静初走了好一段时间,终于才走到重华宫门口。小太监在门口大声通报了一声,沈静初便迈进了宫门。见着了太后,沈静初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年过五旬,看起来却依然年轻,皱纹并没有爬满了她的脸。本就是在皇宫里头经过精心保养的,又是过着舒心闲适的生活,竟比沈老夫人那个妹妹更显年轻几分。她慈爱的笑着道:“快起身吧。”待沈静初起身,太后又道:“赐坐。”沈静初依言坐下。太后便笑着道:“初姐儿,哀家倒是许久没见过你了,今日一见,你竟出落得这般漂亮了。”沈静初微笑着道:“都是托了太后的鸿福。”“哀家听闻靖王府的世子对你倒是喜欢的紧,今日看你的脸色,想来这个夫君与婆家倒是不错的。”太后随意的与沈静初拉起了家常。沈静初笑着道:“靖王府的人和善的很,婆母待我极好,世子爷也是体贴至极。”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小时候你倒是调皮的很,女大十八变,如今倒是端庄大方,安远侯府教出来的女儿,果然是不同的。”沈静初娇俏的笑了笑:“祖母是极重规矩之人,对姐妹几人都好生教导着。”太后便感叹了一句道:“你祖母确实是个极为严谨重规矩的人,小时候我们姐妹两人,哀家的性子就要比她跳脱许多,她倒是比哀家沉稳,谨言慎行,规行矩步,明明哀家是姐姐,她却比哀家沉稳多了”似乎是回想起幼时的有趣事情,太后脸上溢出了几许笑容,继续道:“那时他们都认为她比哀家更成熟稳重,更适合嫁给先皇呢。只是先皇却相中了哀家,向母亲求娶了哀家,开始哀家也担忧那后宫的日子会适应不了,没想到,这么些年,竟也熬了过来,只可惜先皇却不在了”说到最后,不由得有了几分凄哀之意。沈静初不知如何劝说,只得道:“曾经拥有过那些美好的回忆,倒也是一种幸福之事。”太后缓过神来,笑了笑道:“你说的对。如今我老了,也只能靠曾经的回忆过日子了”沈静初低头道:“太后还年轻呢,还要享儿孙福的。”太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道:“你祖母重规矩,教出来的孩子都如你一般的重规矩,我没那么多讲究,平日里潜心礼佛,也没去管教底下的孩子们,以至于他们有时会乱了规矩”沈静初知道太后是在说方才那事。她笑着道:“太后宽容,皇子公主们跟着太后,又怎么会乱了规矩呢”太后似乎很满意沈静初的说辞,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