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科幻灵异>女配一心学习[快穿]> 第169章 他们眼里有星星(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 他们眼里有星星(14)(1 / 2)

数学比赛一结束, 陈腰也接到了其他大学抛来的橄榄枝。

三人一口气包揽了三个奖项,震惊全国。

尤见花虽然在比赛中并没有参与技术性研究,但她参与三门科目的面试, 优秀的英语口音和应变能力,很快吸引了一些相关学校的关注。

很快, 三人提前录取的学校都被定了下来。

三江村的名号也随之迅速传开,姜喜月几人还没回去,就收到了村长的消息。

自从她们在比赛中获奖后,陆陆续续有不少志愿者去三江村支教, 学生都已经正式开始上课,四五个学生分班指导,再也不用像姜喜月以前那么辛苦。

“你们就安心在那参加比赛,多留几天也没关系。”村长道

比赛结束后, 姜喜月正巧接到了几所学校的邀请,想让她去给学生们上课。

一听校长这么说, 决定暂时在a市多留两天,等到比赛的奖金下来之后, 再一起回去。

第二天, 姜喜月便带着朱一几人来到了邀约的学校。

才刚走近教室, 看到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自从朱一几人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之后, 姜喜月这个老师的名号也越来越响亮,无数的学校都想要招揽她在校任职,但都被姜喜月一一拒绝。

连续在几个学校讲演之后,她却发现手里的邀请函却越来越多,不觉有些头疼。

如果全部都应约的话,没有一两年她根本回不去。

对此,管理员几人也十分不满,

本来她姜喜月留下,他们是最高兴的人,因为能多听几堂课。

可是没几天,姜喜月就不允许她们再去教室听课了。

因为这些评委的名声实在太大,她们如果一在教室出现,立即会引发骚动,上课质量都会产生影响。

更重要的是,现在教室里听课的人场场爆满,要是去晚了,她们自己都抢不到位置。

一听说姜喜月对此为难,管理员连忙道:“不如这样好了,你干脆在网上开一个直播间进行授课,全国各地的人只要想听课,都可以进去。”

一听见这个主意,姜喜月眼前一亮。

当天,就在网络上开设了自己的讲课房间。

开播第一天,在线人数就已经超过10万。

几天后,就有不少学生反馈,自从听过姜喜月讲过的课程之后,以前难懂的部分迎刃而解,在考试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其中,几位评委是最高兴的人。

姜喜月在网上进行讲课,她们就可以在现场聆听。

这可是别人都没有的待遇。

几天之后,主办方来找到朱一几人,隆重颁发比赛奖金。

三人在比赛中一共参加了三个科目,都获得金奖,除了奖杯和荣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每个科目高达300万的奖金。

三人加起来,足足超过900万!

简直是一笔今天巨款!

在普通人看来已经十分了得,更别说从小在三江村这样贫穷的地方长大的三个人了。

她们高兴了一整天。

可没想到第二天,却找到姜喜月,竟然把这些钱都交给了她。

“老师,我们回去之后已经仔细想过了,如果没有你和村长的帮忙,我们根本没办法来参加比赛,这些钱,我们想给你一半,剩下的拿去建设三江村的学校。”

“村长肯定很想学校建成。”

姜喜月没想到,几人竟然会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

“这些钱是你们自己比赛赢来的,我不能要。而且,现在三江村学校的建设项目已经下来了,村长昨天才刚跟我说过,施工队伍已经进入三江村开始挖掘地基,建设学校的钱将由教育部提供。这些钱你们还是自己留着吧。”

三人相互看着看,却有些犹豫。

朱一道:“老师,我和妹妹用不了这么多钱。而且等念完大学之后,我会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还有我。老师,要不是你和村长一直在支持我们,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来参加比赛。”

尤见花举起手,尴尬地笑了笑。

“老师,你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如果我带着这些钱回去的话,我爸妈肯定会想办法偷走。既然那样,还不如把钱用到最合适的地方。”

听完他们的话,姜喜月想了想。

看了一眼桌上关于三江村学校建设的文件。

“既然你们都不愿意接受,那就这样好了。”

“把这些钱存起来,创办一个三江村助学基金,用来提供三江村以后所有贫困学生上学的费用,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包括你们几个,怎么样?”

三人脸色一喜,连忙点了点头。

“我接受,这样一来,我们自己也不用担心上大学了。”

当天,姜喜月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村长。

村长本来并不想答应,可是这三个学生态度坚决,最后终于点头。

她在电话那边泣不成声,用手胡乱擦了擦脸上的泪痕。

“以后三江村的学生都不用担心上学了,你们放心,我会认真核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绝对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管理员几人本来是想邀约她们出门玩的,听说这个消息,都沉默下来。

之前她们听说朱一几人拿了奖金,准备和他们出去好好转转,买点东西,没想到三个孩子的觉悟竟然比她们几个科学家还要高。

几人顿时面露愧色,纷纷拿出一笔钱捐赠,加入三江村助学基金会。

“反正我们早就和学校请了假,还剩下好几天假期,不如也去三江村看看吧。而且,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和李教授见面了。”

自从李华桐去了三江村,就和他们没了联系,乐不思蜀了。

一说起李华桐,姜喜月突然想起来。

“郑教授,难道你之前跟我说的惊喜就是李教授?”

“没错。”

管理员笑着道。“不过那时我也没想到,他竟然会直接跑去三江村,就连他都去支教了,我们几个也得迅速跟上才行。”

几天之后。姜喜月带着三名学生凯旋。

身后,还跟着几位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教授。

刚进村,就见村长带着学生们站在路边迎接。

一看到姜喜月,所有孩子立即冲了过去,把她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说着。

“姜老师,你终于回来了。”

“姜老师,姜老师,之前你教的拼音,我现在已经全部都会背了。”

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呼吸着鼻腔中新鲜的空气,姜喜月的心缓缓落了地,揽着身边的孩子朝里面走去。

“好,待会儿我就好好检查检查,不过关的人可没有糖吃。”

一边说,笑着晃了晃口袋里的水果。

见状,所有孩子眼睛一亮,迅速跟了上去。

走了一会儿,才发现出来迎接他们的不只是学生,还有不少村子里的村民。

村长在一旁小声道:“自从你们获奖之后,现在村子里人人都想着让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

以前村子里的情况可不是这样的。

因为三江村庄几代人都是务农,不少村民觉得,就算多看了几年书,也逃不开这个命运。

要么下地干活,要么出门在外打工,没有任何区别。

与其坐在教室里浪费时间,还不如下地帮家里干活。

当初村长号召村子里所有适龄儿童来学校上课的时候,还有不少家长反对。

她好说歹说,才终于将人劝来,但还是能看出她们心里很不乐意。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自从看到姜喜月带着三个学生在比赛上崭露头角,电视新闻中也时时能看到关于她们的报道,甚至,就连市里的工作人员也频频来到三江村访问。

她们的观念也逐渐开始改变,纷纷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她们以后能和朱一、陈腰几人一样。

“还有一件事。”

村长小声道:“还记得我们附近有一个小河村吗?那村里比我们这里更加偏僻,没有学校,前两天小河村的村长来问过我,三江村和小河村距离最近,她希望把村子里的学生都送到这里来上学,问问你的意见。”

“可以。”

姜喜月道:“你是村长,这件事情当然由你来做决定。”

闻言,村长高兴地笑起来。

“我也觉得可以。我看过教育局方向的学校建设图纸了,那么大的学校,好多教室,就算再多来几个村的学生,也完全坐得下!”

这几天,村长脸上的笑容从来没有降下来过。

一想到自己辛苦了这么多年,学校终于要建起来,恨不得自己亲手上前帮忙盖房子。

“我当初没有念过几年书,连名字都写得磕磕绊绊,就希望其他孩子能够读书,学写字,不要像我一样。”村长感叹道。

姜喜月拉过她的手。

“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称职的村长。如果没有你,三江村也不会有今。这点,相信全村人都是同样的想法。”

周围其他村民也纷纷点头。

村长一时动容,视线从她们身上一一扫过,热泪盈眶。

激动道:“值了!我这辈子值了!”

很快,几人来到新学校的建设场所。

之前校长和教育局的人商定之后,把新学校的校址选在了以前那两栋破旧房子的地方。

现在那两间熟悉的茅草屋已经被拆除,打上了牢固的地基,不少机器坐停靠在旁边,工人们忙来忙去,已经看出学校的雏形。

新教室挪到了村子中央的空房间中。

姜喜月过去的时候,刚好看到几个支教老师正在上课。

一看到姜喜月,纷纷迎上来,激动的握住她的手。

“如果不是你,我根本没有决心来到这里。”

“村子里的孩子跟你描述的一样,活泼可爱,我才刚来这里几天,就已经舍不得离开了。”

学校中一共来了5位支教老师,学生也比以前多了一倍。

应该就是村长所说,来自隔壁小河村的孩子。

几位支教老师,再加上跟着姜喜月一起来的几位教授,我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老师。

一些网友在听过姜喜月的课程之后,陆陆续续为村里送来不少教材和书本,学生都用上了新书。

虽然学校现在并不缺老师,但姜喜月的课程还是整个学校中最受欢迎的一门。

每当她开始上课的时候,不仅是学生,就连其他老师也会纷纷登门,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一边做笔记,一边认真听讲。

一个月后,学校还未建设完成,朱一正式开始参加高考。

姜喜月亲自送他到镇上的考场进行考试。

经过两天的考试之后,7月份,一份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三江村村长的桌上。

朱一高考全省第二,正式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

当天,村长高兴得大哭了一场,特意去买酒庆祝。

喝醉后一边拍着朱一的肩膀,一边痛哭。

“你就放心去参加考试,你妹妹由我来照顾。我会待她如亲生女儿一样,绝对不会让她委屈的。”

整个村子里,朱一和尔尔最亲近的人除了姜喜月,就是村长。

对于她自然是放心的。

又过了两个月,在三江村综合学校建成之日,姜喜月送朱一来到首都,帮他办理入学手续。

等一切准备妥当后准备离开,朱一却突然叫住她,快步从宿舍中走出来。

少年黝黑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红,看着姜喜月的目光十分认真。

“姜老师,等我毕业之后,能去找你吗?”

没想到姜喜月却摇了摇头。

“你如果只是想去见我,想在学校支教一年半载,那当然可以。但如果你想要一辈子留在学校支教,那我不会同意。”

“为什么?”

朱一惊讶道:“你不是说,我们就算离开了三江村,也不能忘本,要知道感恩吗?”

姜喜月:“三江村的情况在逐渐变好,学校已经建成,再过不久,教育部门会派遣专门上课的老师过来教学。到时候,三江村将不会再缺老师。而你在完成大学教育课程之后,就会脱胎换骨,以你的学识和本领,国家还有很多地方等着你去建设,那里才是你发光发热的地方。”

朱一却不想这样放弃。

“可是,姜老师也在三江村留了那么长时间,不是吗?“

姜喜月却笑了一下,道:“我和你不一样哦,我今生今世,都会成为一名老师,无法改变。”

当她向系统选择点亮这棵技能树的时候,姜喜月的职业就已经被确定。

这里才是她发光发热,把能力奉献到最大化的地方。

朱一皱着眉。

犹豫了很久,才终于开口询问:“那姜老师呢?你也会离开三江村吗?”

姜喜月没有任何避讳。

“等乡村情况变好的时候,我就会选择离开,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和三江村一样的地方,那里的情况偏远落后,那里的孩子不能上学。我也想让她们变得更好。”

说完,姜喜月朝他微微点头示意,转身离开。

朱一站在原地,一直看着姜喜月的背影逐渐被光芒吞没,消失在视线中。

这一幕,是他今生今世都无法忘记的。

第2年,当他寒假回到三江村的时候,村子里的学校已经正式步入轨道。

教育部门特派的老师正在带领学生们上课,附近系个村庄的学生都被接到这里进行学习。

她们整齐的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课背书。

里面很多学生都是新来的。

她们不知道,在一年之前,有一位来自大城市的老师在这里扎根了一年多。

身处最艰苦的环境,却依旧没有放弃。

她带着学生们,孜孜不倦的学习教授她们知识,带着他们远赴外地,参加比赛,甚至一举夺下了三门科目的冠军,轰动全国。

就连这所学校,也是在她的手下推动建设而成。

只有朱一心里还记得。

就算他去了更好的学校,就算那里的老师也依旧出色,但谁也无法取代姜喜月在他心中的位置。

半年前,尤见花和陈腰也顺利参加高考。

姜喜月是在两人参加高考,被梦想中的大学录取之后,才选择离开的

一如以前她所立下的承诺。

——等到三人顺利参加高考,等到学校建成三家村的情况好转,她才会离开。

此时,三人站在教室前,听着里面传出的读书声,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姜喜月在茅草屋中上课的模样。

“不知道姜老师现在在什么地方,环境会不会太过恶劣?”

陈腰和尤见花相视而笑。

“或许她正在另一个三江村里,教导那里的学生上课吧。”

“那里的环境或许比现在还要恶劣,姜老师一个人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

“一定能。”

陈腰坚定道:“因为她是姜老师啊。”

说到这儿,几人慢慢笑了起来。

这时,突然见村长兴高采烈的从路口走过来,朝她们招了招手,远远便高声道:“你们听说了吗?今年全国奥数比赛获得冠军的选手,竟然来自一个名叫三里村的山村!我以前可从来没有听过地方,这个村子里的学生竟然包揽了前三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