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七零年代> 分节阅读 5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2(1 / 1)

喜欢,当场就买一个回去。兰欣的大哥托同学的父亲帮忙,在人流密集的百货大楼门前租了个临时小摊位,趁着周末人多的时候大甩卖皮包。说是大甩卖,价格可一点都不便宜,小一点的斜挎包六块一个,大一点的女士手提包八块一个,买两个送一个双层小钱包,这是兰欣出的买二赠一的小点子,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买更多的包,这点优惠政策正好投了那些爱占便宜的人的心思。按照当下每月工资三五十块钱的水平来说,这价格不贵可也不便宜,可架不住兰欣设计的样式新颖好看,市面上根本没卖的,所以东西一摆上,就引来很多人的围观,更是惹来一大帮大姑娘小媳妇,热闹地围着买包。有人自己买一个,顺便帮家里姐妹买一个,正好得一个小巧玲珑的小钱包。有的两个好朋友一起买,顺便央着多送一个小钱包,得了便宜的小姐妹兴高采烈地挎着包回家显摆去了。兰欣看得出来,大部分出钱买包的是已经工作的女工人;还有部分是追求时尚的女同志,兰欣看见一个漂亮女人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好几款包,一下子买了好几个,看来到哪儿都不缺有钱人;再有就是一部分有零花钱的女学生了,站在摊位前仔细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那款包,下了好大决心才买一个,可能是因为花了攒了好久的零花钱,一边为自己卖到心爱的包高兴,另一边却为空了的钱包懊恼。总得来说,包卖得确实不错,一整天下来,几百个包都卖出去了,最后剩的几个,因为天渐渐暗了下来,被大嫂便宜五毛钱的价格处理了。等几人收好摊子回到家,兰欣的大哥将鼓鼓的钱包放到桌上,兴奋地说:“发财了,今天卖的钱比咱原来干三月都多,咱们照这样弄几批包卖,很快就能攒下一笔钱。”兰欣听了大哥的话,咯咯笑了起来,“大哥,咱要是回回去百货大楼那里卖包,过不了多久,这包就卖不出去了,除非”还没等兰欣说完,沈大哥就着急地问开了:“除非什么”“除非是咱们扩展销售渠道,把包和衣服卖到别的地方去。你想,京城就这么大地儿,再卖的话,人家也不可能回回都买,用不了多久,市场就饱和了,到时候货物就滞销了,所以咱们若是扩大生产规模,紧跟着就得展开销售渠道,不然就等着压货了。”这个年代的大部分人的购物观念还是比较保守,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心里都有一个小算盘。不像后世的人,衣服季季换,背包天天换,最讨厌出现撞衫之类的事情了。沈大哥说:“妹妹不愧是学经济的,这就开始学以致用了。你说的这些很对,咱们还是商量接下来给怎么办吧”最后几人商定,慢慢扩大生产规模,稳扎稳打,逐步发展服装产业,建立属于自己的服装王国。放寒假时,兰欣的肚子已经鼓起来了,同学们这才得知这位漂亮的女生不仅结婚了,而且是个军嫂,女生们很照顾兰欣,一些零碎的小事情帮她做了,而男生们也把内心那点怀春的小嫩芽给掐断了。不掐断不行啊,对军人怀着无比崇敬心的青年们没胆子破坏军婚,不然还不得被吐沫星子淹死。年底,给帮工们放假以后,兰欣一家踏上返乡的列车。兰欣已经收到姜学兵的信,说是今年部队上忙着训练,过年就不回家了。兰欣对于这夫妻二人相隔两地的情况暂时也没法子。她是想去看丈夫,不过她现在身子重了,沈妈不同意她出远门,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再说。沈妈原话是这样说的:“兰欣,你这胎都快五个月了,就老老实实在我身边呆着,哪里也不能去,要是你想去看学兵,就等把孩子生下来再说,到时候你给我把孩子留下,想去哪里都没问题。”沈妈是怕兰欣不知轻重,哪能让孕妇一人出远门,怕有个万一,还是拘着她在自己身边放心些。兰欣不是不懂事的孩子,懂得沈妈的一片慈母心,笑着应了:“妈,都听你的,我这几个月都老实呆着。”兰欣只能跟丈夫说抱歉了,谁让小包子来得这么及时呢。而且姜老爷子和姜奶奶也想重孙了,早就盼着孩子回去呢。回家的时候,兰欣有两个哥哥护着,沈妈和兰欣的大嫂看护牛牛,一路平平安安到了家。姜奶奶早就备好了年货,就等兰欣和牛牛回家了。沈妈把闺女送到家后,和亲家叙叙旧,又带着儿子儿媳去了趟同村的娘家,送下一堆吃食和新衣服后,才回了自家。虽然丈夫没在身边,但兰欣过了一个热闹的新年。浓浓的年味带给孩子们很多欢乐和笑声,兰欣作为晚辈,她得去各家亲戚拜年走亲戚,看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有时一天转几家,每家轮了个遍才算完事。兰欣在回娘家这天,和好友冬梅聊天时,听说了齐家很多稀罕事。原来吴志远返城上大学时,作为妻子的齐红艳也跟了去。齐红艳她妈早就防备着呢,怕女婿上了大学后嫌弃自家闺女,死活让齐红艳跟着,还传授了许多跟婆婆“斗智斗勇”的点子,当然也少不了对丈夫的,这其中不乏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做戏。齐红艳跟过去以后,日子过得很不舒心。丈夫去了学校,她和公婆住在家里。家里一共三间住房外加一个客厅,厕所还是共用的,住处一点都不宽裕。她又没工作,整天只能在家呆着,除了做些家务,也没人和她说话,没一点意思。没过多久,她就受不了这样的日子。而且,吴志远的外甥还和吴家两老同住,她那个大姑子天天下班回娘家吃饭,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嫁出去的人。最要紧的是语言不通,齐红艳虽然识字,可她不懂当地方言,每次她大姑子嘀嘀咕咕和她婆婆说话的时候,她总觉得是在说她。确实,吴家现在的确看不上她,齐红艳不是个勤快有颜色的人,性情张扬,不知道自己的缺点,根本不讨喜,再加上一家人觉得她这个乡下人配不上他们家的大学生,处处挑刺还来不及呢。一来二去,日子过久了,齐红艳根本就不是吴家三口的对手,日子过得很憋屈。她想发火吧,没多大底气,毕竟这边就她一个人,收了委屈只能跟吴家人闹闹。可吴家人根本不把她当回事,闹就闹吧,又没人给她撑腰,吴家人就冷眼看着她闹。所以,她妈教的那些招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至于吴志远,早把这个乡下老婆忘到耳后去了,巴不得没娶这个媳妇呢。后来齐红艳一看没办法了,就偷偷给家里寄了信去。幸亏她还没被吴家人禁足。齐卫国和他媳妇一收到闺女来信,先是高兴,后来看完信就黑了脸,得知女儿的境况后,两口子坐不住了,当天就去买了火车票,准备去闺女那看她。这两口子虽然为人不怎么样,一个奸猾一个难缠,可对孩子确实不错,齐红艳被欺负了,他们说什么都得找回场子来。齐卫国本来就心眼多,他没打算先去吴家,而是直接去了吴志远读的大学。中午放学的时候,吴志远正好跟一个穿着裙子的女同学一块儿出来。没错,他又重蹈覆辙,走了前世的路子,跟他前世的第二任老婆勾搭上了,只不过这次他遇到的不是软弱可欺的兰欣,而是心辣手黑的岳父岳母,齐家两口子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齐卫国压下心底的不满,笑眯眯地让吴志远带他两口子去了饭馆。齐卫国好歹是个小官儿,也去过城里,见过一些市面,还不至于到了大城市就掉面子。他打算跟女婿好好谈谈,当然得选个好地方了。齐卫国把吴志远的行为批判了一番,什么“已婚男人勾搭女学生了”,还说他是“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陈世美”,总之,齐卫国把多顶黑帽子都扣在了吴志远头上。齐卫国本来就是专门给人扣黑帽子的,糊弄一个白面书生,还不绰绰有余。他警告吴志远,若是敢在外面勾搭女人,抛弃他闺女,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最起码这大学他是别想上了。吴志远下乡时听说过岳父的事情,知道他说得出更做得出,当下结结巴巴地表决心,一定不会辜负齐红艳。听吴志远说完,齐卫国要了几个菜,跟媳妇吃的饱饱的,才让吴志远领着去了亲家家里。齐红艳见了爸妈那个激动啊,当下眼泪就憋不住了,扑在了她妈怀里,“妈,你可来了”不难听出,齐红艳哽咽的话里饱含的委屈。之后,两家老人面对面谈了一次,吴志远又做了保证,齐卫国这才放过吴家人。吴爸吴妈好不容易盼着儿子有了出息考上大学,当然不会让儿子半途辍学,他们生怕齐家去学校怕坏儿子的名声,自然答应好好待齐红艳。齐红艳看爸妈帮她出了气,骄傲了,想着以后吴志远都听自己的,心里那个美啊。这孩子,就是个头脑不清楚的。这些事别人都不清楚,话都是从齐红艳她妈那里传出来的。梁丽花跑大老远给闺女出了口气,也见了城里的亲家,看城里人住的房子又窄又挤,还不如乡下生活住得宽敞自在,把亲家好一顿埋汰,吐沫星子喷得老远,面上还带着得色。话里话外都透出对亲家的蔑视,像是把吴家给拿捏住了。确实是这样,吴志远只要想出人头地,就不能不顾名声,而他岳父岳母这样的性子,要是他做出对不起齐红艳的事情,估计能给他咬出血,整他个半死不活,让他臭名远扬,前途尽毁。所以,吴志远不敢赌,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一切。让让他当初想巴结人来着兰欣把这些话当笑话听了,压根就没往心里去,这些糟心事,早就跟她没关系了,她现在有稳重负责的丈夫,聪明可爱的儿子,已经心满意足了。她想心很小,只盛得下对她好的人;至于前世某些人某些事,只当是一场梦,梦过了无痕。开春后,还没等绿意冒头,姜学兵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奔赴越南战场。姜学兵知道媳妇怀孕了,没敢把这事写信告诉兰欣。他和所有奔赴前线的士兵一样,提前写好了遗书,封好后,交给了自家营长。、71结局作者有话要说:众位:就这样草草结尾,跟大家说声抱歉。因为家里发生不好的事,心情一直不好,提不起心思码字,也不想马马虎虎应付大家,此文只好仓促结尾,再次说声抱歉为了不让怀孕的兰欣担忧,姜学兵还准备了几封家书,同时交给了营长的媳妇,让嫂子每月给家里寄一封信,好让家人安心。他也没想隐瞒太久,毕竟时间一长,总会露出端倪来。作为丈夫,姜学兵很爱自己的妻子,因为夫妻遥遥相盼,不能长期相伴在兰欣身边,他内心也会愧疚,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可是作为一名军人,要先爱祖国那个大家,再维护自己这个小家,有了大家才有小家。尤其是国家处于危难之时,军人总是冲在战场第一线,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甚至在战场上失去宝贵的生命,勇于奉献的精神让无数人爱戴。战争往往比想象中的残酷。由于文革这段动乱的年代,军队战力严重受损,加上没有专业指挥人员指挥作战,战时造成很多伤亡。姜学兵上战场,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开始紧张的战备工作,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战场上,除了睡觉前思念远方的亲人。几个月后,兰欣如愿以偿生了个女儿,乳名叫晶晶。这下真是儿女双全,凑成了一个“好”字。兰欣想了,即使过一两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她也不用着急孩子的事情了。自从收不到丈夫的信开始,兰欣一直担心。后来去镇上打电话问后,才知道丈夫已经去了前线战场上。后来全家人都知道了这事,都开始盼着姜学兵平平安安从战场回归。在担心和焦虑中等待的日子里,兰欣一边学习,一边带孩子,还顺便带领家人做生意赚钱致富,不时从报纸和收音机上关注前线战况,期盼着丈夫的消息。战争是残酷的,姜学兵很忙,甚至忙得没有多余时间思念家人,只能偶尔托别人把信寄出去。兰欣断断续续接到过几封信,知道了丈夫的消息,才把压在心头那沉甸甸的情绪消除了一丝,睡觉稍微安慰些了。姜学兵不只作为兰欣的丈夫,现在还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兰欣可不想失去丈夫,她还期盼着一家人早早团圆,幸福快乐地一起生活呢。两年后,姜学兵奉命带兵占领某高地时,被手榴弹片所伤,被送到战地医院,后来又转到内地医院治疗,幸好不是致命伤,比起那些失去生命的战士要幸运得多。因为战斗胜利,在姜学兵养伤期间,很多战斗英雄都被授予了军功章。当然,还有许多为国捐躯的战士也被授予烈士称号和军功章。姜学兵获得了二等功,因为需要养伤,上级将他从战场上调离到地方部队。战斗的胜利给战士们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