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姑娘的父母不是个好的,估计是就着闺女结婚赚一笔的念头,才开这口。可那姑娘和她父母不一样,就是看中陈建中老实,能干,再加上长得顺眼,死活认定他了,对父母说非他不嫁。就这样,这两家也是因为彩礼的事情一直拖着。陈爸身体不怎么好,干不了太重的活,要不怎么他家这么穷。劳力少,挣工分少,当然穷得翻不过身了。他的意思就是让陈丽华定亲,陈丽华定亲的彩礼他再拿去给儿子定亲,真是一环扣一环,成了解不开的死疙瘩,貌似最终决定权在沈家。其实,这样的事在农村真不少,怎么说还是穷人多,要是再赶上个父母狮子大开口的,有一些人家根本娶不起媳妇,甚至开始换亲。换亲就是各自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对方的儿子,这样谁家也不用出彩礼了,省财又省事。陈爸的想法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要是他真有办法,也不会委屈孩子,闹来闹去,还是因为穷。就说这彩礼,是必不可少的,你就是娶谁,人家也不可能把闺女白送给你家,所以,有些事是逼不得已才不得不去做。陈爸一声厉吓吼住儿子,“瞎说,你不结婚让妹妹先结婚,让人家怎么说咱家,你以后还娶不娶媳妇了,你不去媳妇,当个老光棍,对得起祖宗吗”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当父母的偏心很常见。陈爸也是如此,在他眼中,儿子肯定比女儿重要一些。儿子结婚是为了陈家,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这孰轻孰重,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称。“你妹妹就不像咱们家的人,咱家祖宗八代可都是农民。可你妹妹想啥,她心高着呢,还想去上学,咱家有钱让她上学吗,当个臭老九就好了,那些有文化的臭老九还不是天天被人批斗”陈爸又开始说起陈丽华的“不光彩历史”。性子懦弱的陈妈在一旁垂泪。陈丽华打小就想上学,看见人家都背着书包去上学她就羡慕。小时候她经常跑到教室外边去听老师讲课。一直到八岁,到了上学的年龄,陈丽华就哭着要爹妈送她上学。陈妈听说家庭困难的同学能申请免费上学,她才把闺女送去学校。陈丽华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学校好好听讲,做作业;回家后,带孩子,帮家里做饭,喂猪喂鸡,什么活都没落下。巧遇再后来,陈丽华想继续上学是因为老师的鼓励,她想通过学习改变家里的现状,不然,她只能和母亲一样围着锅台转悠,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一辈子。陈爸多次想让闺女放弃上学,因为她上学了,家里没人看孩子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几次三番,他都没有说服闺女。还是陈妈说,反正上学又不用花钱,她想上就让她上,只要不耽误干活就成。甚至有的时候,陈丽华带着年纪最小的弟弟去过课堂。陈丽华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有文化的人才能干更多的事情,干更体面的工作。所以,她心里有一股执念,让她一直没有放弃上学。本来陈丽华是贫下中农,成分很好,能被推荐上大学,可她家没钱没势,最终被人顶替了,这件事对她打击曾经不小。因为她没有机会上大学,才松了口去相亲。陈丽华相中沈玉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听说他也是高中生,家里条件不错,父母都愿意,最重要的是沈玉成家庭条件好,也许能出得起彩礼,相比较而言,他是最合适的人选。那时候相亲都这样,不只要看人,还要看对方的家庭条件和家庭成分。沈玉成没上成大学,是因为他毕业早,那时候大学里很乱,他才没有去成,这完全是时代原因。陈丽华打扫完院子,洗完一家人的衣服,喂了家里的几只老母鸡,才有空歇会。这不,她一忙完,就没弟弟妹妹给缠住了。“大姐,你带我们去镇上玩玩呗,行不”小弟陈建华才九岁,他最小,又是个男孩,哥哥姐姐都让着他,他在家里比较受宠。陈丽华的两个妹妹陈丽青和陈丽云,还有弟弟陈建华都是她带大的,对三个小的来说,陈丽华比他们的妈还亲,还近。陈丽华痛快地说:“你去问咱妈,要是她同意,我就带你去。”其实,除了陈丽华犟着上学这事,她还是很听话的。她也知道家里苦,就想帮着家里多干点活,一有空,她就去帮她妈推小车、挑担子,就希望能多挣点工分。她十三岁的时候就学着做鞋,现在家人穿的鞋都是她做的。所以,除了上学这事,陈爸陈妈对这个闺女也说不出什么不好的。陈建华跑到屋里问他妈能不能让大姐带他们去镇上玩,陈妈寻思快过年了,家里没事,就把他们放出去透透风,同意他们出去,但是钱一分没给,因为家里的钱都攒着给老大娶媳妇。陈丽华回自己屋拿出偷偷攒下的几毛钱,带着弟弟妹妹出发了。向阳村和兰欣家住的村子在同一个镇上,却是相反的方向,所以,陈丽华他们去镇上也不远,只有两三里路。陈建华出来玩很高兴,一上路就和撒欢的小毛驴一样,到处跑,两个小姐姐还和他打打闹闹,陈丽华就在后边看着弟弟妹妹们玩。可她脑子里却想着彩礼的事情。说起来,比起结婚,她更想去上大学。她对上学就是有股子犟劲,认准了,九头牛都拉不回她来。陈丽华没底,她不知道沈家会不会出这份贵重的彩礼。要是出了,她家就松快了,哥哥可以用这份彩礼结婚;要是黄了,下次相亲还不知道遇到什么样的。此时,她的命运就像悬在悬崖上的马车,稍微一动,就有坠崖的危险。这是真格的,要是沈家不出彩礼,父母会给她再找下家,遇到个不合心意的,而人家愿意出彩礼,那她就这农村吧,找对象也有说法。要么家庭条件相当,你出彩礼,我出嫁妆,谁也不沾谁家的便宜,这样一般都是双方父母比较愿意做亲家,比较讲理的人家。还有的,拿闺女来换一笔彩礼,而出不起太多嫁妆,这样的一般找不到好主,要么找个身体有残疾的,要么找个头脑不健全的。想想也是,人家要是人全换,干嘛花大价钱找个出不起嫁妆的,这明显是赔本的买卖,一般没人愿意干这事。当然,还有疼闺女的,家里条件好,就一个闺女,不在乎姑爷家是不是很穷,找个倒插门女婿或者陪嫁给闺女一大车嫁妆,这样的就是男方的福气。总之,各有各的缘法,有些夫妻就是因为因缘际合走到了一起,有些有情人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为了路人。沈玉成他们到了镇上,就直奔供销社,主要是因为别的地方也没卖东西的。兰欣买了牙膏、牙刷、毛巾、卫生纸等必须的日常用品,草纸,卫生纸、牙膏还是凭证限量供应。兰欣还想买点记忆中的高粱饴糖和橘子糖,都有好多年没尝到那个怀念的味道了。主要是兰欣觉得买东西都论分论毛,和后世相比,她认为东西太便宜了,一时没控制住,差点当了“购物狂”。这时候的一毛钱太有分量了,能买一大把糖,能买一块豆腐,能买一斤豆芽沈玉成看妹妹买来买去,怕把钱花得不够买布料的,没法回家交代,赶紧让妹妹先去卖布的那里买布。兰欣看着布料有劳动布、灯芯绒、涤纶几种,还有比较贵的“棉的确良”。她按照沈妈的吩咐,给哥哥买了一块藏蓝色的劳动布做衣服,自己则挑了一块蓝色的灯芯绒做褂子,她不打算做新裤子,因为家里的布票的确紧张,不如用到恰当的地方。买完布料,钱花得差不多了,兰欣拿自己留的私房钱去买了几毛钱的高粱糖。沈妈交代的任务完成了,三人就要回家,镇上除了供销社,没什么好逛的地方。三人出了供销社,没走几步,就遇到了陈家姐弟。因为相亲是去女方家相的,兰欣没见过陈丽华,当她看到对面几个看着大哥发愣,就知道他们认识大哥。然后沈兰欣就联想到了相亲,想道了对面年龄最大的就是陈丽华,她看了看大哥,果然,大哥也看着几人发愣。据兰欣观看,陈丽华长得是那种很耐看的苹果脸,被风吹红的腮霞让她显得更有青春朝气,身高约有一米六多点,和自己差不多,不胖不瘦,身材很好。她身上的衣服带着几个补丁,却很干净,她的妹妹和弟弟也是一样。兰欣对陈家人的第一印象还好,虽然穷,但都知道干净,看眼神,都是老实孩子。兰欣稍一打量,悄悄递给大哥一个眼神,好像在说:“这个就是你的相亲对象叫陈丽华的那个”大哥微不可查地点了一下头。他和陈丽华还没定亲,不好意思和人说话。兰欣心理上又不是真的小,她直接把陈丽华的弟弟妹妹当成小孩子,伸手抓了一大把刚买的糖,过去分给三个小的。陈丽华忙伸手挡着,不让兰欣把糖给他们,“他们又不是小孩子,不用给糖。”兰欣看她弟弟也就岁,这还不小,在她眼里就是个孩子。“姐,这是给弟弟妹妹吃的,这不快过年了吗,快拿着。”兰欣如此解释,其实她是想趁机了解一下人家。陈丽华的妹妹和弟弟也不好意思要她的东西,听到大姐说的话,一直往后退。最后,兰欣硬是把糖塞给了三人。兰欣刚才和陈丽华推拒的时候,摸到她手上有着磨人的茧,手却很干净,指甲也很短。她猜陈丽华一定是经常干活造成的。兰欣虽然自己没干过重活,她知道有很多像她一样大的女孩,都是家里的半个劳力,能帮着家里挣工分。陈丽华看拗不过兰欣,只好红着脸让三人收下,“快谢谢这个姐姐。”三个孩子分别听话地说了句:“谢谢。”兰欣和陈丽华寒暄了几句,才点头告别。陈丽华脸色红扑扑的,冲几人点点头,就领着弟弟妹妹离开。她弟弟妹妹一直频频回头看三人。兰欣他们转身往回走,沈玉浩问了句:“大哥,刚才那个大姐就是和你相亲的人。”兰欣一听二哥的话,扑哧一声就笑开了,“二哥,人家好像和你一样大。”沈玉浩听到兰欣清灵灵的笑声,想想自己刚说过的话,才知道有歧义,不由辩解:“我是说那几个孩子的大姐,不是我大姐。”他这么一说,就连沈玉成都呵呵笑了。沈玉浩脸皮厚点,他才不怕大哥和妹妹笑话,跑到兰欣跟前问:“兰欣,你觉得那人怎样”兰欣说:“我觉得怎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哥觉得怎样,要真成了,大哥才是和她过一辈子的人,又不是我。”其实她觉得,以她观察的表象来看,陈丽华要比那个刘兰好上很多,刘兰除了皮相好点,性格真不好。看陈丽华的弟弟妹妹,都是老实孩子;至于陈丽华的性格,一时半会看不出什么,不过从侧面了解,她觉得陈丽华应该是那种能干、坚忍、还有点倔强的性格。兰欣想过,等快考试的时候,要大哥也好好学习,考个大学,那样就不愁以后的出路了。毕竟在农村真没有什么好活干,就算有出路,有赚钱的法子,也得下力干活,怎么着都不如以后分配个好工作来得体面。现在她什么都不能说,也不能做,只等着快要到来的机会。兰欣想,要是大哥真是现在找对象,最好找个有文化的,过两年能一起上大学。她不可能不让家里给大哥找对象,没理由啊,她又不能把真正的原因说出去。抓流氓去时远,回时近。兰欣一路瞎捉摸,跟溜达着玩似的,很快就和俩哥哥回到村里后,他们看到很多婶子大娘还有孩子都往村东头跑。沈玉浩一看就猜到肯定是那边发生大事了,伸手就抓住一个孩子问:“哎,咋了,谁家出事了”那孩子连头都不带回的,说了句:“不知道,听说是在抓流氓,看热闹去啰”就急忙跑了,生怕去晚了看不到热闹。也是,身处这个年代,连个收音机都很难听到,根本没有什么好玩的娱乐活动,要是谁家出点事,全村的人恨不能围上去看热闹,那情景,绝对比看演露天电影还热闹,基本全村老少爷们、闺女媳妇、大人孩子都在,就连集体养得那耕地的牛,都长长地“哞”一声,想去凑凑热闹。“抓流氓走,咱看看去。” 沈玉浩一听有热闹可看,连东西都顾不得放家里,拿着就要往前凑。还是大哥稳当,说:“我把东西放家里,你和兰欣先过去看吧。”说完,沈玉成就把所有东西拿过去回家了。沈玉浩火急火燎地拽着兰欣的袄袖子就走,“走快点,兰欣,去晚了说不定就看不到了。”其实,兰欣真不喜欢站在大街上看热闹,没事她更喜欢蹲在家里。不过这次她听说是抓流氓,好奇心就上来了,前世没听说过抓流氓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是流氓这样,兰欣就任二哥拽着她去看抓流氓事件了。到了十字路口,看着人流都往南走了,那个方向不是知青大院么,难道是在那里抓到了流氓兰欣和二哥都纳闷,两人对看一眼,就往那边走去。兰欣和二哥走到大队那里,远远地看到小桥南边有一大帮人围着看。他们过了桥,走了一二十米,来到一处小树林前,就听到一阵抢天哭地的大骂声:“我打死你这个流氓,让你勾搭我闺女,你也真是太不要脸了,这光天化日的,你也敢动手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