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梦幻如真物语> 分节阅读 1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3(1 / 1)

阿江的年纪比德川秀忠大整整六岁。瞪了一眼既胆小又没用的丈夫,她心里也有点慌乱。要说德川秀忠的性格,还真是跟他父亲一模一样。“老爹要完了,我要完了,德川要完了”只会重复这句话的德川秀忠,让阿江觉得心浮气躁。“到底是怎么回事镇定下来,告诉我”德川秀忠哪里镇定得下来。在院子里又绕了好几圈,才回到阿江身边。德川秀忠终于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吐了出来。事情发生在淀君入主大阪后的第十天。弹劾德川家康的使者,毫无先兆地闯进了伏见城堡。这一次的弹劾案,是治部少辅石田三成提出来的。“与朝鲜开战以来,内府大人每每寻找理由,拒绝派兵参战;太阁殿下驾崩之后,内府大人又纠众结党,擅自批评国家政策;对太阁殿下生前的丰功伟绩,更是经常当众诽谤”“家康认为这场战争错误,当着太阁殿下之面,也是这么个说法。”德川家康对弹劾使者辩道,“太阁殿下生前没有人弹劾我,现在才来是不是晚了点”“这个嘛太阁殿下大度宽容,是要给你改过自新的机会。可是内府大人非但不感恩,反而变本加厉。在太阁殿下逝去之后,竟然继续诽谤太阁殿下制定的国政国策,实是令人难以置信”“请问太阁殿下逝去后的今天,所谓国政是什么人在处理的”“当然是内府大人。”“这就奇怪了。淀夫人忙于接收大阪城,石田大人和前田大人忙于在女人面前争宠争权。战后偌大的烂摊子,全部丢给了家康一个人。与大明使者谈判、从朝鲜撤军事宜,所有花费都是掏的德川家的腰包。当然为了国家和早日平息干戈,这些也不能计较。可是自古以来,处理国政之人便需要批评国政。批评而图改正太阁殿下生前的错误,家康到底何罪之有”德川家康不算太会说话,可是他的话也没有错。几个派来弹劾的使者相互对望,均觉得在伏见城内和对方争辩并不明智。“内府大人是否有罪,要在大阪城进行审议而后判断。请内府大人随我们走一趟吧,您的牢骚和异议,请去大阪城向五大奉行当面辨论好了。”“我不去大阪城你们想把我骗去,想囚禁我,陷害我我拒绝,拒绝拒绝”当着丰臣使者的面,德川家康暴跳起来大吼拒绝。听完这一段,阿江咯咯地趴在德川秀忠肩上娇笑不已。“火烧眉毛,家族存亡的大事情,阿江怎么能笑得出来”德川秀忠不满地埋怨道。“真的很好笑嘛。你的老爹和你一样,都是胆小没用的人呀。”“这这是怎么说话的”“你动脑筋想一想,大阪城又不是石田三成的居城,大阪城内还有许多同情德川氏的大臣。石田三成想在大阪城囚禁或是杀害内府大人,那根本就不可能嘛。可是石田三成把内府大人看穿了,内府大人和我的丈夫一样,骨子里的性格是既懦弱,疑心病又重”“把我拖进来做什么嘛。”德川秀忠轻声嘟喃着。“这可不,内府大人一拒绝,石田三成便有了弹劾的确实依据。担心石田三成发兵攻打伏见城,内府大人一定派人来江户求救了吧。”“你可猜准了。老爹怕石田三成来硬的,要我带兵前往伏见城护驾。现在的情况,我们是骑虎难下了。我左思右量,老爹和我都算不过精得跟猴子似的石田三成,也许只有让老爹隐退回江户,才能躲过一场劫难算了,不跟你说了。武将们已经进城,马上要召开军议。唉,军议呀军议,要打仗了”几个身着铠甲的武士奔来迎接,德川秀忠丢下阿江,苦笑着随他们去了。望着丈夫的背影,阿江哦的感叹了一声。就算激流涌退,石田三成怕也不会放过德川一家。只可惜今天刚满二十岁的德川秀忠,他既不喜打仗,也不会打仗,更从来没有打过仗。难怪丰臣秀吉生前对德川家并不防备,在这一家人里面,就没一个会打仗的人呀阿江不禁又想到,德川秀忠,已经是她的第三任丈夫了。自己的命运真是坎坷悲哀,如果德川家倒台,她岂不是要再次成为寡妇这样的事情,是绝不可以让它发生的“来人,快给我拿纸笔来。”阿江猛的抬头,对身边使女喝道。第二百六十章 芳春院第二百六十章芳春院阿江没有忘记,自己的姐姐现在做了大阪的主人。要保住夫家命脉,恐怕只能依靠姐姐了春天,是一个忙碌的季节。男人、女人、政治家、野心家,日本这个国家的居民,都在为不知何时拂晓的明天而盲目地奔波着。正月里,德川家康里遭到弹劾,而后拒绝前往大阪城申辩。可是这正中石田三成的下怀,他立即行动起来,向各地发出声讨德川的文书。几天以后,全国响应石田三成的号召,进入大阪城的诸侯如下:大老毛利辉元、大老宇喜多秀家、大老上杉景胜。此外还有佐竹义宣、小西行长、长宗我部盛亲等,上下数十位重臣大名。几位奉行更在石田三成底下忙碌,他们签署联名声明,将德川家康称为国之乱贼。感到事态严重的德川家康,令德川秀忠从江户抽调三万精兵前往伏见城护驾。然而丰臣治世以来,石田三成一直以国家宰相自居。这一次,他又得到了包括权大纳言前田利家在内的四位大老支持前田利家和石田三成一样,一直待在大阪城中。所以,未在上述诸侯名单之内丰臣家共有五位大老,最后一位是德川家康。德川家族就算精兵尽出,他们想以一己之力与全国大名对抗,那无异以卵击石、自寻死路。山雨欲来风满楼。有心人可以猜见,一心讨伐德川的石田三成、躲在伏见城中不敢出来的德川家康,他们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到了二月,更多诸侯进入大阪城中,但也有一些讨厌石田三成的武将逆势而入伏见城。不过总体来说,因为全国五位大老中有四位在大阪,德川家康势单力薄的形势正在继续恶化。此外,德川家康还有一个致命的弱势。他不可能发兵攻打大阪城,石田三成却可以有持无恐地杀向伏见城。事态发展如此,要不是淀君在大阪城中竭力调和,石田三成恐怕早就大军压境了。“我德川家康一辈子,没有做成任何事情。到了黄泉之下,那个人会怎么嘲笑我呢”那个人不会为何,每当遇到危机,德川家康心中就会浮现一个人的影子。这一天黄昏时候,德川家康一个人坐在伏见城的庭院中。夕阳拉长了他的影子,感到自己就快要被黑暗吞没,德川家康长长地叹着气。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叹气他也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可是叹息声在朦胧间飘远,以为就此消散,却在庭院门口传来奇妙的回声。“德川大人,可以让我猜猜,您说的那个人是谁吗”“什么人”德川家康吓了一跳。回过头来,才发现细川忠兴站在门口。曾经是明智氏家臣的细川忠兴,在明智氏灭亡以后一直与德川家保持着外人不能理解的亲密关系。这一次,细川忠兴又不辞辛苦奔波在大阪城与伏见城之间,希望能为德川家族化解灾难。然而细川家的力量,并不足以挽救德川的命运。要是那个人在的话德川家康不自禁的,又再想到了那个人“你大概能够猜到吧,忠兴。我说的那个人,他就是”德川家康的话才说到一半,却被细川忠兴身后一阵奇异的笑声给截断了。“德川大人所说的那个人,莫不成就是我”声音好象贵族吟歌会上的文雅,又含有数十年不变的抑扬调子。德川家康吃了一惊,他用力将挡在中间的细川忠兴推开,随后仿佛看到了人类不可能看见的景象。“我的老天你是活人还是鬼怪”这一天,太阳完全落下的时候,伏见城中突然传出德川家康爽朗的大笑。毫无疑问,听到的人只会觉得悲哀。那个老头子,大约是发疯了吧。这一年,是朝鲜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在日本的大地上,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就好象强烈的海风,把侵略朝鲜的军队全都吹回来,糊里糊涂的士兵却在自家土地上继续寻找敌人。虽然政府宣布所谓的战争,已经完全结束了。然而也有人把战争必须继续进行的理由,说得象那么一回事儿。话说十几万军人跨出国门数年,这些年里丰臣秀吉搞了好几次检测土地的活动。所谓检测土地,其实是以开垦隐田为由隐田就是没有向国家申报的土地,将一户户农民的土地充公。不仅是老百姓,势力单薄的豪族、大名也有倒了霉的。总之用这种方法,丰臣秀吉可以不费力气地将农民赶出家园,再将无家可归的人推上朝鲜战场。如果战争无期限的进行下去,丰臣秀吉的做法似乎不会产生问题。然而现在战争结束,问题和麻烦便一涌回来。从朝鲜回来的十几万人,这些人大多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受到差别待遇的社会底层人士。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人一旦军队解散,大多数人可能会操回本行,那也是他们七年来唯一的工作――烧杀抢劫吧。是以感到头疼的大名老爷们,只得将他们的军队牵着跑去大阪城或者伏见城。以声援石田三成或者德川家康为借口,实际上是把战后问题丢给了对立的两边。最好立即爆发一场大战,将十几万犯罪深重的人全部埋葬进地狱坟场。大概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战后问题吧由此可见,朝鲜战争刚刚结束,日本国内就酝酿新的战争,这决不是因石田三成个人喜恶而产生的偶然事件。然而这样的时候,也会有出人预料的事情发生。那是二月二十九日,在伏见城内发生的事情。这一天,伏见城附近的小雨绵绵不停。到了晚上,重兵驻守的德川府外突然出现三顶小轿。轿子两边的护卫武士,背后插的是前田家纹的旗帜。不知是敌是友的德川士兵,纷纷将手中长枪握紧。然而前田武士并未靠近,三项轿子停在府外的空地上面,很快,从最前面的一顶轿中落下来一个人。门外的武士们都吃了惊。落下轿来的,竟然是一个妇人。并且德川府沉重的大门,于妇人落轿的同时吱呀呀地打开。从府内走出来的,那是德川家康本人。来访的妇人是谁虽然冒着雨,德川家康却亲自出来迎接,更让人感到妇人的身份不寻常。不过这时候,从轿中出来的妇人,她的明眸却只扫了德川家康一眼。然后她伸长脖子,向德川家康身后打探。“细川大人,你说的那个人,他人在哪里呢”第二顶轿子里,很快落下一位身材瘦削的男人。紧随其后,细川忠兴从第三顶轿子里面走出来。“这个要问德川大人了,夫人。”细川忠兴答道。“母亲大人,您到底要来见谁”第二顶轿子下来的男人,似乎对自己身在德川府外的事实感到不自在。“利长,镇定一点。我想细川大人光明磊落,不会和德川大人一起陷害我们。”“夫人来访,家康欢迎都来不及呢,又怎么敢加害”德川家康赶忙上前答道。妇人面对德川家康,仪态稳重地点了点头。这位夫人单名一个松字。她是前田利家的妻子,也就是后来被称为芳春院的着名女性。今天的前田家能成为百万石的大大名,可以说一大半功劳,都要归于默默支持丈夫的芳春院。“就算德川大人不会,那个人呢”“德川大人不会害我们,那个更加不会。利长,知道我为什么这样确信吗”“孩儿不知。”跟在芳春院夫人后面的,是前田利家的嫡子前田利长。虽然和其父前田利家一样英俊风流,但他的身子骨远不如父亲结实。和细川忠兴站在一起,瘦削得跟一条细竹竿似的。“因为没有那个人,就没有今天的前田家呀”德川家康和细川忠兴都有一些吃惊。芳春院夫人所述的陈年往事,连他们两个都所知甚少。那还是前田利家年轻时候的事情。年少轻狂的前田利家,因为当街杀人而被织田信长扫地出门。那时候,武士杀人并不是稀罕事情。可是很不幸,被前田利家杀掉的人是织田信长的亲戚。因为这件事情,前田利家不仅被织田家,更被荒子城的宗家驱逐。老上司柴田胜家对前田利家关上大门,他的父亲也宣布要断绝父子关系。走投无路的前田利家,其意志一天比一天消沉。那时候,只有阿松仍在四处奔波,想方设法要营救自己的丈夫。“当年,幸好有一个人向你父亲伸出援手。因为这件事情,你父亲许下诺言,永世都不会忘记那个人的恩情。”“这样的诺言,恐怕利家自己早就忘掉了吧。”德川家康在旁边嘲了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