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梦幻如真物语> 分节阅读 7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1(1 / 1)

甚至学习光秀的样子弃官而走。此时站在光秀身后的一个名叫毛利新介的武士,也是刚刚弃官之人。毛利新介是第一次见到柳生宗严。而对不久前毛利氏的大敌陶晴贤,也有着意外的好奇与敬意。当柳生宗严捧着陶晴贤的阵羽织进入光秀军营时,他还以为对方是去找光秀拼命的。可实际上柳生宗严只想搭光秀的顺风船。“如果付足船费,那么就没有问题。”于是陶晴贤的阵羽织就到了光秀的手上。“严岛之战结束了,我不想再参加什么战争。所以,在我看来陶晴贤不论是死是活,他都已经死了。”光秀就这么从草津下船,笔直前往云洞寺,给陶晴贤立了一个衣冠冢。“陶晴贤还有几句话要我带给光秀大人。”柳生宗严此时又道。光秀还是第一次听到对方称自己为大人。“什么样的话呢”“这世上最令人讨厌的人,是假称仁义的人。源义经如果不被所谓的忠义蒙蔽眼睛,也不会死在自己哥哥的手上。所以,如果可能,请完成陶大人未能完成的愿望,创建一个他和源义经都梦寐以求的,和平、富饶的日本国。然而,千万不要成为第二个枉死的源义经。”传说古代最著名的义士源义经,打败平家之后梦想建立一个净土般的国度。然而他的理想与时代现实脱节,难以获得成功。不明白这一点的他,到头来只落得被亲哥哥诬陷害死的下场。“柳生剑豪抬举我了。我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而且也不想长久待在这个国家。说到源义经,我因为很怕死,恐怕成为不了这么伟大的人物。这会儿,我只是好奇,你怎么知道把这件阵羽织给我,我会帮陶晴贤立这个冢”“吉田郡山之战以后,你不是也帮尼子久幸立了个冢吗”光秀无语可答。他突然想到,上泉秀纲急着让阿国离开吉田郡山城,原来是早猜到了今日的结局。无论严岛之战是胜是败,他都无法在毛利家继续待下去了。“明智家的傻瓜,别死得太早。不然,阿国就是我的人了。”柳生宗严在大笑声中跨步远去。光秀望着他的背影,心想即使自己不带他离开严岛,凭这位剑豪的本事还不至于困死在岛上。很可能,他出现在自己面前只是为了这个衣冠冢。又或者,他是担心自己在庆功宴上,被柳生家特制的毒药给害死。不管怎么说,这个人没有想像中那么坏。现在,城堡外面的天空,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和明澈了。光秀尽情呼吸着空气,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在激荡。“喂,我说明智家的傻瓜,我们现在要去哪里去樱尾城找毛利元就算帐,还是早点回上野去接阿国”身后传来阿梢的声音。“原本来,了然身。我想一个人到处流浪一阵,暂时不去,也没脸去见阿国。”“一个人流浪难道你真的打算帮熙子找她的情夫这种事情,可别找我奉陪哦。”都说一个人了。这个笨女孩,怎么听不懂呢天文二十四年十月,离开严岛的光秀突然在乱世中失去了踪影。宛如流星般在西国一现而隐的他,在后世歌颂毛利功绩的军记物语中完全找不到其事迹的记载。是光秀不愿向毛利家称臣的缘故还是其后受到了丰臣秀吉严令的抹杀后人对此已不得而知。只有尼子久幸、陶晴贤两个人衣冠冢上留下来的拓文,向我们提示了明智光秀其人其事的存在。一天以后,一个云洞寺里的和尚向领主桂元澄密报了光秀出现的消息。急急赶往云洞寺寻找光秀的桂元澄和吉川元春,却只见到一个无名的墓冢。当桂元澄向吉川元春请示,是否要开棺验物的时候,吉川元春却只是大笑几声。“如果让父亲知道了,光秀就无法完成他的心愿,将这个墓冢留于后世。因此,我们不要打扰亡者的清眠吧。”是的,如果确实是陶晴贤的墓冢,毛利元就必不能容它留存下来。到了今天,人们还在不断争论,陶晴贤的墓冢为何能在胜利者的眼皮底下保存下来。但我们知道,在墓碑之上确有光秀亲笔所提的,这样奇怪的一行诗:「何を惜しみ,何を恨ま,元よりも,この有様の,定まれる身に」严岛之战后记:世人一般很少知道,我们这篇西国故事还有一个尾篇。严岛之战结束的当月,认定陶家已形同灭亡的毛利元就,尽起精兵攻入周防。然而遗憾的是,这一次毛利军的进攻非但没有风光一把,还遭受了相当惨重的损失。给予毛利军打击的不是周防武士,而是蜂起的农民起义军。自发聚集起来的农民大多是在严岛被杀害、或者投降后被杀害的陶军家属。十月二十八日,农民们在周防国的伊贺地区发起突袭,毛利军几乎全部被歼灭,小早川隆景仅带着数十残兵逃回安芸。虽然此后毛利一族竭力美化这次失败,但我们看到,毛利元就一年之内统一西国的梦想,就此完全破产。此后,毛利与尼子家的战争,也一直持续了十几年。虽然毛利氏最终消灭了陶家和尼子两个敌人,但花费的时间太多,这时候尾张国的织田家已经扩张到了其无法对抗的规模。无数年后,织田军攻入西国,毛利元就统一日本的野望成为泡影。织田信长死后,毛利一族臣服于丰臣秀吉。毛利一族最后的结局,是在天下二分的关原大战以后。因为加入西军,毛利家领地被减封。毛利元就承诺却没有兑现给光秀的周防领地,成了毛利一族的最后栖息地。这,大概是本故事最戏剧性的部分。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赐予毛利家这戏剧性结局的,正是光秀本人呢西国之梦完西国之梦人物纪行西国之梦人物纪行一五五三年以后,明智光秀其人突然离开了自己的城堡,在此后的十一年间行踪成谜。他到底去了哪里做过什么没有人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当他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已经成为了极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不仅如此,按照以后稀少的史料史料稀少,是因为丰臣秀吉的抹杀也可以断定的事情是,东至上杉谦信、西至毛利元就的许多大名,从天台座主到一向宗门迹的各宗教势力、当世豪杰,都和明智光秀建立了某种奇异的、深厚的缘分友谊。这当然也是历史悲剧必然发生的一种预兆,只可惜回溯到织田信长与明智光秀初次见面之时,又有谁能料到历史的演变方向呢本书的西国与北国两卷,正是在考证这些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明智光秀其人其事迹后因丰臣秀吉的疯狂诋毁,正史所记载的不多也不正确。希望本书的出现,能让大家了解更多历史真相。真正的历史是丑陋的,而历书不过是政治家批准出版的包装华美的政治宣传品。西国这个卷名固然是借自陶晴贤的名号,自古以来也有把京都以西称为西国,以东称为东国的习惯。本书中的西国,地理区域可以理解为日本近畿往西、四国以北的地区,主要是中国地区日本的中国地区,包括山阴和山阳,还有北九州的原大内原大内,是因为本书的年代大内家已经名存实亡控制区。以下是本卷中出场人物简介依读者要求,陆续添加中:吉川元春:毛利元就之子,做了吉川兴经的养子,正式的名字是藤原元春。吉川氏是藤原南家的支流,曾经作为鎌倉幕府的御家人在骏河国立下过无数战功,得到了安芸一国的封地。继承了吉川家的元春,他的一生共计参加过七十六场战役,以六十四胜十二分和议的成绩,成为名付其实的不败之猛将。在讨伐尼子氏的战争中写完太平记四十卷,以“吉川本”之名流传至今。尼子晴久:出云的战国大名。勇猛善战,一生东征西讨,曾经获得过辉煌战绩,也策划过上洛行动。生前主要成绩有:石见国大破毛利军、美作国调略成功、因幡国大败山名氏、备中备后国霸权确立、播磨国驱逐赤松氏构筑尼子家巨大版图。可惜后来因剿灭新宫党而元气大伤,吉田郡山城之战中又失去了叔父尼子久幸,尼子家终于走向衰败。不过,只因为吉田郡山之战败而认为其无能的话,有以功过论英雄之嫌,太不公平了。尼子久幸:尼子晴久的大叔父,性格刚勇、沉默寡言的武将。大永元年,尼子久幸率军横扫阴阳十一国,建立了尼子家的最大版图。后来因为反对尼子晴久出兵吉田郡山的计划,被嘲笑为胆小鬼野州。结局是尼子晴久的这次远征惨败,尼子久幸为掩护尼子晴久撤退突入毛利军中,英勇战死。死后被葬在吉田城附近,书写其事迹的碑文亦留存至今。陶晴贤:初名为陶隆房,周防国守护代、中务大辅、尾张守这个尾张守实在是乱封。年轻的时候据说是有名的美男子,以大内义隆宠童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其父死后继承陶家的家督之位,是个武勇、军略皆佳的人物,世称为西国无双的侍大将。看准时机杀害大内义隆谋反成功,改名为晴贤本名隆房是拜大内义隆的隆字,不可以再用了。此后尽收大内领地于伞下,在尼子家衰微之际几乎就要统一整个西国,只可惜在严岛突然战败,自杀。柳生宗严:号石舟斋,武学师承较杂,在上泉信纲处开始学习新阴流之前,还曾拜户田一刀斋、神取新十郎等人为师。狂妄自傲想与上泉信纲比武,却被其弟子疋田丰五郎轻松打败。宗严顿悟自己剑术未纯,拜入上泉门下后终于得到一国一人的印可。他所继承的新阴流被称为柳生新阴流,疋田丰五郎传于后世的则称疋田阴流。至于他们谁是嫡流谁是傍流,争执那种事情的人大概忘记了武学的根本吧。但要在此说明的是,柳生不是武士、不是剑士,而是刺客家族。除了武学,柳生一族更多研究偏门左道,有点象中国的唐门。后来柳生宗严之子宗矩成为德川家的剑术指导役,家族形象方有改观。柳生宗严钻研开悟的成果,包括活人剑、无刀取等等对了,活人剑可不是浪客剑心中那个流派发明的。源义经:本卷之中多次提到了一位古代的义士,那就是源义经。源义经是平安时代末期河内源氏的武将,源义朝的九子。平治之乱源义朝战败身亡,源氏子孙多被处死。然而源义经的母亲常盘却是位绝世美女,平家的主人平清盛看中了她的美貌,娶为妾室而保住了源义经的性命。源义经的幼年在杀父仇人平清盛的看护下长大,平氏文化让他成为了一个优雅的文人。然而,与平氏的关系也成为日后悲剧的主因。源义经十六岁时,平家门中杀死源义朝遗子的声音再次抬头,源义经不得已逃往奥州。离开京都以后的源义经,深感平氏统治之下的日本国国力衰败、民不聊生,遂与兄长赖朝一起举兵反平。源义经的战争天份,在几年之内便让世人大为震惊。他主导了一之谷、屋岛、坛浦等等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最后在坛浦彻底消灭了平家,至此平源之争结束。然而战后论功行赏,消灭平家的最大功劳者源义经非但没有得到褒美,反而被没收了所有领地。原来,源义经的哥哥赖朝十分害怕他的才能,而欲致其于死地。此时已得到平氏领地统治权的源义经本可举兵反叛,他却不愿国家再受战乱之苦,因而带领家臣们离开京都,回到了奥州。最后,源赖朝仍不放过弟弟,源义经走头无路,于奥州平泉自杀身亡吾妻镜中描述的结局。另一说,源义经逃亡去了中国。作为日本古代戏剧中出场最多的人物之一,关于源义经和他手下忠臣义士的传说纷芸,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离奇的一个传说,大概要数小谷部全一郎的成吉思汗既是源义经。书中列举了许多史实证据,不过本书不打算讨论这种话题。作者只想在此提醒读者,源义经与明智光秀两位历史人物在性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家臣团亦是同样罕有的稳固。日本古代文武双全的武将并不多,源义经和明智光秀可能是最出名的两位。然而不幸的是,他们的命运却是截然相反的。源义经成了最受日本人民喜爱的人物,明智光秀则是最受憎恶者。为什么会有这种结局呢请读完本书,相信聪明人自会找到答案。卷三 东国之梦第一百零三章 腹蛇之死第一百零三章腹蛇之死“信长公有没有想过,您渴望占有的这个女人正巧是土田弥次郎的妻子,是您母亲所保护的那个城主之妻呢”公元一五五五年,也就是西国的毛利、陶家正准备在严岛进行决战的这一年的春天,在日本中部的尾张国,一个叫长井甲斐守的男人正在秘密会见织田信长,并且如此提问。“那又怎样”这一回被信长看上的可怜女人,名叫吉乃。吉乃的父亲,是信长手下一名亲信武士,名叫生驹亲正亦称土田勘助。经信长之母土田夫人的撮合,吉乃嫁给了现任的土田城主土田弥次郎。尽管婚姻生活十分美满,又尽管信长自己也有四位国色天香的妻妾包括正妻浓姬,在第一眼见到美丽动人的吉乃时,他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